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在线阅读 - 第126章 谍报工作,刻不容缓

第126章 谍报工作,刻不容缓

    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力挽狂澜第126章谍报工作,刻不容缓刘封率军回归上庸,那真叫一个春……冬风得意。

    再不想着争那太子之位的刘封一身轻松,在折服于刘禅如今的智勇器量之后,又得到了刘禅不计前嫌,依旧兄弟相待的回报。

    此时的刘封只觉得前路一片坦途,光明无限。

    脑海中幻想着今后兄弟二人同心戮力,扫清贼寇,助老爹实现匡扶汉室的梦想。

    兄弟继承王位,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封个前后左右四方将军什么的……啧啧,想想就激动。

    胜利回师上庸的刘封,受到了申家兄弟与孟达的热情招待,只是接受着众人敬酒与吹捧的他似乎并没有注意到,申家兄弟同孟达关系比他离开之前要好上不少……

    申耽举杯敬酒道:“来来来,将军请满饮此杯。哈哈,将军此番出征,救关将军于危难之际,迫使徐晃退兵。

    “随后又随太子与关将军奔袭荆州各地再立大功,想必大王那里又有赏赐,实在令人羡慕啊。”

    “请。”刘封也不客气,举杯干掉之后笑道,“申将军过奖,此皆小胜,待来日吾率军北伐,与几位大破曹军之时,再言大功未迟。哈哈哈……”

    申耽与孟达笑容不减,不动声色,申仪却眉头一皱,不乐意了。

    他大兄是刘备亲封的征北将军,他申家在此经营多年,那也是向来说一不二,敬酒你都不说推辞一下?

    而且刘封那话说的他就别扭,即便说此地也有率军北伐的一天,那到时也应该是他身为征北将军的大兄说了算啊?

    这也太不把他们兄弟当回事了!

    他不了解刘封,刘封这人高兴了、发怒了全写在脸上,而且是个很情绪化的人。

    此时这种心境,他满脑子都是刘禅说的“挺枪跃马,立不世之功”,哪有心思顾及什么酒桌礼仪?

    再说他虽服了刘禅,可不代表他的强势与傲气也没了,身为刘备义子的他,可从来没将这俩土包子地头蛇的降将放在眼里过。

    当初高调归降,后来供养自己军队的时候却敷衍应付,口号喊得比谁都响亮,到了出钱出粮时就不积极了。

    若不是见他家在此地势大,而自己初来乍到、根基不稳怕惹出乱子,势必要给他们一个下马威瞧瞧。

    得让他们知道,如今这片地界姓刘,可不姓申了。

    思及此,他想着自己今已立下军功,若能在治理地方上也有建树,岂非更能得父王、太子兄弟的认可?

    毕竟东三郡几位将官之中可就自己一个嫡系,父王特意派自己来此的用意,自然是要将此地彻底收为己用。

    于是他又对申耽道:“申将军,说起来,今岁三郡的上计尚未进行……左右冬日无事,何不补上?”

    所谓上计,乃是始于战国的一项年绩效考核制度。

    时间定在每年九月,各地需派出“上计吏”将地方上的户口、钱粮、境内治安等情况层层上报,先汇总到郡太守,而后呈报中央审计。

    这既是考评各地官员的重要指标,也是中央财政收取各地税赋、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重要制度。

    东三郡未至九月就被刘备攻取。

    旧太守被杀、新太守上任,一直乱着。

    而且当年自刘表开始,对东三郡这个四面环山的“四塞之地”便放松了约束,基本和割据自治也没什么区别,这才让申家做大至此。

    申耽自当年成为了上庸太守之后,包括曹老板在内,还真就没给谁上计过……

    申仪皱着眉头放下酒杯:“此事……”

    却见兄长朝他使了个眼色,申仪立刻收住了后面的话。

    申耽笑容不减,再度举杯道:“那是自然,哈哈。大王此番大战,想必钱粮消耗甚巨,我等作为一地封臣,纵然三郡贫乏,也自当为大王分忧啊。

    “待我等先行汇集各县情况,而后再行上计,已充实大王府库,将军且安心饮宴便是。”

    申耽言辞真诚,只看这番表态的话,那可真是一脸诚恳、满嘴忠义,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也是老刘的忠实拥趸。

    这么痛快?

    刘封虽然对他前后有异的态度感到意外,但想想此番荆州大胜,许是申家兄弟审时度势,准备在父王身上“下重注”了。

    于是也举杯笑道:“好,申将军能为父王分忧,吾心甚慰,来,咱们干!”

    申仪心中忍不住骂骂咧咧,只是兄长都没说什么,他面对刘封的步步紧逼也不好多话。

    二人又满饮一杯。

    刘封的酒量可比刘禅的“三杯倒”好多了,此时连干数杯仍旧面色如常。

    孟达生怕刘封再说出什么“妨碍团结”的话,忙道:“将军得胜而归,今日正当痛饮相庆!这些政务何不择日再谈,奏乐奏乐,吾亦敬将军一杯。”

    这顿接风宴,好歹算是在表面融洽中结束了。

    只是回到家中,申仪怒道:“那刘封也太不将兄长放在眼中,明明官职比兄长低,言谈间却处处压我等一头。”

    申耽心中也不痛快,但还是摆手道:“刘备新胜,却不好与他闹得太僵。”

    “莫非兄长还真要按他说的补今岁上计不成?”

    申耽笑笑:“上计之事诸多统筹,岂可数日完成?”

    申仪闻其言而知其意:“兄长是说,咱们拖着他?”

    申耽点点头:“若他催得急了,便取些钱粮,编些虚数与他便是。也好说明咱们申家是真心归刘。”

    此时申耽依旧不相信刘备真能成大事,下重注是不可能的,只是想欺刘封政事不精,继续敷衍了事。

    而且别管钱粮多少、数据真假,自己能补一份上计已经很给刘备面子了,他也应当知足才是。

    “兄长高见。”

    至于孟达,最近过的却不怎么舒心。

    他爹是个官儿迷,喜欢靠钻营往上爬,他也一样,可是他却觉得刘备明显不待见自己。

    东州派的人在刘备手下都混的风生水起,唯独自己被安排在了这个山窝窝里。

    那也还罢了,他当初辛辛苦苦自宜都出兵,走水路到秭归又改陆路,率军翻山越岭的袭取房陵,容易吗?

    结果眼看着再努把力就能拿下东三郡,刘备却把义子派过来了。

    派兵相助?别开玩笑了,谁信呐。

    这分明就是不想重用自己,派儿子“摘桃”来了。

    自己当初和法正一起投刘璋,又一起投刘备,如今法正已经混到了中央高层,可再看自己……

    大部分庸人之所以是庸人,恰恰因为不得志的时候总喜欢找客观原因。

    孟达和法正经历差不多,结果却天差地别,他不去反思过自己的能力如何,只一味觉得是主公偏心。

    不得不说刘备看人还是比较准的,也确实不怎么信任孟达。

    刘封率军走后,孟达与申家兄弟走的很近。

    他想借申家的财力,向上“活动活动”,或许可以调去中央,多些表现的机会。

    孟达别的不行,交际能力还是可以的。

    外形出众,谈吐不凡,又写得一手好文章,堪称金玉其外。

    面对孟达的主动示好,申家兄弟很快便与其打得火热,迅速称兄道弟起来。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古人之言甚善。

    孟达能力虽比不上名将名臣,但仍然比申家兄弟这种地方豪强好多了。

    常于统军、兵法、政务方面对申家兄弟悉心指点,申家兄弟也将其奉为上宾,诸多金银钱财毫不吝啬的流进了孟达的口袋……

    还不知道孟达已经跟申家穿一条裤子的刘封,平日里言谈对孟达并不防备,许多想法与心思却是瞒不过申家兄弟了。

    可见要做一件事,情报与信息的重要程度,信息差一旦形成,弱势的一方便将处处被动。

    成都的刘禅与他义兄不同,就对这件事十分重视。

    扩军已经完成,在训练新军之前,他还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对赤星军结构做出一些调整。

    即使是那只传奇的军队,也不是一开始就战无不胜、打不散、打不烂的,曾经也有大批逃兵,最严重的时候枪毙都枪毙不过来。

    直到改编之后才算为其注入军魂,自此开启了自己地表最强步兵的表演。

    这让刘禅看到了复刻,至少是接近那只军队的希望。

    信仰、公平、尊严。

    这三样东西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历史时期不同,自己没办法机械的套用那只军队的信仰,于是他选择让自身成为赤星军的信仰。

    其他的东西也在一点点完善,自己或许也会走一点弯路,某些办法或许也不那么完美。

    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要坚持,总能找到最适合赤星军发展的模式。

    如今的生产力与资源基础,甚至其他将领、士人的观念也不可能允许他将赤星军的模式推广到全军。

    张三爷会与范强张达称兄道弟吗?别开玩笑了。

    总不能他自己领全国的兵。

    但他也不需要推广全军,他还有六边形的诸葛叔。

    其治军统军的能力曾让司马懿直呼天才,今后诸葛叔的治军模式,才是这个时代最适合推广全军的。

    刘禅要做的,只是练出一支划时代的特种兵,未来帮他啃最硬的骨头,打最艰难的仗。

    季汉底子太薄,堆人数不可能堆得过曹魏,精兵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还有一件事更为重要,那就是情报,仅靠赵氏商号的人还不够。

    搜集普通信息还行,但一些重要情报,就需要培养专业人士了。

    “太子,不知这‘赤星影卫’……是要做什么的?”王猛对刘禅的新任命,显然还有点摸不着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