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宋医相: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五十二章 六十万两

第一百五十二章 六十万两

    第154章

    李府道中壁!

    早已经成为开封城文坛圣地,其墙壁上题的范正和李清照十二首和诗,每一首都是千古名篇,引来无数读书人前来瞻仰。

    耶律南音得到了解决鲜红斑痣的良方心情大好,第一站就来到了李府道中壁,欣赏这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情诗。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处秋风悲画扇!”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一个个哀婉凄凉的诗词诉说着一对男女最真挚的爱情。

    耶律南音仔细品读范正二人的一首首和诗,犹如身临其境这一段生死相依的爱情,从相识的快乐,再到被迫分开的无奈凄婉,以及一墙之隔却不能相见的相思之情,当然还有最后皆大欢喜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或许这才是真正的爱情。”耶律南音闪过一丝羡慕道。

    曾几何时,她以为耶律洪基和萧观音之间才是真正的爱情,就算中间有误会,也不过是被jian臣利用罢了。

    如今她亲口诵读范正和李清照的诗词,此刻才发现她耶律洪基和萧观音的至情至深的爱情是何等的讽刺,如果他们真的如此深情,恐怕根本不会被耶律乙辛所利用。

    忽然,平静已久的李府大门传来一阵喧哗,吸引了耶律南音的注意。

    “李清照从洛阳回来了!”

    慕名前来观看李府道中壁的和诗的开封文人,纷纷惊呼道。

    “天下第一才女李清照?”

    耶律南音不由心中一动,李清照的大名哪怕她在辽国也是闻名已久,当下连忙望去。

    只见李府外,一个气质如兰,知书达理的少女款款而出,其年龄和耶律南音稍长一些,容貌虽然并非天下绝色,然而搭配其独特的女诗人气质,足以让所有人为之吸引。

    “敢问可是李大家?辽国耶律南音有礼了。”耶律南音看到仰慕已久的李清照出现,激动的上前道。

    “辽国公主?”李清照看到头戴纱巾的耶律南音,不由眉头一皱道。

    耶律南音崇拜道:“李大家的诗词,在辽国亦争相传颂,南音亦经常拜读,常被李大家的才华所折服,今日得见,实乃南音的荣幸。”

    然而李清照听到异国公主对其崇拜,并没有感到荣幸,反而眉头一皱,冷淡道:“不敢当!诗词不过是小道而已,上不能御敌于外,下不能饱民之饥,当不得公主厚爱。”

    说完,李清照不再理耶律南音,匆忙的离开。

    耶律南音不由呆在那里,她没有想到自己热情的去见李清照,却被如此冷淡对待。

    一旁的辽国副使上前低声道:“启禀公主,有细作禀报,李清照在洛阳组建义庄,痛斥西夏屡犯大宋边境之罪行,号召西京洛阳市民捐钱捐物以抗西夏,短时间内筹集了十万两巨款。”

    “十万两!”

    耶律南音不由惊呼,要知道大宋每年给西夏的岁币中的银子也不到十万两,而仅仅是洛阳一城李清照就募集了十万两。

    “那李大家此次回开封?”耶律南音皱眉道。

    “恐怕同样如此!”辽国副使凝重道。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西夏连年犯边,亡我大宋之心不死,今日宋人不齐心抗击西夏,来日我等皆受擒生军之辱。”

    ……………………

    开封城内,李清照再无之前少女之懵懂,也无脚踩高跟鞋之傲娇,而是化身忧国忧民之女词人,号召开封百姓捐钱捐物,以抗西夏。

    从御街到城门,从汴桥到汴园,皆有李清照忧国忧民之音。

    “中医院捐银万两,以助朝廷抗击西夏。”

    “太医院捐银五千两!”

    “吕家鞋行捐银三千两,以助朝廷抗击西夏。”

    …………………………

    随着中医院、太医院和吕家鞋行连续大手笔的捐款,开封城不由为之一惊,范正如今虽然是医家魁首,两个当世最大的医院直接捐款一万五千两支持李清照,依旧让无数人咂舌。

    更别说吕家鞋行,当时范正为了对抗邪术缠足,就是在吕家鞋行当场为李清照定制高跟鞋,吕家鞋行顺势而起,主推高跟鞋赚的钵满盆满,如今正是其回报李清照之时。

    “丰乐楼捐款千两!”

    “太白楼捐银七百两。”

    “孙羊正店捐银五百两!”

    紧接着一个个和范正有关系的酒楼也纷纷慷慨解囊,当初他们用一百两买下白酒的份额,如今早已经赚回来百倍财富,再加上国家大义的号召,一个个不落人后。

    “申王殿下捐款五千两!”

    随即又一个劲爆的消息传出,申王赵佖最近养猪可谓是风光无限,随着东坡rou的盛行,猪rou价格大涨,猪场赚的钵满盆溢,再加上其皇子身份,自然出手大方。

    “苏家捐银三百两!”

    紧接着,急公好义的苏轼出手,对于大手大脚的苏轼来说,五百两已经是多年的积蓄了。

    “范家捐款五百两!”

    对于未来儿媳妇的号召,马氏在自然同样大力支持,直接出手五百两之多。

    “吕家捐银二百两!”

    “高家捐款二百两!”

    “向家捐款一百两!”

    ……………………

    随着一个个世家纷纷捐款,哪怕是刚刚被清丈田亩的曹家也毫无怨念捐款百两,毕竟对于西夏这个大宋世仇,无人不对其痛恨。

    世家如此,普通市民同样如此,纷纷踊跃捐钱

    “五十两!”

    “十两!”

    有钱人家出手阔绰。

    百文,二十文,甚至是三文五文。

    普通百姓亦尽一份心意,积少成多,依旧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看着御街上踊跃捐钱的开封百姓,以及忙碌不停的李清照,远处的耶律南音陷入了沉默。

    此刻她终于明白了,李清照的冷淡,范正的嘲讽。

    原来在大宋眼中,他们才是侵略者,原来宋人如此仇视他们。

    辽国副使震撼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此刻来使大宋,明面上以耶律南音为使,实际上他才是真正的使节,特意来打探大宋的虚实,如今他看到的而是大宋对辽夏两国积压百年的怒火,一个义庄就让宋人万众一心,辽国真的能够战胜如此齐心的大宋么?

    仅仅第一日,开封城内捐银三十万两。

    当邸报的消息一出,整个开封城为之轰动。

    第二日,开封百姓再次捐银十万两,

    第五日,开封城内的捐银总数已达五十万两,

    一时之间,朝野皆惊,加入从洛阳募集而来的十万两,李清照已经募捐超过了六十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