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诸侯争霸在线阅读 - 第四百四十七章 一切皆有可能

第四百四十七章 一切皆有可能

    甚至都不需要留侯张良自己来考虑如何进行圆谎,自会有后世之人来主动的帮助留侯张良,脑补完成这件事情。

    反之,如果留侯张良反秦失败了,成为了历史上那无数的失败者之一,那么又有谁会去真的在意一个失败者的生平真伪呢?

    很不好说这个故事的开始,到底是先有了鸡,然后才后有了蛋,还是先有了蛋,然后才后有了鸡。

    反正这个世界曾经发生过,又或者是现在正在发生的魔幻事件实在是太多了,也并不多这么一件模棱两可的事情了。

    但是后来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当中,所记载的留侯张良在下邳的圯上受书事件。

    就实在是太过于玄幻和离谱了,基本上就已经是连编都不愿意好好地编了,直接开始往‘子不语怪力乱神’上面扯了。

    这要不是某些人故意倒果为因,用后来已经明确了的时间线,往这个故事里面生搬硬套,变向的为其添加了不少的玄幻元素,那才叫奇怪了呢。

    否则难不成这个黄石公,还真的能是一个神仙或者妖怪不成,能够真的预知到未来所发生的各种事情?

    所以才提前来下邳,找到了这个未来的留侯张良,又故意考验了留侯张良一番,并送给了留侯张良一本《太公兵法》。

    那么如果未来所有要发生的事情都是已经注定了的,这里是不是就有可能产生了一个会自相矛盾的问题了呢?

    已知黄石公预知到了留侯张良,未来将会要跟随汉高祖刘邦,有一番大的作为,开创一个新的国家,成为辅佐汉高祖刘邦。

    日后开创了汉朝基业的“初汉三杰”之一,所以黄石公就故意提前来下邳考验一下这个留侯张良。

    然后又送给了留侯张良一本《太公兵法》,帮助留侯张良增长本领,成为那个可以辅佐汉高祖刘邦。

    开创了汉朝基业的“初汉三杰”之一,让未来的留侯张良,日后有机会封侯拜相,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可是如果留侯张良,就没有通过黄石公的考验呢?比如说留侯张良在被黄石公考验的时候。

    心情不是很好,没有忍住给了那个得寸进尺的黄石公,一个电炮飞脚,那黄石公还会把《太公兵法》交给留侯张良吗?

    而没有得到《太公兵法》,学到上面本事的留侯张良,还能够帮助汉高祖刘邦成功地开创汉朝基业,成为日后的“初汉三杰”之一吗?

    如果历史依然如此,未来没有变化的话,那么黄石公和这本《太公兵法》,对于留侯张良来说,又有什么作用呢?

    反正不管留侯张良,得没得到这本所谓的《太公兵法》,留侯张良都能够汉高祖刘邦成功地开创汉朝基业。

    成为未来的“初汉三杰”之一,那么黄石公特意来下邳,考验了留侯张良这么一回,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不是在脱裤子放屁——纯属多此一举吗?又或者这个黄石公,本来就是来找留侯张良蹭这个从龙之功的气运?

    如果历史不一样了,未来也发生了变化的话,那么也就说明黄石公所预知到的那个所谓的未来,本来就是一个错误的未来。

    或者也可以说所谓的未来,就是根据当前的人,所做出的不同的选择和发展,而不断产生了种种不同的未知变化。

    那么既然根据当前的人,所做出来的不同的选择和表现,可以导致未来也发生了相应不同的变化。

    这是不是也就是说,未来本身就是一切皆有可能的,可要是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黄石公的所谓预知未来。

    又有什么意义呢?因为如果这样的话,那么未来应该就是不断变化的,就算是黄石公本人自己。

    肯定也无法确定其自身所预言的未来准确性吧,也许因为某个人偶然打了一个喷嚏,那么未来就已经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那么黄石公本人,又凭什么去认定,他所看见的那个未来,就一定会是真正的未来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而且既然黄石公本人也无法预知确定什么是真正的未来,又为什么一定要把这本《太公兵法》,交给留侯张良呢?

    直接交给那个据说是除了留侯张良本人以外,唯一一个也能看懂《太公兵法》的汉高祖刘邦不好吗?

    这样一来还能够一劳永逸,直指问题的核心关键,说不定汉高祖刘邦有了留侯张良的本事之后。

    也就不会有后来的白登山之围了,让汉朝可以少走了好几年的“弯路”,直接开始和匈奴人进行对抗。

    再不济去找号称是“兵仙”的韩信也行啊,人家韩信都已经是“兵仙”了,要是还看不懂一个《太公兵法》可还行。

    既然是一本兵法,那么韩信这个“兵仙”,就没有道理会看不懂,这不也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太公兵法》传人吗?

    何苦又一定要去找那个留侯张良呢?难不成除了留侯张良以外,全天下就再也找不出别人可以学习《太公兵法》了吗?

    这是一件很没有道理的事情,所以与其相信这个黄石公,是什么可以预知未来的仙人,那还不如相信我是秦始皇呢。

    至于这个黄石公所谓预言出来的,十年之后留侯张良就要发迹,也就是暗指十年之后就要天下大乱了。

    以及十三年后,留侯张良在济北穀城山下看见的那块黄石,就是这位黄石公老人,日后也都一一的应验了。

    这很明显就是后世之人,在梳理了当时具体的时间线后,所特意倒果为因编造出来的谶(chèn)语罢了。

    毕竟十年之后秦始皇嬴政就死亡了,自从陈胜和吴广二人,在大泽乡发动了号称是历史上第一次的农民起义。

    吸引了秦朝的绝大部分注意力之后,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这六个国家的旧贵族遗老遗少们。

    就一同蹦出来在秦国各地发动造反起义,那留侯张良这个韩国的旧贵族,自然也就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开始了发迹。

    而至于留侯张良,所谓的在十三年后,在济北穀城山下看见的那块黄石,就是这位黄石公老人。

    那就更是荒谬绝伦了,先不说人肯定不可能会变成石头,就说济北穀城山下的石头有那么多。

    就算是黄颜色的石头,想来也不在少数吧,留侯张良又怎么能够保证,自己后来所找到的那块黄颜色的石头。

    就是给留侯张良《太公兵法》的黄石公本人呢?难不成黄石公和留侯张良之间还有什么心电感应不成?

    万一要是留侯张良找错了石头呢?那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了,所以这件事情从根本上就站不住脚,纯属胡编乱造。

    恐怕为的就是要故弄玄虚,就像是那些所谓的玄之又玄的童谣谶语一样,不知道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的。

    而且这种奇奇怪怪的事情,发生的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基本上每次华夏大地将要陷入到动乱当中时。

    似乎都会突然的出现一些所谓的谶语,比如说秦朝时期的:“亡秦者,胡也”“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始皇死而地分”、“今年祖龙死”等等,一个个都说得是有鼻子有眼的,而且也完全能够看得出来。

    编造这些所谓的谶语之人,到底是有多么的痛恨秦始皇嬴政和秦朝,基本上不是诅咒秦始皇早死,就是诅咒秦朝快点灭亡的。

    而且大家似乎也都很喜欢认为这些所谓的谶语,一定是传播于当时的那个年代,并且还成功地被当事人给听到了。

    然后就可以让那些当事人惶惶不可终日,一辈子都活在这些谶语的阴影当中,而且不管他们怎么样来做出反抗。

    都绝对不可能逃过这些谶语,为当事人写下的既定命运,就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当事人就应该是这个下场一样。

    但是事实上真是如此吗?说穿了这些话也不过是有些别有用心之人,故意倒果为因罢了,把某些已经发生过了的既定事实。

    重新加工过之后再传播出去,好来故意制造出一种似乎在很久之前,就已经有过这种童谣谶语在四处传播了的假象。

    为的就是要故意混淆事实、故弄玄虚,把一切都给包装成为是一种天意之下的必然结果,以此来愚弄人心。

    恐怕历朝历代,这种所谓的童谣谶语都不在少数,只是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没有被保留和传承下来。

    留下来的那些所谓的童谣谶语,又特别的“准确”,形成了一种幸存者偏差,好似这些童谣谶语都特别准确一样。

    甚至其中的一部分童谣谶语,还恰好被当时的统治者们所需要,所以才会被特意地保留和记录下来。

    而且这些所谓的童谣谶语,也大多都是一些模棱两可的语句,想要怎么来进行解释都行,完全可以两头堵。

    就比如说“始皇死而地分”这句话,后世之人知道后来所发生的历史,自然是一看就清楚了。

    这是在说秦始皇嬴政死后,秦朝也就灭亡分崩离析了,但是这个“死后”其实就很灵性了,因为它完全没有制定出来一个具体时间。

    所以到底是秦始皇嬴政死后的当天,秦朝就分崩离析了?还是秦始皇嬴政死后的一年之内,秦朝就分崩离析了呢?

    又或者是在秦始皇嬴政死后的两百年,秦朝就分崩离析了?这也完全都是有可能的事情啊。

    而且套到“始皇死而地分”这句话里面,也完全挑不出任何的毛病啊,至少不能说这句谶语就是错误的吧?

    那么咱们是不是也能够照猫画虎地说上一句谶语,比如说:“高祖死而地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