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万历四百年在线阅读 - 第二十一章 安定府

第二十一章 安定府

    自在门在安定府的驻地到也算的上是大气。

    甚至以徐七郎上一世的眼光看,可以算得上奇观二字了。

    毕竟其实对于拥有高度建筑施工能录的大明帝国来说,有时候气派的外表并不昂贵。

    甚至一旦社会上流行起这种风格,在工业化的大浪潮下,辅助以修士强大的能力,很有可能一处气派的建筑群价格低到令你害怕。

    但是价格是价格,有时候有些东西不是价格能代表的。

    就比如在安定府,最气派,楼宇最高的就是官府的建筑群。不仅仅在外观上有着传统官府建筑群的庄严肃穆,气势恢宏,在居住特色上也含有了西南边陲特有的风光旖旎。

    占地超万亩的建筑群散布在苍山绿海之间,建筑物青瓦白墙,绿树繁花,精致而又淡雅,清新而又和谐,宛如一幅优美的水墨山水画。

    而第二气派的不是其他什么驻军基地,也不是什么宗派大门。

    而是西南边陲的黔宁王外派府邸。

    这些外派府邸有的按照王府要求,做一些商业贸易的事情,有的则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只是在这里设一个点罢了。

    就像安定府,论资源,论交通等等,都在西南边陲排不上号,于是黔宁王府的外邸也在此并没有做什么生意,只是单纯的作为一个行宫别苑,在黔宁王出游时候作为一个落脚点罢了。

    但是即使如此,它的高度也是在全府第二高,它的占地也是全府第二大。

    甚至哪怕近五十年来,黔宁王府中只有一次世子北上之时才顺路住过一次。

    但是在这西南边陲,就算是驻军的军府,亦或是世家宗门,或者是京派的机构,比如二厂三卫之流,都自愿矮黔宁王一头。

    这就是西南黔宁王的威势!

    这就是永镇西南,与国同休的气势!

    当然,以大明帝国广袤无垠的土地,有这样气势的王侯却只有黔宁王一家。

    甚至往历史的源头去看一看,那位初代黔宁王只是洪武大帝的养子,当初与他一起率军扫清西南边陲的还有颍国公,凉国公。

    这两位国公,一位为荡清西南边陲的主帅,另一位则是副帅。

    与他们二人相比,黔宁王只能算到三号人物。

    但是那位西伐巴蜀,北征大漠,南平边陲,被洪武大帝称为“论将之功,友德第一”的颍国公,却最后被赐死。

    而那位彻底在北漠彻底摧毁神元帝国最后元气的凉国公以谋反罪被杀,甚至被剥皮实草,传示各地,到如今,那神肌玉骨的尸骸还被放在帝都的展览馆中展示。在那一场大案中,洪武大帝究其党羽,牵连致死者达百万之多。

    与此相比,更能体现出黔宁王的能力。这个能力不是其他,正是他那有远见的政治智慧。

    或许从修行实力,或者带兵打仗方面,黔宁王不如那两位国公爷,但是在去除那位大帝心中疑惑方面,他必定胜过那两位国公爷良多。

    而之后的数代黔宁王,也都是秉承了优秀的家风,低调做事,兢兢业业,数千年如一日,在西南边陲默默发展。在伴君如伴虎的大明帝国,能以君恩传承至今,享有与国同休的美誉,那也只有黔宁王这一家了。

    其他事情不多说,只说两件事情,就可以知道为什么黔宁王能获得君恩。

    其一是黔宁王府的位置。它既不在繁华的直隶州府,也不在贸易发达的边境威远御夷直隶州,而是直接放置在最偏僻最有风险的十万大山外的孟养宣慰司。

    其二,每当黔宁王确定世子之后,都会将其安排至京师学习,直到新老王接替,才允许其回来。数千年来,从无停止。

    也正是这样的行为,让黔宁王府在任何一座西南边陲的城市之中,拥有第二气派和高度。

    至于在下面就是两厂三卫,各大宗门和当地豪绅世家之流了。

    只能说,在这个修行之风与传统封建之风并举的时代里,等级观念依然深深的刻入了人的脑海之中。

    不过自在门气派的建筑群至少说明了一点,宗门在安定府里还是有一定的地位的。

    这也与自在门宗门在西南边陲的地位相符合。

    不过徐七郎等人也没有想这么多。

    他们早就陶醉在宗门安排的晚膳之中了。

    相比较总部所在的直隶州的晚膳质量,这里的晚膳简直就是以压倒性的优势产生了碾压之势。

    同样的价格——对,在宗门吃饭是要付钱的。虽然说价格也不高,只有一银元,但是要付钱这一点让徐七郎内心吐槽不已。

    但是菜的质量,菜的种类简直就是天上与地下。

    总部的膳食坊每天只提供十个菜,但是今天在安定府,徐七郎粗粗估计,就已经看到不下三十多种菜品任人选择。

    同样都是自助的形式。

    总部的膳食坊有时候必须要早一点去,因为要是去晚了,一些味道不错的菜肴会被人一扫而空。

    要知道,修行者体质的增加,同样也是增加饭量的。

    但是安定府不一样。

    徐七郎用神识一听,就能听到,离着八百米远的厨房之地。

    至少有六位大厨与三台厨师机器人正在一刻不停的在烧制菜肴。

    或许也就是在西南边陲,由于他们菜系的特殊与小众,相关的人类厨师还没有完全失业。

    这样一副人与机器和谐做工的场景,放在江南道,是完全看不到了的。

    吃着炒饵块的徐七郎一边听着周边人的聊天,一边却在发散思维。

    所谓的饵块,只有在这西南边陲之地才有的特色小吃。就像徐七郎嘴中,这一份小小的饵块,但是里面至少有火腿、鸡蛋、rou、萝卜、番茄蕴含其中。

    古色古香的菜盘放在桌上,盘中的炒饵块红、绿、白、黄相映,软糯烫,进食时伴之喝上几口酸菜汤,食欲大增,胃口顿开。

    刚刚在荒漠之中的炎热感,在这几口酸菜汤之下,都一扫而空了。

    怪不得舟车劳顿之时总是人想喝一口热汤,大概也是这个缘由吧。

    《急就篇》有“饼饵麦饭甘豆羹”,颜师古注了一条:“溲米面蒸之则为饵”。它的做法其实也不复杂,就是大米精加工而成。

    前朝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中说“粉米蒸屑”,米是弄碎的。后来的做法是把米泡了蒸熟,上碓去舂舂透就是饵,当然也可以用机器,但仍是米蒸为饭后做,与米先磨粉榨出的米线、蒸成的卷粉都不同。

    其他地方有类似与饵这样的东西,但是如果从跟子上来说,则是完全不同的。因为饵的原料是饭米为主,若是糯米做,则叫做糍粑。若是用糯米磨粉做,那就是年糕了。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饵块这东西算得上是西南边陲菜的一大特色了。

    当然,徐七郎在此刻发散思维不是在比较饵块与江浙一代小年糕的区别,而是想起了饵块的另一个别名——大救驾。

    在他的那个世界里,这个饵块有个大名鼎鼎的名字,叫大救驾。

    据传,清初,吴三桂率清军打进昆明,明朝永历皇帝逃往滇西,清军紧追不舍。农民起义军大西军领袖李定国命大将靳统武护送永历皇帝至腾冲,当时天色已晚,此一行人走了一天山路,疲惫不堪,饥饿难忍。找到一户农家,主人把家里认为最好的食品炒在一起,做成了由饵块、火腿、鸡蛋,青菜组合的一盘菜。永历皇帝吃后赞不绝口地说:“炒饵块救了朕的大驾。”从此,腾冲炒饵块便有了一个别名——“大救驾”。

    而如今,饵块在,大明帝国也历经万载依然傲视天下。

    所谓的关外贼寇只是仰着北地边军的鼻息而存货。

    未来还会有这么一出吗?

    恐怕谁也不知道。

    如果说不会。

    但是想想这个世界的历史与徐七郎上一世历史的惊人相似。

    恐怕谁都不敢说一定不会。

    但是说会。

    徐七郎也实在想象不出,拥有天下间绝大多数财富,拥有工业化能力,拥有在海外无数藩属国,拥有空间殖民能力的大明帝国,怎么能输掉这座江山?

    难道北贼再出现一位像当年的“元”一样的绝世天骄?

    万载时间之内,北贼连出两个这样的人物?

    难道天运在此?

    但是不管如何,就算真的如此,自己一定也要努力一下,看看能不能改变一下这样的历史命运。

    要是自己修为有成的话,那么一定要去一趟北地关卡。

    看看能不能用自己的努力,让这个时代发生变化。

    不过想到这里,徐七郎噗嗤一笑。

    这样的事情,早就有人在做了,自己也是咸吃萝卜淡cao心。

    不过这么一笑,倒是引来另一个人。

    只见对方一袭青衫,坦然走来。

    坐到了徐七郎对面,问道,“七郎,有什么好笑的事情呀,我们安定府没有招待不周吧?”

    徐七郎看到来人。

    连忙把嘴中的饵块吞下腹中。

    站起身子行礼道,“周馆主,您这样说真实折煞我了,安定府招待的太好了,您看,这份饵块,我都已经吃了第三份了,实在是突然想到一些事情,情不自禁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