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青年必读书手册在线阅读 - 第32节

第32节

    沉甸甸的银元,这

    是平常化缘时很难得到的。

    我一直在想,如果运敦煌宝物的车队被拦下来,又将怎样当时确有一

    批敦煌文献运京,其情景是,没装木箱,只用席子乱捆,沿途官员伸手进去

    就取走一把,到京城时,已零零落落,不成样子。

    有时我真想狠心说一句:宁肯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这样说毕竟不舒心。

    我只有恨

    风雨天一阁

    我是书生,又是宁波人,却一直无缘去宁波的天一阁藏书楼。终于我盼

    到了登楼读书的一天,天还下起了大雨,我不得不赤足趟水而过,我觉得这

    是天一阁为我举行的狞厉的入见仪式。

    天一阁不只是一个藏书楼,实际上已成为一种极端艰难、又极端悲怆的

    文化奇迹。从创造了古老的象形文字以来,中国的文明就需要好好继承和保

    护,一座藏书楼就如同文明的守护神。真正能够肩负起藏书使命的人要符合

    很苛刻的条件:他必须长期作官,有经济实力去购书;官又最好四处调迁,

    这样可以在各地收集散落的版本;还必须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对各种书籍的

    价值有迅捷的敏感;还要有清晰的管理头脑,从建楼设计到各种防护措施,

    要有超越时间的规划能力。在明朝,出了一个藏书家,他就是范钦,他建成

    了中国自明至今,岿然独存的藏书楼。

    范钦临死的时候,把财产一分为二,一份是万两白银,一份是一楼藏书。

    大儿子毫不犹豫选择了书。为了使书籍可以代代相传,范家制定了严格的管

    理措施,只有经过每代子孙的全体同意才能允许进楼看书。有位酷爱诗书的

    女子为了进楼看书,嫁给了范家,但是等待了一生也没有被许可,最后郁郁

    而终。

    清朝的大学者黄宗羲想要登楼看书。消息传到范家,引起了震动。按理

    说,黄宗羲与范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是不允许上楼的。然而,出乎意料的

    是,范家各房一致同意黄宗羲先生登楼看书。这体现了范家的文化品格,他

    们不光是狭隘的藏书家,而且毕竟知道书的真正价值和意义。黄宗羲在天一

    阁翻阅了全部藏书,把其中流通未广者编为书目,并另撰天一阁藏书记

    留世。

    从此以后,天一阁有了一条可以向大学者开放的新规矩,但这条规矩是

    非常严格的,在此后200年的时间内,获准登楼的大学者也只有10余名。

    乾隆决定编撰四库全书,天一阁进呈珍贵古籍6万余种。到了近代,

    天一阁遭受了偷窃的厄运。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先生听说有些书商把天一阁

    藏本卖给外国人,急忙拨巨资抢救,把这部分书保存在“涵芬楼”里,后来,

    焚烧于日本侵略军的炸弹之下。

    我登楼读书,心情沉重又宁静。我翻阅了一部登科录,一部上海志,深

    深感到,如果没有这样的孤本,中国历史的许多重要侧面将无迹可寻。

    上海人

    近代以来,上海人一直是中国一个非常特殊的群落。全国离不开上海人,

    又都讨厌上海人。各地文化科研部门往往缺不了上海人,上海的轻工业产品

    用起来不错,为国家上缴的资金也极为可观。可是交朋友千万不要找上海人,

    他们出手不大方,又好算计。上海人陷入了一种无法自拔的尴尬。剖视上海

    人的尴尬,是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的沉重课题。

    明代徐光启是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上海人。他进了翰林院,本来可以安

    心做个京官,可他却老是找在北京的利马窦,探讨的话题远远超过宗教、天

    文、立法、数学、兵器、军事、经济、水利,无所不及。后来他和利马窦一

    起翻译出几何原本。这个上海人还长于处事,官作到了礼部侍郎,正儿

    八经宣传天主教。他的思想对后世有着巨大影响,他的16代孙子的外孙女便

    是后来名震中国现代史的宋氏三姐妹的母亲。

    上海侧脸向东,面对着一个浩瀚的太平洋,背后是一条横贯九域的万里

    长江。在开放的世界面前,上海具有俯瞰广远,吞吐万汇的胸襟。做为徐光

    启的后人,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从19世纪起就具有了一定的吸收和容纳的

    能力。

    上海文明的最大心理品性是建筑在个体自由基础上的宽容并存。由于为

    了争取自己的自由,所以在一起居住的上海人常常要拌嘴。因此,上海人的

    宽容并不表现于谦让,而是表现于“各管各”。下层社会中也喜欢议论别人,

    但他们知道,“管闲事”是被广泛厌弃的一种弊病。上海人很难在心底服从

    一个号令,崇拜一个权威。

    上海文明的又一心理品性,是对实际效益的精明估算。他们会为选择一

    条省钱的路线而花费许多时间。如果这是发生在车上,车上旁边的人会脱口

    告诉你一条更省俭的路线。

    上海文明的另一种心理品性,是发端于国际交往历史的开放型文化追

    求。今天,不管是哪一个阶层,上海人对子女的第一企盼是出国留学。上海

    人景仰文化,即使在文革动乱中,“文革”前最后一批大学毕业生始终是视

    点集中的求婚对象。

    续写上海新历史,关键在于重塑新的上海人。这关键是人格结构的调整。

    上海人的丑陋性,大多失去了人格的浩大走向,智慧也变成了手上的一种私

    人玩物。文化程度高的,染上沙龙气,只有雄词滔滔,找不到生命的激情;

    文化程度低的,常堕于刻薄和戏谑。这个城市失去了烫人的力量,失去了浩

    荡的勃发。上海人的人格走向应该是更自由、更强健、更热烈、更宏伟。它

    的依凭点是大海、世界、未来。这种人格结构的群体性体现,在中国哪座城

    市都还没有出现过。

    精彩篇章推荐

    1.道士塔通过追记了敦煌文物的流失,表明了作者对愚昧、麻

    木的道士、官员的愤怒,对文明的浩劫的惋惜。

    2.风雨天一阁讲述了一个藏书楼漫长而动人的历史。

    3.上海人作者睿智而深刻地分析了上海人的人格结构,指出了

    他们的优缺点,充满了对都市文化的反思。

    4.寂寞天柱山天柱山是古往今来的大文人、墨客想终生归隐山

    林的所在,它的魅力在哪里呢余秋雨以灵动的笔端展示了他的思考。

    5.西湖梦作者选取了几个座落在西湖边上的著名历史遗迹来透

    视知识分子的人格,赞美了苏小小的生命意志。

    6.笔墨祭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作者从这里出发,发

    掘书法和中国传统人格的形成的关系。

    精彩语言辑录

    废墟有一种形式的美,把拔离大地的美变成依附大地的美没有废

    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太伪诈了。

    只有在现代的喧嚣中,废墟的宁静才有力度,只有在现代人的沉思中,

    废墟才能上升为寓言。

    张岱的劳作,使我们看到了一种有趣的“夜航船”文化。在缓慢

    的航行进程中,细细品尝着已逝的陈迹,哪怕是一些琐碎的知识。不惜

    为千百年前的细枝末节挣得脸红耳赤,反正有的是时间。中国文化的进

    程,正像这夜航船。

    荷马史诗

    作者:古希腊荷马

    成书时间:公元前9世纪至前8世纪,形成演唱本史诗形式;公元前6

    世纪成为文学定本;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整理成今本。

    类别:史诗

    版本推荐:伊利亚特傅东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版

    奥德修记杨宪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版

    书海领航

    欧洲文学起源于古希腊时代,而荷马史诗则是这一源头取之不尽,用之

    不竭的甘泉,它启迪着后世诗人丰富的灵感,促成了无数杰作的诞生。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又译伊利昂记和奥德修记又

    译奥德赛,相传为公元前9世纪左右由一个盲诗人荷马所作,但诗人

    的生平已不可考。

    荷马史诗的内容来源于公元前20世纪特洛亚战争后流传在民间的神话

    传说和英雄故事。在公元前9世纪至前8世纪由荷马整理加工成演唱本史诗

    形式,在公元前6世纪被正式写成文学。到了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经

    亚历山大城学者编订后便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样子。

    荷马史诗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广泛地反映了古希腊时代的经济、政治、

    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斗争和思想感情,堪称人类

    社会童年的“百科全书”。它在西方古典文学中一直占据最高的地位,从公

    元前8世纪开始,就被公认为文学作品的楷模。2000多年来,西方人一直认

    为它是古代最伟大的史诗。马克思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说它具有“永久的

    魅力”,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

    荷马史诗的成就是巨大的。掩卷之余,我们的眼前就会浮现出一个个个

    性鲜明,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骄横傲慢的阿伽门农,轻薄无能

    的帕里斯,水性杨花的海伦,钟情痴心的卡吕普索。当然,最让读者难以忘

    却的还是三位英雄人物,阿喀琉斯血气方刚,单纯执著,是力量的化身;赫

    克托耳是一个具有浓厚悲剧色彩的英雄人物,为保卫家园,战死沙场;俄底

    修斯则是个大智大勇,百折不挠的英雄。在描写这些人物时,作者运用了丰

    富的艺术表现手法。如写俄底修斯假扮成乞丐回家,众人都认不出他,只有

    一只老狗摇尾欢迎他,这种侧面烘托手法的运用,令人拍案叫绝。史诗结构

    精美,剪裁巧妙,布局完整。两部史诗的时间跨度都长达10年,但诗人只截

    取了几十天发生的事,而又重点写了某几天,都是一个情节,一个主要人物,

    一个中心。这种以点带面的结构,使得史诗繁而不乱。史诗的情节起伏跌宕,

    引人入胜,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把我们带入到一个神奇、悠远的古

    希腊时代。朴实、流畅的语言,有如一股清新的海风,让我们感受到人类原

    始时代质朴自然的语言风格。特别是那些新鲜、奇特而又不失贴切生动的比

    喻的运用,更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总之,荷马史诗以绚丽多彩的生动画面,

    气势雄伟的高昂基调,单纯质朴的艺术风格,在欧洲文学史上竖起了第一座

    光辉灿烂的纪念碑。

    荷马史诗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两部史诗包括了绝大部分的希腊神

    话。这些神话成为后世文学家们创作的题材。“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说自

    己的作品是“荷马盛宴的残渣”。维吉尔、但丁、弥尔顿、莎士比亚、歌德

    这些享誉世界的文学家们都从史诗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到了20世纪,人们

    痛感现代文明的堕落,他们把目光转向了悠远纯真的神话时代,詹姆斯乔

    伊斯的代表作尤利西斯就直接借用了奥德修记的故事。而今,“特

    洛亚的木马”,“不和的金苹果”,“阿喀琉斯的脚后跟”,“阿波罗计划”

    这些史诗中的人名,地名和典故早已成为妇孺皆知的常用语。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在艺术上达到了几乎难以企及的

    高峰。同时,史诗具备某种超越个别文化,超越个别时代地域的普遍意义,

    使任何读者都更容易产生共鸣,发生兴趣,它的永恒的艺术魅力永远让人迷

    醉。

    内容梗概

    希腊人远征特洛亚,第10年攻占了小亚细亚沿海城市克律塞,该城阿波

    罗庙祭司克律塞斯的女儿克律塞伊斯被俘,作为奖品分给了希腊联军统帅阿

    伽门农。克律塞斯带着金银财宝去赎女儿,不仅没能如愿,反遭阿伽门农的

    辱骂。希腊军中最英勇的将领阿喀琉斯要求阿伽门农归还祭司的女儿,与阿

    伽门农发生争执,后阿伽门农送回了克律塞伊斯,却仗势抢走了奖给阿喀琉

    斯的女俘布里塞伊斯。阿喀琉斯愤然退出了战斗。他来到海边向母亲忒提斯

    海上女神哭诉心中的委屈。央告母亲去恳求主神宙斯惩罚阿伽门农和希

    腊军队。主神宙斯托梦给阿伽门农,告诉他攻占特洛亚的时机已到,叫希腊

    人作好战斗准备。

    希腊人逼近特洛亚,特洛亚王子赫克托耳率领特洛亚人和他们的盟友出

    城迎敌。拐走海伦的特洛亚王子帕里斯向希腊人叫阵,海伦的前夫墨涅拉俄

    斯出来应战,两人达成协议:战胜者占有海伦及全部财产,双方从此停战。

    海伦到城楼观战,向特洛亚长老们介绍希腊众英雄的情况。她的美貌令长老

    们赞叹不已。在决斗中,墨涅拉俄斯抓住了帕里斯的头盔,几乎把他勒死,

    爱神阿弗洛狄忒急忙用雾把帕里斯罩住,送回特洛亚。正当众神们在商议缔

    约讲和的问题时,女神雅典娜唆使特洛亚人潘达洛斯射伤了墨涅拉俄斯,重

    新挑起了战端。庇护双方的神参战。混战中,希腊英雄狄俄墨得斯杀死潘达

    洛斯,重创特洛亚英雄埃涅阿斯,并先后刺伤爱神阿弗洛狄忒和战神阿瑞斯。

    特洛亚人后退,赫克托耳返回特洛亚,途中与妻子安德洛玛克相遇,安德洛

    玛克哀求他留在城内,他决心维护家族和自己的荣誉,保卫特洛亚,毅然返

    回战场。他和希腊英雄埃阿斯进行激烈战斗,不分胜负。第二天再战时,在

    宙斯的指引下,特洛亚军队一直打到希腊营寨外的壕沟跟前,眼看希腊人就

    要守不住了。于是阿伽门农派人去要求阿喀琉斯参战,除交还布里塞伊斯,

    还许诺给他很多贵重的赠品,阿喀琉斯断然拒绝了这一请求。第二天,双方

    展开拉锯战,希腊将领们大批受伤,主神宙斯的妻子赫拉见势不妙,为了帮

    助希腊人,便诱使宙斯进入卧室睡觉,海神波塞冬乘机鼓动希腊人反击,赫

    克托耳被打伤,退出战场。宙斯醒来,明白是赫拉的诡计,便禁止众神帮助

    希腊人。特洛亚人再次反击,最后打到了希腊人的船边,放火烧起船来。这

    时阿喀琉斯还在和阿伽门农赌气,不肯出战,他的好友帕特洛克罗斯眼见希

    腊人将要全军覆没,感到十分痛心,在劝告阿喀琉斯出战未果的情况下,借

    了阿喀琉斯的铠甲出战。特洛亚人误以为他是阿喀琉斯,失去战斗勇气,帕

    特洛克罗斯穷追特洛亚人,但他忘记了不能冲出营寨的告诫,在特洛亚城下

    被赫克托耳杀死。好友的死使阿喀琉斯非常悲痛和懊悔,他决定与阿伽门农

    和解,重上战场,替好友报仇。

    阿喀琉斯身披匠神赫维斯托斯连夜为他赶制的铠甲出战,他像战神一般

    向赫克托耳扑过来,赫克托耳转身逃走。阿喀琉斯绕城追逐,像迅捷的山鹰

    在天空盘旋着追逐一只胆小的鸽子,一路尖叫着紧紧跟随,偶尔还突然来一

    个猛扑最后,在雅典娜的帮助下,阿喀琉斯长矛一挥,正中赫克托耳的

    颈项。阿喀琉斯剥下他身上的铠甲,把尸体拖在战车后面,飞驰回营。

    9天过去了,特洛亚老王普里阿摩斯在神使的保护下,来到阿喀琉斯的

    营中哀求他归还儿子的尸体。阿喀琉斯被感动,将尸体交还了他。10天后,

    特洛亚人悲痛地埋葬了赫克托耳。

    奥德修记:特洛亚战争结束后,希腊将士们都纷纷回到故乡,只有

    足智多谋的俄底修斯还在海上飘流未归。百余名贵族子弟盘踞在俄底修斯的

    宫殿里,向他美丽的妻子珀涅罗珀求婚。他们终日宴饮作乐,尽情地消耗他

    的家产。珀涅罗珀始终忠于自己的丈夫,为拒绝求婚者,她借口说要为公爹

    准备殓衣,等布织好后她才可以改嫁。于是她白天织,晚上拆,这样往返重

    复,以此来拖延时间。俄底修斯的儿子忒勒马科斯受女神雅典娜的暗中指点,

    离家去寻找父亲。他先到皮罗斯找涅斯托,没有得到消息,最后在墨涅拉俄

    斯那里才知道俄底修斯还活着,在女神卡吕普索的岛上。

    奥林波斯山上的众神非常同情俄底修斯的遭遇,派了神使赫耳墨斯叫卡

    吕普索放俄底修斯回去。女神恋恋不舍地送俄底修斯乘木筏离开了海岛。俄

    底修斯在海上航行了17天,家乡的山峦已隐约可见,却不幸被波塞冬发现,

    把他的木筏击碎。俄底修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