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所知道的中华五千年在线阅读 - 第二十三章 夏王朝大禹治水

第二十三章 夏王朝大禹治水

    咱们上文书说到,尧将天下共主之位禅让给了舜,舜在尧死后正式建立了虞朝。舜在成为天下共主之后,也是尽心尽力,为民谋福!为百姓做了许多的事。但有一件事,却让舜非常的头疼,而且迟迟不能解决,那就是大洪水!

    直到21世纪了,人类在天灾面前还是十分的渺小,更别提上古时期了。尤其是洪水,现代社会,天文台还能预警,大家也能提前撤离,而且现代有许多的水坝水库,一达到危险水位了就会提前泄洪,防止发大水!但上古时期,哪有那些预警措施,更别提水坝泄洪了,所以在洪水之下,人们可谓是苦不堪言!死伤无数啊!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前面讲的,颛顼和共工夺权,共工氏族所在的位置,就常年受洪水所侵犯,从颛顼执政开始一直到舜执政,洪水一直就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

    尧在做天下共主的时候,专门派了一个人前去治水,这个人就是鲧!

    鲧咱们上文书也谈到了,当时尧要禅位于舜的时候,就是这个鲧和共工不同意尧的决定,结果共工被尧弄死了,鲧被流放了!

    鲧出身也很不一般,他是颛顼的五世孙,不同于舜他们这一支,鲧号崇伯,是有崇氏族的首领,妥妥的贵族。在尧统治的时期,洪水泛滥,尧就去问四岳,谁能担下治水的重任。四岳就向尧推举了崇伯鲧,作为治水官!

    鲧一治水,就治了整整九年的时间。先期吧,鲧治水确实很有成效,洪水得到了遏制,但渐渐的人们发现,每次鲧治完水,好了一段之后,马上就会有比之前还要严重的水灾出现!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鲧,他治水采用的是筑堤堵水法,就是哪发水了,他就派人筑堤坝把水堵上。刚修完那确实是挺好的,但时间一长,堤坝里的水越积越多,一下溃堤了那可是比之前严重一百倍!

    就这样,鲧治了九年,也没治出啥效果来。后来他因为不同意舜作为继承人这事和共工来尧这闹事,被驱逐流放了,反正这治水的事,他也就不管了。

    舜上位之后,洪水还是在华夏大地上肆虐。没办法,舜就想起了被尧流放的,有着九年治水经验的鲧!鲧被重新启用,就带着之前治水的那些班底,然后也是按照之前筑堤的治水方法,在然后过一段时间水越积越多,溃堤了洪水更严重了。

    舜自然是很生气,又把鲧给流放了。鲧,年岁也大了,先是被尧流放就伤了元气,这又被舜启用治水,舟车劳顿,苦哈哈的到处治水,然后现在被卸磨杀驴,又给流放了。身体实在扛不住了,也就得了一场大病,就一命呜呼了!

    鲧死了,这水还是得治啊,舜就召集了众大臣,什么四岳,八元,八恺的全都叫来了,大家一起商议,该派谁去接任鲧,治理洪水!

    商量了好久,也没商量出个一二三来,舜也很忧虑,这诺大的一个国家,就鲧一个人能治水,鲧死了竟然后继无人了!

    诶?一说到后继无人。舜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鲧的儿子,禹!这些年鲧治理洪水,大禹一直都是陪在鲧身边的,怎么说对治水也不陌生了。而且鲧怎么可能不去教他亲儿子,治水的方法呢。

    也是实在找不着人选了,舜当即任命禹为司空,继承他父亲鲧的官位,专职治水之事!大禹呢,确实有才能,而且特别有大局观。他爹鲧算是舜给折腾死的,他也没说不服从命令,或者推脱。在接到任命之后,禹马上带着自己的两个助手,伯益和后稷。

    马不停蹄的召集百姓,开会,商量治水的一些事宜。之所以禹,不去计较自己父亲被舜给折腾死了这个事,是因为,这些年他陪在鲧身边,跟着鲧走南闯北到处治水,见了太多受苦受难的百姓了,现在百姓们还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还哪有时间顾及这些事。这就是大人物的胸襟!

    这大会的第一件事,禹就推翻了他父亲鲧的筑堤治水法,这个方法时间已经证明了,筑堤法对于治水并不管用。那不筑堤,该用什么方法治水呢?新方法,禹也很早以前就想好了,就是疏导法!将水由高处引到低处,将洪水先引入江河,在引入大海。

    但这个工程非常的庞大,第一件事就是需要实地去勘测地形,然后规划河道。禹带着助手还有和他一起治水的百姓,一起踏上了勘测的道路,禹走的时候,他才刚刚和涂山氏女娇新婚不久。

    禹这一路上,风餐露宿,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细心的观察地形,仔细的构思河道的位置。就这样很快,地形就勘测好了,可以动工引水挖河道了。这时禹第一次路过自己家门口,在门口不远处,禹听到了自己家中,涂山女分娩时,痛苦的呻吟声。还有自己刚出生的儿子哇哇的哭声。旁边的助手劝禹,回家看一眼吧。

    禹摇了摇头,刚刚勘测好地形,要抓紧组织人手,挖河道引水,这个时间一点也耽误不得。禹没有回家,带着众人召集百姓,开始正式开山挖河。

    在禹的带领下,百姓们,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为洪水开辟新的河道,将洪水引入到江河之中,这时禹又经过了他自己家的门口。此时他的儿子,已经很大了,看见了禹之后,他在母亲的怀里朝着禹拼命的招手。禹多想去抱抱他呀,但不行,此时正是洪水引入江河的关键时期,他是头领,他得指挥全局。禹抿了抿嘴,朝着妻子和儿子摆了摆手,又踏上了治水的道路。

    这时间一过就是几年,在禹的带领下,百姓的努力之下,所有的洪水,都被他们用新河道引入到了江河之中,接下来就是治水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最后一步,那就是把洪水从江河,引入到大海之中。

    这时禹,第三次路过家门口,此时他的儿子已经十岁了,看见禹经过,他急忙跑到禹的身边,拉着禹的手,想让他回家。禹慢慢的放开儿子拉着自己的手,摸了摸他的头,又再一次踏上了治水的路途,没有回家。

    这也就是著名的,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洪水从江河入海,就需要一个出海口,经过禹的前期考察,出海口就选定在了龙门山,龙门山南边就是大海,但被山所挡,所以发洪水也流不出去,在当地生活的居民,被淹死的数不胜数。

    禹带领众人,开凿龙门,将龙门山打开一个大缺口,这洪水就顺着这个缺口,流到了大海里。禹历时13年,终于将洪水从华夏大地上彻底消除,让人们过上好日子。百姓为了歌颂他的功德,全都称他为“大禹”意味伟大的禹!

    大禹治水成功,名扬天下,而此时舜也步入了老年,也需要培养接班人了。此时的天下,除了大禹,谁还能做天子的接班人呢!

    其实舜之前和他老丈人尧一样也有心,培养自己的儿子商均做自己的继承人,为了磨练商均的脾性,特意拿出了尧教育自己儿子丹朱所用的围棋,但商均和他舅舅丹朱一个调调,吃喝玩乐顶呱呱,治国理政脸像苦瓜,真可谓是外甥随舅!一看商均扶不起来,此时大禹的声望又正值巅峰,舜就直接昭告天下,立禹为自己接班人!

    在舜执政第三十三年,他也和尧当年一样,举行了封禅大典,禅位于大禹。他还贵为天子,但不理政事。由大禹摄政管理!

    因为13年的治水,大禹走遍了华夏大地,所以他对各个地方的风俗,生活习惯,地理地形太清楚了。为了方便管理,他将天下重新划分为九州,并规定九州该上贡的贡品种类。并且还重新规定,各地应按各地的风俗进行管理。不采取中央强行管理的措施!

    大禹摄政十七年以后,舜死在了南巡的路上,要说舜还是一位明主,都退位了,不好好在都城享受生活,反而到处巡查天下。舜死去的地方,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着,有巢氏里面,仙人抚他顶的那个地方,之前我有讲过,九嶷山!

    舜死在了九嶷山,就葬在了九嶷山。

    三年丧期结束,大禹和舜当初一样,将天子为交给了舜的儿子商均,让他在都城即位,然后自己跑到了一个小邑城。但大臣们全都跑到大禹所在的小邑城议政而不去理会商均,民间也都歌颂大禹,不知道商均是谁。

    大禹最后一看,天命难违啊,都是民意啊!(这段真是似曾相识啊。。emmmm)

    于是正式继承了天子之位。

    大禹即位之后,建立了夏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也是从大禹开始,不在是天下共主,大联盟的首领,而是称王!大禹是夏朝第一任王,应该也是历史上的第一位王。

    在称王之后,大禹也没有忘记两位老天子,尧和舜的儿子,他将尧的儿子丹朱封在了唐,舜的儿子商均封在了虞,并在涂山召集天下诸侯会面。

    在大会上,大禹站在高台之上,身穿法服,手持玄圭。四方诸侯分列两旁。只见禹大声说到:“我没有什么特别大的能耐,就治水这一点点浅薄的功劳,所以我以后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能说出来,我好改正。老天子舜在位时,就劝诫我千万不能骄傲,骄傲最害人,所以今天我请大家来,就是让大家说一说,我有什么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了,我好有所改变!”

    听了这一番话,诸侯们无不被大禹的谦逊所折服了,都正式奉他为禹王!历史上也把这个事件称为“涂山之会”也被认定为是夏王朝成立的开端。

    诸侯们,来涂山开会的时候,也都没空手,都挺懂事的,带了很多的青铜矿,禹很开心,就将这些青铜矿全部都融了,做成了九个大鼎。大禹设立的九州,一个州一个。鼎上雕刻的是各州的山川河流,珍奇异兽!

    这禹王的九鼎也被列为华夏第一大宝物,他表达的是一种天下一统,九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种意味!

    那么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了。对了,还没说夏王朝九州是哪九州,他们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豫州是中央枢纽,也是都城所在。好了就说到这儿吧。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