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渡劫失败的我只能回大明当王爷在线阅读 - 第七十五章 银子和黄河

第七十五章 银子和黄河

    第339章银子和黄河

    一场血战,对于卢剑星四人来说是一次艰难的突围。

    虽然三兄弟如今都武功大进,配合丁修炼精化的修为,四人联手的情况下等闲几百倭兵根本拿不下他们,但奈何幕府本身有修行势力支持,来自高野山和比山的僧侣虽然修为不是很高,但却也不是他们四个能够速胜的。

    尤其是那一尊毛神,虽然只是一个看起来比丁修强一等的存在,却硬生生压得他们四人没有还手之力。

    若不是这尊毛神只守护在那位幕府“大佬”身边,并不主动出手,恐怕卢剑星等人就难逃一劫了。

    所以最终四人在杀了近百倭兵之后,最终见事不可为才负伤离去。

    不过虽然四人最终逃离了幕府控制的城镇,但四人却并没有打算放弃。

    “那尊毛神是那个幕府大人物家族供奉的,据说是他们家族的先祖,一直都守护着那座城池,有人攻城或者他们家族的人有危险的时候就会现身相救。”受伤最轻的沈炼从外面打探了消息回到四人的藏身处,向两个兄弟讲述着自己打探回来的情报:“不过据说一般的危险那尊毛神不会出现,而且就像我们之前遇到的那样,只保护家族子嗣的安全,不管其他。

    除此之外,那尊毛神似乎实力有限,不能离开供奉他的那座城池,根据我查到的消息,这个家族的子弟离开了城池就和普通人无异,一把弓箭就能射死。”

    说到这里,沈炼喝了口水,这才又补充了一句:“据说我们要抓的那个幕府大人物他老子就是这么在战场上被人活活射死的。”

    听完沈炼带回来的消息,卢剑星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长舒了一口气说道:“这真是一个好消息,要是这样的话,我们只需要把他从城里引出来就行了!”

    “单凭我们四个恐怕还杀不了他,别忘了上次他身边那三个秃驴,哪个都不是好相与的。”一旁的丁修身上缠着绷带,说话虽然有些有气无力,但却戳中了一个很关键的事实。

    之前那场战斗,他修为最高,自然负责抗住实力最强的那尊毛神,所以受的伤也最重。

    不过对于丁修来说,这种程度的伤还要不了他的命,毕竟只是一尊毛神,比他强的有限,再加上丁修本身江湖搏杀经验丰富,受的大多只是皮rou伤。

    这些伤不仅要不了他的命,反而把他的凶性激发出来了。

    在丁修这种亡命徒看来,自己没赚就是亏了,就更不用说还受了这么重的伤!

    要是不能把这次的目标达成,他这一身伤岂不是白受了?

    不仅仅是丁修抱着这样的想法,卢剑星和靳一川以及沈炼,其实都是一样的想法。

    他们都是堂堂大明锦衣卫,平日里这三个字抖出去都能把人吓得颤三颤,如今来了倭国这蕞尔小国,却反而被人打的灰溜溜的回去,这岂不是把面子、里子都丢干净了?

    就这么回去,要怎么向王爷回复?就说他们贪功冒进,结果踢到了铁板,事没办成还丢了大人?

    到时候别说王爷承诺的甲等修炼资源了,怕是连个乙等都捞不到,只能去混个丙等。

    所以四个人并没有想着就这么回去,而是准备养好伤再干一票。

    因此,在丁修提到那几个秃驴的时候,作为大哥和百户的卢剑星率先说道:“那三个秃驴虽然不弱,但也没到咱们对付不了的程度,到时候丁修你一对二先缠住两个,我们三兄弟联手先杀一个,剩下的就好对付了。”

    这不是什么高明的计谋策略,不过是昔日田忌赛马的故智化用而已,但却胜在简单实用。

    丁修对此没有什么异议,只是对卢剑星说道:“就这么办吧!不过我需要先养好伤,你们谁去给我弄点烈酒来?这倭人的米酒实在是太淡了,一点滋味都没有。”

    “这里还是幕府控制的范围,想要烈酒有点难弄,我尽量想办法吧!你先安心养伤,养好了伤我们再说其他。”卢剑星对丁修点了点头,这是自己手上目前最强的战力,自然要好好笼络。

    而且丁修的要求也不过分,他们现在身边缺医少药,虽然大家修为精深,身上这些伤只要好好修养,过些时日也会好,但这种东躲西藏的环境难免会伤口化脓生疮,用烈酒洗一洗伤口也能控制住伤势。

    所以,卢剑星还是对沈炼说了一句,让他想办法弄点烈酒回来。

    现在四个人里也就他伤的最轻,加上他这些天也学了一点倭话,出去不容易暴露,所以一切也就都指望他了。

    沈炼对此自然是答应下来,不过他也对卢剑星问了一句:“大哥,要不要求援?如果能够再有几个练入体的好手,咱们就算强杀进城里去也有把握啊!”

    一开始四人觉得以四人的身手,来这一趟即便做不成也能全身而退,要是带着大队人马反而容易暴露行踪,因此卢剑星也就没有带手下的锦衣卫,而是把他们都留在了九州岛上。

    然而现在局面已经变成了这样,他们现在就需要增强一下己方的实力了。

    别的不提,要是现在再多出两个练入体的好手,他们就能直接杀进城去直接强杀那位幕府“大佬”了。

    卢剑星考虑了一番,最终还是对沈炼摇了摇头说道:“咱们现在是在幕府控制的势力范围,想要传递消息回去本来就困难,更别说你就算把消息传回去了,求援又能来谁呢?

    上面要是知道了这件事肯定要分功,其他百户和我关系也不熟,没人愿意帮这个忙的。

    至于咱们手底下哪些人,他们来了也只是累赘而已,所以还是就咱们几个把事办了,先想想怎么把人引出城吧。”

    听到卢剑星这么说,沈炼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便去休息了。

    而沈炼看着一旁躺着的丁修和伤的也很重的靳一川,眼眸里星光明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

    此时的九州岛上,朱瞻正和自家娘亲一起都弄着两个已经满月的小娃娃。

    经过了朱瞻和孟青鳞的伐毛洗髓之后,这两个小家伙如今已是钟灵敏秀灵气十足,即便是放在修仙界也是一等一的良才美玉,是那种天上有修行者飞过去看到了都会掉头飞回来收徒的那种。

    尤其是这两个小家伙身上还有着一半的真龙血脉,只是如今还未显化并未有什么神异,但也足以让两个小家伙表现得十分不凡了。

    也正因如此,张氏对这两个孩子可谓是视若珍宝,每天除了陪两个孩子玩之外,几乎什么事都不管了,甚至连朱瞻来向她请安什么的也表现得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似乎是觉得自家这个儿子远没有两个香香软软的小孙儿来的可爱。

    以至于张氏后面干脆提出要亲自抚养这两个孩子,就连两个孩子的母亲想把孩子要回来都不太可能得样子。

    朱瞻对于自家娘亲想要亲自抚养两个孩子倒是没有反对,只是表示孩子最好还是留在各自母亲身边,这样以免孩子长大了对母亲不亲近。

    毕竟这两个孩子都是庶子,他们的生母蓝琪儿和李月都是侧妃,在某些方面来说孩子就是她们将来唯一的依靠。

    虽说对于朱瞻来说,他完全可以看着蓝琪儿和李月寿终正寝,不会亏待她们,但某些事情还是没有必要。

    张氏对此自然是不无不可,她虽然这些天里沉迷于逗弄两个孙儿,但也不至于真不想事了。

    以她的见识自然明白朱瞻这样做的目的,于是也就配合的让蓝琪儿和李月自己带孩子,但每天白天还是让她们把孩子带到她这。

    张氏这么做也是希望能够和两个孙儿多一点相处时间,她的身份是大明太子妃,不可能长时间的留在朱瞻的封地,能够待到明年朱瞻回京也就是极限了。

    如今大明的各家藩王都已经按照朱瞻设计的参勤交代制度运转起来,除了藩王子嗣入京之外,每两年一次的藩王入京也已经变成了惯例,今年入京的藩王大多都已经动身了。

    也就是朱瞻去年才从京城回来,不然他也要去京城一趟的。

    至于说今年从倭国获得白银和黄金,则由户部专程派来的船队运送回京,一路上不仅有郑和的船队押送,还有孟青鳞特意拨出的一支水军拱卫四周平息风雨,让这支船队走的顺风顺水平安抵达了南京,为户部送去了今年的白银和黄金。

    对于如今的大明户部来说,每年从倭国获得的上百万两的白银已经成为了大明财政最重要的收入之一,仅次于每年的夏粮和秋粮。

    尤其是随着几位藩王不断地从大明本土招募流民前往倭国,扩大金矿和银矿的开采规模,六藩今年缴纳的白银数量要比上一次朱瞻带回去的百万两白银多出了一倍来。

    毕竟上一次只有郑藩、赵藩和宁藩三家不到半年的产量,辽东三王当时还在打仗,没有多少金银收获。

    而今年则不一样,一则是战局基本稳定,郑藩、赵藩和宁藩在白银开采上产量有了不小的提升,朱瞻和朱高燧各自的府库入账都有几十万两白银,所以两家今年凑了凑,一起又凑了一百万两银子。

    加上宁王那边的五十万两和辽东三王三家凑的七十万两,今年户部光是白银就收了二百二十万两。

    这笔钱送到南京的时候,依旧和去年一样,就这么直接堆在了码头上进行清点,随后敞开着装箱拉去大明钱库的府库入账。

    唯一的区别也就是去年护送白银的是青玉卫,今年是皇宫的大汉将军了。

    而这敞开了把金山银山拉进府库的举动,也依旧如同去年一样,极大的提升了大明百姓的民心。

    这可是实打实的金山银山,让老百姓知道朝廷有多富裕,也让老百姓对朝廷多了很多信任。

    去年朝廷是要北征,所以钱基本上都花在了北征上,而今年国家已经没有了大的战事,只剩下打的差不多的倭国和叛乱的西南,但这都属于小规模的局部战争,朝廷正常的财政开支就能够维持。

    所以对于户部来说,今年的这两百多万两银子就是完全账面上多出来的钱了。

    虽然以夏元吉的性格,会希望把这些钱都存着以备不时之需,免得到时候朝廷花钱的时候又没钱。

    但两百多万两银子一文不拔他夏元吉就不是老抠而是铁公鸡了,所以朝廷上还是在讨论这笔钱要怎么花。

    有人谏言说拿出一部分来整修黄河河道,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只是整修黄河河道是个大工程,且不说朝廷目前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可以负责这件事,这开销也不是两百万两白银能够打得住的。

    毕竟黄河沿岸基本上河道都有问题,元朝为了治理黄河差点财政破产,后面更是引发了一连串的问题,最终导致了元朝的覆灭。

    这殷鉴未远,大明虽然如今财政上有钱,国家也称得上国富民强,却也不适合搞这种大工程。

    不过参与朝会的朱瞻却提出了一个建议,让夏元吉每年从这笔银子里掏五十万两出来,作为专项治理黄河的资金。

    “虽然朝廷不能一次投入大笔的银子来整修黄河河道,但可以每年修一点,把整个治理黄河的事情做成一个长期的事情,这样朝廷不用一次投入大笔的钱粮,也可以减轻黄河泛滥的可能与危害。”对于朱瞻来说,他其实很反感那种一次性的大规模整修,因为往往这样修完了以后就是长达几十年的摆烂和置之不理,等到烂的差不多了就又来一次大整修,循环往复。

    作为曾经的后世之人,他清楚的知道治理黄河是一个长期且持之以恒的事情,没有几十年的持续投入和治理,想要治理好黄河无异于痴人说梦。

    对于朱瞻的这番提议,朝堂上自然有人非议,但在将一次性整修的大工程,和持续不断的长期工程两个方案投入气运罗盘进行推演之后,朝堂上还是通过了朱瞻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