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军事小说 - 宅男的战争在线阅读 - 第27章,徐州会战3

第27章,徐州会战3

    毫无疑问,几个yin*荡*犯*贱的小鬼子刷刷的就被陆强他们解决了,留下了几具尸体,至于那位被侵犯妇女,已经不知踪影了,不知道是逃走了还是自杀去了,不过陆强认为是自杀去了,毕竟这个时代的女人对于贞//cao看的还是很严的。

    “嗡嗡嗡嗡~~~”十几驾飞机从空中飞过,目标方向就是滕县那边,滕县地区战斗如火如荼的进行,每天大批飞机来往,满载过去,空载回来,有时候少了一两架,或者冒黑烟,看来那里空战也很惨烈。

    一直到小鬼子的飞机失去身影后,几人才收回视线,“走。”陆强一挥手,招呼他们走。

    “彭!彭!彭!!!”一枚枚上百公斤的航弹从机腹丢下,整个国军战场,被一团团火焰笼罩,漫天的尘土,让人睁不开眼睛。土工作业不及格的国军们,被炸死了一批有一批,活下来的都打红了眼,几挺捷克式机枪打的冒烟,枪管换了几茬,黄灿灿的弹壳雨点般落在壕沟里。

    “轰!”一发榴弹落在这个机枪的位子上,然后爆炸,rou身的士兵直接被撕扯开来,内脏飞的到处都是,那挺捷克机枪,现在已经不知所踪了,唯独还剩一更扭成麻花状的枪管插在失去一条胳膊的副射手的脑门上,没有任何东西流出了,因为不管是血还是脑浆,都被guntang的枪管烫熟了,凝成固态,并且还散发着令人诱人的香味。

    “板载!”“板载!”

    进攻的日军,高喊着“板载”冲锋,歪把子,掷弹筒都在距离国军阵地不足百米的地方开火,投掷榴弹。

    “咻!”一枚从侧面飞来的子弹从一个拿着掷弹筒的鬼子太阳xue射进去,再带着一串红色的不明物体从另一边飞出来,毕竟SVD的穿透力可是杠杠的,毛子的东西,就是皮厚,耐cao,威力大。

    “命中,下一个。”距离近一千米,陆强自认自己没这实力打到千米外,所以老老实实的拿起望远镜当起了观察手,将鬼子的机枪手,掷弹筒手一个个端掉。

    “撤退!撤。。。”机枪,掷弹筒全部失去作用,一个鬼子军曹立马高呼“撤退”。不过因为喊话时立起身子,导致什么明显,第二声还没喊出了,就被豹子挂了。

    “报告团座,日军被打退了。”

    “好!”741团团长大叫一声,因为日军进攻失利,很是高兴,别人都被日军打的屁股尿流,而自己却阻挡了日军,得请功,报多少呢?杀敌500?不行,要不杀敌1000,恩这个可以,就这么报上去。

    “走,到阵地上去看看,鼓励一下士气。”团长很高兴,决定要要去阵地上看看,耍耍威风,于是披着大披风,带着来到阵地前线,拿着望远镜,在一帮人众星拱月之下,看着鬼子阵地,指手画脚的,颇有“大将”风采。而这个团长所做的一切,无疑是在告诉鬼子:“我在这里,你们来打我啊!你们不打我,就是孙子”。

    “咻!”刺耳的尖啸声,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从鬼子后方阵地飞出来,后面还跟着一大群黑乎乎的,都发着刺破空气的尖啸声。

    “防炮!!!”

    “轰轰轰!!!”爆炸声络绎不绝,都集中在这个团长所处的地方爆炸。

    “作死啊!”陆强从望远镜里看到这一切,感叹那个傻/逼团长真会自己作死,而且还带了一票人死了。

    “团长死啦~~~”国军阵地里响起撕心裂肺的吼声,然后军心大乱,然后。。。没有然后了,都散了,跑都来不及,各种枪械弹药丢的到处都是。

    “没救了,撤吧。”陆强看着攻上阵地的日军,无奈摇头,招呼豹子撤退。

    “老大,这么快就结束战斗了?”原地休息的虎壮他们看见陆强和豹子回来了,立马上前问道。

    “被一个老鼠屎破坏了。”陆强骂道,之后将刚刚发生的事情重复了一遍。

    “那个傻/逼团长,这不是往鬼子的炮口上送嘛。”山猫听后,愤愤不平,表示他想要鞭尸(不过,貌似尸体已经没有了,都成了渣)。

    “这个团长,自己死就算了,还带着一帮人一起死。”。。。几人纷纷声讨这位已经成了渣的团长。

    “好了好了,我们改走了。”陆仁道。

    为进行南进作战,日军第2军第10师团于2月间组成了以第33旅团为基干的濑谷支队(3月1日濑谷启少将替代田荣次郎少将,任第33旅团旅团长)

    濑谷启于3月8日到达兖州接任支队长,当日晚20时接到第10师团“作甲第119号”命令,令其作好进攻准备,以便“在适当时机击灭津浦沿线之敌”。师团参谋长堤不夹贵大佐还同时下达了书面指示,要求该支队“以主力攻击时,须先进入界河附近,尔后按当时情况,期望能一举追至滕县南面地区”。3月13日,第10师团师团长接到第2军令其“击灭大运河以北之敌”的命令后,立即又向濑谷支队下达了应“追击到临城”的补充指示。

    第五战区第22集团军发现当面之敌从3月4日起不时以小分队向第125师阵地实施威力搜索,日军飞机也频繁进行空中侦察,判断日军将发起大规模进攻。为将敌军阻止于滕县以北地区,3月10日前后,孙震重新调整部署:将控制于临城地区的总预备队第122师师部及第364旅移驻滕县,将第124师师部亦由利国驿移驻滕县,并任命第122师师长王铭章为第41军前方总指挥,统一指挥第122师和第124师。王铭章将第122师的第364旅部署于滕县以北约8公里的沙河一带构筑阵地,加强正面防御的纵深;令第122师的第366旅进出至滕县东北约50公里的城前地区,掩护第45军第一线部队的右侧翼。这时第45军第125师的第375旅主力在界河东西之线,第373旅主力在普阳山,第127师主力在龙山地区。

    3月14日拂晓,日军濑谷支队在飞机、战车掩护下,从两下店开始向中国军队的阵地进攻,很快突破了石墙、下看埠、白石山以及香城等前哨阵地,进至深井、界河、普阳山及龙山等主阵地带以北之线。第22集团军第一线各部依托既设工事顽强抗击。日军猛攻竟日,中国军队虽然伤亡甚众,但阵地屹然未动。

    15日拂晓,日军除继续由正面进攻外,还加强了两翼的攻势,并企图迂回至主力阵地侧后。右翼龙山一带因地形有利,又有第127师主力防守,所以形势尚稳定;左翼深井方面,第370旅力量薄弱,伤亡太大,形势危急。王铭章急调滕县城中仅有的一支战斗部队——第124师的第372旅至深井以南的池头集建立第二道防线,以掩护深井第370旅之后背,并加强纵深防守能力。

    由于第22集团军的作战指导是企图以阵地防御将日军阻止于滕县以北,所以在日军进攻前后逐次将主要战斗部队全部部署于滕县城北各地,滕县城关地区仅有第122、第124两个师部及第364旅1个旅部,共有4个特务连的战斗部队。当战斗进展激烈、城外各阵地伤亡急剧增加、形势极为严峻时,第五战区电令孙震:“滕县为津浦路北段要点,关系全局,应竭力死守。”同时告知第20军团第85军正在驰援途中。孙震将情况及命令告知王铭章后,王铭章决定加强城防力量,固守待援,立即电令城前第366旅迅急回援滕县;令第364旅炸毁铁路大桥,留1个营防守北沙河,1个营防守城西洪町,其余撤入城内;令临城的第41军特务营赶赴滕县。

    15日黄昏时,界河阵地已被突破,龙山被敌包围。由城前返回的第366旅仅先头1个营撤回滕县,主力在城头村附近与日军迂回主力部队遭遇,被迫向临城方向退走。至15日夜,滕县城关地区的部队虽然番号很多,但实际战斗部队仅有11个步兵连、1个迫击炮连,共约2000余人;此外还有师、旅部的4个特务连约500人,滕县地方武装约500人。总计约3000余人。由北沙河退入城中的第122师第364旅第727团团长张宣武受命为滕县城防司令,统一指挥城关各战斗部队。他部署由城前退回的第398旅的1个营防守东关,令第727团1个营防守东、北面城墙,令由临城赶来的第41军特务营防守西、南城墙;其余为预备队,控制于东门内。

    日军濑谷支队进至滕县附近时将部队区分为两队。其支队主力进攻滕县,第63联队配属一部炮兵及战车,由辛庄、中顶山迂回至滕县以南,切断滕县中国军队的退路,并向临城攻击前进。

    16日8时,濑谷支队留一部兵力继续进攻北沙河,主力迂回向滕县发起进攻。先对东关进行了约2小时的炮火准备,然后集中火力将东关外围土围墙轰开一个缺口,在猛烈机枪火力掩护下,以约2个小队的步兵向缺口处冲击。守军以密集的手榴弹火力封锁了缺口,并将敌击退。10时至16时,日军对东关连续发起了5次冲击,均被守军击退。但守军伤亡太多,曾3次从城中调预备队补充。日军经整顿后,于17时许又组织第6次冲击,突击部队改以三梯队实施波浪式冲击,同时还延伸火力向东门及城内实施拦阻射击,以阻止城内部队增援。经激烈rou搏,至黄昏时,日军突击部队第三波冲入东关,兵力约1个小队。当夜,守军再由城内增调1个连组织反冲击,将突入之敌大部歼灭,收复了东关。24时左右,防守深井、池头集的第370旅、第372旅残部及防守北沙河、洪町的第727团2个营先后由西门退入城中。此时滕县城北第45军各部均已在阵地被突破后分向微山湖及峄县等地溃退。

    17日6时许,日军在飞机、炮兵火力掩护下再度向东关进攻,仍未有进展。下午将主攻方向改在南城,先以15厘米榴弹炮集中火力轰击城墙,致城墙上的守军大部牺牲。激战至15时30分,日军由坍塌处突上城墙,迅速向东、西城墙扩张战果。守军残部由西门退至西关车站。不久,东关及西城门楼均为日军占领,仅余城内、北门及东北城角的守军仍在继续抗击,王铭章在城中十字路口附近指挥巷战。但在日军强大火力制压下,守军逐渐失去指挥。王铭章企图至西关车站组织该地残部继续防守,在转移途中中弹牺牲。城中守军残部仍人自为战,逐屋抗击。18日中午,日军完全占领滕县城。

    当14日日军开始进攻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即致电蒋介石,请派军事委员会直接控制于豫东的汤恩伯第20军团第85军的第4师增援津浦路。经同意后即电告汤恩伯:“敌于津浦北正面增加兵力,大举反攻,以牵制我鲁南之作战,邓部(指第22集团军)兵少械劣,正面薄弱,两翼空虚,恐难拒敌,已电呈委座调贵军团85军驻商丘之一整师(指第4师),由火车输送至滕县附近,作第22集团军之总预备队。”汤恩伯一方面向蒋介石去电:“恳明定本军归辖系统,以明职责”;一方面电复李宗仁:“恳将本军团全部调津浦北段出击,避免分割零碎使用,以益战局而杜分散,或作无代价之消耗。”实际上不肯令所部转隶别人指挥。当夜21时,汤恩伯接蒋介石来电,令其“85军即晚准备由商丘乘车经徐州向临城输送,务于17日拂晓前到达临城集结完毕”的命令,蒋同意第52军也随后东调,虽然隶属于第五战区,但全军团仍待汤“到徐州指挥”。汤这才复电李宗仁,应允令第4师出发。15日11时,李宗仁又电告汤恩伯:“铁道正面敌已突破界河阵地,进入二十里铺附近”,速令第4师“先头一部开往滕县附近,增加22集团军正面之抗战”,同时要求第85军“主力集结临城东北地区待机出击”。

    16日,当滕县以北第45军阵地相继失守、第41军第122师已被围困于滕县城中、前线形势已极恶化时,第五战区还在计划将进攻的日军消灭于滕县以北。当日16时下达作战命令,主要内容为:“(1)敌为牵制我鲁南之攻击,现集中济南以南之兵力,由铁路正面向我22集团军猛攻中。(2)战区为击攘沿津浦线南下之敌,从铁道东侧包围该敌,将其聚歼于邹县以南地区。(3)第22集团军应在现地极力拒止敌人,俟85军迂回成功后,转为攻势,以收前后夹击之效。(4)第85军除一部直接支援第22集团军巩固滕县城防外,主力由铁道以东地区向下看埠亘邹县间迂击敌人,到达邹县南方高地附近后,相机向南与22集团军夹击两下店以南之敌而聚歼之。在迂回运动间,须派出极有力之右侧支队警戒前进。(5)第3集团军(欠51军)应全线对当面之敌反攻,并以有力部队由济宁以北地区向兖州以北攻击前进,努力遮断敌之归路并阻止其增援。”第85军第4师先头部队在到达滕县以南的南沙河时,与向临城迂回的日军第63联队先头部队遭遇。汤恩伯抱定“避免临城决战”的方针,急令第85军以“第89师舒旅(第267旅)占领临城、官桥正面”,“主力向东西集山、凤凰庄一带集结”,没有派部队增援滕县。17日晨,日军第63联队开始向官桥进攻,并以一部兵力向官桥以南的临城迂回。经战斗后,第85军退至峄县(今枣庄南)地区,第22集团军总司令部退至利国驿,临城为日军占领。

    18日,第20军团的第52军到达韩庄、利国驿地区,以第2师的第8旅占领沙沟,掩护主力在运河南岸布防。

    临沂地区战役

    日军第5师团为配合津浦路正面第10师团的作战,其坂本支队在休整及增配战车中队后,于3月9日开始在飞机、大炮及战车的掩护下集中兵力,重新从汤头向临沂东北地区的第40军发起进攻。守军虽然拼死抗击,但阵地仍不断被敌人突破。沂河以东、汤头以南的白塔、沙岭、太平、亭子头等处先后失守。第40军被压迫至临沂城郊地区。

    早在日军刚攻占汤头时,李宗仁就已电令张自忠的第59军“即日由滕县输送到峄县转赴临沂,接庞(炳勋)任务,击破莒、沂方面之敌,恢复莒、沂两县而扼守之”。此时,第59军正向临沂转进中。李宗仁为了使庞炳勋军与张自忠军能更好地协同作战,特派战区参谋长徐祖诒代表战区司令长官去临沂指导作战。并致电庞炳勋,大意为:临沂为台儿庄及徐州屏障,必须坚决保卫,拒敌前进。除已令张自忠部来增援外,并派本部参谋长前往就近指挥。庞炳勋接电后,重新调整部署,缩短了战线,以第115旅(欠第229团)防守桃园至蒋家庄之线,以第116旅防守蒋家庄至黄山之线,以第229团、补充团及军、师直属队为总预备队,控制于临沂城关地区,以第89师师长马法五为前线总指挥。

    3月11日,徐祖诒和张自忠率第59军从峄县急行军,于12日到达临沂城西地区,当日召开作战会议。两位军长统一认识后,由徐祖诒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名义于13日下达了作战命令。主要内容为:“(1)59军以一部确占石家屯一带高地,向葛沟、白塔间分途侧击,牵制敌人之增援;主力由船流至大、小姜庄间渡河,向南旋回,与40军呼应,包围歼灭敌之主力于相公庄、东庄屯、亭子头以南地区。在高里附近之陆战队暂归指挥。(2)40军以主力由沂河东岸与59军呼应,包围敌之主力歼灭之;在沂河西岸之一部,渡河侧击尤家庄附近之敌。(3)两军作战地境(略)。(4)以上各部着于13日晚准备完,14日拂晓开始攻击。”

    第59军以第38师附野炮第1营为左翼,于13日16时出发,先以1个营占领茶叶山,掩护师主力在石家屯、刘家湖、钓鱼台地区向东展开;第113旅、第112旅为第一攻击部队,进攻张家庄、白塔、沙岭一带敌人;第114旅为预备队,随师部位于刘家湖。第180师(欠第81旅)附山炮第1营为右翼,13日16时30分出发,至前安静庄、大小妾庄地区向东展开;以第26旅担任第一线攻击部队,进攻徐太平、亭子头一带的敌人;第39旅为预备队,随师部位于中安静附近。军部在进攻开始时位于朱潘村。

    14日4时,第59军各部强渡沂河,开始进攻,第39师在河西的部队亦同时向当面之敌进攻。第39师右翼第117旅进展顺利,击退当面之敌后进至东西旺庄、东西沙庄一线;左翼第115旅战斗终日,没有进展。第180师经激战后,于16时攻占亭子头,日军向南撤退。第180师跟踪追击,至15日,先后攻占徐太平、郭太平、大太平等六七个村庄。第38师进攻沙岭,遇到敌人的坚强抗击,激战两昼夜,仍无进展。16日拂晓前,日军增援兵力到达,转为反击,由沙岭从两个旅的结合部渡过沂河,向第38师后方“崖头、刘家湖、苗家庄、钓鱼台之线猛攻,并以飞机十余架轰炸”,与第38师预备队第111旅激战于崖头、苗家庄地区,并攻占了船流、刘家湖。

    张自忠根据当时的战况迅速采取措施,调整部署:令第38师以有力的1个团加强茶叶山的防守,作为军的主要支撑点;令军部骑兵营由石家屯东渡沂河,向葛沟、汤头间出击,袭扰敌之后方;令进至河东的部队全部撤回河西,阻击渡至河西的敌人。双方在刘家湖一带展开激烈的rou搏争夺战,“刘家湖失而复得者四次,崖头失而复得三次。茶叶山一度被敌占领,旋即夺回”。至17日上午,第59军已伤亡6000余人,第一线作战部队的营长伤亡三分之一,连、排长已全部易人,但该部队仍坚守阵地,顽强战斗。此时日军因伤亡甚众,亦已无力发动强攻。张自忠掌握战机,集中全力组织反击,于当日黄昏后,利用敌人得不到飞机支援而又不惯夜战的有利条件,向河西之敌发动进攻。激战竟夜,以逐屋争夺的rou搏战将渡至河西的日军击歼近半。在日军遗弃的尸体中发现有第11联队联队长长野佐一郎大佐、第3大队大队长牟田中佐及第9中队中队长等多名军官。又据在刘家湖所俘一等兵玉利陆夫说,这次沂河两岸战斗,第5师团坂本支队伤亡约3000余人。日军大部退向莒县,一部退至汤头。张自忠令第38师的第114旅向汤头方向追击,停止于汤头以南李家五湖一线。其余部队除一部沿沂河西岸、茶叶山一带警戒外,全部集结到刘家湖一带休整。沂河以东日军在其主力北撤后,亦向傅家池、草坡一带撤退,第39师进至书家庄(树沂庄)一线。

    李宗仁根据庞炳勋18日24时所报关于临沂方面日军损失情况(报告日军“伤五千余,亡三千余”),判断日军暂时无力组织大规模的进攻,而19日峄县失守,津浦路正面形势紧张,于是于20日电令第59军留1个旅协同第40军防守临沂,主力转进“费县集结整顿后,乘虚向滕县南北地区,与由南阳镇附近渡河之第3集团军部队呼应,截击南下或北退之敌”。张自忠留第114旅归庞炳勋指挥,自率军主力于20日晚开始向费县转移。22日接到蒋介石电令,改令“以主力仍须与庞军团相协力肃清临沂当面残敌外,以约三至四个团经泗水进击曲阜方面,牵制敌人”,但此时军主力已离开临沂。

    25日,第40军桃园、三官庙左翼阵地被日军突破,退守九曲店一带。第59军急从第38师抽调3个团,于当日20时西渡沂河,向已占领桃园、三官庙之敌实施夜袭,收复了桃园,但三官庙未能攻下。26日全天,沂河两岸均在激烈的反复争夺战斗之中。至黄昏时,第59军在桃园的3个团“出击受挫,复撤河西”;古城一带的部队在日军猛攻下,为“节约兵力”缩短战线,亦退至十里铺、前后岗头线。临沂形势又趋紧急。庞炳勋电告蒋介石:“职军伤亡殆尽,总计战斗兵现不满千人。”徐祖诒于26日15时亦电告李宗仁:“庞军兵力损失过巨……已失战斗力,张军实力虽剩半数,而士气较前甚差,非有生力援军,临沂难守,祈早决定。”李宗仁急调第57军第111师的第333旅及第20军团的骑兵团驰援。

    27日拂晓开始,日军将主要进攻方向指向沂河以西的张自忠部。至28日夜,张自忠向李宗仁电告:“战事激烈为前所未有……职军两日以来,伤亡两千人,连前此伤亡达万余人。职一息尚存,决与敌奋战到底。”29日7时,第333旅到达临沂城东,下午,第20军团的骑兵团亦到达临沂城西。但此时日军第2军“因濑谷支队(台儿庄)方面的战况吃紧,命令第5师团救援濑谷支队。于是第5师团命令坂本支队暂时中止攻击沂州(临沂),去救援濑谷支队。坂本支队队长在临沂附近留下步兵约2个大队,主力从29日夜开始缩小战线,撤兵南下”。临沂形势有所缓和。

    3月30日,临沂守军发现日军“向北退却”,当即“令333旅沿沂河,骑兵团向艾山、义堂集一带追击”。日军第5师团师团长板垣征四郎在坂本支队西进后于3月31日进至汤头,接着又进至临沂西北的义堂集,指挥坂本支队留下的两个大队,将追击的中国军队阻止于汤头及义堂集以南,然后重新调整部署,增调部队,作再次进攻的准备。临沂地区虽然每日仍有战斗,但在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前,形势相对稳定。在临沂地区1个多月的战斗中,第59军及第40军共伤亡1万余人。日军第5师团伤亡约3000余人,并未能完成攻占临沂的任务。这是该师侵入中国以来,继平型关受挫后遭到的第二次严重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