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阅见生活在线阅读 - 陕北说书和浦东说书

陕北说书和浦东说书

    陕北说书是西北地区十分重要的曲艺说书形式,主要流行于SX省北部的延安和榆林等地。最初是由穷苦盲人运用陕北的民歌小调演唱一些传说故事,后来吸收眉户、秦腔及道情和信天游的曲调,逐步形成为说唱表演长篇故事的说书形式。陕北说书的传统表演形式是艺人采用陕北方音,手持三弦或琵琶自弹自唱、说唱相间地叙述故事。根据伴奏乐器的不同,或称之为“三弦书”,或称之为“琵琶书”。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北说书在著名艺人韩起祥等的改造下,发展成一人同时cao用大三弦(或琵琶)、梆子、耍板、名叫“麻喳喳”的击节木片和小锣(或钹)五种乐器进行伴奏的曲艺说书形式。陕北说书的唱词通俗流畅,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曲调比较丰富,风格激扬粗犷,素有“九腔十八调”之称,其中常用的有【单音调】、【双音调】、【西凉调】、【山东腔】、【平调】、【哭调】、【对对调】、【武调】等。陕北说书的传统节目很多,其中代表性的长篇有《花柳记》、《摇钱记》、《观灯记》、《雕翎扇》等,短段有《张七姐下凡》等。从20世纪40年代起,陕甘宁边区文协成立了说书组,由新文艺工作者林山等帮助韩起祥和其他艺人陆续编演了一些配合革命斗争的新书目,如《刘巧团圆》、《王丕勤走南路》、《宜川大胜利》、《翻身记》、《我给***说书》等。韩起祥和刘绪旺、党福祥、王进考等是富有影响的陕北说书名艺人。近些年来,陕北说书的发展陷入困境,老艺人们逐渐离世,艺术传承后继乏人,急需扶持和保护。

    ……

    浦东说书起源于上海浦东的川沙、南汇,后流传于SH市郊全境及ZJ省平湖市等地。因表演者单手击打钹子,也称“钹子书”,又称“沪书”、“农民书”等。

    浦东说书常以浦东的东乡语和浦西的西乡语演唱,其声腔系由“说因果”的“因果调”演变而成,此外还吸收了当地民歌和姊妹曲种“打连发”的旋律。其旋律以五声部为主,腔系分为东乡调和西乡调两种。东乡调属徵调式,包括“东调”、“西调”、“汆调”、“娘娘调”、“急调”等,旋律平稳舒缓;西乡调为宫调式,旋律高起低落,唱腔前半句近似连说带唱的吟诵腔,字多腔少,曲式结构为单句式,次为上下句式。浦东说书的唱腔节拍较为自由,常随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情感的变化而变换,时而短促,时而宽舒。浦东说书一般为单人坐唱,常用醒木、扇子、手帕等道具辅助表演;也有的只说不唱,说表以浦东和上海方言为主。发展到后来,浦东说书也开始说长篇正本,以说为主,一场一般为三个小时。1949年以后,又出现了双档、多档、小组唱和表演唱等各种新的表演形式。除《施公案》、《包公》、《济公》等传统书目外,浦东说书还有《山东马永贞》、《霍元甲》等近代书目和《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等根据长篇小说改编的现代书目。

    目前,浦东说书的专业演员已不多见,这一民间曲艺正逐渐走向衰微,急需加强保护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