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1980我的文艺时代在线阅读 - 第547章 仁义无双林老师

第547章 仁义无双林老师

    1980我的文艺时代在文讲所的日子第547章仁义无双林老师最新网址:李新说道:“于秋雨打电话来,说想商量商量版税的事。”

    李新说这话的时候表情有些犹豫。

    此前国文社出版于秋雨的《文化苦旅》,到现在已经四个多月时间。出版之初,国文社没有人看好这部散文集。

    一来是因为作者于秋雨在国内文学界并没有什么名声,二来是于秋雨的散文风格有别于前人之作。

    但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部散文集,竟然在上市四个多月时间内狂销五十万册,国文社紧急加印6次。

    在加印的过程中,《文化苦旅》一次又一次打破了国文社所有人对于散文集的认知。

    加印三万册、五万册、十万册、十五万册、十五万册……

    《文化苦旅》的读者好像是无底洞,无论国文社加印多少,他们都能在短时间内就将这部散文集抢购一空。

    在国文社建社四十年历史上,国文社就没出现过这么妖孽的书。

    作者名气不大,风格独树一帜就算了,体裁也不算大众,究竟是怎么能够做到四个月狂销五十万册的呢?

    这个问题不仅是萦绕在国文社所有人头上的疑问,同样也是缠绕在全国所有出版人心头的结。

    不是,它凭什么啊?

    不过,想不通归想不通,这不妨碍大家跟风赚钱。

    自从《文化苦旅》火了之后,连国文社都要乘势推出几部散文集,更何况是外面那些出版社。

    短短两个月时间之内,国内各大出版社的散文集出版量呈爆发之势,一时间百花齐放,形成一股强大的潮流,让读者们目不暇接。

    不说《文化苦旅》所引发的散文潮流,单说于秋雨看到自己的散文集大卖之后,一开始他是高兴。

    他本身是文化学者,以前虽然出过书,但都是学术作品,销量就别想了。

    《文化苦旅》中的散文都是他多年以来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也是他第一次出版文学作品,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部散文集竟然会受到读者们如此狂热的欢迎。

    但高兴了不长时间,他又开始郁闷起来,起因是他跟好友的一场谈话。

    他的朋友是沪上一家出版社的编辑,当天傍晚两人在一起吃饭,席间好友说起《文化苦旅》出版后热销的盛况,戳到了于秋雨的心头,让他得意万分。

    可朋友在吹捧过他之后,又状若无心的问了一句,“秋雨,国文社出版你这部书给他的稿费一定很高吧?”

    于秋雨笑道:“国文社做事很公道给了8%的版税。”

    好友道:“8%啊,那是不少。不过……”

    好友说到这里故作犹豫,于秋雨忍不住问道:“不过什么?”

    “不过要是按照《文化苦旅》现在的销量来看,国文社给你的这个版税着实不高,至少也得10%才行啊!”

    于秋雨闻言笑着摆摆手,“谁能知道书能卖的这么好?”

    朋友笑道:“也是,是我想的简单了。”

    说完之后,于秋雨没有把席间的这番谈话当回事。

    可等回到了家,半夜于秋雨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觉,翻来覆去,脑子里想的全是朋友的那句“至少也得10%才行”。

    他的《文化苦旅》定价3.2元,五十万册就是一百六十万码洋,差了2%的版税就是三万两千块的差距,三万两千块,新房不能想了,但在沪上买套里弄房子没问题,甚至还有剩。

    思前想后了好几天,于秋雨终于没忍住,给国文社打了个电话。

    他的电话是打给李新的,《文化苦旅》的编审是由当代文学一编室负责的。

    李新听完于秋雨的想法也有些挠头。

    以前作品卖得好的时候,国文社不是没有给作者补稿费的事。光是在林老师的任上,就发生过好些起改合同,让利给作家的事。

    可于秋雨这件事让他挠头之处在于,国文社给他的版税分成其实不低,但于秋雨现在却想要的更高,这就不太好搞了。

    李新有心想拒绝于秋雨,毕竟之前的版税分成并不低,但《文化苦旅》现在毕竟是大卖,他也不好开口直接拒绝。

    他让于秋雨等他的消息,他去跟领导商量一下,这个领导指的自然是林为民。

    林为民听完了于秋雨的请求,又听李新说完了自己的想法,神色轻松的说道:“我当什么事呢!答应他,给他10%的版税,不仅是这部书,下一部书也可以给他这个数。另外,再把上次加印的版税差额给他补上。”

    李新闻言脸上满是意外,“林老师……”

    “怎么了?”

    李新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忍不住说道:“您也太好说话了。”

    林为民笑了起来,问道:“你的意思是不答应于秋雨的请求?”

    李新犹豫了起来,他其实很清楚如果不答应于秋雨的请求可能会发生什么。

    如果这次不答应于秋雨的提版税的请求,那么他下一部书很有可能是不会给国文社的。以《文化苦旅》的火热程度和于秋雨现在的知名度,他的下一部作品、甚至是下几部作品大卖都是板上钉钉的事。

    为了2%的版税分成,就有可能把这样的作家拒之门外,显然不是个划算的买卖。

    可是,国文社明明对于秋雨不错,散文集出版之初可没人看好,是林老师主动发出了邀请,还给了他不错的版税分成。

    李新一想到这些,就感觉到一阵憋闷。

    林为民看着李新站在那里,脸色变幻,笑着问道:“想的怎么样了?答应还是不答应?”

    李新艰难的开口道:“从社里的角度考虑,应该答应。”

    林为民微微颔首。

    “我们在出版社工作,不仅是搞文化工作,这同时也是一门生意。既然是生意,最重要的就是和气生财。

    假设《文化苦旅》卖的不好,伱觉得他有底气让我们涨版税吗?

    版税制度最大的好处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出版社与作家共担风险,作品卖的少,作家拿得少,出版社赚得也少,反之亦然。

    我知道你心里不舒服的地方在哪里,以前都是社里主动给作家们涨稿费、涨版税,现在冷不丁有人主动提出来,你会觉得这人是不是有点太势利了?

    可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其实以前的作家们并非没有考虑过让社里给他们涨价的事,只是很多人不好意思开口罢了。

    主动或者被动,这件事不重要,也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事。

    重要的是,我们把作家和作品资源握在手里。只要他作品卖得好,给高一点版税又什么关系?又不是高到天上去,终究是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使一时之气,人家下本书另投别的出版社,他的名气已经闯出去了,作品不愁卖,对我们出版社又有什么好处呢?”

    林为民的语调不疾不徐,从容不迫,却让李新听的心悦诚服。

    林为民所说的话他并非不知道,只是在他的心里对于于秋雨贪财势利的气愤要压过了从出版社整体考虑的理智。

    这也是很多人在思考问题时最容易陷入的陷阱,被情绪左右,而非理智优先。

    李新又想到了林为民说要把上一次加印的版税差额也一起补给于秋雨,他忍不住问道:“林老师,您觉得他这样的人会被我们这样的行为感动?”

    林为民反问道:“谁说我这是要感动他?”

    李新望着林为民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

    林为民笑着问道:“在你心里,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李新的嘴唇嗫嚅,没有说出口。

    但林为民已经知道了他要说的是什么,继续问道:“听说过什么叫蝇头小利吗?”

    李新的脑海中豁然开朗,一下子就明白了林为民的用意。

    是啊,对于一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来说,还有什么比眼前的小便宜更吸引他的呢?

    于秋雨现在名气大了,想要找他合作的出版社肯定不少,其中不乏会开出高价的出版社,而国文社又靠什么留住他这样的人呢?

    靠的就是这种蝇头小利。

    李新想到这里,又不禁冒出一个念头。

    林老师这么做也不光是从生意的角度,同样也占据了大义的角度。

    你看,你提改合同,我们同意了。不仅同意了还给你多补上了一点,可谓仁至义尽。

    这事传出去了,谁不得夸一句国文社仁义无双?

    以后于秋雨再想起幺蛾子,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他。

    林老师高啊!

    李新一顿脑补,看向林为民的眼神充满了高山仰止的敬佩之情。

    “林老师,我明白了!”他激动的说道。

    林为民点点头,“明白了就行。等会给于秋雨回电话,让他进京来改合同,顺便把下一部书的优先签约权写进合同里。”

    李新立刻露出一个默契的笑容,“是。”

    难怪林老师才花了一年时间就把通文社经营的有声有色,瞧瞧人家这个脑子。

    “行了,去吧。”

    李新迈着大步虎虎生风的回到办公室,回拨于秋雨的电话。

    “哎呀!老于,这回你可得请我吃顿饭!”

    最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