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仙侠小说 - 烽火寄平安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三十五章 死谏

第一百三十五章 死谏

    烽火寄平安第一百三十五章死谏闭关锁国后,新韩对在瑜州境内潜伏的太初朝廷和星河宗密探进行了血腥镇压,七杀营经营数十年的情报网络遭到致命打击,而在瑜州之外的人对此却是毫无察觉。

    顾西风此时已经焦头烂额,却不是因为新韩朝的闭关,而是因为太初和东夏彻底撕破脸皮,正式宣战了。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太初使臣被斩了。

    李伯乾对于派使者跑到东夏指手画脚这件事十分热衷,即便关系紧张的时候也不停手,东夏王白玄徽对此始终隐忍,最多也就是把使者赶出王宫。

    然而这次还没等太初使者说出什么呢,白玄徽不由分说,直接将太初使者拉下去砍了,并且将砍下的头颅挂在了皇城之外。

    即便是两军交战,也理应不斩来使,如此一来,彻底点燃了太初皇帝李伯乾的怒火,在皇贵妃早姬的推波助澜下,李伯乾立即召文武百官上朝议事。

    如此突然召开朝会必然有大事发生,满朝文武都一脸凝重的赶到太初皇宫主殿。

    官员到齐后,李伯乾面色阴沉的来到大殿上,端坐在龙椅上,众官员看到皇帝陛下的表情更加确信自己的猜测,每个人都表情严肃,内心紧张,忐忑不安的等待着皇帝接下来要公布的消息。

    “上朝!”一名太监高声喝道,文武百官齐齐跪地高呼万岁。

    李伯乾依旧冷着脸说道:“众爱卿平身。”

    百官起身后静静等候着。

    李伯乾语气含怒说道:“刚刚传来消息,朕派到东夏的使者被东夏王杀了,还将头颅悬挂于王宫之外,这是赤裸裸的挑衅了,众爱卿来说说,我太初当如何!”

    一时间没人上前答话,都在观望,此时若是言语稍有不慎,就可能万劫不复。

    文官队伍最前方一道身影站了出来,此人正是如今的太初丞相许观之。

    许观之此人是最早被李伯乾招入麾下的绝对亲信,当年与清和结盟他也出了不少力,当他站出来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此时许丞相要说的就是陛下想要听到的。

    许观之手持笏板行跪拜之礼开口道:“陛下,臣认为东夏此举实在欺人太甚,如今我太初兵强马壮,也不用担心新韩朝的威胁,此时正是出兵征讨东夏的大好时机!”

    李伯乾闻言脸色有所好转,明眼人都知道,许观之此言必是皇帝陛下的意思,文武百官立刻一呼百应,大多数人都表示支持南下攻打东夏。

    有极少一部分人没有发言,而出言反对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太常寺少卿方希直。

    方希直是当年刘知庸的门生弟子,但当年刘知庸被被迫告老还乡之时并没有站出来,反而是投靠了许观之,这才保住了官位,没有同其他老丞相的弟子一般被罢官甚至入狱。

    此举也让他的众多同门不耻,当街谩骂他的不在少数,而他却一笑置之。

    没有人知道,当年刘知庸曾经与方希直有过一次长谈。

    …

    那一晚,刘知庸将方希直叫到府上,书房门窗紧闭,房中只有这二人。

    老丞相的书房内摆满了书籍,就连地上都有散乱的书,刘知庸一脸严肃地对方希直说道:“希直,你是老夫众多门生中为人最为正直、最为忠诚的,也是老夫最信任的人。”

    方希直没有言语,等待着老丞相的下文。

    刘知庸顿了顿说道:“老夫在不久之后必然会被陛下罢官或是赐死。”

    “你先不要激动,听老夫说完。”刘知庸见方希直有些激动要言语,出言制止道。

    “老夫不在朝堂之后,陛下行事会更无所顾忌,希直,我希望你在老夫失势后立刻投靠陛下党羽门下。”老丞相继续说道。

    方希直见缝插针急忙郑重开口道:“希直永远是老师门下弟子,绝不做趋炎附势之徒。”

    刘知庸眼神有些不忍说道:“希直,老夫此举可能难为你了,但这件事总得有人去做,你是最佳的人选。”

    方希直察觉到老丞相似乎另有目的,不再说话,继续聆听。

    刘知庸见方希直安静下来继续说道:“老夫离开后,那些与老夫有关系的官员必然会被清洗,你这时候去投靠陛下亲信在外人看来是为了明哲保身,更容易被人接受。”

    “若是他们让你落井下石你也要咬牙去做,就算是要与他们同流合污也要去做,总之,要不惜一切保住自己的官位!你可以坐到吗?”

    方希直闻言半晌没有说话,老丞相的要求与他的本心背道而驰,而他自然知道老丞相如此必然会有深意。

    刘知庸一脸凝重的看着方希直,等待着他的答案。

    方希直郑重说道:“希直全依老师之言。”

    刘知庸满意点头,继续说道:“在之后的时间你不用做什么,只要依旧做官就好,但要记住,一定要保住官位。”

    老丞相的眼神渐渐有些悲哀之色说道:“如果有朝一日,你觉得陛下的决定会毁了太初的时候,老夫希望你站出来,不惜一切的劝阻陛下。”

    方希直此刻终于明白老丞相的用意,老丞相要保留最后一点话语权,在太初最危难之时发声!

    两个人都心中肚明这发声的代价是什么,但二人都没有说出口,此举方希直必死!

    这是可能注定无法成功的死谏,是乱世文人最后的骨气!

    方希直身体微微颤抖,内心无比挣扎,这将是一条艰难的不归路,刘知庸上前抓住了他的胳膊,紧紧的握住。

    方希直感受到了老丞相的鼓舞,逐渐平静下来坚定说道:“老师,希直定不辱使命!”

    …

    这几年,方希直虽然投靠了许观之,但因为是老丞相门生的原因,并没有得到皇帝陛下的重用,官职一直没有得到升迁,也没有身居要职,只是在掌管宗庙礼仪的太常寺任少卿,是个对朝廷无关紧要的职位。

    今天,在文武百官都在附和许观之出兵东夏的言论时,方希直双手紧握,一脸凝重,他知道当年老师说的时刻到了!

    他仿佛听到耳畔想起那个曾经熟悉的苍老声音:“希直,就是现在!”

    方希直把心一横,紧紧握着手中笏板,跪地行礼高声道:“陛下,臣认为万万不可与东夏开战!”

    方希直的话在众多赞同声中是如此刺耳,此话一出,整个大殿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平日里籍籍无名的小官身上。

    太初皇帝李伯乾也被这声音吸引,目光同样看向方希直,他有些不悦说道:“方爱卿,你来说说为何不可与东夏开战。”

    方希直此刻已经没有什么可恐惧的,侃侃而谈起来:“陛下派遣使者前往东夏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这么多年都相安无事,只有这一次东夏朝直接下杀手,无非就是为了激怒陛下,激怒我太初皇朝!”

    “事出反常必有妖,若陛下贸然与东夏宣战,恐怕会落入东夏朝的圈套之中!”

    李伯乾闻言冷笑说道:“区区东夏何足挂齿,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徒劳,又何况太初有林楚河元帅,又怎么可能轻易落入敌人的圈套,爱卿多虑了。”

    文武百官听到皇帝陛下的话,纷纷发言表示认同。

    “方希直,你一个小小的太常寺少卿哪里懂得朝廷大事,别在这里胡言乱语。”

    “陛下说得对,如今我太初朝兵强马壮,正是出兵征战天下恢复旧山河的大好时候!”

    “林楚河元帅用兵如神,又怎么会落入敌人的圈套,迂腐儒生也敢言兵?”

    李伯乾见如此情景,这才恢复了笑容。

    只是那个煞风景的声音再次响起:“陛下,臣以为新韩与西尧之战事有蹊跷,若太初与东夏开战,新韩趁着我朝内部空虚大举进攻,后果不堪设想!”

    李伯乾的笑容戛然而止,眉头再次皱了起来,满脸厌恶的盯着方希直说道:“新韩王已经接受了朕的册封,两朝如今关系密切,新韩又怎么会大肆进攻太初,即便是新韩朝真的包藏祸心,我西线边境驻扎着二十万太初甲士和十万清和精锐,又怎么可能被新韩轻易攻破。”

    “就算是退一万步讲,我三十万大军真的拦不住新韩人,朕也可以调集星河宗派遣精兵强将阻拦,太初何惧之有?”

    李伯乾此言将西线形势分析的头头是道,他自认为一定能驳的方希直哑口无言

    李伯乾盯着方希直的眼神锐利如刀,仿佛要将他生吞活剥,一般大臣若是被君王如此盯着定会被吓的瑟瑟发抖,不敢再言语。

    但此刻的方希直又怎么会心生俱意?

    方希直再次用决绝的语气说道:“陛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清和与我太初之盟绝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若是开战之际清和反水,我太初危矣!”

    李伯乾被方希直的话气的满脸涨红,正要出言呵斥,却被方希直高声打断:“陛下,那个清和女子乃太初之祸!望陛下早日看清楚清和人的狼子野心!”

    李伯乾勃然大怒说道:“方希直!你找死!先是扰乱我太初士气,又胡乱猜忌与太初关系良好的新韩,最可恨的是你居然敢离间太初与清和的联盟,污蔑朕的皇贵妃!”

    “这些每一条单拿出来都是死罪!来人,把方希直给我拖出去凌迟处死!诛其九族!”

    立刻有两名羽林军上前将方希直双手制住,方希直并没有反抗,他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儒生,也没有反抗的实力。

    两名羽林军将他押了下去,在被押下去的途中方希直再次厉声喝道:“陛下!睁开眼睛看看你这满朝文武,哪一个是真的为了太初?老丞相刘知庸才是把一生献给了太初,奈何书生无用,书生…”

    他还没有说完就被反应过来的羽林军堵住了嘴,无论他怎么努力,再也说不出话来。

    见到方希直的悲惨下场,再也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反对向东夏开战,李伯乾顺利宣布正式对东夏宣战。

    皇帝陛下下令要诛方希直九族,大理寺自然责无旁贷,将方希直九族内的所有人都纳入逮捕范围,只是令他们吃惊的是,那些人就像是人间蒸发一般找寻不到踪迹。

    当年老丞相刘知庸将此事交给方希直时就已经预测到了今日的局面,他在被迫告老还乡之前就与星河宗联系,将方希直的家人安危托付给了星河宗。

    在老丞相去世几年后,星河宗才将与方希直的亲朋好友全部秘密转移,带到了星河宗控制的地方。

    不必说如今大理寺找不到这些人,就算被他们知道方希直的家人朋友都是被星河宗保护起来,他们也无可奈何。

    此事方希直心知肚明,了无牵挂才能坦然赴死。

    对方希直的处刑是在开元城中最为繁华的街道,行刑台搭好后,无数看热闹的百姓在旁围观。

    行刑之前,由大理寺官员宣读方希直罪状,读完罪状后百姓们议论纷纷,说的最多的无非是这个官员真傻,愚蠢,拿自己的命去阻拦本就阻止不了的事。

    就连一些孩子在大人们的影响下,也开始笑呵呵指着方希直叫他傻子。

    如此情形,正是太初皇帝想要看到的结果。

    行刑开始,刽子手先是在方希直的胸口出旋下一块铜钱大小的一块rou,方希直吃痛但,却是咬牙坚持,没有发出叫喊。

    台下围观百姓开始叫好,脸上尽是幸灾乐祸之色。

    方希直看着台下百姓的模样,眼中尽是哀色。

    他喃喃道:“老师,我失败了,但是我无怨无悔。”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为愚蠢,愚蠢的事也很重要,总需要你我这样的傻子。”

    方希直目光一直盯着台下的百姓,眼中有说不出的怜悯之色。

    在行刑过程中,方希直一声不吭,终于在他挨到第一百二十三刀时,他那孱弱的身体终于承受不住。

    在百姓的一片欢呼之中,方希直气绝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