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在线阅读 - 第0285章:邀本官作序?大宋毒舌头苏景明

第0285章:邀本官作序?大宋毒舌头苏景明

    <\/b>老泉文集,火了。

    大器晚成的苏洵,火了。

    几乎是一夜之间,苏洵在汴京城的书生士子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今时谈文章,绕不开苏老泉。”

    苏洵甚是惶恐。

    一时间,许多书生士子都邀他畅谈古今。

    更有一些勾栏瓦舍的名伶魁首愿意倒贴钱财与他晚间在花船谈论诗词歌赋。

    还有人宴请他参加各种各样的宴会。

    甚至还有一些大商人,送书,送钱,半夜送姑娘。

    拜帖如雪花一般,人人都想做苏洵的知己好友。

    若是一些年少成名的公子哥儿,大概率会沦陷在汴京城的纸醉金迷中。

    然而,苏洵却非常清醒。

    他深知,这些人不过就是想借着他此时的名气,博名利而已。

    他不喜这些烂俗之事。

    便换了一处居住之所,潜心读书。

    ……

    很快,《老泉文集》便传到了赵祯与士大夫官员们的手中。

    文彦博、范仲淹、富弼等相公,皆赞不绝口。

    一方面是因苏洵的文章与新法的主张甚是契合。

    另一方面则是因苏洵文字锋利,敢于吐真言,揭发了当下的各种弊病。

    ……

    赵祯看过《老泉文集》后。

    在众官员面前,盛赞了《六国论》,称:“此乃治国救世之文,天下书生皆应习之。”

    赵祯盛赞此篇文章。

    除了认为此文确实精彩外,其实另有深意。

    他是在告诉全朝的士大夫官员们。

    大宋日后不可能再犯“赂秦”之错,以后绝对不会用土地、钱物来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矛盾。

    前些日子的士兵对战,让赵祯对大宋禁军的未来,信心十足。

    此外。

    赵祯称愿意给苏洵留一个国子监夫子的职位。

    当欧阳修将此消息告诉苏洵后,苏洵直接婉拒了。

    《老泉文集》给了他信心,让他觉得他应该以科举入仕,他决定接着考。

    当下的大宋。

    只要不是科举入仕的官员,一般都很难任要职,且会被进士类的官员鄙视。

    强如“从龙之臣”的前首相陈执中。

    都因非科举为官,被人指指点点了半辈子,最后带着遗憾离开了朝堂。

    当下,即使能够荫封为官的子弟,也都会努力读书,争取以科举入仕途,为自己正名。

    ……

    赵祯盛赞《六国论》与赐国子监夫子之职而被苏洵婉拒的消息。

    很快便传到了民间。

    许多书生士子都觉得苏洵做的没问题。

    凭借科举做官,才是正途。

    与此同时。

    一些书生通过苏洵的经历,看到了一条名利双收的捷径。

    古语云:文人相轻。

    一些书生看过《老泉文集》后,觉得自己的文章并不比苏洵差。

    他们固执地认为,苏洵能够在数日之间,得名得利,完全是因有贵人举荐。

    他们也有实力,也有可编撰成册的文章诗词。

    只是缺少了贵人举荐。

    于是乎。

    欧阳修与苏良的家门前热闹起来。

    许多书生都将自己撰写的文章编撰成册子,呈递到二人府前,恳请为他们作序。

    一日之间,苏宅便收到了近百本书册。

    ……

    入夜。

    吉叔将册子整理妥当,交给了苏良。

    刚开始,苏良还是怀着沙里淘金的态度去看,但看着看着,才发现自己是粪里淘金,根本见不到好文章。

    这些书册,皆是平庸烂俗之作。

    投递书册者,皆是一些思想顽固不化、没有能耐以科举入仕途而想着走捷径的市侩之徒。

    这些人,带着一种莫名的自负。

    根本没有意识到,苏洵名扬汴京城的主因是文章好。

    贵人举荐,只是推举了一把而已。

    苏良若是给这些人写序,那完全就是在毁自己的名声。

    苏良翻了二十余本册子,看得实在难受,当即便去睡了。

    ……

    近子时。

    苏良搂着唐宛眉,睡得正香。

    外面突然传来吉叔的声音,他不由得皱眉站起身来。

    苏良穿好衣服,走到门外,问道:“吉叔,何事?”

    吉叔无奈地说道:“门外有个年轻书生,跪在咱门外,举着一本小册子,称要拜谒您,还称您要不见,他便一直跪着,我让护卫赶他走,他称若赶走他,他就去跳汴河,我怕出人命,只能来惊扰官人了!”

    苏良一脸无奈,边朝外走,边喃喃道:“这些书生,想走捷径,都想魔怔了!”

    片刻后。

    苏宅门前,数名苏宅护卫,提着灯笼,笔挺地站着。

    而在下方,一个头发乱糟糟,身材瘦小的书生,跪在地上,手里举着一本薄薄的册子。

    苏良有些生气地说道:“我是苏良,你找本官何事?”

    书生兴奋地抬起头。

    “苏官人,我……我叫张慕白,被朋友称为当世太白,我来自滁州,这……这……是我写的诗文集,名为《慕白集》,我敢对天发誓,绝对不比《老泉文集》差,您看过后一定会愿意为我写序的!”

    苏良见其相貌平平,但却尤为自信,觉得对方应该有几分实力,当即道:“好,本官明日一定拜读,一定拜读!”

    张慕白面色兴奋,将书册交给吉叔后,又道:“苏官人,麻烦您再看一物,看完后,你定然能懂我的拳拳报国之意。”

    说罢,他还不待苏良回应,便迅速将身上的长衫脱下,然后转过身,将后背呈现在苏良的面前。

    两名护卫当即举着灯笼走了下来。

    苏良定睛一看。

    张慕白的后背上乃是一道文字刺青,上面刺了六个字:不为相,吾宁死!

    大宋流行刺青文化。

    刺花卉、动物、文字、飞仙、鬼神者皆有。

    苏良看到这六个字,不由得汗毛竖起。

    他觉得此人可能有自残倾向,这种功利心太重的人,不宜为官。

    苏良不愿与他多讲,直接道:“本官看到了,你回吧!”

    ……

    片刻后,苏良回到书房。

    他好奇地打开《慕白集》,本想着这位“当世太白”的诗文应该不会太差,但翻过两页后,差点儿没有将今晚吃过的饭全吐出来。

    文笔稚嫩,言之无物。

    全是一些拾人牙慧的词句,并且还有语病与错字。

    这个水平,莫说当官。

    他去乡下当个代书先生都没人愿意请他写信,写状子。

    这一刻,苏良被气得彻底睡不着了。

    他觉得,若再不采取一些行动,恐怕日后经常会受扰,经常会看到这些垃圾文章。

    甚至很多外地人也会专门来汴京投递文章,恳请苏良作序。

    今晚已有人跪地露刺青,以后指不定会有什么疯狂的行为呢!

    苏良想了想,心中顿时有了主意。

    ……

    翌日,天蒙蒙亮。

    苏宅大门左边的一面墙壁上,悬挂着一根长长的麻绳。

    麻绳之上,挂着一份份书生们投来的文集册子。

    足足有近百份。

    并且,每份文集册子上都有苏良的简短批语。

    稍倾。

    一张大纸张贴了出来,上写着:

    “开封府徐德一,《德一集》,鹦鹉学舌,狗屁不通。”

    “唐州王保隆,《保隆文集》,嗜痂逐臭,皆是奉承之语,尽失文人之德。”

    “应天府葛坤亮,《坤亮集》,汝若为官,则我大宋无官也!”

    “相州胡力雄,《力雄文集》,狗屎!”

    “滁州张慕白,《慕白集》,稚子之言,拾人牙慧,不宜从文。”

    ……

    这张大纸所列,皆为苏良对这些书生士子文集的评价。

    不多时,墙壁前便围观了许多百姓。

    一些想要投递文章的书生士子顿时犹豫了。

    这完全是找骂呀!

    苏良的评价实在太过狠辣毒舌!

    而这些评价定然会被民间小报传播。

    这些差评若跟着自己一辈子,那就丢人丢大了!

    一些爱惜脸面的书生,顿时拿着自己的文集册子,悄悄地溜走了。

    苏宅门前,很快清静了下来。

    欧阳修得知此事后,不由得大喜,也学着苏良的方式去做,家门口很快也清静了。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