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我就是叶湘伦在线阅读 - 第13章 影评

第13章 影评

    对于叶湘伦的这种行为,叶父叶母有些意外,他们感觉叶湘伦有了一些改变。

    说不上来什么感觉,但是感觉以前叶湘伦与他们之间有一层隔膜,而现在,隔膜已经消失了。

    这一顿饺子是叶湘伦穿越以来,吃过最好吃的一顿饭。

    吃完饭,叶湘伦给手机开了机。

    逃避网暴最好的方法,不接触消息源。

    这几天室友给他打了很多电话。

    他赶紧一一的回电,最后,来到了张浩阳。

    “喂,叶哥?”

    “嗯,浩阳。”

    “叶哥你没事吧?”

    “没事了。”

    “你别管那些喷子,自己没有眼光而已。我敢说这电影是有史以来拍的最好的。”

    “嗯,知道了,谢谢。”

    “那啥,叶哥,我还有点事,就先挂了。”

    “嗯,挂了吧,拜拜。”

    嘟,电话挂断了。

    此时张浩阳正在办理退学手续。

    向父亲寻求帮助的时候,父亲与他进行了一个对赌协议。

    父亲一直不看好他,一点都不想他混娱乐圈,哪怕是幕后。

    父亲一直是希望他学习经商继承家里的产业。

    理所当然的,这种成绩,在好的电影,在前卫的电影,不受观众认可不受市场认可的电影。

    在商人的眼里,这种电影就是一个失败品。

    至于电影到底如何,他根本没去看。

    张浩阳其实很恨,他不恨叶湘伦,因为这剧本确实很棒,叶湘伦为电影写的钢琴曲包括最后的片尾曲,都很好听,同时叶湘伦本身的演技也无可挑剔,尽管拍摄现场ng很多次,但是最后成片是完全没问题的。

    他也不恨他父亲,因为父亲确实给他提供了帮助,也给了他机会,只是他自己没把握住而已,他太文青了,不愿意拍那些迎合市场的垃圾流水线作品。

    他恨的仅仅是市场,他恨的是舆论。

    当天晚上,他已经办好所有事情,已经回到了老家。

    但是,事情却迎来了转机。

    当晚,有着这世界最好的中文系的学校——华夏学府的教授,他发了一篇文章。

    在文章里,他毫不客气的谴责了这种网络环境,以及那些进行网络暴力的人。

    同时,他表示海上钢琴师是他看过最好的电影,他非常欣赏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

    最后,他还写了一篇影评,这仿佛不是他这种身份该干的事,但是他就是这样做了。

    仿佛依靠这种方式唤醒人们的良知,也同样不希望如此璞玉被埋葬。

    海上钢琴师结合了历史背景的。

    表面看《海上钢琴师》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大海上,与世无争的故事,但却暗含深刻的时代印记与家国情怀。

    比如,影片一开头便出现这样的场景:一艘客轮缓缓驶向纽约,当风尘仆仆的乘客们看到远处的自由女神像后纷纷欢呼。

    再比如为什么男主角会叫1900这样一个名字。

    其实这指向了一件历史故事——意大利移民潮。

    对于意大利人来讲,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

    意大利有着璀璨的文明,尤其古罗马时代、文艺复兴时期,其文化、经济曾在欧洲各国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但到了十五世纪末,法国和西班牙争夺亚平宁半岛斗争激化,导致了持续数十年的“意大利战争”,使意大利受了比较严重的内伤,之后,掀起“意大利复兴运动”,直到1870年,才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

    长年战乱使得意大利的资本主义文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欧洲其他发达国家,以至于大批居民受不了国内落后的经济环境而背井离乡,纷纷移民至美国、阿根廷、加拿大等国,其中移民数量最多的当属美国,截至1900年,仅美国纽约就有多达二十万的意大利人。

    在异国打拼并非易事,这其中有着太多不为人知的辛酸与血泪。影片开篇便提及这段历史,明确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为理解影片提供了线索。

    而这里,叶湘伦做了些改动,根据这世界的真实历史,他给改编成了华夏东北地域向南方移民。

    而那若隐若现的自由女神像,也给改成了魔都最标志性的沿海建筑。

    不同的历史背景,但是却表示出了相同的隐喻。

    可如果单纯地将影片理解为纪念“移民潮”就又错了,影片的格局远比想象中宏大,上述事件只是一个引子,影片的矛头指向的却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整个动荡的资本主义世界。

    电影开篇反复出现“世贸大厦”,但它却隐没在远方的雾气中,若即若离,给人一种不安的感觉,这是一个单纯的镜头,还是想借此表达什么?

    1900年前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世界市场大一统。

    在这种形势下,华夏南方城市迅速发展起来,尤以魔都为最,当时的街头巷尾充斥商业气息,马车渐渐被汽车所取代,一片繁荣景象。

    但资本主义的发展直接导致对资源的争抢,殖民战争、经济危机接踵而至,世界处于水深火热中。

    这就不难理解“世贸大厦”的隐喻,暗示着资本主义文明的虚假繁荣,也预示那些前往南方的移民者们惨遭梦碎的悲惨命运。

    除了巧妙的隐喻外,影片还通过对话以及精心设计的桥段展现船外世界的动荡局面,比如:

    “爵士乐发明者”杰利·罗尔·莫顿向男主发起挑战,影片刻意丑化他的形象,让他身上散发着浓厚的铜臭味儿。

    有个唱片公司的商人慕名来船上录制男主的钢琴曲,扬言将唱片卖到世界各地,让男主拥有梦寐以求的财富。

    这两个人一副jian商嘴脸,实则影射世人追名逐利的社会风气。再有,就是通过对话,让我们了解到当时的世界正处在战乱中。将故事设置在一船之上,但世界却已尽收眼底。

    通过男主的种种反常表现,能看出导演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质疑:

    第一个反常表现:面对“爵士乐发明者”杰利·罗尔·莫顿的挑战,男主完全不将打败他当作一回事儿,而是放松地欣赏对方的音乐。

    第二个反常表现:男主对唾手可得的财富丝毫不感兴趣,宁可违约把唱片送给一见钟情的女乘客,也不愿同商人合作。

    还有一个最反常的表现是:

    男主从出生开始就没离开那艘船,内心深处对城市充满排斥。

    有一次,男主为追求爱情终于打算离开客船,可他停留在舷梯上,思考良久,最终却又返回了船舱。

    这是电影最经典、也最令人难以理解的一段:明明离开船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为何却选择留下?

    是因为懦弱吗?

    答案绝非如此简单。

    男主在影片最后有一段意味深长的独白:

    “阻止我脚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见的东西,而是我所无法看见的那些东西。你明白吗?我看不见的那些,在那个无限蔓延的城市里,什么东西都有,可唯独没有尽头。”

    “那个世界好重,压在我身上。你甚至不知道它在哪里结束,你难道从来不为自己生活在无穷选择里而害怕得快崩溃掉吗?”

    “我是在这艘船上出生的,整个世界跟我并肩而行,但是,行走一次只携带两千人。这里有欲望,但不会虚妄到超出船头和船尾。你可以在有限的钢琴上表达出无限的快乐,我已经习惯这么生活。”

    这段独白究竟在表达什么?

    我认为不能单纯从表象来理解,因为这部电影本身就是一个明显不真实的故事,充满荒诞的色彩,这点只要是普通人都看得出来:

    首先,不可能有人会永远住在船上而不上岸,尤其在船舶报废之后,如果钢琴师不下船,吃什么、喝什么?

    可电影没去表现这些东西——是剧本逻辑有问题吗?

    当然不是!

    导演就是希望用这么一个极为荒诞的故事来影射现实,所以,我们不能以正常人的视角来判断男主的行为动机——“海上钢琴师”实则隐喻着那个漂泊动荡的年代,寄托着导演的哀思: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排斥,对古朴、自由、文艺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然而,时代的轮渡绝不会为谁而停止,所以,废旧的客船最终被引爆,钢琴家和他的理想世界也最终化为尘埃,沉入无边无际的大海。

    很多人抱怨:生活压力大,各种不自由,却不知道“快乐”与“自由”更多是精神层面的。

    影片中,钢琴师虽蜗居在小小的客船上,但他陶醉在热爱的音乐中,心灵无比快乐而自由,可陆地上那些为欲望绑架的芸芸众生反而没有这份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