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圣体归属,大帝荒庐
第286章圣体归属,大帝荒庐 第二百八十三章圣体归属,大帝荒庐 这是一座位于宇宙深处的星域,这星域之中有着一颗被海洋占据了大半的星球,看起来不算大,但也算不上小。 和洪荒、北斗这种整座宇宙都找不出几个的巨型生命星球没法比,但与腾蛇祖星,金乌祖星这等星辰相差不多,整体的修道环境也还算不错,算是一颗修行比较繁盛的星球。 按理来说这样的生命星球在整个宇宙之中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是很普通的一颗星球,但它的名气却很大,被很多人所熟知。 而支撑这名气的便是从这里走出的那位无上强者――无量天尊,甚至于到了如今,这颗星辰已经失去了原本的名字,被世人称之为无量星了,只有古老圣地之中或许还有着些许记载无量天尊诞生之前的名字。 这里是无量天尊的诞生地,无量天尊也成道后也没有忘却这里,将自己的道统留在了这颗星辰之上,只不过岁月太过久远,那一方无上道统早已消逝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没有了踪迹,断了传承! 虽然无量神教没了,但无量天尊的传承却没有彻底断绝,因为这颗星辰之上还有着一方神奇的秘境,每过一段时间便会开启。 相传那是无量天尊为自己选择的葬地,无量天尊将自己的一切都放在了那里,在漫长的岁月之中掀起了一次次浪潮。 有人曾得到可以铸造极道神兵的仙金,有人曾得到九秘之一的斗字秘,还有人得到过无量仙经的某一卷. 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不过今天虽然是这方秘境开启的日子,几百万年来的每次开启也会吸引一些关注,但没有任何一次在开启之前便吸引到这么多的关注。 因为这一世,这一代,这一颗星球上出现了一位数万年都没出现了的先天圣体,其已经初步崭露头角,还要参与到这一次的试炼之中。 消息一经传出,宇宙中的多方势力与强者都蜂拥而至,不是他们大惊小怪,实在是最近的几万年,尤其是夏启成道后的几万年太过诡异,修行环境虽然不算太好,但也不差,可就是没有一个新的大成圣体诞生,连走到准帝高阶的圣体一脉都少得可怜,只有寥寥两三个。 这先天圣体虽然也不是个个都能够走到圣体大成,但好歹也要比之其余的圣体一脉修士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先天圣体啊!何其难得?!” “数万年都难得一见!” “是啊!” “以现今的环境来说,若是不出意外,得到上好的培养,其日后必然是一尊大成圣体!” 秘境已然开启,但围观的各方强者依旧没有离开,而是纷纷感叹起最近几万年的反常,以及先天圣体这种难得的体质。 “怎么,大夏皇朝、夏家以及孟家的诸位看上他了?!” 一位大圣听闻这些感叹,笑着凑到了几人身边,开始了寒暄。 他是这颗无量星上的本土小圣家族的修士,名叫康隆,也同样看好杨维烈的未来,还想着要将族中娇女嫁给杨维烈,完成家族的华丽转变与跃迁,虽然杨维烈还没有同意,但他显然已经将杨维烈视为囊中之物了,所以才会在这个时候来到夏家、大夏皇朝的几位修士面前打探消息,顺便隐晦的宣誓一下主权。 在场众人都是可以代表自家出来行走做事的,又有哪个不是千年的狐狸,其他人打的什么主意,都是心知肚明的。 推来推去,打起了太极,只是夸耀先天圣体的强大、难得,赞叹杨维烈的天资和气度,没人会说自己的真实想法,因为这场试炼要结束的时间还早的很,他们可不想为自己的招揽增加难度。 试炼嘛,进行的时间都不会太长,这无量天尊秘境也不例外,每一次都是一个月,不会超出也不会缩短,而今天便是试炼结束的日子,等候在秘境出口的人越发的多了,其中许多人都是抱有和康隆一样的想法。 虽然有着夏家、大夏皇朝的人搅局,但最后杨维烈会花落谁家现在还尚未有一个明确的结果,只要没有定下就还有不小的变数,所以所有人都没有放弃希望,各自都在准备筹码,想要打动杨维烈。 “刷!” 秘境洞开,一众试炼者从中走出,有人兴高采烈,有人眼神暗淡,还有人永远的留在了那里,这就是大道争锋,这就是真实世界的残酷! 但此刻除了他们的师长并没有人在乎他们,因为鹤立鸡群,宛若万千荧火之中的那一轮皓月的杨维烈也走了出来,身材八尺有余,一身气度威武不凡,或许是刚刚经历一场厮杀,此刻浑身上下仍满是煞气,眉眼一挑,不怒而自威,使得其周遭十丈范围内根本没有人。 康隆等人望着这样的杨维烈心中更加满意,而杨维烈则是似乎被这些突然出现,将自己围在中央的强者吓了一跳,十分戒备的道:“诸位前辈,这是何意?” “难不成是晚辈哪里得罪了诸位前辈?” “非也非也!” “我等寻你,可是一件大好事送给你!” “好事?大好事?!”杨维烈闻言越发的戒备了起来,从他知道自己是先天圣体开始,便知晓自己此生注定不会平凡,也会招来许多的觊觎和打压。 这是无可避免的,因为有些时候一个人优秀便是原罪,有道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所以杨维烈对此也算是早有准备了。 最终经过一番友好且愉快的交流与出价,杨维烈没有选择正值鼎盛的大夏皇朝和源远流长的圣皇世家夏家,而是出人意料的选择了,不论是强盛程度还是条件都不如前两家的白家。 初时众人还有些惊讶,有些不解,但随后便明白了杨维烈的用意, 首先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加入正值鼎盛大夏皇朝和夏家他或许会得到很多,会被重视,走的会更加容易一些,但受到的限制也会更多。 而加入白家可就不同了,白家此刻辉煌已经过去,急需一位大成圣体带领他们重返巅峰!所以在白家他的地位会更高,会更自由,而且得到的东西也不一定会比加入夏家或者大夏皇朝差多少,毕竟白家与夏家和大夏皇朝关系都很好,还有着大禹圣皇、白圣尊的传承! 所以想明白这些的各方强者都深深的看了一眼杨维烈,对他更加重视了几分。而后对着杨维烈和欣喜不已的白家代表行了一礼表示恭喜之后便各自散去了。 白家的大圣白辅又请大夏皇朝的夏青羽和夏家的夏飞扬多停留了一段时间,请他们一起护送杨维烈还有他一起回到北斗,二人也欣然答应。 不久之后,杨维烈处理好无量星上面的事情,便跟着白辅三人一同来到了北斗古星。 在这之后,白家可谓是在培养和拉拢维护杨维烈这件事情上倾尽了全力,不仅启封了一个白圣的孙女将其嫁给了杨维烈,还将夏天、白圣的传承都交给了他,甚至于在杨维烈修为到了要开始闯荡星空的时候,白家还借来了一件帝兵给杨维烈防身! 杨维烈也没有让白家失望,没有让白家的付出白费,短短三百年时间,便已经从一个仙台一重天的修士成长为了准帝五重天的宇宙顶尖强者! 杨维烈的传奇人生还远远没有到停止的时候,或者说才刚刚开始,那么当世最为传奇的人物太皇夏启也同样是在继续书写属于他的传奇! 北斗古星,中州,大夏皇朝,这天夏启结束闭关,有些静极思动了,但他没有去往圣皇山找夏天,也没有去找孟令爽他们,而是漫无目的的在北斗古星这片大地之上行走。 也不能说是漫无目的,夏启是在找一种感觉,找一种他许久不曾体验过的感觉,凡人的感觉,红尘的感觉。 是的,他也遇到了夏天曾经遇到过的瓶颈,脱离了凡人,脱离了红尘高高在上太久,已经忘了作为一个凡人到底是个什么感觉,忘记了作为修行世界的基础的凡人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夏启不知道要如何去做,不知道要做什么,所以自然也没有目的,只是随意选择了一个方向,收敛了大道,收敛了神力与神异之处,走走停停,到处闲逛。 “请问这位先生,此处是何地方啊。”夏启牵着一匹白马,白马上驮着两个箱子,一个里面是书籍,一个里面也是书籍,欠身行了一礼,温和的问道。 被问到的农户像是因为一句先生而吓了一跳,停顿打量了夏启半天,这才懦弱的断断续续的说道:“这位大人,这……这里是平国,俺们这一块都是林县在管。” “往东走上半天是林县县城,从林县往北再走三天的路,那就是柳城了。”说完还躲闪着目光,不敢直视夏启。 夏启合手拜一礼,笑容依旧温和,“谢了先生。” 而后夏启便牵着白马,一边翻看着手中的经籍,一边向着林县县城走去。 而那农人望着夏启伴着夕阳远去的背影久久不能回神,直到妻子叫男人回家吃饭的骂声传荡在田野上,才将他惊醒! 看着还算繁华的林城,夏启仍旧是温和的笑着,心中说不上喜也没有不喜,极为的平静。 距离夏启走入红尘,已经过去了两个月。仍旧还在平国,这平国幅员辽阔,也不知道有多少万里,一路西行,山河壮丽,江山如画,有凡人城池也有修士城池。 夏启在这两个月中,行走于荒野山林,餐风饮露,与自然亲近,停留于田间村庄,饮井水,食粗粮野菜,便与农人亲近,过集市,遇到商贩,便与商贩闲聊,遇到读书人便聊读书事,遇到武夫、将军便聊拳脚兵器,遇到修士便避开 夏启不知道这么做到底有没有意义,也不知道能否得到他想要的,但出奇的夏启却并不厌烦这样的生活,起码现在还没有厌烦。 在林县停留几日,夏启便离开了,不过没有去往柳城,而是一路向西走着。 夏启没有目的地,也没有固定的线路和时间,看到什么有趣便停下,觉得应该吃饭便吃饭,该喝水便喝水,该睡觉便睡觉,随心所欲顺其自然,所以夏启也不知道走了多远,过了多久,到了那里,但夏启也没有推算,也不在乎,仍是向前走着。 有时兴致来了,便会向遇到的人问路,不过就算问到了路夏启也不一定就顺着指明的路走,因为他只是想问而已。 不过或许是一种冥冥之中的指引,夏启越抗拒修行便越靠近修士多的地方,越想远离,却又莫名的靠近,最终竟然来到了中州奇士府的附近,当真是让夏启哭笑不得。 但夏启也想明白了,他行走了这么久,说是深入红尘体悟红尘,说是自然而然随遇而安,但终究是在自欺欺人,抗拒修行便是明证。 修行就是这样,往往越想要什么便越得不到,越抗拒什么反而会越靠越近。 既然如此,夏启也就没有再抗拒和修行有关的东西,按照心中的指引,继续向前走着。 而奇妙的是,这一放开,反而有了不少收获,少了几分焦躁,多了几分平和,也不一直挂着温和的笑意了,而是有时大笑,有时平静,也有时忧愁,总之看起来更像是个人了。 夏启继续走着,忽然停了下来,因为他感受到了一股别具一格的气息,或者说是道则,心境不自觉的平和清净,就像是在圣皇山,在悟道古茶树下一般。 夏启不免有些好奇,顺着这股道则来到了一座古老的村落,树荫成片,阴气有些重,古村不大,不过五十几户人家,他们祖辈世代居于此地,从未搬迁过。 通过询问这里的村民,夏启才知道这里是荒庐!传说有一位大帝晚年时曾经在此结庐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