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寒门状元在线阅读 - 第八六五章 网开一面(第二更)

第八六五章 网开一面(第二更)

    沈溪执意要走,令章元应和林廷选心头无比恼火,关于沈溪所言把盐引已经悉数卖出之事,他们只字不信。

    督抚衙门被他们严密监控,驿馆里也有自己人,里面发生什么事他们一清二楚,今天何曾有人来买过大单盐引?

    沈溪明显是要把盐引带去福州城,再在福州城发售,到那个时候,经营广东之地海盐生意的就不再以粤地的盐商为主,而是之前早就想加入到广东盐引买卖中的江赣、浙地、闽地的商贾。

    章元应和林廷选对视一眼,最后由林廷选上前说道:“沈中丞,广东地方尚且有许多事务等您处置,不妨等处置结束之后再行离去。”

    沈溪笑道:“督抚衙门并不能管辖地方具体政务,本官职责在于剿灭沿海匪寇,如今盐引已售出,本官要从三省沿海之地募集兵马筹备平寇事宜,广东地方事务可就要劳烦诸位多多费心了。”

    章元应有些恼火道:“沈督抚既说盐引已售出,为何不见盐商到盐场提盐?”

    沈溪怔了怔,道:“章藩台应该问的不是本官,而是盐场和买盐引的商贾。”

    “百姓买盐,到如今盐场尚且未放盐,本官想来,就算是盐商买了盐引回去,也不会到广东盐课提举司和海北盐课提举司下辖各处盐场提盐。至于盐商将盐引买回去是准备囤积,又或者是去别处提盐,本官不想多过问。”

    沈溪摆明有恃无恐,就是不跟章元应和林廷选商量。

    你们压着盐场的盐不放,现在知道我有盐了,马上来跟我讲和,那我这么多日子的辛苦酬劳,谁来给报销?

    林廷选语气又变得强硬起来:“沈中丞,这广东盐课提举司和海北盐课提举司的盐引,所提只能是广东地面盐场的盐,这是定规,如何能提领别处的盐?”

    沈溪冷冷一笑:“林臬台既要如此说,那本官就跟你好好说道说道了。头两年,有盐商以长芦都转运盐使司旧盐引十七万引免追盐课,每引纳补税银五分,从各盐场提余盐,陛下恩准。”

    “此制度一开,两淮、河东等各处盐场皆都仿效。别处可以,本官为何不能用广东盐课提举司的盐引,去提福建、浙江等地盐场的余盐?”

    “你!”

    林廷选瞪着沈溪,这会儿他已是怒火攻心。

    沈溪说的事,在弘治十三年发生。

    有不法盐商,通过与寿宁侯张鹤龄勾结,提出用长芦的十七万旧引提各盐场的“余盐”,所谓“余盐”,就是在每年各盐场盐引配额的“正盐”之外的部分。张鹤龄跟弘治皇帝奏报后,弘治皇帝欣然采纳,朝廷从这笔生意中赚取了六万余两银子。

    从那之后,旧盐引配额提“余盐”的制度便大开,因国库缺钱,弘治皇帝默许了这种破坏盐法制度方式的存在,朝中不少人对此颇有非议,但这些正直之臣以言官居多,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下面非议再多,此例在有皇帝默许的情况下从未中断。

    此事在《孝宗实录》中多次提及,后世对此也有诸多争议。就当时而言,连户部尚书佀钟等人俱都联名反对,但无可否认,这是化解大明朝国库紧张的一种便宜之策,弘治皇帝在这点上并非是偏听听信外戚张氏兄弟等jian臣建议,只是用了一个非正常手段为国库积攒银子。

    而这条不成文的陋习,却为沈溪用广东盐引提别处盐场的余盐,甚至是跟佛郎机人买大批海盐创造了政策依据。

    就算广东地方将此事告上朝廷,弘治皇帝照样不会理睬,因为这条制度本身就是弘治皇帝自己定下的,不会扇自己的脸。

    沈溪脸色转而变得阴冷,拱手道:“诸位,本官虽然暂时兼盐课提举的差事,负责买卖今年的盐引,但既然今年广东盐场受灾严重,提不出盐来,本官也不勉强。本官会酌情考虑从福建和浙江等地提余盐,待提出余盐后,每大引盐贴补四钱银子的课税,如数返还与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其余之数尽皆上缴朝廷。诸位,请回吧!”

    “沈大人不可啊!”

    “沈大人,您可不能罔顾我们广东各大盐场的利益啊!”

    “沈大人请三思!”

    驿馆大堂内顿起喧哗之声。

    沈溪这一走,等于是断了广东两大盐课提举司下辖数十个盐场、十余万盐工一年的生计,地方官府可补不上这么大的亏空。到头来,广东各级衙门都要因此遭难,别说是俸禄发不出来,连官位都会不保。

    所以,这会儿几乎每个官员,都一脸急切地涌了上来,纷纷劝说沈溪留下。

    章元应和林廷选就算之前再嚣张,这会儿气得浑身都在发抖,依然无可奈何。本以为沈溪不过是个十几岁胎毛都未褪尽的小后生,不足为惧,谁知道却被沈溪耍得团团转。

    形势变化超出了他们的预料,突然杀出一群有便宜通商权的佛郎机人,而佛郎机人在南洋有自己的盐场,能拿出盐来跟大明做茶叶交易。

    就算无佛郎机人,沈溪也可以援引旧例,用广东的盐引去别处盐场提取余盐,令广东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州府县衙以及盐场的如意算盘落空。

    沈溪正要回后堂,被章元应给拦了下来,沈溪怒喝:“章藩台这是作什么?难道要强留本官?”

    章元应看到周围都是佩刀的士兵,知道这会儿沈溪已经控制住了兵权,跟沈溪动粗那是自取其辱。他赶紧摇头解释:“沈督抚,您说已将盐引卖与他人,却不知是卖与何人,让外面的士绅和商贾,高价买回来,总该可以吧?”

    说了半天,总算回到正题上来。

    沈溪冷声道:“之前林臬台不是曾说了,这《大明律》清清楚楚列明,盐引加价出售,可是要被问罪的。”

    章元应道:“要问罪,那也是商贾的事情,沈督抚已将盐引卖与商贾,此事与您无关!”

    沈溪斜眼瞥了章元应一眼,神情略带不屑,好似在说,你说无关就无关?我把盐引卖出去,却害人家挨板子,那以后谁还敢从我这儿买盐引?

    一旁的林廷选赶紧道:“此事乃事急从权,衙门不会追究……”

    “不可!”

    沈溪直接抬手阻止林廷选说下去,道,“本官绝不能做知法犯法之事,明知有罪而不究,那本官岂不成罔顾法度的宵小之辈?”

    说到这里,在场的官员面色都有些难堪,沈溪分明是在指桑骂槐。

    林廷选道:“沈中丞或可将盐引赎回,重新买卖,或者……让地方士绅商贾找买盐引的商贾商议,平价出售。”

    沈溪又不屑地打量林廷选一眼,你们怎么尽想好事啊,我辛辛苦苦卖出去,赎回来平价卖给你们,我吃饱了撑着?

    人家买了我的盐引,我会告诉你们他是谁,再让你们去用胁迫的方式,威胁人家把盐引平价卖给你们?

    沈溪续道:“本官既已将盐引售出,概不退换与加价。本官倒是有一策,若以其往盐场提盐,再将盐转卖……却不知是否合乎大明律?”

    沈溪说完,打量林廷选,有询问的意思。

    我已经把盐引卖出去,不会加价卖给地方的盐商,但可以先让买盐引的商贾去盐场提盐,再把盐连同盐场返还的勘合凭证一起加价转卖,如此一来卖的就不是盐引,而是盐本身。

    你林廷选不是精通《大明律》吗,你倒是说说这样合不合法?

    所有人都看着林廷选,林廷选黑着脸道:“既已提盐,盐本为商货,可由商贾自行转卖,此举自然合法!”

    这会儿就算不合法,林廷选也要说合法。

    如果不把沈溪手头上的盐引给买回去,那广东未来一年可就要闹大乱子。

    这盐可是地方衙门和百姓的命门,盐路一出问题,那各行各业都会出问题,广东盐场生产的盐卖不出来,拿不到朝廷补给,广东百姓吃不上盐,盐价说不定一斤价格能破百文,百姓非闹民变不可。

    沈溪迟疑道:“既合乎《大明律》,那盐场内……是否会供盐不足?”

    林廷选刚要说话,章元应抢白道:“就算不足,也会补足,绝不会有一斤盐的缺额。”

    “唉!”

    沈溪未置可否,只是幽幽叹了口气,众目睽睽下转身到正座上坐了下来,像是在思考问题。

    在场的官员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上。他们猜出沈溪正在盘算到底是留在广东提盐,还是去福州跟佛郎机人做盐换茶的生意。

    照理说广东地方上给沈溪制造这么多麻烦,沈溪宁愿走也不会留下,但去福州毕竟山长水远,还要冒佛郎机人反悔等无谓的风险,沈溪或许会“网开一面”留在广州府。

    思索再三之后,沈溪才叹息道:“既如此,那便定下了。不过盐场是否先把百姓的盐给放了?”

    “当然。”

    章元应道,“盐场之前已跟藩司奏禀过,如今盐场内的货仓均已开启,就等百姓提盐。来人啊,快去番禺的兴盛场盐场传令,立刻放盐给持盐引的百姓!其余各大盐场也遵令而行!”

    这话一放出去,驿馆外面围观的百姓发出一阵欢呼。

    这会儿很多没提到盐的广州百姓都回城在驿馆外等候消息,听说能提盐,那就是说各大官署间的斗法已经结束,他们这些小老百姓能用十几文的价钱去盐场提盐,这些盐足够一家人吃上几个月,甚至是一年。

    沈溪道:“本官会让商贾亲自往盐场提盐,车马方面……”

    章元应赶紧补充:“车马自会有地方士绅和商贾筹备,只管让持盐引的人过去提盐即可!”

    **************

    PS:第二更到!

    天子继续求订阅、、和鼓励!)。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