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汉旌在线阅读 - 第两百三十五章 活字印刷

第两百三十五章 活字印刷

    汉旌蜀中乱第两百三十五章活字印刷大竹里邑所在的朱提城一带,是朱提郡少有的平原地带。

    四周环山,乃是方圆百余里的小盆地地形,所以诸葛乔被安排在这里组织人手进行屯田。

    大竹里邑是朱提城的南部重镇,原先的五尺道乃是蜿蜒在朱提郡山之中。

    出僰道石门关后,陆续经过南广、南昌、汉阳、存邬,最终通过盘羊道抵达味县。

    但诸葛乔却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舍弃从原先南广前往南昌那一条路,而是改道西南,沿着羊官水逆流而上抵达朱提城。

    朱提城有两条大道,一条通往堂琅城,进入越嶲郡内,另一条就是新五尺道沿着涂水东岸可到存邬。

    这条新的路线要比原五尺道缩短了三成的路程,就是遇到的河流比较多,汉军在这条路线上搭建了五座石桥才得以贯通。

    除了路程缩短了以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依靠水路,涂水乃是泸水支流,羊官水直接汇入长江,对未来开发水路运输大有裨益。

    大竹里邑的地势有些奇特之处,北倚朱提城,又是南部群山的北麓,山林茂密。

    在卫弘的恩准下,仓廪的修建暂时放下,着力沿着扩建里邑其他设施。

    南中土质疏松,乃是颜色鲜艳的砖红壤,黏性稠密,烧制青砖再合适不过。

    对于在小农经济下成长起来的大汉子民,掌握的生存技术多种多样。

    在和平无战事的盛世之时,他们中的大多数,一生的活动范围也就只有家乡那一亩三分地之上。

    在这小小的一方故乡,孕育了他们能够用之一生的生产和生活体系。

    烧制砖块便是大汉男子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在他们一生漫长的服役期间,做的最多的就是修筑城墙和关墙。

    但让奚免没有想到,留在大竹里邑的这位宁远将军,并没有像他想象中的一样,坐在视线开阔的地方,用着阴冷的目光监视着他们干活,手里还握着鞭子晃荡着震慑人心。

    他的盔甲早已经卸下,穿上了粗布纺织的衣衫,脚踩着筛选过的泥胚,一边还向他虚心请教烧制上品青砖的诀窍。

    起先奚免只当卫弘这是振奋民心,毕竟以往每年春耕的时候,朱提县府里的县令也会亲自到城郊的地头上,扶着牛犁装模作样的耕田犁地。

    但一连好几天,卫将军都在奚免的眼皮子底下从早干到晚,从练泥、制模、泥胚、脱模、烧制……一样也没拉下,学习的速度之快,令奚免赞叹不止。

    卫将军和诸葛使君一日功夫都没有拉下,反倒是他这位大竹里邑的里正,因为年过花甲的缘故,只需每日坐在砖窑外的大石头上整日监工。

    这令奚免好不自在!

    以往卫将军和诸葛使君都是打下手,自从学会了烧制青砖的诀窍后,两人卯足了劲打算今日一决高下,看看谁烧出来的砖块更好。

    在旁观看的奚免不敢怠慢,这一窑青砖足足有数千块,若给烧坏了,那真的是太浪费了!

    奚免提醒两人道:“最后一道浇水的步骤是最重要的,窑里烧出来的砖火性大,若不浇水,烧出来的砖呈红色,对人体阴阳有害,但要是水浇多了,砖的质量也会有影响……”

    卫弘明白,奚免所说的浇水乃是决定烧制出来的砖的成色,不浇水的会烧出来红砖,浇水的是青砖。

    在五行之说盛行的当世,红砖虽然颜色鲜艳,却被绑上了火性烈的污名,这让颜色深沉的青砖反而更受欢迎。

    在奚免的悉心指导下,卫弘和诸葛乔烧制的第一窑青砖终于出窑了。

    奚免站了起来,对着两窑烧出来的青砖拿在手中掂了掂,又仔细瞧了瞧,才给出了自己的评价:“请恕小老儿眼拙,这两窑青砖都是上上之品,并无孰优孰劣的说法……”

    这让诸葛乔十分不满:“老丈此话就有些明哲保身了……”

    奚免尴尬地笑了笑,只得岔开话题,看了看天色说道:“天黑了,卫将军和诸葛使君该回去了……”

    奚免拄着拐杖朝着大竹里邑的错落缓慢地走着,卫弘和诸葛乔就跟在身后。

    大竹里邑现在有五口砖窑,一日能烧出五万块砖石,这些主要是为了搭建里邑的仓廪和馆舍用的。

    作为大竹里邑的门面,馆舍已经建成的差不多了,原先空荡荡的马厩里,已经多出来了十多匹味县送过来的马匹。

    见到卫弘等人回来,从馆舍里走出来几道身影,为首的一人气宇轩昂,仪表不俗,对卫弘和诸葛乔作揖拜道:“大竹里邑有秩程祁,拜见卫将军,诸葛使君,奚里正。”

    这人正是当初被卫弘治好蛔虫病的程祁程公弘,名列蜀中四大才子之首,此番率领数百名宫府吏进入南中。

    程祁无论是家世背景,亦或者真才实学,皆被杨洪看重,更是被委以且兰令一职位,但得知诸葛乔写给杨洪的求援信后,当即决断请求入里邑为吏。

    这让杨洪不敢相信,作为大汉祭酒程畿之子,且以才学出名,更是深得诸葛丞相看重,程祁的仕途注定一帆风顺。

    没有料到程祁竟然甘愿担任乡野小吏,也不愿意出任一县之长。

    诸葛乔与程祁并无旧识,但两人志趣相投,又共事多日,早已熟络:“公弘,你都来了好一些日子了,大可不必这般多礼!”

    《最初进化》

    程祁却很坚定地说道:“礼不可废!”

    说着,程祁就让出了半个身子,让卫弘一行人进入馆舍,里面早就已经备好了洗漱用的热水。

    卫弘问道:“公弘素有名望,且身负大才,能够在坚持做了大半月的有秩,着实令我意外……”

    程祁则是笑着回道:“说来也不怕卫将军笑话,大竹里邑这份差事我也算是煞费苦心,与文然、季儒和伯达他们争了许久,才得到手,岂能轻言放弃。再者,依我看来,里邑之制贯穿南中诸郡南北,正好是一条进军路线,如此谋划岂不是为了日后的大有可为?”

    程祁不愧是令蜀中一众青年才俊推为冠首的人物,仅仅是从设置里邑的一条路线就窥见了里邑制度的未来布局,当真是令人称奇。

    程祁首次来大竹里邑担任有秩这乡野小吏,就以汉初丞相陈平年少时曾在担任社宰时的典故“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rou矣!”,说服了卫弘和诸葛乔同意他出任大竹里邑的有秩,而不是卫弘为了匹配他名气的朱提令。

    程祁了解了大竹里邑的当前进度后,就逐渐接替了奚免的里正职务。

    毕竟大竹里邑初建不久,里邑之民都处于热火朝天的建设状态中,有秩的职责即普法工作根本就无用武之地。

    程祁正在馆舍里准备晚食,无论是卫弘和诸葛乔,还是大竹里邑的普通百姓,吃的都是大锅饭,所以也不用刻意准备其他什么。

    忽然,远处有马蹄声传来,毕竟是汉夷混居之地,有些山林深处的夷人部落尚未归附汉家,甚至还有啸聚山林的匪徒,程祁不得不小心以待。

    马蹄声已经近了,路口的望楼上并未示警,这让程祁松了一口气,骑马的应该是汉家一方的人。

    马蹄声在馆舍外停了,人影还没见到,就听外面的声音先传了进来:“公弘!公弘!在哪呢?”

    一听这熟悉的声音,刚走出馆舍大门的程祁便听出了来者是谁了:“远思啊,你怎么过来了?”

    来者正是张毣,他身后的人正在从马背上卸下包袱,他对程祁解释道:“就是为了送这些东西过来了,正好公弘你也在这里,一起来看看。”

    程祁解释道:“卫将军和伯松正在洗浴,远思你来的刚刚好,正要晚食的时候。”

    张毣笑了笑道:“那看来我今天来的刚刚好。”

    在程祁的照拂下,张毣在馆舍内食堂坐了下来,跟着张毣的随从将包袱里面取出来三本书册,递给了程祁:“公弘啊,这么久没见,这几本书就当我带给你的谒礼吧。”

    程祁接过这几本书,扫了一眼分别是《数学》、《百家姓》和《千字文》。

    数学自不必说,出自大汉太史令赵爽之手,这《百家姓》和《千字文》则是出自卫弘的手笔了。

    《百家姓》与后世版本稍有修改,单独把大汉皇室的姓氏“刘”单独拎到了最前面,取之代之的是“楼”顶替原本的刘姓序列。

    《千字文》中分为四部,剔除了不合时宜的历史典故,全书分为四部分,主题各自为“天地开辟”、“修身养性”、“王朝疆域”和“田园生活”。

    程祁才学超凡,见到了这几本书册后,一目十行,不知不觉过了一炷香的时间,才如梦初醒,抬起头来看着一直未曾打扰他的张毣:“远思啊,这《千字文》出自何人之手?非是文坛大家,儒门宿老,绝无可能着此圣书!”

    张毣回道:“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程祁是心思聪慧之辈,稍一想想便说出了张毣的答桉:“莫不是出自卫将军之手?”

    张毣点了点头,颇为无奈地说道:“是啊,《数学》乃是太史令赵君卿所做,却是引自卫弘的新式数算,而这《百家姓》和《千字文》乃是上个月卫弘差遣人送到味县给我的!”

    张毣喝了一大盏茶水,擦了擦嘴巴后才说道:“这些是卫弘打算在里邑开设蒙学所使用的启蒙书籍,公弘也觉得难以相信吧……”

    出乎张毣的意料,程祁摇着头说道:“这几年我虽然服孝在家,却也听说过卫将军在成都的才情名气,能被蜀中各位大儒争相追捧的门人弟子,能作出《千字文》这样的行文,我并不奇怪……”

    张毣刚想回话,耳边却听到了脚步声,扭头一看,是卫弘和诸葛乔两人穿着短衫过来了。

    卫弘见到张毣一笑:“原来是远思过来了。”

    张毣站了起来,从身后取出来几本书册递到了卫弘的面前:“幸不辱命,三本书大功告成了!”

    卫弘分给了诸葛乔两本,自己捧着《千字文》翻了几页,发现质量着实不错,总之是达到了卫弘希望的要求。

    另一头的程祁将这几本书交给了身旁的亲随,然后对张毣请求道:“这三册书越看越觉得稀奇,远思啊,借给我一晚,我让家随连夜抄完再还给你。”

    一听这话,卫弘也抬起头看着张毣,想听着他如何回应这件事。

    大概是注意到了卫弘的目光,张毣撇嘴笑道:“公弘,这是送你的,就别为难你家的亲随了,这些书你想要多少我就给你印多少!”

    说完,张毣从怀中拿出一个布袋子,递到了卫弘的面前说道:”先前就说了,此番幸不辱命,胶泥制印的活字印刷术已经做出来了。不过蜀中运过来的纸张已经用完了,来到南中的造纸匠还没能造出来第一批纸出来,只能先印出来百余份,我全给你带过来了。”

    一旁的诸葛乔和程祁听得云里雾里的,诸葛乔问道:“活字印刷术是什么物件?听起来似乎写字十分快速。”

    张毣解释道:“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字划突起的高度像铜钱边缘的厚度一样,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

    “为了适应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备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以备同一版内重复的时候使用。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没有准备,可以随制随用。”

    张毣挥了挥手,让身后的亲随将装着书册的包袱端到了馆舍内的桉上,说道:“这几百本书,不到一天的功夫就从一张张白纸到装订成册,换成人来抄写这么多的书册,花费一年的功夫都未见得能抄写完毕。”

    诸葛乔亲自翻阅了两三本书后,发现字迹清晰完整,看来先前听卫弘所说的教化南中一事并非虚言。

    倒是卫弘把目光看向了程祁身后的亲随,目色间突然有了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