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愚人节之第四度空间在线阅读 - 059:晚朝(四)

059:晚朝(四)

    雷鸣最后的几句话惊呆了所有的人,目前国内战乱不止,王朝差点不复存在,这王爷竟然想到以后征服世界的事情。

    张嫣、朱慈烺、巩永固知道雷鸣和周刚是后世来的人,关于后世怎么样?他们不知道,但他们知道后世至少要比现在强了不止多少倍,别的不说,你就看雷鸣等人带来的武器就知道了。

    还有那辆汽车。

    朱慈烺被雷鸣一番话说的热血沸腾,真的有一天能实现雷鸣所说的那个构想,他岂不就成了超越了所有的老祖宗的千古一帝了吗?有可能超过汉武唐宗。

    老爹栉风沐雨,辛苦惨淡经营十几年,最后被逼的上吊自杀,他呢?危难时刻接班,却遇到了亚父这样一个大能辅佐,上天好像太眷顾他了。

    但朱慈烺的脑海中始终有一个问题在萦绕,这个问题便是既然雷鸣有这样的本事,为什么不自己打江山坐江山呢?难道他就不想当皇帝?他深信如果雷鸣要想占有天下,谁也挡不住,朝廷肯定是不行的,李自成不行,建虏也不行。

    这个问题从今天早朝时便在朱慈烺的脑海中产生了,他在给他的老爹崇祯皇帝守灵中,不断的思考这个问题,一直找不到答案,但他知道雷鸣绝对不会夺了他的江山社稷,如果雷鸣真的有那个想法,就不会来北京勤王了,等李自成推翻了大明王朝,再从李自成的手里夺取江山才符合情理,干嘛冒险来北京救王朝。

    朱慈烺对于雷鸣提出的一系列整军方案一点也不感到惊讶,因为他知道这一定雷鸣根据后世的军队建设翻版过来的。

    张嫣的想法和朱慈烺差不多,她可没有朱慈烺的那种奢望,在她看来,能够打败李自成和建虏,让国家稳定下来就非常的知足了。

    李邦华首先从惊愕中缓过神来,一竖大拇指,“王爷,你所说的治军方案实在是高!小老儿佩服极了!如果小老儿此生能看到建虏灭亡,便不虚此生了。”

    此时,李邦华不再用本阁、本官或者是下官来称谓自己,而是用小老儿自称,显然是内心深处对雷鸣敬佩不已,在语言上深刻表达了对雷鸣的敬仰。

    不仅雷鸣笑了,周刚也笑了。

    雷鸣所说的整军方案不过是根据他们那个时代的军队的建军模式结合这个时代的特点进行的翻版,对于雷鸣所说的为人类共同进步做出贡献的构想,周刚认为是必须的。这个时代还是一个落后的时代,世界多数地方还处于自然封闭状态,各个国家的横向联系还不多,冒险家哥伦布还没有发现美洲大陆,印第安人还在美丽国那片富饶的土地上过着刀耕火种的自在生活,每天晚上仍在篝火旁吃着野味唱着古老的民歌,老一代的列强还没有形成,也就是西班牙人、荷兰人已经开始开着安装有大炮的船到处做国际贸易了。

    周刚觉得不管什么时候,丛林法则永远是国家之间不变的处事原则,弱rou强势是亘古不变的世界规则,后来的变化只不过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看似文明了,其实本质没有变,老萨不服气,美丽国便说他有反人类武器,一包洗衣服便定了他的罪,既然后来的西方列强曾经差点瓜分华夏,为何现在的华夏不能去占领西方广袤的土地?由其是东边的那个小人国,必须去占领。

    在鸡鸣寺的时候,他们三个人就讨论过未来,其中的一条就是假如崇祯皇帝不接受他们怎么办?尽管当时没有说他们三个到哪里生存,但周刚曾想到过去小人国,他想去那个岛国当丞相,当然,营长雷鸣当国王,那个国家的美女可是乖顺的很呀,如果李丽不反对,他想弄几个享受享受不一样的服务,当然,这也是为了传播文明。

    “首辅大人,你会看到的。”,周刚说道。

    “真的?公爷也这么认为?”,李邦华看着周刚。

    “必须的。小小的建虏有什么难对付的?如果首辅大人愿意去黑龙江捕鱼玩,本公倒是有兴趣陪着首辅大人走一趟,不过,老大人要先学会游泳呀!”

    “哈哈哈哈!那敢情好!如此,便不虚此生了。”

    “干嘛那么大惊小怪的?小菜一碟,我对你说,库页岛上的熊掌才大补呢!要是从大兴安岭上挖点野山参回来经常补补身子,说不定首辅大人能活一百岁呢!”

    “哈哈哈哈!小老儿期盼着这一天。”

    突然李邦华不笑了,向着乾清宫方向跪地磕头“先皇,邦华放肆了,请赎邦华不敬,您要是还活着该多好呀!”

    众人从李邦华和周刚的对话带来的兴奋中冷静下来。

    是呀,大行皇帝还躺在乾清宫的冰冷的木板上呢。

    站起来的李邦华对着朱慈烺又跪下了,“皇上,邦华刚才放肆了。”

    朱慈烺站起来,走下台阶拉起李邦华,“朕恕你无罪,朕知道首辅是因为激动,朕也期盼这一天。”

    张嫣转头看着雷鸣,“王弟,真的那么容易?”

    “当然很容易,如果这次我们打败了建虏,建虏再没有翻身的机会,不用我们收拾他,老天也会惩罚他们。”

    张嫣不解,不是说想法消灭三万来建虏吗?何以建虏就没有翻身机会了?“这是为何?”

    雷鸣说道:“太后有所不知,近十几年来发生的天变异常是世界性的,建虏那个地方更严重,他们之所以几次入关劫掠,其实是被逼的,因为他们受到的影响更大,如果不进关抢掠,也许他们早就倒下了,可惜,我国发生了匪乱,朝廷失措,才让他们屡屡得手。”

    张嫣惊讶,“王爷说的是真的?”

    雷鸣说道:“当然是真的!臣弟岂敢哄骗太后?建虏不事农耕,主要以捕鱼、打猎为生,这几年冬天,辽东异常寒冷,年年大雪厚达丈余,别说他们没有办法出门捕鱼打猎,那厚厚的冰他们轻易打不穿,猎物因为找不到吃的,都快饿的灭种了,建虏进关为什么掠去许多的百姓?就是为了抓去给他们耕种土地,因为他们落后,根本就不会耕播。”

    雷鸣这么一说,众人突然感到明白了,原来建虏劫掠人口的原因是这个呀。

    “哪你说说最近的构想。”,张嫣说道。

    “臣弟是这么想的,我们先打败李自成,夺回居庸关便不再追击了,目的有两个,一是我们要赶紧的运作如何对付建虏的事情,二是流寇占领着居庸关以西的地盘,也给我们守住了边塞。另外,那些跟着姜瓖,王承胤投降的官军大有人不是真的心甘情愿投靠流寇,流寇败了,这些人肯定会鼓动姜瓖和王承胤反正,不管他们闹到什么程度,对我们都是有利的,如果我们继续追击,既影响了对付建虏入塞的准备,也将他们挤压的拧成了一股绳,反而对我们不利。”

    “这个时候,我们正确的做法就动员和姜瓖、王承胤等人认识的官员给他们写信,动摇他们追随李自成的决心,让他们自己打起来,这个叫分化瓦解,如果运用得当,可以收到比追剿更好的效果,他们打起来更好,即使打不起来,内部闹闹矛盾也不错。”

    “如果我猜的不错,史可法很快就带兵过来了,可能他赶不上对建虏的作战,因为南方水军多,骑兵少,走到慢,史可法得到的消息又很晚。后天打败李自成后,内阁要赶快的选几个干练精明的官员带着圣旨去联系史可法,让史可法不必急着来北京,一路上做好两件事儿,一是清缴运河两岸的贼寇,确保运河漕运畅通,二是寻机逮捕张泽清,收服山东的兵马并带到北京来,我们可以从中筛选一部分精兵充实京卫部队,此后,朝廷便令黄得功带领一部分兵员去河南占领陕豫交界关隘,阻断李自成与湖北的联系,这样,湖北的流寇就六神无主了,很容易剿灭,李自成呆在陕西那个穷地方,出又出不来,想养兵却没有那么多的粮食,不内乱才怪,他不是叫喊迎闯王、盼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吗?我看他怎么一个不纳粮法?饿死他!臣弟猜测,李自成占领的山西,肯定舍不得让出去,哪他就必须分兵守卫,这样就等于将李自成等流寇固定了。只要黄得功封锁了陕豫之间的联系,臣弟便带兵从北边展开攻击,争取用两个月收复山西,接着用三个月的时间解决陕西,然后用半年时间肃清晋、陕、豫、鄂四省的匪患。”

    张嫣惊讶,“王弟,你说史可法要来?”

    “不错!黄得功的手里没有多少的兵,接到勤王的诏令后,必然要去找史可法,史可法是忠臣,必然召集军队前来勤王。”

    张嫣点头,“哀家明白了,这也是王弟建议史可法为阁臣的原因吧?将江南交给史可法,哀家放心。”

    雷鸣答道:“太后所言极是。”

    张嫣又点头,“王弟,你接着说如何剿灭流寇的事儿吧。”

    雷鸣接着说道:“匪寇产生的根源是百姓无法生存,单纯的追剿是治标不治本,所以,这么多年来,朝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流寇不但没有剿灭,反而是越剿越多,我们要采取剿抚结合的办法,具体就是每收复一个地方,就下大力气安抚百姓,尽量的从南方调集粮食赈灾,让百姓有吃的,这样就断了李自成的兵源,但光这样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让老百姓看到活下去的希望,剩下的就看蒋大人的了。”

    “我?我能做什么?”,蒋德璟站了起来用奇怪的眼光看着雷鸣。

    雷鸣笑道:“蒋大人咋这样看着本王呢?你可是我们大明朝的百科全书呀!本王敬佩的很呀,你的家乡是老广吧,你的家乡和福建可是有几种好宝贝的,你又和老徐——徐光启同为西洋教的朋友,平时就说的来,那徐老头可是精通种植的,想来你和老徐的弟子也熟悉,打走流寇后,阁老可带着人立刻启程去广东、福建,大量的收购马铃薯和番薯,并大量的招募懂的种植的人来北方推广种植,最好将徐老头的弟子们全请过来,给他们官作,让他们协助你分管农业。这两种作物最喜欢干旱的环境了,产量又高,对土地也没有什么要求,房前屋后都可以种植,如果运作的好,半年之内便可解决北方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老百姓看到了希望,谁还去跟着李自成瞎胡闹?这件事儿做好了,老将你可立了大功了,赛过两个集团军,将来,我们也建一个凌云阁,本王爷推荐将你列为第一名。”

    “知道本王为什么推荐你入阁、还不让你担任首辅吗?原因就在这里,你要是不想干,本王可不答应,绑也要将你绑过来干。未来,大明不仅要设立农业管理部门,还要设立工业管理部门、水力建设管理部门,军工生产管理部门,还要开办许多的专业学校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这重任非蒋大人莫属,蒋大人可是任重道远呀!”

    蒋德璟顿时明白了,“王爷,德璟怎么会不想干呢?德璟明白了,德璟感谢王爷的器重,德璟一定会全力以扑的干好这差事,请王爷放心,请太后、皇上放心,德璟愿立军令状!”

    众人都震惊了,这王爷不仅军事天下第一,谋略过人,这治理天下谋划民生的本事也无人能比,天文地理农业工业无所不知,并且志存高远,实在是令人敬仰万分。

    “太后、皇上,王爷的本事儿无人能比,臣建议王爷担任首辅之职,臣愿意担任次辅。”,李邦华突然说道。

    雷鸣一楞,随即便知道李邦华的想法了,“李大人,要论这威望和吏治,本王就不如阁老大人了,首辅何出此言呀?”

    张嫣说道:“王爷协助皇帝总管军政不就是在领导诸位吗?李大人再莫出此言了。”

    李邦华躬身郑重说道:“谨遵太后懿旨,臣定在王爷的领导下尽心尽责!”

    倪元璐、范景文、蒋德璟全站起来了,“臣等愿意在王爷的指导下鞠躬尽瘁。”

    朱慈烺很激动,站了起来,“各位爱卿,朕遵从叔王的意见,等打跑李自成、赶走建虏,便着手建设凌云阁,各位也要提前思考谋划,今后,不管文武,凡是立下不朽功绩者均可入凌云阁供万世敬仰。”

    所有人都站起来了,“臣等愿竭尽全力、鞠躬尽瘁!”

    张世泽、徐允贞本来是看到朱纯臣和李国祯倒了,想来朝廷谋差使的,所以就进宫找张嫣和朱慈烺了,在他们看来,该轮到他们出山协理朝政了,这么多年,朱纯臣出尽了风头,弄的众人无所事事,天下人只知道朝廷有一个成国公,不知道还有他们英国公、定国公,这下好了,朱纯臣终于乐极生悲狂到头了,该她们出来了。

    哼!什么东西?流寇都将京师包围了,国家都快灭亡了,还有心思去赴宴喝酒,真是大逆不道,听说不仅下狱了腿都被打断了,该!

    本来两个人准备在晚朝中抽机会提出出山要求的,这巩永固、刘文炳是皇亲国戚,担任京畿守卫大臣显然是违背祖制的,应当由他们出来担任这个差使,但朝会一开始,两个人就觉得不对劲了,节奏都被这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王爷带着,根本没有机会。在二人看来,雷鸣的想法无疑是异想天开,世界上的事儿哪有这么的容易,朝会进行到这里,二人明白了,不是人家异想天开,而是他们异想天开了,这王爷可不是善茬,什么都懂,从哪里学来的?竟然将太后、皇上、内阁和六部尚书忽悠的言听计从,这都半天了,竟然只有他一个人在说话,其它的人竟然没有一个人提出不同的意见,看来还是别说了,别抓不到狐狸还惹一身sao,以后再找太后和皇上吧。

    娘哎!听说张嫣这个过时的太后平时是不管事儿的,基本上天天吃斋念佛在大佛堂敲木鱼儿,想在清修中度过余生,怎么干预起朝政这么的来劲儿呢?看这架势还想垂帘听政怎么滴?

    王家彦有点事儿不是很明白,这要是成立大元帅府,兵部怎么办差?难不成归入大元帅府?“王爷,兵部和大元帅府是什么关系?”

    雷鸣说道:“兵部的职能不变,兵部仍然负责管理天下军事事务,属于广义层面上的,大元帅府属于具体层面上的,有的兵部官员要在大元帅府兼任职务,有些部门,兵部和大元帅府重叠,所以,大元帅府和兵部的一些部门属于双向的,但大元帅府的所设的部门和兵部又有所不同,同样也存在一些人双向任职。”

    “卑职明白了。”

    这王家彦很有意思,一会儿对着雷鸣自称下官,一会儿又自称卑职,不管怎么变换,王家彦的内心中是想希望跟着雷鸣做事儿的,最想成为雷鸣的人,有王爷指导和罩着,自己的差事儿就好办了。虽然兵部尚书是一个名声显赫的职务,但也是一个最容易掉脑袋的差使,前几位尚书可都没有落个好下场呀。

    坐下的朱慈烺又站起来,“亚父,明天还有什么事儿?”

    雷鸣说道:“主要就三件事,守城,收拾吴三桂,弄银子。”

    “弄银子?”,朱慈烺惊讶的看着雷鸣,前两件事儿已经说过了,这弄银子咋弄?

    先前,朱慈烺虽然没有出来辅政,但崇祯皇帝朱由检很重视对朱慈烺的培养,基本上所有的奏折和批示都让朱慈烺看,还考问朱慈烺的意见,所有,朱慈烺对朝廷存在的问题看的门清。崇祯一朝最大的问题就是穷,朱慈烺知道他的父皇接手江山的时候,内库存有白银三百多万两,名器古董无数,现在,内库基本上见底了,很多的古董和有价值的器物也让父皇卖了不少,也剩的不多了。

    倪元璐也在考虑钱的问题,打仗没有钱不行,赈灾没有钱不行,要不是王爷在保定没收了李建泰的脏银,招兵和召集守城的人的费用都不知道从哪里出。

    “王爷,你真的能弄到银子?”

    明明是文人,却天天算计着钱,倪元璐就觉得自己太那个了。

    可是,不算计也不行呀,谁让你当户部尚书来着。

    说起来,倪元璐可是一个绝代的文豪,由其是书法,当代无有向其背者。其书法灵秀神妙,行草尤极超逸,最得王羲之、颜真卿和苏东坡三人翰墨之助,用笔锋棱四露中苍浑有力,并时杂有渴笔与浓墨相映成趣,结字奇侧多变,书风奇伟,时人对他的书法有“三奇”、“三足”之称誉。这“三奇”、“三足”便是笔奇、字奇、格奇、势足、意足、韵足,他的书法突破了明末柔媚的书风,创造了具有强烈个性的书法,与黄道周、王铎鼎足而立,并称明末书坛三株树,又与王铎、傅山、黄道周、张瑞图并称晚明五大家,成为明末硬朗俊逸书风的代表。

    黄道周曾在《书秦华玉镌诸楷法后》中称赞倪元璐的书法:“同年中,倪鸿宝笔法探古,遂能兼撮子瞻、逸少之长,如剑客龙天,时成花女,要非时妆所貌,过数十年,亦与王苏并宝当世,但恐鄙屑不为之耳。”

    晚清的康有为曾在《广艺舟双楫》中称赞倪元璐的书法:“明人无不能行书者,倪鸿宝新理异态尤多。”

    倪元璐一生著作也很多,集编为《倪文贞集》,共十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