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李晔,大唐末代天子在线阅读 - 085章 仿效先祖旧例

085章 仿效先祖旧例

    六军中最后一支,定都军,都指挥使孙揆。

    天子多少给了朝臣们面子,奖赏了他们的忠心,让他们力荐的孙揆领一军。

    同时孙揆领的京兆尹职务不变,单去掉了刑部侍郎之职。去掉一个有名无实的六部侍郎,换来一军都指挥使,是实实在在的委以重任。

    将孙揆的定都军驻在城南天威军营地里,很明显是为了防范玉山军,这也是天子信任的一种体现……

    三位宰臣相视一眼,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圣上还是信任我们的。

    他们也相信,有他们在朝中的大力支援,尤其是杜让能主掌三司,所有军队的粮饷都归他派发,必然能让这支定都军傲立京城诸军之上……

    “此六军,加上杨守信的玉山军,京城内外共编七军,至于关内各外镇神策军,暂且不议。单就这七军,诸卿有何建言?”李晔问道。

    三位宰臣各自思量。

    总的来说,这七军的编排照顾了各方的利益需求,利于快速稳定京内局势。

    并且,与以前的神策军总领京内外所有军队不同,此次天子化大为小,拆分为七军,且各军互不统帅,又人数大致相对,其意图,当是防范一军独大、一人擅权的情况再度出现。

    各军互相制衡,权柄自然回归天子和朝廷。

    而且从各军的驻地上,也可看出天子的这番用心良苦,令人不得不佩服。

    但要说尽善尽美,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也未必见得。

    张濬又思量了一番,道:“圣上如此精心布局,实是见识高远,让人称服,再对比臣等之前的提议……臣等忝列宰辅之位,羞愧难言……然,臣有一处不解,望圣上垂示。”

    “张卿但讲无妨。”

    “圣上令各军编额相近,于中自有深远寓意,臣等亦满心认同。可是各部人数原本互有出入,有的相差悬殊,如今却强行拉近,有失偏颇,难免会引得部分将领心生不满……此中利弊,望圣上权量再三。”

    “张卿指的是孙惟晟?”李晔直言问道。

    “正是。”张濬自认为天子的亲信之臣,也直言回道,“盐州兵本就有近三千人,如今却也只编额三千人,相较于其余各军人数均有增长,难免会孙惟晟多心。尤其是张承业的飞龙兵只六七百人,如今升为飞龙军,直接编满三千人,实力陡增,跻身一流武将之列,落在其余将领眼里,恐怕会猜测圣上用心不齐,污了圣上的圣名。”

    “我论功行赏,其余人未必敢多想。只有孙惟晟。他与张承业同为铲除阉乱的功臣,确实该赏赐等同,不应厚此薄彼。”

    李晔早有此顾虑,当即回道,

    “据我所知,盐州兵所缺的乃器械辎重,甲衣、刀枪、弓弩等,可以先于其他军配齐,当能稍安抚孙惟晟的忠心。另外,张卿既与孙惟晟交厚,可替我走一趟,当面向他宣示我的心意,至于我为何要各军人数等同,其中无奈之处,也可向他道出。”

    天子既已安排得如此详细,张濬唯有躬身领命:“臣恭领圣谕。请圣上放心,孙军使一片对圣上一片赤诚,必定不负圣上厚爱。”

    至于天子话里指出他和孙惟晟有交情,张濬没有否认。

    一来这是事实,通过此次联手除去阉党,二人互相援助,配合默契,确已有了一定信任,互相书信往来不断;再则,张濬向来持强兵兴国的理念,如今得武将为后援,本是他一直谋图的结果,他认为,这也能让他在朝堂上立得更稳,能更得天子器重……

    张濬领命坐下。

    刘崇望又起身道:“臣斗胆猜测,圣上分置各军,令其互不统率,当是吸取神策军之教训,防范权臣弄权之举。然而如此分置各军,却也有一个隐患。若有外敌来袭,或欲派军出征,京内诸军却是各行其事,互不统率,便难以做到齐心协力、上下将令通达,必然会导致战力减损,阻碍兵事。望圣上明鉴。”

    各军制衡,自然能防范一军坐大,可也会导致他们不能合力抗敌。

    刘崇望向来热心军事,故而看到了这个弊端。

    李晔先笑着点了点头,肯定了刘崇望的谏言:“刘卿此言,算是说到要害处了。”

    刘崇望也听出了天子这句话里的意思。

    原来天子早有谋划。

    他忙欣喜地问道:“圣上可另有良策?”

    “谈不上良策。”李晔习惯性地谦虚后道,“如何统领各军,令其忠于朝廷又止步于减损战力,我正好有一个构想,诸卿且替我参考一下。”

    “愿为圣上分忧。”三位宰臣齐齐表态道。

    “先祖太宗皇帝划天下十道,各地设置折冲府,分摄各地兵马,再统归南衙十二卫统帅;又于北衙屯营禁军,归天子直率。如此南北钳制,统摄天下之兵,四海莫敢称雄,番蛮无不归服。

    “其后各地设立节度使,分摄地方之兵,致使朝廷空有号令,却无人响应,方有藩帅不臣,四海崩析,致有诸病丛生,国事渐衰。

    “我欲要中兴大唐,再拾先祖辉煌,莫过于仿效先祖旧例,重摄天下之兵……”

    为何府兵制崩塌,为何北衙禁军最后全沦为了空壳,又为何要设立节度使、将中央权柄分给地方,等等,这其中无不有迫不得已的现实原因,绝不是天子说得这般简单。

    再有,如今兵权已掌于各地藩帅之手,实际还远不止兵权,丁户、土地、赋税、盐茶利,等等,全部都落入了各地藩帅,又岂是一句仿效先祖旧例,就能收得回来的?

    若真有这般简单,朝廷又何至于沦落到如今这个看藩镇脸色过日子的境地?

    种种疑问在三位宰臣的头脑里升起。

    但他们也没有急于插话。天子既然已提了出来,想必已有了对策。尤其是他们亲身经历天子英明神武,铲除了祸乱朝廷百余年的阉党,如今对当今天子的能力已深信不疑,甚至可说是盲目崇拜了……

    所以,还是先听天子把话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