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知否:我是袁文绍在线阅读 - 第三百一十六章 河湟内乱

第三百一十六章 河湟内乱

    第320章河湟内乱

    “吴公公,按照和西夏的盟约,双方不得往边境增兵。如今探子只是说西夏有增兵的动向,还没有增兵。一旦我们率先增兵,岂不是给了西夏借口?”

    孙琦虽然心里不满,却还是忍耐了下来。

    吴公公这种人,虽然没什么能力,但是坏事的能力还是有的。

    最重要的是孙琦不觉得西夏真会打灵州城。

    虽说如今边境驻军减少,但因为灵州城的重要性,灵州城的驻军并没有减少。

    加上西夏让出来的两座县城,灵州城的防御反而还增加了。

    西夏若真想对灵州城动兵,怎么可能把灵州城附近的两座县城给大周?

    孙琦一直觉得西夏所谓的盟约,有什么算计在其中。

    边境减少驻军,防御力本就不比从前,加上要加强灵州城和附近两座县城的防御,其余城池驻军就更少了。

    他很担心西夏交出两座县城,就是算准了大州重视灵州城,让大周不得不把有限的兵力向灵州城倾斜。

    现在西夏做出一副要增兵的姿态,他若从其余城池调兵,防御就更加薄弱了。

    一旦西夏偷袭别的城池怎么办?

    “话虽如此,但若是灵州城丢失,这个责任定国公担的起么?”吴公公质问道。

    吴公公是赵宗全登基后从新派来的监军太监。

    他以前在宫里就听说监军太监是个美差。

    监军太监在边境就更太上皇一样,边境将领自然要巴结。

    然而他来到西北边境后发现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

    西北苦寒,条件又差。

    最重要的是孙琦这个人对他只是表面客气,根本不给他送钱。

    他变着法的暗示孙琦,孙琦就跟听不懂似的。

    吴公公也知道以孙琦的地位,即便他暗中诋毁,也很难动摇。

    因此他只能忍下来了,既然你孙琦不给,这边境那么多将校,我从别人那要总可以吧?

    可是他一番试探下来,大多数将校都和孙琦一样。

    倒不是说没有想投机取巧的,但是那样的人身份都很一般,根本给不了他多少好处。

    这点好处若是和他在宫里的时候相比,肯定不算少,但是和他理想中差距太大了。

    吴公公觉着有些奇怪,暗中让人调查了一下才得知,不仅是他,连他前任也差不多。

    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孙琦暗中交代过。

    都说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对于太监来说,没了命根子,本身就有些心理不正常,权势和钱财才能让他们感到满足感。

    这也是历史上除了少数几个有名的太监是正面评价,其余名留青史的太监都没什么好东西的原因。

    吴公公年纪已经不小了,之前在宫里就不受重视,加上先帝节俭,根本贪不到什么钱。

    也就兖王造反,宫里死了不少宫女太监,他靠着进宫年龄,才被赵宗全派来西北监军。

    本想着这次在西北监军,能捞够养老钱,结果孙琦如此不识趣,他自然把孙琦给恨上了。

    吴公公也不是没找过孙琦的把柄,按照他对军中的了解,吃空饷这种在军中很常见。

    即便是号称四十万大军的西郊大营,就在官家眼皮子底下,不也依然有吃空饷的现象么。

    官家对西郊大营改制时,才发现四十万大军实际上只有三十万出头。

    吴公公当时在宫里得知了一些小道消息,好像是因为官家刚刚登基,不想引起大的乱子,才没有发作,只是命人重新征兵,补上了缺口。

    汴京都这样,边境肯定也有。

    结果他一查发现西北边境完全没有这种现象。

    没有抓到孙琦的把柄,吴公公对他无可奈何。但是恨意却埋下了,因此但凡孙琦说什么,他总喜欢和孙琦唱反调。

    孙琦见吴公公油盐不进,看向了左下手的一个中年男子,说道:“杨监察使,你怎么看?”

    大周开国就定下了派太监监军制度,但是又因为历史上有很多太监专权的现象,不太放心。

    因此又派了一个文官作为监察使,作为制衡。

    杨监察使全名叫杨瑞,按照规定,监察使和主帅还有监军,有两人意见相同时,就可以直接执行。

    杨瑞见孙琦和吴公公都看向了他,心里暗骂。

    他和吴公公不同,仁宗时期就已经担任监察使了。

    按照规定,监察使三年一任,今年他期满,就能离开西北这个苦寒之地了。

    杨瑞自然不想节外生枝,此时不管是帮谁都会得罪另一个。

    他虽然不怕,也担心两人给他使绊子。

    沉默了一会,杨瑞开口道:“定国公和吴公公的担忧都有道理,我觉得可以选个折中的办法。不管西夏目的是什么,正如定国公所说,如今撤下去的大军就在后方,就算西夏要进攻灵州城,也来得及派兵增援。

    为了以防万一,还可以命人叮嘱守将小心防备。同时把这边的情况上报官家,由官家定夺。”

    杨瑞虽说说的是折中,但其实完全是在偏向孙琦。

    不管怎么应对,这边的消息都要禀报官家。

    吴公公想要的则是往灵州城增兵,上奏的时候也会上报他们的应对方案。

    到时候他就可以上报官家,显示自己在其中的作用。

    尽管心里不甘,但是杨瑞帮孙琦,他也反对不了。

    “既然如此,那就按照杨监察使说的来吧,不过灵州若有失,这个责任就需要定国公和杨监察使负责了。”

    吴公公冷冷的说完,直接拂袖而去。

    “大将军,吴公公简直是太过分了。”

    “就是,他一个太监,哪里懂什么兵法。”

    见吴公公如此嚣张,账内的将校义愤填膺。

    “住口!”

    孙琦脸色阴沉道:“吴公公是官家派来的监军,代表的是官家,岂是你们可以诋毁的?念如今局势不明,暂且记下,若是再犯,一并处罚!”

    有些话心里可以骂,但是却不能说出来。

    孙琦对吴公公也十分反感,但是却没有丝毫办法。

    不管是监军还是监察使,都可以上奏告他状。

    但是他却不能告监军和监察使。

    说白了,这两个就是官家派来监督他的。

    他若是告了,官家那边指不定还以为他在排除异己,有什么别的心思。

    因此即便万分不满,也只能忍下来。

    “他们都是粗人,还望杨监察使别和他们一般见识。”孙琦冲杨瑞拱手道。

    杨瑞连忙回了一礼,说道:“令国公客气了,我前几日沐浴时耳朵进水了,时灵时不灵的,刚刚诸位将军说什么了么?”

    孙琦自然知道杨瑞这是故意装的,也没继续这个话题,而是和他商议起了该怎么上报官家。

    两人商议了一会,达成共识,让文吏写了一封奏折,共同署名,命人加急送往汴京。

    吴公公离开营帐后,直接离开军中,回了自己家,然后亲自写了一封奏折,派人送往了汴京。

    ……

    却说李行泽那边收到冯如山的信,命人做出一副要往灵州城方向增兵的动向,就给冯如山回了一封信。

    冯如山接到信后,心里安心了许多。

    灵州城对于大周十分重要,西夏有增兵的动向,就能把孙琦的目光给吸引过去。

    接下来就看格桑罗布那边能不能成功了。

    虽说他的谋划很好,但是俗话说的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在没有成功前,任何变故都有可能发生。

    不过他所担心的并没有发生,三天后,他就收到了消息格桑罗布靠着西夏的两千兵马,和支持他的人,已经把索朗达杰软禁了起来,并且已经逼迫索朗达杰写下了传位诏书。

    索朗达杰本就病重,被格桑罗布软禁,写下诏书后,没多久就死了。

    格桑罗布倒是有些能力,掌控索朗达杰后,把木巴图和那些支持者也掌控了起来,还封锁了消息。

    不过即便如此,消息还是走漏了。

    马维斯得知后,以格桑罗布弑君为借口,号召各部落同他一起去国都平叛。

    马维斯作为河湟吐蕃第二大部落,自然有一些小部落投靠他。

    而格桑罗布即便有传位诏书,支持他的部落也不多。

    得知马维斯聚集了八万大军,格桑罗布急坏了,连忙向冯广求援。

    他此时有四万兵马,人数只有马维斯的一半。

    加上他弑君造反的消息传开,即便他努力辩解,但是军心还是有些不稳,哪里是马维斯的对手。

    冯如山得知消息后,让冯广给格桑罗布回信,让格桑罗布先坚持几日,他这边正在调兵。

    然后就派人回京调兵去了。

    他一开始不带兵马来,是因为大量兵马调动,瞒不过吐蕃这边。

    如今吐蕃乱起,无心他顾,调兵的消息,也能瞒上一些日子。

    格桑罗布收到信后,十分高兴,他虽然对付不了马维斯,但是守上几日还是没问题的。

    马维斯带领八万多大军,把国都包围起来,直接发起了进攻。

    格桑罗布不是没想过找马维斯谈判拖延拖延时间,但是马维斯直接杀了他派去的人,根本不和他废话。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马维斯已经收到格桑罗布背后有西夏人支持的消息。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他已经和城里支持木巴图的一个将领联系上了。

    格桑罗布软禁木巴图和他的支持者后,就开始了劝降。

    毕竟这些将领手上有兵,他虽然可以把那些兵马打乱,短时间却没什么战力了。

    如今马维斯带兵来攻,他根本没时间慢慢整合。

    不过格桑罗布也不傻,对那些人并不放心,因此并没有让那些人守城,只派了自己的心腹守城。

    马维斯要做的就是快速攻城,给格桑罗布压力。

    只要压力足够,格桑罗布感觉快守不住了,自然就会让那些人守城。

    届时就能里应外合,把城池给攻破。

    ……

    河湟动荡,自然瞒不过孙琦,此时孙琦也反应过来,西夏的目标是河湟。

    但是当他提出往大周和河湟的边境增兵的时候,却遭到了吴公公和杨瑞的共同反对。

    吴公公反对很正常,他就是想和孙琦唱反调。

    而杨瑞则是担心增兵后,西夏若是打灵州。

    这种时候就能体现将领和文臣的差别了。

    孙琦深知河湟之地的重要性,一旦西夏吞并河湟,最少能增加二三十万兵马。

    除此外,西夏和河湟边境的驻军也能解放出来。

    若真是如此,西夏就等于多了几十万的闲置兵马,大周的压力就大了。

    然而杨瑞却看不了那么长远,他只知道灵州城十分重要,官家也很看重。

    在他看来河湟之地本来就不是大周的,西夏夺就夺了。

    更何况西夏也不一定吃的下来,让西夏和河湟吐蕃打起来,消耗西夏的实力,对大周也有好处。

    而灵州城却是大周的地盘,绝不能丢。

    杨瑞和吴公公都方队往河湟方向增兵,孙琦也无可奈何,只能命人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禀报官家,让官家定夺。

    ……

    孙琦的急报还在路上的时候,赵宗全就已经收到河湟有变的消息了。

    前几日,孙琦和杨瑞联名上奏,关于西夏的动向,赵宗全觉得两人的安排没有问题,于是回复他们,让他们便宜行事。

    回复没几天,就接到了河湟有变的消息。

    当初袁文绍曾和赵策英提到过,若想收复燕云十六州,必先灭西夏,若灭西夏,必先攻占河湟。

    赵宗全对这一套言论虽然并不完全赞同,却也意识到了河湟的重要性。

    在他看来,西夏穷苦,土地面积人口都不多。

    就好像鸡肋一样,与其废那功夫打西夏,不如出兵收复燕云十六州。

    但若是西夏占领河湟,就多了几十万兵马,届时他要出兵,就需要留更多的兵马防备西夏了。

    意识到河湟之地的重要性,赵宗全就往河湟派了许多探子,随时注意河湟的动向。

    如今西夏有对河湟内乱,虽然西夏还未出兵,但也不得不防。

    赵宗全沉吟许久,还是决定不动西北边境的兵马。

    因为杨瑞的担心,也是他所担心的。

    灵州关乎大周获得战马的途径,不能有失。

    于是赵宗全命人把袁文绍召了过来。

    袁文绍接到赵宗全的召见十分意外,却不敢耽搁,从军营回到家,换上官服来到宫中。

    “臣袁文绍,参见陛下!”袁文绍行礼道。

    “免礼!”赵宗全摆了摆手,说道:“袁爱卿,朕收到消息,河湟吐蕃内乱,朕担心西夏会趁机图谋河湟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