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战国四名将~德圣廉颇
书迷正在阅读:歌行:我在青城山修仙、诡异东京,我为怪谈之主、斗罗:绝世之斗天雨浩、转生后成为帝师开始养老慢生活、八百年难得一遇、爱的海市蜃楼、漫威:从模拟格温蜘蛛宇宙开始、万古最强龙帝、四合院:别惹我,我只想当闲鱼、无良悍妃:皇上快住手
廉颇(前327年-前243年),字洪野,赢姓,中山苦陉(今河北定州市邢邑镇)人,战国末期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赵惠文王在位前期,东方六国以齐国最为强盛,齐国与秦国各为东西方强国。 赵惠文王十五年(公元前284年),名将乐毅同时担任燕、赵之相,联合秦、韩、魏,形成五国联军伐齐,大败齐军。 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廉颇带领赵军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威震诸侯,廉颇班师回朝,官拜上卿(上卿为当时高级爵位)。齐宣王统治的时候,齐的国家很强大。齐宣王凭着自己国家强大的力量,逐渐干涉别国内政,还逼死燕王。燕王的儿子燕昭王继承王位,发誓要为父亲和受苦受难的燕人报仇雪恨。他利用战略家苏秦,派苏秦向各国施压,说服他们一起共同抵抗齐。公元前284年,燕国攻打齐国,并且叫上了另外五个国家一起。 他们一起从四面八方攻打齐国,齐国很快被攻陷了70多座城。赵国派遣的将士是廉颇,他骁勇善战,没有多久就把齐国的阳地和晋地攻占了。战争很快把齐国从一级强国降为二级强国。齐国再也没有与秦国相比的资格,而是地位也被后来的赵国所取代。 战争期间,秦国通过赵国与齐国作战。此时,齐国派遣说客试图通过给予领土来使赵国保持中立。然后他命令前线部队大规模撤退,正好秦军经过。面对赵的两不相帮,秦王很不高兴。赵王知道秦国在这片领土上对自己有意见。迫于压力,他派遣了一些军队象征性地说,廉颇的6000骑兵属于古代保护北疆的部队。 廉颇的军队离得太远,当大军都撤回了赵国时,还没有接到撤退的消息,直到王赵派遣新的部队到齐赵前线。被赵王遗忘的6000骑兵成为当时前线唯一的部队。这就是廉颇的出名之战是上天赐予的机会。六千骑兵配合着乐毅一起伐齐,突然出现在了齐国的阳晋地带。他一下子攻克了齐国的多道防线。 廉颇,廉大将军,在中国人心目中是无比高大的,然而,那是文学,是舞台,也就是说,高大的英雄廉颇,只是个艺术形象,而历史上那个真实的廉颇与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相差很远的。廉颇的原始事迹几乎全出自《史记》,特别是专门为他设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要想了解真正的廉颇,我们应该认真地研究这些原始的东西,而不应该受到文艺作品的影响。 大将军廉颇攻齐、魏、燕等弱小国家,可谓是战绩赫赫,但是面对主要敌人秦国,就不是这样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伐韩,军于阏与。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赵王又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xue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结果是赵奢“大破秦军”,打了胜仗。同样是“道远险狭”,在赵奢看来是胜利的条件,而在廉颇看来却是不能出兵的理由。在秦军面前,畏惧不前的廉颇与赵奢的对比是多么鲜明啊! 司马迁既然是专门为廉颇作传,就不可能掩其战绩而不书的,然而,记廉颇的对秦作战仅仅一次,就是秦赵长平之战的第一阶段。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59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看得出来,赵国是在“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无人可以出征的情况下,不得已才让廉颇出战的。司马迁说的话很实在。结果如何?战斗一开始,“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障四尉。七月,赵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因首战失利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 廉颇的坚壁不出,并非像有人说的那样是英明之举,而是不得已而为之。长平之战,双方前后参战总人数当以百万计,旷日持久地磨蹭下去,谁都承受不了。如果廉颇能在远道而来的秦军立足未稳部署不定时给以重创,长平之战应该不会是这个结局。可是,由于廉颇初战失利,既而是消极防御,使得秦军有了重新调整部署的时间:一、调白起担任主帅;二、秦王亲自到前线督战;三、“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至此,赵国败局已定,就是谁也无力回天。坚壁不出,并不是赵国的战略初衷,因此“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而又闻秦反间之言”,撤了廉颇的主帅职务。赵王的怨怒是有根据的,被撤主要是廉颇本人战绩不佳,秦国的反间计只是起了催化剂的作用,根本原因还是廉颇违背了赵国的作战意图,作战失利。 长平之战,伤了赵国的筋骨,后人皆大骂赵括,其实,败势先已由廉颇铸成了,纵是孙子吴起他们来了,也无可奈何。由此看来,廉颇只能欺负小国,在对强秦的作战中就不行了:第一次是害怕,连出兵都不敢;第二次是失败,并无英雄的样子。 的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开篇就说,廉颇“以勇气闻于诸侯”,但那时是秦国着力南下,主力在巴蜀荆楚,赵国与周围国家相比尚属强大,廉颇假借着虎威,尚可打一些胜仗。但在秦人来攻时,他与赵奢、李牧、蔺相如等敢打敢碰的人相比,就不可同日而语了。然而,赵奢、李牧、蔺相如都没有廉颇名气大,这是因为廉颇还有一个负荆请罪的故事。 由于负过荆请过罪,仿佛廉颇是个襟怀坦荡、勇于改过的君子。可是,他这个人有了错误就改,改了却再犯。长平战后,赵王曾再次起用廉颇,“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是比以前更重用了。赵悼襄王立,因燕人乐乘伐燕有功,“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因为别人比自己功高了官大了,廉颇就犯了老毛病,把人家乐乘撵跑了还不算,竟然弃强秦压城的国家于不顾,为了个人怨愤,再一次耍小孩子脾气,跑到别的国家去了。可能是魏国也看明白了廉颇这个人,“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不但没有重用,而且不信任他。后来他从魏国又跳槽到了楚国。在楚国,他也没得到重用,这时,他说出了“我思用赵人”,可惜,为时晚矣。最后,廉颇老先生一个人默默无闻地客死在异国他乡。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共记廉颇、赵奢、李牧、蔺相如四个人,以攻战取胜论,赵奢、李牧、蔺相如三人皆在廉颇之上,司马迁以廉颇为记叙之首,并非是因他功勋最着,而是因为廉颇居赵为官时间最久,以他为主线便于叙述赵史,以补《史记·赵世家》之简约。 作为艺术形象的廉颇,可以保留其光辉,但是对于历史的廉颇,必须要实话实说。 赵惠文王初年,秦国欲东出扩大势力,赵国首当其冲。为扫除障碍,秦王曾多次派兵进攻赵国。廉颇统领赵军屡败秦军,迫使秦国改变策略,实行合纵,于赵惠文王十四年(公元前285年)在中阳(今山西中阳县西)与赵相会讲和。 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带赵军伐齐,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今山东郸城县西),威镇诸侯,而赵国也随之越居六国之首。廉颇班师回朝,被封为上卿(上卿为当时最高的官阶)。 公元前278年,廉颇又率军攻打齐国,破其一军。 公元前276年,再次伐齐,攻陷九城。 公元前275年,攻魏,陷防陵(今河南安阳南二十里)、安阳城(今河南安阳县西南四十三里)。 公元前269年,秦昭襄王不满赵惠文王违背盟约,出兵悍然攻赵地阏与(今山西和顺)。赵将赵奢率兵增援阏与,大破。不甘失败的秦王又发兵攻赵地几(今河北大名),廉颇救几,再破秦军。此后强秦长期不敢攻赵。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卒,孝成王立。 公元前262年,秦国进攻韩地上党。上党的韩国守军孤立无援,太守冯亭便将上党献给了赵国。于是,秦赵之间围绕着争夺上党地区发生了战争。这时,名将赵奢已死,蔺相如病重,执掌军事事务的只有廉颇。于是,赵孝成王命廉颇统帅20万赵军阻秦军于长平(今山西晋城高平市西北)。 公元前260年,廉颇在长平与秦军僵持两年左右,赵孝成王受秦国丞相范睢离间计,以赵括代廉颇,最后赵括战死,秦军坑杀赵军四十余万人。 公元前262年,强大的秦国攻打赵国,赵国派大将廉颇迎战。廉颇认为,秦国想以快取胜,赵国军队应该高筑堡垒,尽量的和秦国对峙,才有可能赢得战争。 秦国攻打不得,急的是抓耳挠腮,结果赵王误中秦国反间之计,起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帅,替代廉颇。廉颇革职后,不放心赵括,给赵括提了一些建议,但赵括却全然不采纳。廉颇非常气愤,大怒之下,交出帅印,骑马驰奔,要回邯郸。 廉颇告诉赵括:“秦军千里奔袭,利在速战,应以守为主”,并以“守势图”相托。不料赵括却冷眼相待,廉颇大怒之下,交出帅印,离开大营,骑马驰奔,要回邯郸。路过一村,百姓跪拜,这才发现自己仍然头戴帅盔,身披铠甲,足蹬战靴,觉得自己已经卸职,无披挂必要,便把这三件东西脱在这里,人们为怀念这件事便把这个村叫三甲村。 廉颇越走越不放心,他觉得赵括骄傲自大,轻敌麻痹,若轻率出击,必遭惨败。再加上赵军战士和百姓的挽留,心理就犹豫起来,一会儿觉得自己已经卸职,干脆走了吧;一会儿又觉得长平战事,非同儿戏,四十万生灵乃赵国元气......,是走,是留,他拿不定主意,在一个村边徘徊犹豫了好长时间,直到邯郸发来诏书催他回朝,这才哀叹一声离去。因此,百姓就把这个村叫徘徊村。 虽然诏书催发,去意已定,但沿途百姓仍拦路乞留。百姓为啥能认出他来,除了廉颇的白发白须外,最显著的就是他骑的那匹体格高大,浑身雪白的玉兔赛风驹。廉颇为了摆脱窘境,经一村时,忍痛换掉了他的宝马良驹,百姓就把这个村叫换马村。 赵国为抗击秦军,派大将廉颇屯兵长平,在今高平市米山村西北的摩天岭驻重兵。一日廉颇到摩天岭察看阵地。发现山腰有大量黄沙,为迷惑秦军,便令士卒用牛皮和苇席,在山中修起一座座“粮仓”。又暗令士卒于夜间拉运黄沙,装入仓中。秦兵见赵军军粮积如山,不敢轻易来犯,直到长平之战赵军大败后,秦军来起运粮食时,才发现仓中装的全是黄沙。后人便将此山称为大粮山,把摩天岭改称营防岭。今存“廉颇屯”旧址。 公元前251年,廉颇率军攻燕,大破燕兵,拜官相国,受封为信平君。 公元前245年,带兵攻取了魏地繁阳(今河南内黄县西北)。赵孝成王去世,其子赵悼襄王继位。襄王听信了jian臣郭开的谗言,解除了廉颇的军职,派乐乘代替廉颇。廉颇因受排挤而发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走,然后廉颇也离开赵国,先后投奔魏国和楚国,后老死于楚,葬于寿春,年约八十五。 公元前228年,赵国被秦国灭亡。 从廉颇的战斗史来看,其主要与战国七雄中其他国家交战,缺乏与商鞅变法之后,已成为虎狼之师的秦国的征战,魏、燕、齐等国家,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变革之后,已陆续衰落,赵国成为秦国之后战斗力排第二位的强国,廉颇以勇猛果敢而闻名于秦国之外其他诸侯国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最终在与秦国长平之战中一直处于守势,且节节败退,最终导致赵国换将,被秦军坑杀四十余万,国力大衰,最终成为被秦国灭掉的第二个战国七雄之一。 谈起廉颇,人们最易想起的便是成语“负荆请罪“和辛弃疾的那句“尚能饭否“,然而,对于廉颇所立下的功绩,人们却往往知之甚少。其实,历史上的廉颇乃是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与白起等人平起平坐,一生戎马,立下赫赫战功。 在廉颇生活的那个时代,战国列强之中,齐国最为强盛,其他各个国家都不是齐国一合之敌。齐湣王借着国力强盛,发动垂沙之战,大败楚国,又在函谷关之战中大胜秦军,再吞并宋国,自称东帝。甚至西侵三晋,意欲吞并周皇室,自称天子。 在齐国的日益嚣张,目中无人下,强占城池、烧杀抢掠等行为层出不穷。换句话说就是,这时候的齐国,逮谁都想揍一顿,但偏偏别的国家还打不过,只能忍气吞声。 终于,齐国的霸道行为使周边几个国家忍无可忍。于是,秦、魏、赵、韩四国便联合起来,攻打齐国,誓要讨回公道,在战争开始后,楚国也加入了这支队伍中来。而廉颇,就是赵国军队的首领。 在这次五国伐齐中,廉颇表现的异常英勇。据司马迁《史记》记载,此战“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意思就是说,廉颇打破齐军,攻下了阳晋这个地方,回国后,赵惠文王赏赐军功,封他为上卿。 赵军之所以能在这次战争中脱颖而出,不仅仅是因为有着偏颇这样的首领,还因为赵国军队在前任君主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下,逐渐摆脱了以往臃肿的作战方式,战斗力也直线飙升。 如果说在五国伐齐之前,廉颇的名声还是仅限于赵国之内的话,那么这次伐齐就彻底打出了廉颇的国际威名。此后,廉颇不断带领赵军四方征战,开疆拓土,为赵国立下汗马功劳。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79年,廉颇率军东进,直击齐国,并大破齐军。三年后,又率军攻入魏国几邑(今河北大名),虽然遇到了魏国军队的强烈抵抗,但还是再次进攻,几乎将几邑尽数占领。 仅仅一年后,廉颇便再次率军进攻魏国,这次不仅攻下了防陵(今河南安阳),还在此地“筑城而还“,极大地增强了赵国的名声和士气。就连当时不可一世的秦国,都在廉颇的手下吃过数次败仗,而此时的廉颇已经年过半百,但仍能提刀上马,征战沙场。 长平之战不仅使赵国由盛而衰,也是廉颇人生的转折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逝世,孝成王继位为国君。此时的秦国正在进攻韩国一处名为上党的地方,上党太守冯亭见城内军队孤立无援,面对秦军必败无疑,于是将上党献给了赵国。 于是,赵秦两国围绕上党地区爆发了激烈的战争,赵孝成王命廉颇率军于长平(今山西高平)阻挡秦军,双方在长平展开了长达数年的胶着,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 在这场战争中,秦军过于强势勇猛,致使廉颇不得不选择以逸待劳的防守打法,坚守驻地,但是谁也没想到的是,这一守,就是三年之久。 在古代,打仗其实就是拼后勤,谁的后勤跟得上,谁就能占据很大的主动,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此时的秦国,经过了商鞅变法的改革,国力空前强盛,粮草储备十分充足,完全可以保障军队三年的后勤供应。 相比之下,赵国就显得不够看了。对于当时的赵国来说,打一场持续数月的战争,各方面还是有保障的,但是这样一守守三年的拉扯,以赵国的国力,完全不足以支撑。 也许是后勤带来的巨大压力,使得赵王对廉颇这种以逸待劳的打法十分不满,于是便派遣赵括顶替了廉颇的位置,出任领军。 他一到任,便马上率领赵军主动出击,想快速解决当前双方胶着的场面,但是他这种打法正中秦国领军白起下怀。 面对主动出击的赵军,白起采用了“先分割,后包围,再歼灭“的战术,庞大的赵军被分割成零零散散的部队,孤立无援,对于赵军来说,形势极为严峻。
但就是在这种极度不利的情况下,赵括仍然率军坚持了46天之久,可见赵括并不是像人们印象中的那样,只会纸上谈兵。但是赵括最后还是没能率领军队杀出重围取得胜利,最终的结果是赵国40万大军全军覆没,但秦国同样损失了30余万兵马。 长平之战使得赵国彻底失去了与其他诸侯国征战的力量,此后一直处于劣势,致使后来的赵悼襄王听信谗言,解除了廉颇的军职,进而导致廉颇转投别国。 趁你病要你命,秦国将这句话贯彻的很彻底。在长平之战取胜后,秦国乘胜追击,第二年便派军攻打赵国,并且一直进军到赵国首都邯郸城下。 但是邯郸城内守军在廉颇的指挥下,攻守有度,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任凭秦国军队如何进攻都无法突破廉颇的防线,当然,廉颇也拿城外的秦军没办法。 赵王无奈之下派遣使者请求魏国出兵援助,也许是魏王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深知若赵国败亡,那下一个被征讨的必是魏国。于是派军支援,在魏军和廉颇的里应外合下,终于击退了秦军,并且一举收回了此前被秦国占领的土地。 虽然这次战争赵国取得了胜利,但是赵国的国力已经被长平之战消耗殆尽,此次的守城战更是进一步压榨着赵国国力,元气再次大伤。就在廉颇得胜而归之时,身处赵国腹地的燕国开始落井下石,偷袭了赵国。燕国这般行径使得赵王大怒,便命廉颇率领军队进攻燕国,把这帮宵小之辈狠狠地修理了一番。 鄗代之战,即赵国与燕国发生在赵孝成王十五年(前251)的一场决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场战争算是长平之战的“副产品”。在长平之战中,赵国折损了主要力量,国力大大削弱。此后周边国家屡屡侵扰赵国,意图趁火打劫。鄗代之战爆发这年,燕国丞相栗腹也是因为想要在其中“分一杯羹”而向燕王提议出兵赵国。 而长平之战固然损耗了赵国的主力,也让初生牛犊的赵括命丧沙场,但并未让廉颇就此失去了朝廷的重用。当燕国六十万大军向赵国来犯,赵孝成王命廉颇统帅赵国仅存的二十五万(一说十三万)兵将迎敌。这一次,廉颇不但没有闭门不出,还主动发动了攻势。 廉颇令另一员大将乐乘率五万兵士,于代地牵制南下的燕军。他本人则率领二十万人马,在鄗地与燕军主力交锋。虽然此时燕军人数远远多于赵军,但他们又是长途跋涉,又是骄傲轻敌,所以和同仇敌忾、誓死保卫家园的赵军相比实力远不能及。因而我们看到,鄗代之战中的廉颇所向披靡,丝毫没有年逾七旬的老人的羸弱,也不见先前与秦人交手时的“唯唯诺诺”。 到最后,兴冲冲来犯赵国的燕国不仅被打得落花流水,还失去了五座城邑。鄗代之战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廉颇也因这一军功而获封为相。能“唯唯诺诺”,亦能“重拳出击”,这或许就是廉颇夫子能教给我们的“负荆请罪”以外的又一道理。 教训完燕国之后,廉颇便再次跨上马背,带兵伐魏。但是小人郭开开始暗中作妖,廉颇在前线挥汗如雨,这人却在背后诽谤连连。而赵悼襄王也不辨是非,听信谗言,任命乐乘代替了廉颇的官职。 深受排挤的廉颇不甘心就这样被打落下马,便领兵攻打乐乘,逼迫乐乘逃走,但是这仅仅能解一时心头之恨,而不能帮助廉颇重回帅位。于是,愤怒的廉颇离开了赵国,投奔了魏国。 魏王对廉颇的到来,可谓是又爱又恨,说爱是因为有这样一位声名显赫的大将来投,任谁也会无比兴奋;说恨是因为魏王又担心廉颇此举,是和赵王共同演出的一台戏。 在这种矛盾下,魏王最终没有相信和任用廉颇。就这样,廉颇在魏国住了很久,也没有得到上战场的机会。在这期间,赵国多次被秦军围困,而赵国之中竟无一人能率兵征战,此时的赵悼襄王才又想起了这位已经年过古稀的老将,便派使者带着一副上等铠甲和几匹宝马前往魏国“慰问“廉颇。 不料,这个使者被郭开给拦住了,郭开开出了巨大的诱惑,让使者归来后在赵王前说诸如“廉颇不中用“之类的话,在巨大的蛊惑下,使者“拿人嘴短“,便答应了郭开的要求。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耳熟能详,正是那个“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典故。 后来廉颇又被请到了楚国,被楚王任命为将。担任楚帅的廉颇没有建立什么功劳,或许是真的老了,没有了往日的意气风发,没有了曾经的睥睨之气,也没有了年轻时的身强体壮,但是唯一不变的,依旧是那份征战沙场,为国效力的心。 身在楚国的廉颇,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故土,思念着那一方他曾经挥洒过不知多少汗水的土地,然而,他再也没能回到家乡。公元前243年,84岁的廉颇抱着满腔对故土的思念,在楚国郁郁而终。 廉颇这一生,从无名小卒到脱颖而出,再到率领千军万马,巅峰之时却遭排挤,无奈背井离乡,最终郁郁而终。后人将他列为“战国四大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列,足以证明廉颇的军事才能之出众、功绩之斐然。 廉颇还有一个称号,叫“德圣”!廉颇被称为德圣的理由有三个: 什么叫贵族精神?我们来看个故事:楚﹑宋交战的时候,楚军渡河,宋襄公为了“仁义”二字,放弃“半渡而击之”的良机,楚军渡河后阵型溃散,宋襄公再次放弃“攻敌于立足未稳”,等到楚军整顿完备,军容整齐的杀过来,宋军才完成最后的君子之战。结果可想而知,宋军大败。直到死,宋襄公都还坚持认为:打仗就要堂堂正正的像大丈夫一样的对决,任何乘人之危的行为都非君子所为!这,就是“贵族精神”,它就像是旧贵族之间不约而同而形成的行为准则,如果你不遵守,你就不是这个圈子的人,你就会遭到大家的排挤。 廉颇的一生,你可以仔细去看他的战斗经历,那就是典型的贵族式的战争方式。长平之战墨守成规,瘀与之战技不如赵奢,廉颇就是这样一个贵族范儿十足的将军。此为廉颇的一德也。 我们都知道“将相和”的故事。身为上卿的廉颇,在经历了对蔺相如短暂的抵触之后,马上意识到:如果他和蔺相如继续斗下去,不管谁赢谁输,最有利的都会是别的诸侯国。于是,他放弃个人恩怨,主动向蔺相如求和,“负荆请罪”的故事便由此而来。能把国家利益放于个人利益之上,此廉颇二德也。 晚年的廉颇,由于郭开的进谗,被赵悼襄王赵偃剥夺兵权。廉颇一怒之下,赶走了前来收缴兵符的乐乘,此时,廉颇有三种选择:一、反了,带领手下的将士以清君侧的名义,除掉郭开,然后掌握赵国军政大权。这是可行性非常大的一种选择,因为甚至连跟随廉颇多年的将士都认为:廉颇很冤枉!廉颇该这么干!二、投敌,带领士兵投降他国(最近的魏国),还可以出将入相。三、只身逃走,扔下手里的士卒,只身逃亡。结果廉颇选择了对他自己来说的最下策,就是第三种选择,这也使得赵国躲过了一次兵祸。此为廉颇三德也。 廉颇逃亡魏国和楚国后,一心还想回国效力,结果又被郭开阻扰,最终死在了异国他乡。 廉颇清白的一生就到此截止了,正如他清白的来,而他的“德”胜却成了贵族精神永恒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