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郑日不落在线阅读 - 第四十八章:归安平

第四十八章:归安平

    郑森不知道董飏先为自己请黄道周、陈洪谧帮忙,目下已是八月二十四,黄氏六十六大寿cao办在即,他这几日就要动身前往安平,正好岭南大会要来的士子基本也都到齐,顺水推舟郑森决议就在九月初一在安平举办大会,一连七日,还能在大会结束前赶上黄氏寿宴。

    有数百士子前来祝寿,这即使对郑氏来说也是不曾有过的荣耀。

    正是因此,郑芝龙也在将前线事物部署妥当之后,与福建巡抚黄道周、按察副使兼摄按察使郭之奇等一众随军督讨官员从南靖而回。

    对于儿子郑森在邺山和海澄的作为,郑芝龙还是喜多于忧的,他本想让郑森进入官场,为家族提供庇护,家族事物则由族人打理,彻底从海寇转型成为士绅,然黄道周南靖一行,让他有了些许其他想法。

    “令郎出类拔萃卓尔不群,兼有文武双全之能,今共邀南方士子数百为令慈贺寿,此间荣耀天下无人可比,飞黄公,你郑家有此千里驹何愁不兴?”

    “哈哈,大人说笑了,犬子这卖弄怎入得了您的法眼,嘿,石斋先生他们在等我们呢,莫怠慢了,请!”

    一行人既到邺山,自然是要在此停留些时日的,本来郑芝龙回乡祝寿,张肯堂他们派人送个礼也就够了,毕竟梁良赖禄此辈还未伏诛,仍需要提防,不过因为郑森筹备岭南大会的缘故,大会与寿宴凑到一块了,加之郑芝龙连番邀请,前线战事稳定,张肯堂便恭敬不如从命来了。

    这也算是锦上添花,有闽、粤、赣、浙诸省数百士子都来祝寿,已经是未曾有过的大阵仗,足以轰动天下的那种,郑芝龙既有意大cao大办借此机会远播郑氏之名,张肯堂也不好拒绝,一个人情而已,卖了也就卖了。

    “父亲!”

    张郑黄董等人齐齐见面挨个走过官面上的客气话后,在邺山停留的这几日里,郑森果不其然的被郑芝龙召了过去。

    “嗯,半载未见,我竟有些认不得你了。”

    郑森入门,郑芝龙先是上下左右好生端详了他一会儿,这才施施然开口。

    “信上说话总是不够清楚,今日我要与你好生谈谈。”

    郑森拱手:“父亲尽管问便是,儿子知无不言。”

    他早猜到见面郑芝龙肯定会盘问自己,毕竟和原来的郑森相比他的变化太大了,如果不是继承了原身的记忆,怕是要被绑到妈祖庙驱鬼祛邪。

    只不过一番问话下来,面对郑森的回答,郑芝龙竟没有多少反对,而是对自己的行为很是,欣慰?

    “你有此意是好的,习文事也不能忘了根本,不去江南亦可,留在石斋先生身边好生读书,明年乡试考个举人回来,也算光宗耀祖了。”

    “你的才学我也是知道的,能考上进士当然是最好,若考不上举人也够用了,当下乃乱世,原来我认为你能力不够玩心甚大,所以才督促你用心读书,现在嘛,肇基那小子虽然顽皮了些但脑袋还算灵光,你们从小玩到大的,兵事可交给他,如此文武全抓在手里,为父也就放心了。”

    郑芝龙是个上了岸的海贼王,他的原计划是郑森作为郑氏的代表入仕做官,与身后的郑氏互惠互利,以此来达到让郑氏从原先的地方军阀进军中央的目的,甚至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一个闽党,把控朝政也未尝不可。

    在江南士大夫集团统计的大明,福建籍士子被打压的很惨,他郑氏更不用说了,所以郑芝龙才有这样的想法。

    而在南靖和黄道周陈邦彦等人谈话过后,特别是在最近接到了来自北方的消息,得知孙传庭在关中形势糟糕,还连番被崇祯催促出兵,认定了皇帝必定南渡应天的郑芝龙觉得似乎可以不这么做了。

    到那时,势必是南宋局面,而失去北方的朝廷必将更加依赖海贸收入,朝廷的存亡也需要郑家水师来防御长江,闽人的地位自然而然的就水涨船高,没必要和江南的士绅死磕了。

    如此一来,郑森去江南就变得没那么迫切,何况他已经找到了不输于天下任何人的老师。

    “你与羽公的事情我也知晓了,他是你的长辈,为我出生入死多年,如今虽有些跋扈,但也轮不到你来指点,回安平的时候去向他道个歉,这事儿就算过去了,可知?”

    交谈完毕,郑芝龙又叮嘱了一嘴,郑森咽了口唾沫,点头称是。

    许是看出了郑森的不甘,郑芝龙嘴角蠕动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有说话。

    邺山上热闹了月余,前来参加岭南大会的士子到齐之后拢共有三百二十多人,这还是去掉了那些因为路程较远没有前来的人,由此可见邺山士子的人脉。

    在邺山盘桓了几日,临近九月初一,邺山下的码头,人潮涌动。

    “郑家巨舰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果尔不凡!”

    “嘶!让我数一数,足足三十六门巨炮,比之西洋大船亦不遑多让!”

    “诸位社兄学弟,大家小心上船,千万小心!”

    码头上,人头攒动,为了将这数百人运到安平,郑芝龙出动了他的座舰从安平驶来,这是一艘模仿西洋船型建造的海船,因为体型庞大装载火炮也是郑氏舰队中最多,所以成为郑芝龙战舰,是当年郑芝龙与荷兰人接触交手后吸取经验建造的。

    郑芝龙这样做未尝没有在诸多士子面前彰显郑氏实力,达到宣传目的的想法。

    而这诸多士子,也基本对船只不甚了解,对欧洲的船更是依靠传闻戏说了。

    见着郑芝龙的座舰自然直呼巨舰,而郑森见到此幕,只觉得有些悲凉。

    郑芝龙的座舰都只不过是装载三十六门火炮极限不过四五十门的海船,在同时代和英国的四级战列舰相比都略有不足,何况其他船只?

    也就是来到东亚的欧洲人都是贸易公司,他们的船只普遍是欧洲的老旧型号,且以赚钱为目的,装备火炮不多,更多的空间去用来装货了,最致命的是数量少得可怜。

    不然,郑氏能否维持东亚海上霸主的地位就是个问题了。

    当然,如果郑芝龙舍得花钱造船,还是能稳住地位的,甚至能进军南洋将南洋也划为郑氏的势力范围。

    不过只是想想,他就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抛之脑后了。

    福船广大,这艘郑芝龙的座舰更是雄伟,至少在东亚这片区域或者说亚洲没有比这更大的船只了,装个三五百人不成问题。

    邺山到安平,百五十里的海路,福船走的时候近海风浪不大,速度也就那么回事,一日顺风而至安平,郑芝龙带着郑森黄道周等人先去拜见了黄氏,其余士子则一一由郑泰等人安排住所。

    再度踏入这高门,郑森吐出一口气,穿越出这门几个月,他已经感到了明显的变化,身边这师父这些朋友即是自己的资源,有这些人他才能在郑氏说得上话。

    “大寿既过,也应准备准备去台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