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借天改明在线阅读 - 第一百第四十一章 皇帝分赃

第一百第四十一章 皇帝分赃

    更新时间:2013-10-18

    一边是行军已久的步卒,仓促之下应对。另外一边是建虏的精锐巴牙喇兵,有备而来。因此,这场战斗的双方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对手,胜负就显而易见了。

    很快的,明军步卒全军覆没,为首的刘姓主将战死。建虏只是伤了几个人而已,一场大胜。

    但建虏领头的济尔哈朗和阿巴泰却没有一点高兴的样子,这个刘姓主将不是他们特意来抓的刘兴祚,而是刘兴祚的弟弟刘兴贤。

    经过审问被抓的俘虏,济尔哈朗和阿巴泰了解到了具体的情况。

    白养粹也没错,这支队伍就是刘兴祚的队伍。只是因为钟进卫的蝴蝶效应,刘兴祚在昨日已快马加鞭赶往京师,向孙承宗报到去了。步卒就交给了刘兴贤,前往山海关协防。

    在历史上,刘兴祚被追上而战死,之后尸体被皇太极剁成rou酱泄恨,而他弟刘兴贤被活捉,现在历史已经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济尔哈朗和阿巴泰很无奈,刘兴祚骑马而去,从哪条路走也不清楚,无从谈起再去追杀。

    两人把刘兴贤的尸体带了,毕竟刘兴贤当年也是出逃人之一,又是主谋刘兴祚的弟弟,给皇太极总有一个交代。

    济尔哈朗和阿巴泰是垂头丧气而回,在明国京师,也有一人,与他们有一样的心情。这人,就是大明首辅成基命。

    成基命想着自己也是宦海浮沉之人,凭多年的官场交往,拉拢了各方势力,成为他们的首脑之一,最终也如愿当上了首辅。

    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忘记了厂卫已经出来行动了。都是这几年的好日子过的舒服,忘记了厂卫的厉害。

    更关键的是,自己的事情,还有可能跟刺杀中兴伯的事扯上关系。虽然皇上没有抓自己,可对自己不喜的意愿已经表露无疑。

    成基命在自己的书房坐立不安,索性站起来,走到院子里,让寒冷的北风吹着自己,清醒头脑。

    刺杀中兴伯的保定侯和李凤翔已定为谋逆,有东厂负责此案,关在锦衣卫诏狱。那几个御史暂时还只是以贪污之罪关在刑部,由此看来,皇上还不想把这事扩大。

    幸亏自己的习惯好,没有事先收银子,这几个御史就是想咬自己都可以抵赖掉。

    成基命被寒风一刺激,脑子不再像之前一样乱成一团,慢慢地理出了头绪。

    他一边无意识地看着天空一边想,自己已经惹皇上生厌,以后在皇上面前,如果对皇上的事再有顶撞,触犯皇上能容忍的底线,只怕一有犯错就会被皇上抓住不放,到时候新账旧账一起算,就危险了。

    成基命想着想着,注意力又回到了现实中,发现冬日已到西边,马上就快落了。

    忽然成基命心中一动,自己年纪也一大把了,何必再在皇上面前晃悠。虽然首辅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又怎能比得上自己的性命重要。

    成基命决心一下,顿觉全身轻松了不少,迎着寒风,展开双臂伸了一个懒腰,仿佛是要拥抱这大自然一样。然后,他走回书房,写自己的辞呈去了。

    紫禁城午门,黑压压地站满了宫女和宦官。在他们中间空着一小块地方,站着六个锦衣卫大汉将军,手执刑杖,四人压着地上的那人,两人持杖而立。

    王承恩就站在他们边上,正尖着嗓子喊着:“谁要是向王宣这奴婢一样,嘴巴不严,敢向宫外递消息的,就是一个下场。你们看仔细了,也要记住,咱家可不希望再来监刑。”

    虽然在午门站满了人,可没有一丝杂音,只有地上王宣的求饶声。

    王承恩扫视了一遍低着头的宦官宫女,不满地喊道:“低着头瞧什么,都抬起头来看着,长长记性,对你们有好处。”

    喊完之后,王承恩对着锦衣卫大汉将军下令:“行刑。”

    王宣的求饶声马上转为了哭嚎惨叫,声音一声高似一声,直叫得在午门的宦官宫女胆战心惊。

    惨叫声慢慢地由高转低,最终不再耳闻,但“噗,噗”的刑杖击打声还在传向四周。

    大约过了一刻钟之后,王承恩喊停,然后让宦官宫女排着队,绕着地上的两截尸体一周,才回宫做事。

    午门的事情处理完毕之后,王承恩直接回文华殿向崇祯皇帝交了。崇祯皇帝听了,想了一会,对王承恩道:“温卿提的保密制度,宫中也要有一份,你回去针对宫中的事情,和司礼监的奴婢一起,拟一份给朕看看。”

    “是,陛下。”王承恩也认同,事情不分大小,全部禁绝,反而容易全部都不能禁绝。

    “你去把户部尚书毕自严给朕传来。这些抄家得来的财物该处理下了。”

    “是,陛下。”王承恩躬身而出,虽然已为东厂提督,但仍还是皇上的奴婢,跑腿的事儿也得做。

    户部尚书毕自严听有银子领了,三步并作两步,快速来见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看着行礼完毕后一脸期待的看着他的毕自严,不由感到有点好笑,就对他道:“毕卿,这里是查抄原保定侯和京营提督的财物清单。你知道有多少么?财物折合竟有一百三十五万银两之多。”

    崇祯皇帝完后感叹了下,两家的财产,就有国库一年赋税的三分之一。

    毕自严看着崇祯皇帝就只是在感慨,没见下一步动静,急了,催着道:“陛下,陛下。”

    “放心,朕把你叫来,就是准备把这些财物拨给你们户部,充作勤王军的军饷和京师难民的赈灾银之用。”

    “谢陛下,这下臣的头发可以少白几根了。”毕自严的心情特好,敢和崇祯皇帝起玩笑话了。

    崇祯皇帝看着毕自严帽檐下露出来的头发,基本都已花白,不由叹道:“毕卿的辛劳,朕是知道的。”

    毕自严感激地看着崇祯皇帝,不怕苦,就怕上级不理解啊。

    “毕卿,你要是朕多抓些贪官,抄家多些,你的头发会不会变回乌发啊?”崇祯皇帝忽然也开起毕自严的玩笑。

    “啊,陛下,千万不可。此路非正途,恐百官惶恐,朝政瘫痪,非大明之福啊。”毕自严一听,吓了一跳,赶紧劝谏。

    他是知道情况的,真要让崇祯皇帝这么做,恐怕朝堂上就站不了几个人了。国家多事之秋,这种猛药灌下去,会出现难以想象的人祸。

    崇祯皇帝其实也知道不能这么做,只是吐露下心中那诱人的心愿而已。低头看着御桌上的那份抄家清单,忽然抬头严肃地对毕自严道:“这笔钱你要用好了,用到实处,朕会让督察院和厂卫盯着,别让朕失望了。”

    “陛下放心,臣一定盯着这笔钱,不会让人伸手过来的。”毕自严保证道。

    崇祯皇帝点点头,拿起御桌上的一张纸,站起来,走到毕自严的面前,看着他道:“那朕就把钱给你了,你回头去向东厂领银子即可,朕已经向王承恩交代过了。”

    “是,陛下。”毕自严郑重答应一声,然后伸手去接。没想崇祯皇帝不放手,就稍微用力扯了扯,还是扯不过来,只好抬头提醒道:“陛下。”

    崇祯皇帝依依不舍的放开了手,再三叮嘱道:“要用到实处啊,毕卿。”

    “放心好了,陛下。”毕自严一边保证一边去看手头的纸。忽然发现不对,不是有一百三十五万两白银么,于是,他抬起头来,对崇祯皇帝道:“陛下,怎么只有一百万两?”

    毕自严一边一边心里暗想:不会你皇上先来漂白一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