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1980我的文艺时代在线阅读 - 第324章 这他么是二十六岁?

第324章 这他么是二十六岁?

    1980我的文艺时代在文讲所的日子第324章这他么是二十六岁?进门的是两位五六十岁的老者。

    林为民一眼便认出了其中一人,这是伍迪·艾伦?

    他没有认错,阿瑟·米勒将两人介绍给了林为民。

    年轻一点的大鼻头正是好莱坞的名导之一伍迪·艾伦,而另一位更加年长一些的,则是迪诺·德·劳伦蒂斯,好莱坞的知名制片人。

    伍迪·艾伦这段时间在纽约拍摄电影《汉娜姐妹》,电影中“汉娜父母家”的拍摄地就在河滨路和86街交汇口,距离圣雷莫并不算远。

    后世人们熟知伍迪·艾伦,是因为他在世界影坛的偌大名声。自1960年开始,他几乎是以每年一部的效率出产电影,而且电影质量出奇的稳定。

    从《安妮·霍尔》《曼哈顿》到《午夜巴黎》,他的电影不仅受到万千影迷的喜爱,同时也获奖无数,戛纳、威尼斯、奥斯卡,获奖记录放眼世界影坛能与之匹配者甚少。

    伍迪·艾伦最早踏入米国的娱乐行业,就是在百老汇当编剧。他在踏入百老汇以后很快便展露了他在戏剧创作方面的才华,创作的第一部话剧《别喝那水》连续两年在百老汇上演598场。

    之后更是自编、自导、自演多部话剧,均受到了评论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他和阿瑟·米勒也是在百老汇认识的。

    六十年代中期,他开始涉足喜剧电影,同样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到七十年代后涉猎的风格越来越广泛,得到的荣誉越来越多,名声也越来越大。

    在86年之前,已经数次获得柏林电影节、奥斯卡、金球奖等多个大奖,声名赫赫。

    另一位迪诺·德·劳伦蒂斯则是伍迪·艾伦的好友,好莱坞的资深制片人。这几天来纽约探班,被伍迪·艾伦带到了今天的晚宴上来。

    晚上六点多,宾客齐聚,厨师也开始上菜。

    宾客们围着阿瑟·米勒家的长条餐桌坐着,阿瑟·米勒夫妻坐在主位,林为民则坐在阿瑟·米勒的右手边。

    阿瑟·米勒敲了敲酒杯,众人的目光朝他聚集。

    “先生们,女士们!让我们欢迎我的朋友,来自东方中国的著名作家、编剧,为民·林先生的到来!”

    在阿瑟·米勒的祝酒词说完后,众人共同举杯饮酒。

    晚宴正式开始,大家边吃边聊,气氛轻松随性。

    肖恩·亚当问起了阿瑟·米勒新作品的事。

    进入七十年代,阿瑟·米勒的戏剧创作陷入了停滞,近些年来只在80年推出过一部《米国大钟》,可惜这部话剧反响平平。

    自此以后,阿瑟·米勒便未推出过新的作品。

    他如今年过七旬,身体很硬朗,但创作能力却已经大不如前。

    所谓“新作品”,是阿瑟·米勒一直提到的要引进的林为民的作品。

    “我也在跟林探讨这个问题,他的作品有好几部,在我看来都非常适合米国观众的口味。就我个人而言,我是最喜欢《霸王别姬》这部作品的。”阿瑟·米勒说道。

    林为民这时说道:“想要把《霸王别姬》毫无违和感的搬到百老汇的舞台上,难度太大了。这部里涉及到的京剧、战争、动乱等各种各样的背景,很难完全找到一个类似的契合背景。如果不做改编的话,观众们又很难理解这个故事的历史和人文背景。”

    阿瑟·米勒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个很大的问题,我也一直在思考。”

    两人的对话因为说的是林为民的作品,所以其他人只是在一旁聆听,并未参与。

    阿瑟·米勒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会,又看向几位朋友,“大家有什么建议吗?”

    大家被他问的一头雾水,他们都知道林为民是来自遥远中国的编剧,但关于他的作品却从未看过,谁也没想到阿瑟·米勒会问这么问。

    布卢姆加登和肖恩·亚当倒是看过《触不可及》,可一提起林为民的其他作品,他们同样毫无头绪。

    大家的沉默让阿瑟·米勒愣了一下,然后他才意识到,自己说的话有问题。

    林为民这时也发现了问题,从他认识阿瑟·米勒以来,在两人的交谈中,他一直把《霸王别姬》翻译为《FarewellMyLover》,而不是米国出版的书名《FarewellMyConcubine》。

    “Concubine”这个词用来形容“虞姬”很准确,但翻译到英文后很难称得上信雅达,林为民便刻意避开了这个词汇,改成了“FarewellMyLover”,所以阿瑟·米勒也一直是用的这个叫法。

    “《FarewellMyConcubine》,这部你们看过吗?”阿瑟·米勒换了个说法问道。

    伍迪·艾伦说道:“我看过,那部是林先生的作品吗?”

    他说着,看向林为民的眼神带着几分惊奇。

    布卢姆加登也说道:“那部我当然看过,挂在《纽约时报》畅销排行榜上很久了吧?”

    大家听二人说完脸上也露出好奇之色。

    他们来之前对于林为民毫无了解,只知道这是阿瑟·米勒要专门设宴招待林为民,肯定是他非常重视的朋友。

    听到阿瑟·米勒介绍林为民是作家、编剧,大家也并未多想。

    《FarewellMyConcubine》这部登录米国图书市场已经接近四年时间,其中前两年水花并不算大,偶尔能摸一下《纽约时报》畅销书的尾巴,又很快被挤下榜单。

    但在最近两年逐渐开始发力,从不在榜单到榜单末尾,再到榜单中段,保持了接近一年时间,成绩异常的稳定,这种销售曲线在米国的图书市场上是很少见的。

    一本新书上市,大概会分为这么几种情况。

    第一种是毫无水花,别说榜单了,可能在书店你都见不到多少,扑的不能再扑,这不仅跟图书质量有关,也跟发行渠道有关。

    第二种是成为一时的畅销书,最典型的就是各种成功学或者技能类的图书,营销做得好,发行渠道给力,很容易在短时间内热卖。但这种热卖很难持久,通常不会超过半年。

    还有一种就是真正霸占榜单的常销书,刨除一书成名的特例之外,这种书大多是名家作品,且质量出众,书迷众多,影响力巨大。

    以上这三种情况属于米国图书市场上的绝大多数。

    而如《霸王别姬》这般情况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前两年成绩并不算多优秀,但也帮出版社赚到了钱。一般的图书都是有销售潜力一说的,不可能图书一直摆在书店里,就一直能卖得出去。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出版社对于图书的再版就会慎之又慎,因为一旦销售潜力见底,那么出版社很有可能面对图书滞销的风险。

    可兰登书屋却逆风cao作,在《霸王别姬》出版两年之后开始大手笔的再版和宣传,结果还真叫他们给押中了。

    《霸王别姬》的销量一再攀升,且上升曲线稳定,丝毫没有颓势,如今光是在米国国内就已经行销近百万册,要是算上英语世界国家国家的话,早已经超过百万册大关。

    四年时间足够让《霸王别姬》在米国培养出一群读者了,更何况近两年它的销售成绩如此出色。

    伍迪·艾伦和布卢姆加登从事的都是戏剧相关工作,平时会看很多,《霸王别姬》近两年在米国销售成绩出色,两人自然看过。

    伍迪·艾伦在布卢姆加登说完之后,眼神更加兴奋,问道:“林,那部真的是你的作品?”

    阿瑟·米勒这时说道:“林的作品不止在米国出版了这一部,《套马人》、《情人》、《追凶》这些作品都出版了,我记得出版商是兰登书屋没错吧?”

    林为民点点头,“没错。”

    伍迪·艾伦突然拿起桌上的餐巾,用叉子蘸着酱汁在上面写道:“所以,伱的笔名是WeiMinLin?”

    这个拼音名字是林为民作品在米国出版所用的作者名,看来伍迪·艾伦还真看过自己的作品,林为民笑着点点头。

    林为民的肯定回答让伍迪·艾伦脸上的惊讶更甚,“我的天!这真的是太巧了!你知道吗?我太爱你的那部《追凶》了!你简直是个天才!只有天才的脑子才能想出那么绝妙的叙事陷阱!”

    伍迪·艾伦的盛赞让林为民很高兴,“谢谢!”

    大家听着伍迪·艾伦的称赞更加好奇了,在这些人当中,只有布卢姆加登看过《霸王别姬》的英文版,其他人连一部林为民都没有看过。

    听着阿瑟·米勒的介绍,林为民竟然有四部作品在米国出版过,这样的待遇,显然不是一般的新人作家能够有的,更何况林为民还是一位来自异国的作家,要出版四部作品难度可想而知。

    迪诺·德·劳伦蒂斯有些兴奋的说道:“听艾维你这么说,我实在是太好奇林的作品了,回去我要把这几本书都买回来好好看看。”

    “你当然要看,我的老伙计!林的绝对不会令你失望的,他是一位天才家!”

    阿瑟·米勒这个时候也说道:“林确实是一位天才,他的作品风格跨度之大,我想很少有人能够做到。”

    伍迪·艾伦和阿瑟·米勒连着吹捧,让林为民有些吃不消,其他人这一下子反倒是来了兴趣。

    之前大家对他的热情更多的是一种客套和礼节,现在知道了林为民的作品在米国如此受欢迎,大家才真正对他重视起来。

    林为民成了晚宴的聚会焦点,大家一直不停的向他提问。

    一开始大家问的还是作品,后来李宝玉终于没憋住,问了林为民一个问题。

    “林先生,可以冒昧问一下你的年龄吗?”

    “我是六零年生人,今年二十六岁。”林为民答道。

    二十六岁?

    伍迪·艾伦怀疑自己听错了,他重复问道:“二十六岁?”

    林为民点点头。

    伍迪·艾伦再次看向林为民的脸,这张脸说是二十六岁并无违和,只是大家都见过在米国的亚裔,知道这些人天生就是娃娃脸。林为民跟阿瑟·米勒交好,大家下意识的没有把他的年龄想的太小。

    不光是伍迪·艾伦,房间内的所有人,除了熟悉林为民情况的阿瑟·米勒之外,包括他的妻子英格·莫拉斯都惊呆了。

    众人彻底震惊。

    前面阿瑟·米勒报了一堆作品的名字,现在你跟我说这些作品的作者只有二十六岁?

    大家的脑海里冒出的只有一个念头。

    那么,在他写这些作品的时候,是几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