第四十六章 回家(二)
时间已是三月,久违的阳光愈加温暖和煦,原本覆盖天地冰雪都已经消融,重又露出深色的土地。从金城的城墙上远远望去,远处的树林似乎已经有了生机勃勃的嫩绿色。而远处山峰顶端依然白雪皑皑,如同是千年屹立的白首仙翁。城墙上,华部军的士卒个个笔直挺立,剑戟森然,一双双眼睛警惕地注视着远方。新兵侯小虎正全副盔甲,手持长矛,努力地让自己站得笔直。一副甲胄足有几十斤重,侯小虎站了不久,就已经全身是汗。虽说早春的阳光并不强烈,但是在金属的甲衣上照射得久了,传来一阵阵灼烧的感觉,就像是烧红了的烙铁。他觉得自己的内衣已经湿透了,头上的铁盔,似有千斤一般,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可侯小虎一动也不敢动,只能任凭脸上的汗水滚落。他知道,只要他敢乱动,今天回到营房,就要绕着整个营房跑上十圈。当他刚刚入伍时被罚过一次以后,喘得简直要将肺都要掏出来,他发誓再也不要第二回了。侯小虎是金城人,李辰入主兰州以后扩军,他和许多不甘挨饿的年轻金城子弟一齐投了军。但他所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新任刺史的所部的军纪,却是严格的令人发指,一切都要求规规矩矩,整整齐齐,就连睡觉的被褥也不能随意一卷完事,而是必须叠得方方正正。你若稍不留神,就会犯错受罚。好在这里饭食管饱,也没有rou刑。犯错受到的惩罚一般都是跑圈、清扫厕所等,最多不过是关几天小黑屋。侯小虎看在能吃饱肚子,还有一点月钱可拿的份上,咬牙坚持了下来。这次李辰率军出征,新兵们都被留了下来,这让侯小虎暗自长出了一口气,自己虽然训练了一段时间,但是想起要上阵和敌人面对面的交锋,他还是心里直发怵。但是他随即又担心起来,听说这次东虏倾全国之力来攻,万一都督大人回不来怎么办?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已经下意识地将自己当作华部军的一员,他不知道如果没有了都督,没有了华部军,他该怎么办。他能做的,就是和许多人一样,念佛为都督和出征的将士们祈福。已经肃立很久的侯小虎感觉有些头晕眼花,但是他仍然在咬牙坚持。“再有一柱香就该换岗了!”他在心中暗暗鼓励自己。突然,他似乎看到远处一缕红影闪动。“难道自己站得眼花了?”侯小虎忙眨了眨眼睛。这次他看得分明,远方确实有一道红影正在时隐时现。侯小虎连忙喊道,“报告!”带队的军官大步走过来,“什么事?”侯小虎用手一指前方,“报告长官,远处有异常情况。”那军官手扶垛头向前张望,这时大家都注意到了那道红色的影子。“那是什么东西?”那军官不禁皱起了眉头。随着那红影渐渐地靠近,大家发现那隐约是一面红旗,正在向金城驰来。随着地势的起伏,它偶而会被起伏的山丘挡住,所以时隐时现。众人还在疑惑,那军官却已经激动得面目扭曲,“红旗报捷!是红旗报捷!都督得胜了!我们胜了!快,快,快报于贺兰将军得知!”最后的话,他几乎是大声吼出来。红旗报捷是当时的规制,大军得胜,当以传骑持红旗报捷,反之,则用黑旗。贺兰仁刚刚巡视完了城墙的防务,正准备离开。像往常一样,今天他在东门多停留了一会儿,眺望良久,方才转往他处。他原本想着今日可能就这样过去了,正欲回衙,却听见手下飞报,“将军,东门外见红旗报捷!”贺兰仁心中一阵狂喜,自从李辰出征后,千斤重担就压在了这个年轻的将领肩上。他不仅要主持金城的防务,负责训练新兵,还要时刻警惕金城一众官吏和士绅的异动。贺兰仁睡觉都似乎睁着一只眼,行事如履薄冰。都督将大本营交给自己防卫,决不能有丝毫的差池。更何况,他的两位兄长也随军出战,也让他格外牵挂。贺兰仁几乎每天都要在东门上驻足眺望,期盼大军早日得胜而还。贺兰仁疾步登上东门城墙,向远方张望,就见报讯的传骑已经越奔越近。只见这名传骑黑袍铁盔,盔顶插了两根雉羽,身后背了一杆五尺长一尺宽的红旗,正策马向金城疾驰而来,盔顶的雉羽和背后的红旗迎风猎猎飞舞。传骑马颈的下铜铎比普通骑士用的大了一倍有余,清越的铎声从很远处就能听到,那铎声听得城墙上所有的人血脉迸张。那传骑飞马来至城门前,轻勒缰绳,“吁”止住了奔马,激起了一片飞尘。只见他从马上直起身来,挺胸昂首,面容刚毅激奋,身形犹如一杆标枪般挺直。只听见他大声道,“我军大胜!大军得胜班师,现距金城三十里!”声若洪钟,震耳发聩。 “我军大胜班师!”这一消息立刻传遍了整个金城,立刻全城沸腾,家家张灯结彩。代理刺史蒋宏闻讯赶忙率文武官员及百姓,出城十里相迎。 待众人到了东门十里外,一齐向东眺望,只见大军已经影影绰绰地出现在大路上。待得走至近前,却见队伍当前,一名骑士黑袍黑马,头扎素带,手持一杆白色招魂幡,上书四个黑色的大字“魂兮归来”。骑士身后,是一乘牛车,黑色的车身饰以白花。车上整整齐齐摆放着几十个陶瓮,每个陶瓮上都覆盖着一面小号的华部旗。前来迎接的人群突然意识到了什么,顿时气氛肃穆,鸦雀无声。在牛车之后二十余丈,李辰身着黑袍,头戴黑色宽檐帽,正率华部军缓步前行,在他身后,同样装束的贺兰武、贺兰盛二将紧紧跟随。 众人见到李辰,以蒋宏为首,一齐大礼下拜,“恭迎使君(都督)奏凯而归!”。李辰忙上前将蒋宏扶起,“任远为我镇守家园,辛苦了,快快请起。”李辰再伸开双手虚扶众人,“各位辛苦了,快请起!” 众人齐声道,“不敢当,为国效命,义不容辞!” 李辰立刻看到了人群中的裴萱,只见她仍是一袭白裙,头戴帷帽,此时掀开了面纱,正向他望过来。那双美丽的大眼睛,此时似乎含了一层雾气,二人四目相对,裴萱不禁略带羞意地垂下目光,面飞红霞。她平日都是素颜示人,今日竟施了淡淡的胭脂,看上去格外明艳动人。李辰一见之下,不禁心若针扎。 李辰定一定心神,对蒋宏道,“此次大战,我军大获全胜,但也有数十忠勇的将士为国捐躯。由于路途遥远,只能将烈士的遗骸就地火化,取骨灰带回故乡。我欲择一风水吉壤,让他们入土为安,并为他们举行盛大葬礼,以彰显他们的勇气和荣耀,并永为定制。” 蒋宏等连忙行礼道,“遵命!” 李辰一行人整队入城,只见不断有百姓焚香于道旁礼拜,李辰一路拱手称谢不已。进入城内,大队宣布解散,给参战的将士放假三天,许回家与亲人团聚。众人行礼谢过李辰,轰的一声,如同一盆水泼进沙子里,眨眼间就消失得干干净净。一时间满城都是呼爷唤儿之声,全城百姓都沉浸在和亲人久别重逢的欢乐中。华部军阵亡将士的骨灰被先行寄放在刺史官署,待得选好了墓地,再举行隆重仪式,统一下葬。陆续有臂缠黑纱的军官走街串巷,将一份份阵亡通知转交家人。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的金城,也不时有哭声传出,开始陆续有人家挂起白幡报丧。 待回到刺史官衙,李辰于正堂升座,大会文武。众官行礼落座毕,李辰向众人通报此次小关之战的经过,听到精彩之处,众人全都惊叹不已。当李辰再说到宇文护打伤李由,抢走粮车,在座众人无不义愤填膺。当听说李辰打上宇文护府去,与宇文护恶斗一场,终于将被抢的粮食要回,众人无不击节叫好。不过李辰隐去了与宇文泰结亲一节。无论如何,他都要先私下和裴萱说这件事,先求得她的谅解,然后再公之于众。他不能就这样直截了当地宣布这件事,让当事的裴萱和大家同时知道结果。在公开的场合这样做,是对她莫大的羞辱和伤害。之后,李辰封赏众将,贺兰武晋从五品下虎威将军,贺兰盛、贺兰仁晋正六品下宣威将军。其余各将卒亦皆得论功行赏。李辰又对蒋宏道,“全赖任远夙兴夜寐,安定后方,使我出征无忧。”乃加蒋宏正五品散骑侍郎。另加裴萱正六品中书舍人,李由正六品尚书郎中。由于饥荒还没有完全解除,李辰没有做过多的庆贺,而是和众人商议了灾后生产重建等政务。李辰带回来的三千石粮食缓解了兰州缺粮的压力,但是仍有不足。李辰对此也不是特别担心,反正要和宇文泰结亲了,到时候再向宇文泰要吧,不信宇文泰会致自己的亲戚于不顾。 待议事完毕回到后堂,天已经黑了,李辰对捧了一堆文书前来的裴萱道,“这些日子你也辛苦了,我看你人都清减了。”裴萱微微颔首道,“我自无事,唯念都督出征在外,浴血沙场,甘冒锋矢,余心难安也。”李辰有些心虚地道,“你,你这些日子可好?”裴萱幽幽地道,“自都督大统二年腊月丁丑下陇,至今日回转,共八十七日矣。这八十七日间,葳蕤日日为都督诵《妙法莲华经》百遍,祈佛祖保佑都督平安而归,尤恐佛祖以为不诚其心。元福寺的方丈长老曾言,若用人血合墨抄写经书,必得感应。所以,所以我便刺心间血合墨,抄写了一部《妙法莲华经》供奉于佛前。总算是感动佛祖,保佑都督平安归来。”李辰闻听感动地无以复加,他起身轻轻地握住裴萱柔若无骨的玉手,“你怎么这么傻!抽自己的血写经书得感应乃是荒诞不经之谈,你怎也会信?若是你身体有了损伤,你让我心何安?”裴萱这一次没有躲开,任由李辰握住自己的双手,美丽的大眼睛里饱浸泪水。她感到一种轻松之后的疲惫,就像行了长路的旅人,历经艰辛才走到了自己的目的地,有一种终于可以歇息的感觉。今天,那个让自己日夜牵挂的人终于平安回来了。这一刻,她觉得自己满腹话语竟不知该如何说出口。裴萱用几乎低不可闻的话语轻叹道,“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你回来了,真好!”李辰几乎无地自容,他松开裴萱的双手,后退一步,就大礼拜下去,“葳蕤小娘子,辰辜负了你!”说罢,李辰将与宇文泰结亲之事,原原本本地和裴萱说了一遍。李辰言罢,屋内一时寂然无声。这时,一盏油灯在忽明忽暗地挣扎了半响后,呼地灭了,从灯心上冒起一股青烟,袅袅地飘散了。裴萱觉得自己的心好像突然被人狠狠地揪了一把,好像自己生命里的某些东西就如那盏灯一样,瞬间熄灭了。过得半响,裴萱方才起身,对李辰敛衽而礼,“葳蕤为都督贺!”李辰一阵心酸,忍不住道,“葳蕤,你……”裴萱尽量语调平稳地说,“于今大丞相权倾中外,能与之结亲,于我华部有百利而无一弊也。都督日后必能乘风而上,如飞龙在天,立不世功名。”“葳蕤,我……”裴萱不容李辰开言,便道,“那大丞相的亲侄女,想来必是天姿国色,贤淑温婉,方才堪为我华部主母,方配得上都督这等英雄……”“葳蕤,你听我说!”李辰忙道。裴萱微微摇头,“葳蕤蒲柳之姿,家世败破,如何当得都督青眼有加。更何况,”她顿一顿,咬牙道,“你我之间,仇深似海!本不该有这非分之念。如今大事已毕,请都督念葳蕤行事忠敬勤勉,微有薄劳,准葳蕤辞官回归故里,奉养母亲!”说罢,她对李辰再是敛衽一礼,也不等李辰答话,起身出屋去了。待才得出门,她的眼泪已经止不住大颗大颗直掉下来。裴萱对李辰在后面的呼唤置之不理,一路飞步回到自己的房舍,以被蒙首,止不住放声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