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王安石变法前后的政治背景
站到今天的历史角度再来回顾千年前的这场社会改革,王安石变法的宗旨其实就是致力于解决宋朝当时的“三冗”问题。
为此,王安石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手段,目的就是精简人事、精简费用、增加国家的收入,同时又不增加人民的负担。
北宋初年,宋朝统治者由于对土地兼并采取“不抑兼并”态度,导致三分之一的自耕农沦为佃户和豪强地主隐瞒土地,致使富者有田无税、贫者负担沉重,连年的自然灾害加剧了农民苦难,因而造成各地农民暴动频繁。北宋与西夏和辽国发生多次战争,土地不断遭到外族的蚕食。
朝廷内部的改革派与守旧派的斗争也日趋激烈。
加之北宋政府采用分化事权的方式以集中皇权,比如,宰相职位一般由多人担任,同时还设定了枢密使、参知政事、三司使,来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权。官职也不断增加,导致北宋机构臃肿。同时,由于封建社会根深蒂固的恩荫制,一个官僚一生当中可以推荐数十个亲属来当官。
北宋时期还大兴科举,参加科举应试的人数急剧增加,考取进士人数也相应地增加。这一现象,被称之为“冗官”。
当时的北宋政府为了防范武将实行更戍法,频繁调动武将,导致“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并设立不同机构管辖军队,调兵权与领兵权分离,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由于军队涣散,指挥效率和战斗力较低,导致北宋在与辽国和西夏的斗争中常常失败。
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只得招收流民入军,军队数量有所增加。灾荒年还得再招募一些流民进入到军队中去,不仅军队战斗力下降,军费还相应地增加。这一现象,分别叫做“冗兵”、“冗费”。
冗官,冗兵、冗费等问题导致政府财政支出增加,不仅如此,北宋政府每年还要给西夏和辽“岁币”,与此同时由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富豪隐瞒土地,导致财政收入锐减,因而又造成了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
王安石出身贫苦,深知国家的弊病,于是便想对症下药。宋朝养兵太多,他就提出全国皆兵,凡是身体好的人都有当兵的义务,平时加强训练,有战事时,这些人就可以征调出来作战。官员效率低下,他就提高吏员的地位和俸禄,吏员有了足够的薪水,就会减少违规,效率也会得到提高。
于是乎,有了王安石的上位。
熙宁元年(106时,新即位的小皇帝宋神宗问王安石道,当今社会的治国之道,爱卿你认为什么是重中之重?
王安石答道,“以择术为始。”
也就是说,我们要找到治理国家的霹雳手段。当然了,这与如今“弃术近道”的观点截然相反,可能王安石同志觉得当时的儒家大道已经无法约束社会的进程了,必须得靠一点权术来变革一下才能以奏效。
到了熙宁二年,宋神宗又问王安石道,不知爱卿心中的变革之术,以何为先?
王安石答道,变风俗,立法度,方今所急也。
熙宁二年(1069)二月,在给神宗小皇帝洗脑成功后,踌躇满志的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由于深得宋神宗的赏识,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进行变法。
在经济方面,王安石出台了相当多的举措。
比如,他提出了免役法,即让不愿服劳役的人缴纳一笔钱,朝廷用这笔钱雇佣专业做劳役工作的人代替他们。这个方法确实很精简,朝廷得到了一笔经费,就是所谓免役钱。而雇人服役,既提高了效率,又能节俭一笔开支。
此外,王安石提出青苗法,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农耕贷款”。老百姓在田里播了种,在农作物还没有收割的时候,百姓通常都比较穷困,往往要向放高利贷者借钱度过这段拮据的日子。
而王安石干脆以官方的名义借钱给老百姓,等农作物丰收以后,再加一点利息还给朝廷,这样既让百姓解了燃眉之急,又使国家得到一笔收入,堪称两全其美。
历史上,王安石做这些改革时抱定了很大决心,他对宋神宗说:“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样坚决的态度,放在历朝历代也是少见的。然而宋朝朝廷内的派系林立、朋党攻讦却注定了这场伟大改革的失败。在宋仁宗时期,北宋就有庆历党争,两个派系意见相左,互相攻讦,到了宋神宗时情况更甚。
例如,当时的翰林学士范镇认为,实行“青苗法”是变富人之多取而少取之。然“少取与多取,换汤不换药,充其量就是新瓶装老酒,犹五十步与百步,半斤八两的伎俩。
于是,七八月间不以为然的范纯仁老先生上书皇上,公开指责安石是“掊克财利”,完全舍弃了“尧舜知人安民之道”。
御史中丞吕诲也上书劾王安石巧诈,说他:“置诸宰辅,天下必受其祸”。
吕诲,字献可,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西)人。从小在京师开封长大,吕端之孙,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官三代。王安石执政时,吕诲上书直言其不通时事,若被大用,则非所宜。此人为官曾三居谏职,皆以弹奏执政大臣而罢,时人推服其耿直,号称是北宋著名的敢谏之臣。
一次宋神宗和文彦博讨论变法之事,神宗道,我们更张法制,我知道士大夫们诚多不悦,然与百姓何所不便?
文彦博直言道,朝廷是与士大夫一起治理天下,而不是与百姓一起治理天下的。
第二年,司马光也给王安石写了三封长信。
其中的《与介甫书》责难王安石说“财利”不应该委托国家的三司来治理,更不应该成立制置三司条例司和设立提举常平广惠仓使者。又列举实施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等弊端,要求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
而同样是在写作上有两下子的王安石,则立马回复了《答司马谏议书》进行了反驳: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那意思是说,你司马君实说我在位日久,没有为老百姓谋求到利益,我王某人知罪。但若是说我因循守旧,在其位不谋其政,则就是你的无知之举了。
被气得差点吐血的司马光老先生,只得心如死灰地向宋神宗辞职,从此就隐居洛阳再也不问世事,而是专心编纂起了他那《资治通鉴》。
意见分歧的派系彼此之间你争我夺,常常不管策略的好坏,只要是派别不一样,就用各种理由批判对方、反对对方。
当王安石实施新政时,反对者就更多了,虽然宋神宗对王安石很信任,但是群情激愤时,王安石也不得不请辞。在八年的改革期间,宋神宗不得不两次解除王安石的职务,新政最终无果而终。
王安石是很有才能的宰相,宋神宗也是锐意进取的皇帝,但他们却没有配合的班底,也没有合用的结构。宋神宗死后,保守的皇太后马上重用司马光等保守派,新政即遭到全面废除,王安石的变法也随即宣告失败。
在新法的推行实践中,王安石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他认为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执政以后,王安石继续发挥了这一见解。在改革中,他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而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
另一方面,王安石虽然强调了政府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他并不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反对搞过多的专利征榷,提出和坚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张和做法。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推动改革变法,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
与此同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改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村的控制。为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对科举、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
令人遗憾的是,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1074)第一次罢相。次年复拜相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于熙宁九年(1076)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王安石不久便郁然病逝。
但从根本上讲,宋朝当时的社会状况已经到了必须得变法图强的地步,不管有没有王安石,神宗都得变革。只是有了王安石,变得更彻底、更矛盾、更惨烈罢了。
王安石的变法虽然成功地做到了民间收财,变成军费这前两步,以及前期的战争,也就是击败吞并了河湟吐蕃,但面对与西夏的生死之战时,却在成功的前一瞬间失败,这样链条就断裂了。
资金链条一断,没有后期的资金回笼,那么前期对国内的急征暴敛就真的成了比苏轼等反对者眼中的“劣法”,不仅伤及国本,更让官员体系产生分裂,直接导致北宋末期残酷的党争,间接地演变成了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
为此,王安石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手段,目的就是精简人事、精简费用、增加国家的收入,同时又不增加人民的负担。
北宋初年,宋朝统治者由于对土地兼并采取“不抑兼并”态度,导致三分之一的自耕农沦为佃户和豪强地主隐瞒土地,致使富者有田无税、贫者负担沉重,连年的自然灾害加剧了农民苦难,因而造成各地农民暴动频繁。北宋与西夏和辽国发生多次战争,土地不断遭到外族的蚕食。
朝廷内部的改革派与守旧派的斗争也日趋激烈。
加之北宋政府采用分化事权的方式以集中皇权,比如,宰相职位一般由多人担任,同时还设定了枢密使、参知政事、三司使,来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权。官职也不断增加,导致北宋机构臃肿。同时,由于封建社会根深蒂固的恩荫制,一个官僚一生当中可以推荐数十个亲属来当官。
北宋时期还大兴科举,参加科举应试的人数急剧增加,考取进士人数也相应地增加。这一现象,被称之为“冗官”。
当时的北宋政府为了防范武将实行更戍法,频繁调动武将,导致“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并设立不同机构管辖军队,调兵权与领兵权分离,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由于军队涣散,指挥效率和战斗力较低,导致北宋在与辽国和西夏的斗争中常常失败。
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只得招收流民入军,军队数量有所增加。灾荒年还得再招募一些流民进入到军队中去,不仅军队战斗力下降,军费还相应地增加。这一现象,分别叫做“冗兵”、“冗费”。
冗官,冗兵、冗费等问题导致政府财政支出增加,不仅如此,北宋政府每年还要给西夏和辽“岁币”,与此同时由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富豪隐瞒土地,导致财政收入锐减,因而又造成了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
王安石出身贫苦,深知国家的弊病,于是便想对症下药。宋朝养兵太多,他就提出全国皆兵,凡是身体好的人都有当兵的义务,平时加强训练,有战事时,这些人就可以征调出来作战。官员效率低下,他就提高吏员的地位和俸禄,吏员有了足够的薪水,就会减少违规,效率也会得到提高。
于是乎,有了王安石的上位。
熙宁元年(106时,新即位的小皇帝宋神宗问王安石道,当今社会的治国之道,爱卿你认为什么是重中之重?
王安石答道,“以择术为始。”
也就是说,我们要找到治理国家的霹雳手段。当然了,这与如今“弃术近道”的观点截然相反,可能王安石同志觉得当时的儒家大道已经无法约束社会的进程了,必须得靠一点权术来变革一下才能以奏效。
到了熙宁二年,宋神宗又问王安石道,不知爱卿心中的变革之术,以何为先?
王安石答道,变风俗,立法度,方今所急也。
熙宁二年(1069)二月,在给神宗小皇帝洗脑成功后,踌躇满志的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由于深得宋神宗的赏识,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进行变法。
在经济方面,王安石出台了相当多的举措。
比如,他提出了免役法,即让不愿服劳役的人缴纳一笔钱,朝廷用这笔钱雇佣专业做劳役工作的人代替他们。这个方法确实很精简,朝廷得到了一笔经费,就是所谓免役钱。而雇人服役,既提高了效率,又能节俭一笔开支。
此外,王安石提出青苗法,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农耕贷款”。老百姓在田里播了种,在农作物还没有收割的时候,百姓通常都比较穷困,往往要向放高利贷者借钱度过这段拮据的日子。
而王安石干脆以官方的名义借钱给老百姓,等农作物丰收以后,再加一点利息还给朝廷,这样既让百姓解了燃眉之急,又使国家得到一笔收入,堪称两全其美。
历史上,王安石做这些改革时抱定了很大决心,他对宋神宗说:“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样坚决的态度,放在历朝历代也是少见的。然而宋朝朝廷内的派系林立、朋党攻讦却注定了这场伟大改革的失败。在宋仁宗时期,北宋就有庆历党争,两个派系意见相左,互相攻讦,到了宋神宗时情况更甚。
例如,当时的翰林学士范镇认为,实行“青苗法”是变富人之多取而少取之。然“少取与多取,换汤不换药,充其量就是新瓶装老酒,犹五十步与百步,半斤八两的伎俩。
于是,七八月间不以为然的范纯仁老先生上书皇上,公开指责安石是“掊克财利”,完全舍弃了“尧舜知人安民之道”。
御史中丞吕诲也上书劾王安石巧诈,说他:“置诸宰辅,天下必受其祸”。
吕诲,字献可,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西)人。从小在京师开封长大,吕端之孙,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官三代。王安石执政时,吕诲上书直言其不通时事,若被大用,则非所宜。此人为官曾三居谏职,皆以弹奏执政大臣而罢,时人推服其耿直,号称是北宋著名的敢谏之臣。
一次宋神宗和文彦博讨论变法之事,神宗道,我们更张法制,我知道士大夫们诚多不悦,然与百姓何所不便?
文彦博直言道,朝廷是与士大夫一起治理天下,而不是与百姓一起治理天下的。
第二年,司马光也给王安石写了三封长信。
其中的《与介甫书》责难王安石说“财利”不应该委托国家的三司来治理,更不应该成立制置三司条例司和设立提举常平广惠仓使者。又列举实施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等弊端,要求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
而同样是在写作上有两下子的王安石,则立马回复了《答司马谏议书》进行了反驳: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那意思是说,你司马君实说我在位日久,没有为老百姓谋求到利益,我王某人知罪。但若是说我因循守旧,在其位不谋其政,则就是你的无知之举了。
被气得差点吐血的司马光老先生,只得心如死灰地向宋神宗辞职,从此就隐居洛阳再也不问世事,而是专心编纂起了他那《资治通鉴》。
意见分歧的派系彼此之间你争我夺,常常不管策略的好坏,只要是派别不一样,就用各种理由批判对方、反对对方。
当王安石实施新政时,反对者就更多了,虽然宋神宗对王安石很信任,但是群情激愤时,王安石也不得不请辞。在八年的改革期间,宋神宗不得不两次解除王安石的职务,新政最终无果而终。
王安石是很有才能的宰相,宋神宗也是锐意进取的皇帝,但他们却没有配合的班底,也没有合用的结构。宋神宗死后,保守的皇太后马上重用司马光等保守派,新政即遭到全面废除,王安石的变法也随即宣告失败。
在新法的推行实践中,王安石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他认为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执政以后,王安石继续发挥了这一见解。在改革中,他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而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
另一方面,王安石虽然强调了政府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他并不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反对搞过多的专利征榷,提出和坚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张和做法。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推动改革变法,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
与此同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改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村的控制。为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对科举、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
令人遗憾的是,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1074)第一次罢相。次年复拜相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于熙宁九年(1076)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王安石不久便郁然病逝。
但从根本上讲,宋朝当时的社会状况已经到了必须得变法图强的地步,不管有没有王安石,神宗都得变革。只是有了王安石,变得更彻底、更矛盾、更惨烈罢了。
王安石的变法虽然成功地做到了民间收财,变成军费这前两步,以及前期的战争,也就是击败吞并了河湟吐蕃,但面对与西夏的生死之战时,却在成功的前一瞬间失败,这样链条就断裂了。
资金链条一断,没有后期的资金回笼,那么前期对国内的急征暴敛就真的成了比苏轼等反对者眼中的“劣法”,不仅伤及国本,更让官员体系产生分裂,直接导致北宋末期残酷的党争,间接地演变成了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