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剧透红楼,黛玉心态崩了在线阅读 - 第二百六十五章:百姓无人发声

第二百六十五章:百姓无人发声

    第二日一早,贾环早早起床洗漱。

    现在太子已经回来了,就不能再愉快地翘班了,前几日迟到早退上班摸鱼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

    匆匆吃过早饭之后,贾环驾车赶到东宫,刚到值班房坐下,墨还未曾研好,便得到太子传唤。

    估计是要追究他迟到早退的事情了,贾环在心里演练着事先想好的措辞。

    不多时,他便跟随刘兴来到太子书房。

    见了太子,贾环施礼道:“下官参见太子殿下。”

    太子忙过来扶起贾环说道:“贾侍读毋需多礼,快坐下说话。”

    咦?贾环明显感觉到,太子态度不错,不像是要追究他过错的样子。

    贾环若有所思地想到,大概是因为太子这几日在李家村看到了一些真相的缘故。

    再结合太子昨儿在朝堂之上的表现,可以推断出,太子已经不再信任那帮文臣。反倒是对自己这个敢说真话的小小侍读,态度上发生了转变。

    想到此处,贾环不觉中,架子便端了起来。

    两人分宾主坐下之后,太子忍不住求教道:“贾侍读,那些文臣为了一己之私而蒙骗本宫也就罢了。为何就连书上,都不曾详细的提起过百姓之苦?还请先生教我。”

    听到这个问题,贾环微微一笑,越发证实了自己的猜测是对的。

    他不由说道:“下官请问太子殿下,殿下所看之书,是谁书写的呢?”

    听到这个问题,太子脸上,不由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贾环继续说道:“所有书籍,都是文人所写。他们或是高高在上,未曾亲身体验过民间疾苦。或是为了一己私利,对民间疾苦视而不见。”

    “在他们眼里,百姓都是贱民,何曾被他们放在心上?”

    “太子之所以在书上看不到真实的民间疾苦,主要是因为没人为百姓发声。能发声者,皆为士大夫。若史书皆为百姓所书,太子殿下岂能看不到民间疾苦?”

    轰!

    贾环的话,如同一道炸雷,响彻在太子脑海之中。

    没人为百姓发声,能发声者,皆为士大夫。

    原来,这才是真正的原因。百姓根本无法传递出自己的声音,自己如果不亲自去民间体验的话,又怎么可能听得到呢?

    想到此处,太子不由起身,向贾环拜谢道:“先生高义,请受本宫一拜。”

    贾环连忙起身避开,无奈说道:“太子殿下折煞下官,焉敢受太子之礼?”

    太子忍不住说道:“贾侍读曾说过,读书便是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贾侍读言必信行必果,不但如此说,也是如此做的。贾侍读用言语激将本宫,让本宫亲去民间体验民间疾苦。”

    “若非如此,本宫又怎会知晓,原来那些文官,都是哄骗本宫。原来百姓生活是如此艰辛的呢?”

    “原来满朝文武,只有先生才是一心为民,真正肯为民发声,为生民立命的。”

    “先生如此高义,又如何受不得本宫一拜呢?”

    贾环被太子夸的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我说的那番话,都只是人设而已。人设懂吗?

    而他哄骗太子去体验民间疾苦,可不是真心要为生民立命。

    即便他真有此心,然他只是一小小翰林,如何能做到这一点?

    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情,他之所以哄骗太子去体验民间疾苦,完全都是被皇上逼的啊。

    当然了,真相是万万不能说出来的。

    想到此处,贾环不由叹息道:“微臣虽有此心,但人微言轻,也只好出此下策诓骗太子,还望殿下恕罪。”

    太子大笑道:“先生高义,何罪之有?以后本宫还有许多事情要请教先生,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贾环忙说道:“先生之称,下官万不敢当。不过殿下若有垂询,下官必会尽我所能,不敢有任何隐瞒。”

    接下来,太子果然请教了贾环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太子去了李家村那几日生起的疑惑。

    而贾环果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使得太子连连称善不已。

    ……

    此时,金銮殿内,再次进行了一次大朝会。

    这一次大朝会就只有一个议题,那就是朝廷在变革推动初期,准备选一个试点县。

    而这个试点县就选择在了平安县。

    平安县距离京城不过五十余里地,可谓是打马便到。

    平安县交通便利,不但靠着码头,官道也是四通八达。

    平安县有一万五千余户百姓,十一二万人口,乃是上县。

    崇康帝已经决定将平安县作为试点县推行变革,现在大朝会的议题,就是选出平安县的县令。

    原平安县县令,考封为上上,崇康帝决定将其调到工部任职。

    由地方官一下转为京官,如果运气好,再下放到地方任职一次,然后再转调京官的话,就可谓是青云直上,前途不可限量。

    当然了,这个职务调离其实并非重点。

    重点是平安县新任县令人选的问题。

    新县令人选实在是太过重要了,重要到不说能够影响到变革是否顺利开展,至少也会影响到变革推行的速度。

    无论是保守派还是变革派,都在极力争取这一职务。

    如果被保守派争取到的话,无需多说,上任之后一定出工不出力,故意将差事搞砸。借此延迟变革的推行,甚至可以籍此来取消变革也未可知。

    而变革派则更是务必要将这一职务争取到手,因为这关系到变革开头第一局能不能顺利开展。

    所谓万事开头难,只要开头顺利展开,后面的工作,也必将少去许多麻烦。

    保守派人多势众,而变革派得到皇帝支持。

    因此双方争吵的不可开交。

    崇康帝冷眼旁观,并不曾开口。

    人选的事情,是必不能让保守派如意的。

    平安县县令,必定要是变革派的人才行,并且还要是有能力有手段有魄力的年轻才俊才成。

    而崇康帝的冷眼旁观,实则是要看清保守派到底要保举何人。

    保守派究竟有哪些是顽冥不化,不堪重用,必须要撵出去的。

    那些是可以分化能够拉拢过来的。

    还有那些是有能力暂时可用的人才。

    最终,这一次朝会,也没能选出合格的人选,百官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