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掘世家的根,纯粹的孔颖达
有了李世民的应声,李明很快离开了皇宫。而第一站,自然就是前往孔府。如今的孔家还没有到达后世那一种人尽可败的地步。特别是此时的孔颖达,更是有着一份读书人的傲气。最为如今最出名的经学家、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孔安之子,孔子三十二代孙,其从小勤奋好学,师从大儒刘焯,日诵千言,熟读经传,善于词章。隋朝大业初年,选为“明经”进士,授河内郡博士,候补太学助教。唐朝建立后,成为秦王府学士。贞观年间,历任国子博士、给事中、太子右庶子、散骑常侍,参与修订五礼,编纂《隋书》。如今已经开始了修订五礼。并且已经逐渐成型。进入孔府。李明很快就见到了孔颖达。面对着这一位,李明还是表示了尊重,毕竟这一位可是当过自己老师的。“老师,学生叨扰了。”话语开口,身影躬身。“卫王殿下,有何事?”孔颖达带着好奇的声音开口,目光则是看向了眼前的李明。自从李世民撤下了他,和李明这三年来还是第一次见面。“老师,少府需要一些识字的工人,我想在长安内开设一百所识字学堂,可人手缺少,父皇说让本王找您。”听着孔颖达的话语,李明沉吟了一下,将话语微微的转变随后才开口。相比于和自己老爹说的,和孔颖达说的更加内敛一些。毕竟孔颖达再怎么说也同样是世家。虽说实际上不如七宗五姓,可孔家名义上还是老大呢,这一点还是要注意一下的。“这样啊!”“卫王殿下,需要多少人?”听着这简化的内容,孔颖达倒是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沉吟了一下询问道。“一千人吧,若是老师能够给予更多就更好了。”“老师应该知道,现在少府紧缺人手。”李明赶紧开口。“好,十天左右,我会调集一些学生过来。”孔颖达点头,直接应承了下来。一千多人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作为天下大儒,他的学生何止千人,再加上孔家,调动个千人问题不大,甚至万人都有可能。“多谢老师!”听到孔颖达的声音,李明的神情不由一喜,赶紧道谢。虽说他最坏的打算是让少府人员教导,可少府人员教导哪有这一种读书人教导来得更好。“无妨,这是小事。”“不过卫王殿下,还是需要多读读五经。”孔颖达摆了摆手,没有太过在意,似乎想到了什么,看了看李明,随后叮嘱了一下。“是,学生明白!”李明应声。随后再度坐了一会,聆听了一下孔颖达的“教导”之后,李明才告辞离开了孔府。接下来几天。李明开始了忙碌了起来。学堂开设自然不仅仅只需要人,还需要场地,需要教材。不过这些问题倒是不大。以少府目前的资本,直接就可以买地建楼。有着钢筋水泥,外加工程队,建设起来并不会太过花时间。毕竟如今的学校也不需要像后世那么复杂,一栋两三层的楼,十几个房间就可以作为一个学堂,建造起来自然就要容易很多。哪怕是教材问题。也很好解决。签到之中,什么都有。启蒙读物自然也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都是最好的启蒙读书。这三本作为华夏最为传统启蒙教材,在古代经典当中,更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其中取材典范,包括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两宋以后,这三本就已经成为了华夏启蒙读物。如今拿出来自然可以。虽说百家姓拿出来也许有点问题,可三字经和千字文问题却并不大。再加上有着纸张的生产,教科书自然不会是什么问题。而且李明可没有忘了,还有四大发明之中的另外一样。——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在历史上直到北宋庆历间的毕昇发明的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在这个连雕版印刷都还没有出现的时代,活字印刷的存在甚至足以让整个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只是这一刻并没有人知道。少府之中。在李明的指挥之下,第一个活字印刷的活字逐渐成型。相比于历史上最先出现的泥活字不一样,这一次李明直接跳到了铅活字。几天的时间,以少府顶级的工匠水平,这一点并不会太过困难。雕刻最难的问题在于反雕,可华夏的工匠别说反雕了,就算是在大米之上雕刻都能够做到,这一点自然不是什么问题。不过三天左右,五百个常用汉字就已经弄出来了。接下来只需要补充汉字就行。而活字印刷也随即开始了。一个个的汉字被找出。随后开始了拼凑。李明首先印刷的就是三字经,和千字文。三字经自然是更改后的,毕竟这玩意要是不改,便宜老爹就得找他算账了。油墨被沾上,按下,上好的竹纸之上开始有着一行行的文字呈现了出来。三字经一千一百四十五个字第一次印刷的时间差不多用了大半天时间。当第二次印刷开始,却仅仅只需几分钟就够了。在这一种高效之下,仅仅在当天,三字经印刷出的数量就超过了数十本,第二天更是直接到达几百本之多,一连印刷了三天,三字经的数量就超过千本。随后千字文。很快,一本本的书籍都被印刷了出来。随后开始装订。如今线装书还没有出现,李明自然不用多说直接改进了过来。毕竟相比于卷书,线装书的确要方便很多。而在李明忙碌之中。孔颖达帮他准备的一千多人也陆续来到了少府之中。这些人都是年轻人。大多是寒门弟子。这倒不是孔颖达不愿意喊贵族弟子,而是贵族弟子压根就没有人愿意。“早听说少府汇集天下钱粮。”“果然如此!”有人声音开口,带着一份感慨。“少府之富,天下不足也!”也有人叹息开口。虽说看到的少府只是冰山一角,可他们依旧对少府的财富为之震撼。当然这一个时代也没有多少人仇富。特别少府这些天,不断修路,造桥,修建水库,赠送鸡鸭,猪,名声可以说是刷的杠杠的。哪怕有些东西让人诟病。比如过路费。可那和他们又没有啥关系。能够来到少府的就没有几个是做得起马车的。而在他们感慨之中,李明的身影也到来了。“见过卫王殿下!”一道道的身影行礼。“诸位不必多礼!”“诸位能到来本王感激不尽,日后学堂之事有劳诸位了。”李明笑着开口,来之前他已经知道情况了,这一次孔颖达直接给他带来了一千二百多人,哪怕是李明都不由有些意外。而意外之后就是欣喜了。一千二百多人,这代表着他能够开设的学堂能够更多。同时招收的学员也可以更多。而且这一千二百多人他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都是寒门。这无疑更是机会。“殿下言重了,能为殿下效劳是我等荣幸。”听到李明话语,在场众人不由激动,一些人更是拜服。对于大唐的寒门,晋升之阶是极为艰难的。如今虽然有科考,可科考试内容主要考验对经典的记忆,不仅要背诵还要熟悉儒家等思想经典,这样以经学传家的世家子弟几乎占据了所有机会,再加上主考官是世家,又不糊名,几年也就那么几个,寒门根本没有机会。这一次跟随着卫王殿下,也许就是他们机会。君不见昔年跟随着当今陛下的那些寒门,如今却已经飞黄腾达了。这也是孔颖达一说,他们就来的主要原因。哪怕是教导蒙童识字,可这也是在卫王殿下面前展示的机会。“多谢诸位的支持。”“学堂的话,可能还需》。”看着众人的反应李明满意点头,随后想到了什么,一挥手。下一刻,一名名下人将书籍分发了下去。“教书?”听到李明话语,所有人不由一愣。不过还是下意识的接过书籍。看着这完全不同于这个时代的书籍,众人都不由愣了一下。“三字经,千字文!”张柬之自语的声音开口,右手则是下意识的翻开了眼前的线装书。“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书籍一翻开,文字瞬间就是冲入了他的双眼当中,刹那间张柬之身躯就不由顿住了。先是书籍的材质,以及其上工整无比的字体。随后就是其中的内容。那一瞬间的冲击,让张柬之身躯都不由颤抖了一下。视线不知觉的下移。当更多的文字映入眼帘。这一刻他不由口干舌燥了起来。三字经一共一千一百五十个字,很快就被张柬之翻完了。可这一刻他的动作却没有停下。很快拿起来了第二本《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同样简单的文字,同样简单的内容,甚至看着看着,张柬之不由读了出来。这一刻有着一样反应的不仅仅是他,还有着其他人。所有人双眸逐渐放亮。这两本神书,很显然哪怕是放在西游,放在大唐,依旧是神书,虽说千字文已经出现了,可这东西到达大唐都还没有普及,在场寒门读过的那是一个都没有。直到片刻之后。翻动书页的声音才停了下来。张柬之此时处于最前排,他抬头正好看到了李明。“殿下,此书是何人所作!”“这乃惊世之作!”张柬之开口,话语带着难掩的震撼。作为学识比较高的他,几乎瞬间察觉到了这两本书的巨大作用。而伴随着他开口,一道道的目光也不由在这一刻汇聚到了李明身上。“诸位,这只是教书而已,并无重要的。”“诸位若是愿意,此书可每人赠送三套。”李明淡笑着开口,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听到李明的话语,在场众人神情不由一喜。这样精致的书籍本就价值不菲,若是放在市面上少说两三贯,甚至可能七八贯,十来贯都有可能,李明竟然直接一口气赠送了他们三套。“谢殿下!”“谢殿下!”一道道身影拜服,脸上喜色怎么也掩饰不住。直到众人激动了片刻之后,李明按了按手。“好了,诸位这段时间好好休息一下,也好好准备一下,五月应该会正式开始。”话语开口。朝着众人吩咐。“喏!”一道道的身影应声,这一刻明显越发的激情了起来。而接见了一下这些寒门之子之后。李明很快再度陷入了忙碌当中。如今少府事情各种繁杂都需要他的处理。自然不可能有太多时间陪着这些寒门之子。而且作为初期的教学,他们所需要承担的角色并不是太多。仅仅只是识字而已。这些学堂的子弟,当识字之后,将会被接送到少府来进一步的培养。这些培养之后的学生也将成为下一批学堂的导师。以此类推,只要能够积累下来,无疑就能够完成他的计划。只是这时间可能需要久一点。不过对此李明并不在意,毕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玩意本就是长久之计,是他的一种补充。为的是后续国力还能够提升。而李明离开。这些寒门子弟则是每一个人开始抱着三字经,和千字文细细读了起来。而工程队那边,则是开始在长安,以及长安附近开始建设起来了学堂。相比于原本预计的一百所,这一次直接建设了一百二十所。毕竟在李明的预计当中,学堂老师的人数每一处十人左右,一千二百人,自然可以建设一百二十所。为此,工程队这边直接分出来了三千多人开始建设了起来。进展也是极为迅速。而另一边,有一天的大朝议之上,房玄龄提议重设太学。一时间激起千层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