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新福王在线阅读 - 0148 突破

0148 突破

    常浩也带来灵山岛避暑,常洵带他去了不少地方,还给他介绍不少知识,或让人带他去各处看看并介绍如这桥怎么造的,那巨石怎么运过来的。

    如此做为了启发他的兴趣,不论成为一个植物学家动物学家,还是机械、天文之类爱好者作为亲王一方面他可以有事可干,不然一个岛屿日子久了也无聊。

    还有他如研究一个项目那怕再小也是助力,多少让常洵省力一些。还有资金上也是一样,所以他准备将藩王移封到南洋无人岛屿,还会引导他们这方面的爱好或劲头形成新风尚。

    如此的力量不小,毕竟还有不少亲王的。而且郡王也是有不少钱财的,他们也会随他们一系的亲王一起过来,加一起是不少财产及人力资源怎么可能浪费。

    只是老一辈让他们改变思想已经困难,可第二代第三代还是比较好引导的。如常浩出了城就知道城内外区别太大了,上了船看什么都新鲜,来了这里成了好奇宝宝,只要允许他学习‘歪门邪道‘就十之八九会迷上一项的。

    不过常洵领常浩去了不少地方,那些最新研制及军工那里没有带他去。那并非为了不让他看会了的,而是怕他说漏嘴的,还有那些东西也不比大吊桥之类引人。

    至于常洵每次来肯定会去看看这几处,还有那里的研制人员也迫切他去看看。因为有些技术他们自己实在没更好办法解决,或觉得十分完美了但常洵一到一眼就可以指出不足或改进意见。

    那乃是几百年的见识差距,常洵虽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都回忆出来记录下来。可是他看到时肯定会回忆出一些知识或经验,如他看到翻译出的西方著作回忆起不少化学、数学、物理知识一样,看到机械结构也会回忆后世的机械。

    相比之下今天的机械结构之原始后世见到过机械的人都可以指点的,而且这时有重大突破,常洵带常浩参观一些地方后让其他人先带他了,自己去了有重大突破的蒸汽机研制项目。

    不过那个重大突破也只是他们研制出了几架木头蒸汽机架构了,但就是这样的架构二百年之后也没它完美。为什么呢?原来蒸汽机在欧洲不足一百年就开始出现,可是它的热效率太低,太庞大造成成本也高根本不实用。

    按常洵记忆到一百五六十年后,经瓦特改良蒸汽机热效率高了不少外,机械结构也改进不少,初步具有了实用。这实用乃是经济上比人力合算了,如抽水就比人工省不少钱。

    但瓦特的蒸汽机仍然是庞然大物,机械集成度也不高。但常洵给研制小组的方案乃是较原始的驼锅机,所谓驼锅机乃是锅炉与蒸汽机一体。

    如此设计的蒸汽机功率都不大,因铸铁机体蒸气压力也不可能超过一个大气压多许多。好处乃是结构简单,不必有什么蒸气管子那包括汽缸等都是与机体一体上面开孔而已。

    当然这一来要考虑机械加工问题,但只是卧式单缸比较好解决。而且木头模型不行重新帖补省力不比画设计图觉得行,铸造了却是差了一点。

    因此这时常洵看到的木头模型修修补补很多,但各需要机械加工的部分,都是可以放上木头车铣镗床上加工的。不能加工也是可以用螺丝钉之类安装上去的,当然有些受力部位薄了一些非受力部位厚了,及加强筋没有用上。

    这铸件上加强筋乃常识问题,不过之前常洵只讲了驼锅机的基本结构,这方面没有想到。但这在木模上加上省力,问了一下都少考虑了合模、脱模、浇铸问题了,所以用风箱那些模型确实是可以动了,生产出来比瓦特蒸汽机热效率至少高不少。

    还有驼锅机不必安装,运来就基本上可以用了。又小巧紧凑不占多少地方,所以比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还实用加经济性好。

    可是要真生产出来还有不少难关要过,此时只是木头原理结构不大考虑结构强度、铸造工艺、机械加工、材料等问题。

    如材料生铁的加工性能、强度、铸造等方面可能不大好,可是常洵也只知道有什么灰口铁、makou铁、球墨铸铁等分称,具体却不清楚只能让冶炼铁匠自己试验。

    还好他记得球墨铸铁好像会用石墨,生铁让它温度降慢些之类可以改善加工性。虽说那乃是后世在什么地方看上一眼只是个大概,可对这时也非常重要至少打开了思路。

    特别是机加工这一块此时木头车床之类虽有,可生产驼锅机需要全套车铣刨镗磨钻。而且一旦成功那是批量生产的,那车铣刨等机床怎么也需要十九世纪初期才行。

    所以那是一台驼锅一体式小型蒸汽机,其实乃是要创建一个比较完整的蒸汽机时代车加工工业。所以这方面不可能短时间就造出来或批量生产。

    如果只要几台这时根据这木头原理示意结构,只要用最好的工匠,甚至是让玉器雕刻工也参加肯定是已经可以造出来了。但这样的蒸汽机只能图个新鲜却不可能实用,热效率不高还在其次,那成本吃不消的。

    当然木模原理架构出来了,还可以用空气将之运转常洵非常高兴。因为就蒸汽机本身那已经突破了可不可能问题,材料、铸造工艺、加工工艺之类不属蒸汽机本身专有,属于通用的东西。

    那就是初创者的艰辛,初创者有时会说要一样无二样。这话有些不大好理解,要一样怎么可能缺二样呢?原来这话说是要一样却要解决二个问题才行,可能为解决那二个问题引出更多的困难或空白来。

    这时也一样,设计了蒸汽机还要解决材料、铸造工艺、加工工艺等问题。发展下去后面还有如轴承、润滑、密封、机油、变速、水垢、安全、高压供水、水位显示、汽水分离、蒸气冷凝再利用、提高热效率等问题。

    当然这时能生产出三到十几马力的驼锅机就不得了啦!那些机加工设备首先需要它作动力,如合作社有了抽水、碾米、加工饲料可代替多少人力?当作机船运输拖船每马力可以拖五吨加五六公里时速行驶。

    如纱厂用这动力一百人比得几千台手摇纺纱机,织布一个人可以管好几台宽幅织布机。总而言之就是最简陋的蒸汽机也可以让手工业提高几到几十倍生产力,十几马力的蒸汽机可以让三五十吨的船在内河以每小时六七公里速度行驶。

    如达到一百马力就可以建设铁路,拉动三五百吨的列车以二三十公里时速行走了。而这样的运输量与速度让漕运每日只需要一二列车就可以了,而边疆有事二三天一列列车就可以将一千公里外一个营,包括他们半年的给养一起送来了。

    如此重大的突破不仅原理上证实了,连架构也完成了让常洵太兴奋了,也如往常一样重奖了参与研制的每一个人。

    当然这重奖让后世不少人认为太扣太小气了,因为参加研制的主要人员最高才一百两。但这也是有道理的,首先蒸汽机必须要有这样的概念,其次就是基础架构。

    那些都是常洵提出来的,没有他这东西二百年也达不到这时的水平。而且此时只是最简单的锅炉与单级活塞式蒸汽机而已,后面也一样没有常洵小水管锅炉、链排锅炉、煤粉喷浆等锅炉升级概念。多级活塞、汽轮机等蒸汽机升级概念这些研制工匠要发明出来的可能微乎其微。

    所以这时贡献最大的工匠仍然不能算发明家,所以不可能将他们当发明家奖。而且需要他们‘突破‘的太多,每次奖太多十几年后财产只怕几十万了,于后人也不公平。

    因为他们此时只是因常洵作出了跨时代突破,自己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后人可不同,他们只能越来越依靠自己了,常洵毕竟知识有限越细分知道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