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概会爱上两种人
人与人的相处很多时候都是从单向奔赴开始的,然后通过真诚、善意与内在的相似性打动另一个人,最后对方也奔向你。 单向奔赴也很有意义 就像小时候mama教我们要做一个真诚的人,保持真诚,永远不要停止奔跑,最后世界都会奔向你。 “落日晚霞海风吹过我希望所有的温柔都随你而来”。 我所理解的爱情。 不是只有喜欢对方就可以,更重要的是不能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我不喜欢自己花费大量时间只为琢磨另一个人的心情。我不喜欢自己焦虑、患得患失的样子。 我不喜欢自己一天什么事都不做,只为了等待另一个人的信息。我不喜欢这样没有安全感、毫无自我的自己。 我只想当一个冷静自持的人,永远能跳脱自身看问题,像一个给自己开刀的外科医生。 也许我做不到永远冷静理性地对待任何事情,但我们可以清楚自己是否喜欢现在的自己。 我大概会爱上两种人,一种治好了我的病,一种让我病入膏肓。 爱一个人要适度。 你越是费尽心思地去取悦一个人,那个人到最后就越有可能让你痛彻心扉。 想要保持长久舒适的关系,靠的是共性和吸引,而不是一味的付出以及你道德式的自我感动。 爱不到就算了,因为死缠烂打的样子很丑,别把自己搞得太狼狈,更别让自己那么卑微。 如果在恋爱中你发现你们不适合,请及时止损,不要为了一个跟你接下来的日子没有半毛钱关系的人,浪费自己宝贵的青春岁月。 我们经常说两个人互相独立有多重要。 实际上恋爱里的松弛感,就是一段感情舒适且独立的最佳命题。 就像在两端极限拉扯的皮筋,到达一定限度总会分崩离析。一段舒适的恋爱关系,并不是抓得越紧越好,反而都要给对方一定的自由,有所羁绊互相依赖,却又轻松自在,拥有独立空间。 很多人一旦恋爱,就会陷入“恋爱脑”的境地,时时刻刻关注对方,时时刻刻围着对方转。 很多时候我们都失去了自我,失去了那个原本自在,坦荡,又颇多兴趣追求的自己,这样过度的关注往往会让这段关系变得紧绷,久而久之相处的紧张感就随之而来了。 说白了,拥有松弛感的恋爱要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爱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你也应有你自己的兴趣空间。 在信任感建立的基础上,试着不那么关注对方,让自己有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让爱人有空间去追逐他的热爱,在恋爱中坦坦荡荡,大大方方,让绷紧的弦松弛下来。 祝大家都能自在如风,坦荡去爱。 我一直觉得感情最好的状态不是保持永恒的热烈和期待,而是热烈之后还是想要和对方走下去的坚定。世界上根本没有完完全全合适的两个人,都是从喜欢与动心开始,需要彼此磨合珍惜;总有一天你们会窝在同一个沙发上一起看同一本书同一部电影,然后一起度过每一个昼夜等长的春分时刻;会一起去努力着成为更好的自己;下了班的傍晚牵着手散步在夕阳下;等到天冷的时候,他会把你的手揣到兜里告诉你:看吧两个人总是比一个人温暖。 最近有个特奇怪的事,我身边这些离婚的朋友,据我所知,基本都是当初因为爱情才结的婚。 但另一部分朋友纯粹是为了搭伙过日子结的婚,甚至还有很多是相亲认识的,都过得挺好。 所以令人费解的事情出现了,因为爱情结婚的反而离了,搭伙过日子竟然过得还挺好。 后来我仔细一想,倒也合理,为了爱情结婚的,婚后发现跟自己预期的生活落差太大,久而久之失望就越大。反而那些搭伙过日子的,从一开始就对婚姻不抱太大希望,但婚后发现还挺香的。 所以一个终极问题出现了,婚姻到底要不要对付。 关于婚姻,般配是爱情的成就,而不是前提。 如果有一天,你选择结婚,我希望你是发自内心地觉得幸福,而不是松了一口气,觉得自己总算完成了一个任务。 如果有一天,你选择离婚,我希望你明白:离婚不是结婚的反义词,因为结婚是为了幸福,离婚也是。
感情有三大误区: 一是误以为爱情必须是甜的。不管是爱一天,还是爱一辈子,一旦发现爱情不甜了,就认为这段感情坏掉了。 二是误以为生活出了问题,结个婚就能解决了,而一旦婚姻出了问题,生个孩子就能解决了。 三是误以为追到手了,或者结婚了,恋爱这件事情就结束了。 爱情并不保甜,婚姻也解决不了幸福的问题,唯有你变好了,你的爱情和生活才能一并得救。 爱是理解,是忍让,不是瞪着眼珠子乱犟。没有炼狱般的磨合,哪有心有灵犀的一生浪漫。 亲密关系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则是:你要主动做出改变,对方才有可能跟着改变;你要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对方才有可能明白你的真实意图。 曾经的我很天真的认为,只要我们互相喜欢,我未来的另一半一定是你。但是现实往往总是残酷的,事实证明,互相喜欢的两个人也会分手。 就像《二十不惑》里的梁爽和赵优秀,他们互相喜欢,可最终的结局也是分手,而他们分手的原因只是因为不合适,再美好的爱情也抵不过“不合适”三个字。 有人说,谈恋爱是两个人的事,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所以有时候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喜欢是真的,但是分手也是真的。 分手其实并不可悲,可悲的是分手后的我们互相喜欢,但无法在一起。 喜欢是真的,无法在一起也是真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整理好心情,勇敢的面对未来,面对生活。 在倾诉多次却不能被认真对待或者理解之后,表达欲逐渐丧失。在被人问到「你怎么了」,即便满是情绪,大脑却一片空白,语言系统处于死机状态,除了回复「没事」,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我明白很少有人是出于真正的关心,大多人只是听着当消遣。 想到这里,就挺庆幸自己的后来大多时候的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