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我,嘉靖,加入大明皇帝聊天群在线阅读 - 第二百一十一章 太上皇投敌谋反了!

第二百一十一章 太上皇投敌谋反了!

    我,嘉靖,加入大明皇帝聊天群正文卷第二百一十一章太上皇投敌谋反了!嘉庆的心态崩了。

    说完这句话之后,嘉庆就知道自己要完犊子了。

    实在是一时之间忘却了一切,才失态说了这样大逆不道的话。

    不过这也不怪嘉庆。

    他好不容易把乾隆熬死了,回头一看,这家伙不知道怎么搞的,变得更年轻了。

    照这样下去,说不准他能把自己熬死。

    兄弟,只能说我现在非常难受。

    嘉庆难受到连‘朕’都说不出口了。

    而一旁的刘墉更是瞪大了眼睛:没想到自己微微动了一下恻隐之心,竟然能让事情有了这样的发展。

    只是刘墉不太清楚的是,眼前这位温弘历,甚至都还不认识和珅,就算嘉庆真把和珅杀了,他也不会有什么情绪不波动。

    而另外两位,吓得腿都软了。

    不过那三个大臣的事情,暂时放一边。

    在听到嘉庆的这句话之后,温弘历瞬间就红温了。

    他青筋暴起,嘉庆的话配合着他现在的表情,实在是有些大逆不道了。

    朕本以为你永琰是个善良的好孩子,所以朕才会有将皇位传给你的心思,没想到你改名叫颙琰之后,变得这么陌生,实在是让朕很失望啊!

    不过温弘历失望归失望,并没有太过于动怒。

    为什么?

    因为他们爱新觉罗家现在已经没有皇位可以继承了,而且眼前的这个不孝子马上就要死了,他没必要大动肝火。

    只是略微失望一下就可以了。

    于是,温弘历的内心立马又平和了下来。

    多一点虔诚和平和,生活才会更加美好,大明才会真正信任自己。

    而见到这般表情的温弘历,原本已经麻了的嘉庆忽然觉得有些不太对劲儿。

    我都说了这么大逆不道的话,皇阿玛今天怎么没骂我啊?

    不对劲儿,十分得有十二分的不对劲儿!

    嘉庆一下子就警惕了起来。

    嘉庆试探性的开口道:“皇阿玛,方才儿臣一时之间有些糊涂,说错了话,请您不要见怪。”

    “朕知晓,自然不会怪罪伱太多,毕竟在你那边,朕应该已经驾崩了,如此光怪陆离之事,若是换做是朕,也会如此的。”温弘历善解人意道,“永琰啊,朕有件事情,要寻你帮助。”

    嘉庆还是头一次见这么宽宏大量的皇阿玛。

    毕竟到了晚年的那段时间,乾隆喜怒无常的,而自己的这句话,可比汉景帝的宠妃栗姬在汉景帝病榻前说的话更重量级。

    这都能原谅自己?

    嘉庆下意识道:“皇阿玛,您有什么事情需要儿臣帮助的?”

    温弘历深吸一口气,斟酌了一些之后,当即张口道:“朕这边被反清复明了,明朝的那几个皇帝打过来,朕如今是独木难支,需要你的兵马增援。”

    他尽可能用了一些中性词,就是为了避免出现惹怒大明皇帝的话。

    但如果用赞美词,那太假了,自己的儿子虽然有些呆呆的,但不代表是个傻子。

    而听了温弘历的话语之后,嘉庆反而是十分放松了下来。

    害。

    原来是有求于朕啊,那这样做情有可原了。

    一念至此,嘉庆立马大胆了起来。

    甚至到他立马已经忽略了很多因素,神情都有些放松了起来:“皇阿玛啊,这个事情呢,嗯,怎么说呢,很复杂啊,不是朕不同意啊,你要问同不同意,朕是同意的……”

    废话文学开始了。

    而温弘历倒是了解一些自己这个儿子的品行,见自家儿子竟然露出这样的神色,温弘历没有慌张,反而淡然道:“永琰,圣祖爷和太宗皇帝已经完蛋了,要是朕完了,下一个就轮到你了,救朕就是救你自己,你自己考虑清楚吧。”

    只有这样,才能让永琰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正如同温弘历所料,在听到了这样的话语之后,嘉庆立马就端正了身姿。

    虽然他不清楚明朝的皇帝为什么能打来,也不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但事实摆在眼前,已经死去的皇阿玛也真真正正的出现在自己面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嘉庆开始考虑起温弘历所说的话语,片刻之后,便点了点头:“皇阿玛,儿臣方才也是玩笑话罢了,儿臣明早便点齐京师人马,召关外索伦入朝,就让和珅和大人领兵助你,必然会保咱们大清江山千秋万代、万世昌隆。”

    嘉庆算明白了。

    既然迟早会来,那么还是把他们挡在乾隆朝吧。

    毕竟一打起来,也是在乾隆朝打起来的,到时候生灵涂炭,涂炭的也是皇阿玛那边,跟自己这边没有什么关系。

    利益最大化了。

    至于对温弘历的话语,嘉庆自然不疑有他:毕竟嘉庆做梦都想不到,温弘历会背叛祖宗,投靠大明,坑害自己这个亲儿子。

    如果是他……

    额,也真不好说。

    毕竟在屠刀之下,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做到自杀呢?大部分人,多半还是会和朱祁镇那样,选择投降免死,尤其是享受过人间极乐的皇帝,更是舍不得死的。

    而温弘历听到了嘉庆的话语,一时之间也有些整不会了。

    比如……

    他真不知道和珅是谁。

    毕竟在乾隆三十六年,和珅还没发迹呢,他要等明年才发迹,这个时候的温弘历当然不认得和珅了。

    不过这并不影响温弘历点头:“如此甚好,永琰你有心了。”

    接着,温弘历便故作无事的和嘉庆聊了一些家常,直到最后才关上了这次的视频通话。

    而结束通话之后,温弘历第一时间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迅速将龙袍脱下,然后对着朱厚熜及周围诸位大明皇帝谦卑道:“诸位陛下,小的幸不辱命,成功引导了伪帝嘉庆。”

    而全程在一旁旁观温弘历的大明皇帝们不由对温弘历的状态点了点头。

    而朱厚熜更是赞叹不已。

    难怪有人说,一流演员从政,二流演员经商,三流演员演戏。

    温弘历这演技,果然不愧为当了三十多年皇帝的人啊,就是和普通的演员不一样。

    以后可以让温弘历定向发展,多扮演几次。

    不过在这次的通话中,朱厚熜也很明显看出了温弘历的小把戏。

    他提到了太宗皇帝和圣祖爷已经沦陷了,这般说来,在面对嘉庆的时候,准备好的黄台吉扮演者和康麻子扮演者,已经失效了。

    这家伙,倒是很会利用啊。

    朱厚熜眯了眯眼睛,轻轻一笑。

    等一切尘埃落定,再跟你算账。

    紧接着,朱厚熜神色淡漠的转身,对着身旁伺候的总管太监黄锦道:“黄锦,让俞大猷带兵准备一下,未来数日之内,可能会起刀兵。”

    “奴婢领命。”

    ……

    嘉庆朝,挂断了通话的嘉庆皇帝久久不能平息,还在吸收着刚刚得到的情报与消息。

    毕竟方才的消息,实在是有点震撼了。

    竟然有这么多的空间,明朝皇帝来清算他们大清了!

    沉思片刻之后,嘉庆这才想起来自己面前还有三个大臣。

    目光在他们三个身上停留一下之后,很快就锁定在刘墉身上,当即张口道:“刘墉刘爱卿,明日点兵,你随和珅一同去,当个监军,盯着和珅和先帝,看他们是否会密谋些什么。”

    刘墉当即叫苦不迭,但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磕头领命,谢主隆恩。

    而嘉庆,则是并不打算御驾亲征了。

    毕竟一旦自己过去了,以自己皇阿玛的性格,自己这皇位就不属于自己了。

    至于让和珅、刘墉这两个文臣领兵,也是有嘉庆自己的考量的。

    毕竟在嘉庆的印象里,乾隆朝那可是将星璀璨啊,什么福康安、阿桂、海兰察,这可都是鼎鼎有名的名将,自己这边压根不需要派出什么将领,只要派兵就行了。

    再者说,自己派出的将领,也是出自乾隆朝呢。

    毕竟……

    嘉庆如今真正掌权还不到十天呢,乾隆驾崩还没七天。

    他还做不到在军中安插太多自己的人,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而说完之后,嘉庆也不想多说什么了,直接挥了挥手,张口道:“行了,都退下去休息吧,朕还要思考一下。”

    “喳。”

    “……”

    次日,军营之中。

    忐忑不安的和珅做梦都没有想到,竟然还有峰回路转的时候。

    没想到啊,没想到。

    万岁爷,您终究还是又救了我和珅啊。

    和珅得意洋洋的想着,身披甲胄,骑着骏马。

    虽然他是文官,但早年也是打过仗的,虽然水平不怎么样,但骑马什么的还是不在话下,轻松拿捏。

    而一旁的刘墉的脸色显然不是很好。

    在不远处的高台之上,嘉庆正在注视着这一切。

    和珅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忽然间,他顿时感觉身体似乎有一种失重的感觉,紧接着便有一阵眼花缭乱,一种恶心的感觉瞬间传到了心头。

    而下一刻,他便在嘉庆朝消失,取而代之的便是出现在了乾隆朝的军营之中。

    他睁开眼睛之中,映入眼帘的便是拿着扫帚的温弘历。

    一瞬间,千万种情绪藏在口中却说不出口,还没等他说话便泪流满面。

    正当他打算说些什么的时候,却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惨叫,以及一片枪炮声!

    “怎么回事?!不是说来驰援的吗,谁开的枪?!”

    “有埋伏!”

    “别杀我,我投降!”

    “啊啊啊!”

    一瞬间,死伤一片。

    此刻,和珅才发现不远处,竟然是一处山谷。

    周围早就准备好的明军正cao持火枪、火炮、弓弩,朝着山谷之中的清军不断射击,以每秒数百人的伤亡速度进行收割!

    而自己和刘墉,直勾勾的出现在了一处高台之上,他的主子乾隆此刻正谦卑的站在一旁,坐在龙椅上的,竟然是几个陌生的面孔!

    而和珅的大脑,也宕机了。

    这是什么情况?

    而刘墉此刻更是脸色惨白,大叫道:“不好啦和大人,这些都是明贼,太上皇投敌谋反了!”

    推荐一本书,历史分类,《哥哥我要招安大宋》。

    宋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