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这个屋里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五十五章 诸葛亮的《隆中对》

第一百五十五章 诸葛亮的《隆中对》

    有一人被后世的三国学者称之为“智绝”,被鲁迅“状……多智近乎妖!”。在三国时期,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名垂千古的纵横高论《隆中对》即诸葛亮为刘备的困窘构思的战略蓝图。

    隆中对这一年,他27岁。但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要用现代观点来评价他对历史产生的作用。

    诸葛亮很自私,也很狭义,个人的名就是成功的,还留下了两篇好文章《隆中对》和《出师表》。但他在中国历史上所起到的作用,与其他优秀的王侯将相相同。他没能改变中国专制的本色,诸葛亮没能承载起变革的历史使命。

    所谓“智绝”,不过如此。

    公平的讲,没有道理唯独要让诸葛亮扛起中国历史变革的重任。因为王侯将相不都这样吗?cao持着权柄的人,都是从自身的角度去衡量世界。所谓中国历史的责任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新中国成立后才意识到的历史和社会命题。就诸葛亮个人而言,一生“事必躬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留得后世美名,饱受赞美称颂之词,其实是后世子孙自身文化上标榜和宣导教育他人的需要。所以诸葛亮的名声千年不倒,而并非值得后人膜拜。

    诸葛亮27岁出隆中为刘备的事业打拼。7年前大概就是官渡之战刚结束的时候,诸葛亮20岁。官渡之战的前十年,就是董卓之乱的时候,中国大地上开始呈现出人才喷涌的状态。他们一个个粉墨登场,演绎自己的人生。曹cao对人才的发掘吸引起了很大作用,门多故吏的袁绍也召集贤才名仕,其他各路军阀为了征战的需要也网罗能为自己开疆拓土、运筹帷幄的智谋之士。这段时间里,诸葛亮还处于发育的状态,还在隆中半耕半读,用劳动和阅读修身养性。

    我们看看当时拔尖的人才,首推荀彧。他原来在袁绍手下待命,结果发现袁绍的领导才能虚有其表。而曹cao治军严谨,觉得曹cao最终能一统中原。他的选择是对的,可谓站队站对了。在守城和评论袁曹力量对比方面,他的见解是精辟的,他的重要决策思想影响了曹cao在官渡之战中的重要决定。所以曹cao的成功统一北方,荀彧功不可没。

    其实荀家叔侄都对曹cao忠心不二,但是荀彧的人生理想是希望曹cao能作霍光、尹伊那样的中兴名臣,而不是帮你成就魏王的霸业,所以和曹cao在目标和人生理念上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最后荀彧被逼自杀。他或许站错队了。

    郭嘉是被人推荐的一个人才,后世相当推崇他的战略思想。《三国演义》中有十胜十败就是郭嘉的高论,热爱做领导或者从事管理学研究的人可以选择背诵。曹cao在重要的决策问题上会咨询他的意见,往往一语中的。关键是他人也很年轻,很活泼的一个人。他被陈群告状,说他行为不检点,好色。结果曹cao说道:“我看重的是他的才能。”

    郭嘉随军出征乌丸,可惜一病不起。死后留下书信,要曹cao不要进逼辽东,同忧者相亲,同欲者相憎,不久袁尚袁熙的头颅就会送过来。后来,果然如此,令曹cao感慨的是,一个能忠于他自己的顶级智谋之士竟在壮年之际就这么撒手人寰了。曹cao:我的征程才刚刚开始啊!

    看曹cao的阵营里面,能有郭嘉这样的智囊人物,而且还是忠于曹cao自己的,怕是没第二个人了。赤壁之战后,曹cao老泪纵横,他哭道:“惜哉奉孝,哀哉奉孝!奉孝若在,我何以兵败至此?”

    袁绍那边有田丰沮授一般的人物,也可谓当世之时的智谋超群的人物。何为智谋超群?就是辅佐君候,在组织决策和谋划贯彻方面,能根据事物的发展和事理的客观规律从而制定出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略,并且要忠诚。像诸葛亮就是战略决策、外交周旋、治国理政,乃至用兵打仗的全能型且出类拔萃的人才。诸葛亮方方面面在当时可谓出类拔萃。但归了刘备。

    田丰、沮授在为袁绍的战略决策方面,可谓字字珠玑,句句肺腑,不可谓不忠诚。然而袁绍这人刚愎自用,而田丰、沮授也如同荀彧所说“刚而犯上”,归根结底,是田丰、沮授站错了队。谁没有缺点?领导很完美?一群人才跟了袁绍这种二货级的领导,整个团队都成蠢才了。袁绍输给曹cao乃事理之中。

    最能与诸葛亮比一比的人是周瑜、孙策。孙策抢回自己父亲尸身的时候17岁,而周瑜当时也就十七八岁。周瑜和孙策立业打下江东,也就二十多岁,到赤壁之战周瑜可谓挥斥方遒,人生得意!可惜人家身体又不知道怎么回事?后来年纪轻轻也就一命呜呼了,很可惜。《三国演义》说是三气周瑜导致死亡,这样的小说内容真是对人才的污蔑!周瑜的死与郭嘉相似,都是事业的道路上,身体不佳,导致英年早逝,让英雄扼腕。

    所以,诸葛亮隆中耕耘,粗茶淡饭,呼吸着新鲜空气,为日后的cao劳打好体力上的基础。总之,在人才能力比拼上诸葛亮身体素质笑到了最后,在历史舞台上独自唱主角。

    又如贾诩陈宫毛玠刘晔钟繇审配许攸鲁肃张昭蒯越法正等等,他们或纵横一时或一技之长,然而都只能起到局部的作用,或为某件事的发展和推动起到了作用。但是对主君的事业难以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看事物缺乏本质上的理解、深入的视野。要他们扭转乾坤、经天纬地,会很困难。再如,简雍尹籍陈群等辈,用书中司马微的话评价为“白面书生”,一般的文职,甚至谈不上谋略之才。

    同志们,于国家事业而言,关系到民族的生死存亡,是需要经天纬地之才的。

    于当时的中国而言,统一北方的曹cao,战略规划的荀彧郭嘉等人就是这样的经天纬地之才。

    刘备面对汉室倾颓,重振汉室江山,需要谋势,度势和运势。但是自己的才能很有限,起到的是精神领导的作用,那么就需要诸葛亮这样经天纬地的人才来力挽狂澜。

    又如江东张昭周瑜鲁肃等人,三个皮匠也顶个诸葛亮,关键时候发挥关键的作用。单个人的才能比不上诸葛亮,可是团队的同心协力却也发挥了经天纬地的作用,不可小觑。

    经天纬地,扭转乾坤,敢叫日月换青天!

    刘备半生飘零,东奔西走,寄人篱下,无尺寸之功,无立锥之地,理想和现实差距太远。自己一织席贩履之平民要拯救汉室倾颓,成就光武帝那样的霸业,他不得不承认自己才疏学浅。可有志者事竟成,矢志不渝的决心,使他一路坚持了下来。他需要一个人,一个特别有智慧的人,就像兴周八百年的姜子牙,开汉四百年张子房那样的大才。

    刘备相比较曹cao而言,他对人生目标的执拗,使平凡的人变的不平凡。

    正当中原陷入四战之地,一些颇具有先见之明的人往南迁徙。往南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吴地,一个是荆州或者再往南。荆州自从刘表来了之后,获得了暂时的安宁,刘表对地方的稳定和生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以中原哀鸿遍野,荆州这边风景独好。

    诸葛亮随叔诸葛玄来到荆州卧龙岗安家。在荆州的卧龙岗,诸葛亮半耕半读,闲时高唱《梁父吟》。没有相对和平安定的外部环境,诸葛亮焉能发奋读书、培养情cao?诸葛亮取了一个老婆,是黄承炎的女儿黄月英。黄承炎在《三国演义》书中出现过两次,此老儿不是一般的寻常庄稼汉,他的女儿据说才华横溢。但是黄月英生的其貌不扬,诸葛亮取了她,始终没听说纳妾。他在学术造诣上与妻子的相处不能说没有关系,他与黄承炎的结亲除了与黄月英一见倾心之外,与当时荆州的权贵阶层试图拉上关系以为进身之阶我想多多少少有些关系。因为黄承炎和刘表等人说的上话。

    东汉末年,汉室大厦将倾,但是人才市场上颇有一部分人愿意被儒家忠义思想所熏陶,一心要致力于汉室的复兴。诸葛亮就是其中一个,在他成名之前,代表汉室利益的有志之士尚不知有这样一位补天的奇才。诸葛亮观察刘表和刘璋,都不符合再造汉室的人选。他在等待,等待一个人,一个充满人格魅力,一个能礼贤下士,一个颇有进取心,能胸怀天下的人。

    如果把刘备比做成再造汉室的骨,那么诸葛亮就是再造汉室的rou。诸葛亮并不想利用自己的才华去博个轻松的文职,图个人生地位,做那职场上的成功人士。他的格局太高了,他的才能要淋漓彰显。刘备的到来,如同干柴遇烈火。

    在《三国演义》书中,刘备是通过徐庶的了解到诸葛亮的过人之处。对于徐庶的才能,刘备已在新野与曹军的初次交锋当中有所了解。徐庶的母亲被曹cao抓了,因此徐庶被逼降曹。徐庶离去,刘备痛心的砍掉阻碍他视线的树木。这就有了回马荐诸葛的故事。

    徐庶突然调转马头,回到刘备身边,说道:“此地有一卧龙岗,有一人名叫诸葛亮,号卧龙先生,十倍之才胜于在下。明公需亲自登门拜访,不可随意礼聘。若得此人,何愁大业不成?”

    徐庶还是去了,刘备失落后又显得振奋。其兄刘景升这里人才辈出,竟不知道存恤?可见专等我刘备来招聘。这是上天赐给有志之士最宝贵的资源,即人才的资源。

    刘备出门拜访卧龙岗,每次都是沐浴更衣,烧香斋戒,选良辰吉日前去拜访,殊为郑重。一请孔明,诸葛亮有事出门了,刘备遇见诸葛亮的岳父黄承炎。黄承炎品质淳朴,令人敬佩。

    二请孔明,刘备还是没能遇见诸葛亮,却遇见了诸葛亮的几位好友。刘备和他们坐在一起闲谈,深感乱世,但见这些人或为郡守或为刺史,足可安邦定国,何至于避世趋于野,埋没了自己一生的才能。刘备对诸葛亮虽未见其人,以见其心了。焉知诸葛亮不是试探刘备的诚意?

    三请孔明,张飞实在不能理解为什么大哥如此礼遇一个身份普通的人?就是关羽也不能理解。不过关羽显得持重,张飞情绪外向。张飞拿了一根绳子,要去绑这人,给强行的带过来。刘备拉住张飞的马,心急的都要哭了,刘备说道:“三弟,你难道真的要坏哥哥的大事吗?”

    张飞又何尝不明白大哥的感受,只是不忍心大哥这般低下的去求人。张飞与李逵不同,他听约束。张飞下得马来,看着大哥,关羽在旁默不作声。刘备说道:“古时候,文王在渭水河边五聘子牙,今我三顾茅庐,比文王尚自不如。三弟如若这般,置兄长于何地?”

    张飞不再闹了,跟随刘备又再次前往卧龙岗,这是三请孔明。

    这是刘备的过人之处,他的真诚善意弥补了作为一个领导才能上的不足。三兄弟来到卧龙岗诸葛亮家门前,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给开了门。

    “兄长睡下未起,我去叫他。”诸葛均说道。

    “不,不要惊动先生。”

    于是刘备三人就在院子里等,刘备靠前,却不敢近前。他不想自己的丝毫举动给这位梦想中的人才造成任何不良印象。刘备很有耐心的看着竹帘。今天,终于,那位胜徐庶十倍之才的卧龙先生,现在就在这屋里。

    这一等,竟然半响。快哉,非刘备不能这般谦逊,刘备不到如此窘迫的境地,他未必会这么谦逊。痛快!不是诸葛亮有这样的底气,不能这般藐视权贵,不是人才认识了事理的客观规律,不能在气质上凌驾于权贵。

    张飞等不及了,打算冲进去,被关羽给拦住了。

    诸葛亮终于睡醒了。刘备这一等是值得的。诸葛亮问诸葛均:“可有人来过?”

    诸葛均答道:“早上刘备在门外等候。”

    “何不早报!”诸葛亮赶忙穿好衣服,洗漱完毕,出来会客。

    诸葛亮的出场如同仙人。小子不敢造次,录原文如下: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不到三十岁的人,他的才能足以让年纪一把的刘备称之为“先生”了。你看,一个诚心诚意来寻人,一个信心满满坐钓英雄帝王呢。

    谦逊客套的话少不了一两句,历史上有名的《隆中对》小子不敢造次,原文如下:

    先主曰:“汉室倾颓,jian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cao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cao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cao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载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真是千古高论!只有傻子才会生搬硬套,聪明的人需要揣摩其中的事理。诸葛亮为刘备规划战略,是如何避其锋锐?谁可谓援手?本钱从何而来?向哪个方向扩张?最后如何完成目标?《隆中对》文字不多,却深入浅出如同穿针引线般的讲明了战略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