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新欧洲贸易秩序(二)
马德最近做了一个梦,梦的内容是以前看过的电影,名字叫《战争之王》。【】 虽然穿越二十年,电影的细节都有些模糊了,但这并不妨碍马德重新回味那种追寻着战争气味的感觉。而他之所以做这个梦,其实跟他目前所做的事情也脱不开关系。是的,他最近也在做战争贩子!不光做战争贩子,还在做奴隶贩子!他就像潘帕斯草原上那追寻着腐rou气味的秃鹫,用自己灵敏的嗅觉不断往返着战争爆发的区域,一边和草原酋长、哥萨克首领们商谈着武器和军资的买卖,一边从他们手里收购俘虏、女人和各种东岸能够用得上的小玩意——比如牲畜。 “所以,扎西尔酋长,这四百枝火枪和二十大车军资就是你的了。”穿着厚呢绒大衣的马德站在卡法城外松软的草地上,用手抬起一个躲躲闪闪的波兰女人的下巴,嘴里满不在乎地说道:“这些东西能武装很多草原战士,同时也能支持你们战斗很长一段时间了,足够令你应付完大汗交办下来的差事。” 马德身后还有五十多名随从,这些人都是卡法商站的东岸情报人员在这些年陆陆续续搜罗过来的,有流亡过来的哥萨克、有草原上生活不下去的穷苦牧民、有退役的奥斯曼士兵,更有亚速海商会推荐过来的护卫,总之来源很杂。这些人虽然不能托付机密大事,但做一般的保全工作却绰绰有余了。 他们被东岸招募后,就地驻扎在已被东岸人修成了一个堡垒似的的商站内——卡法城可并不一定安全,经常有哥萨克乘船过来偷袭——装备上东岸制造的精良武器。充当着警卫的职能。而在出城与鞑靼人、哥萨克进行交易的时候。这些人一般又充当着车夫和护卫。此时便是如此,这些人站在大车旁,枪也取在了手上,隐隐警惕着对面的那些草原汉子。 虽然这里还是卡法城的周边,附近经常有奥斯曼士兵巡逻,但这并不是马德放松自己警惕的理由。这些过惯了烧杀抢掠生活的鞑靼人很是特别,天知道他们下一步会怎么做,多做一手准备并不是坏事。 “带缓冲层的厚玻璃军用水壶!”一名年纪不小的老兵掀开了覆盖在大车上的帆布。介绍着说道:“非常好用,在长期颠簸的马上也不会破损,比喝总带着一股异味的牛皮水囊里的水强多了。奥斯曼的军队已经装备了不下一万二千个,深得加尼沙里军团那帮挑剔者的好评,不会错的。” “止血棉绷带,比你们使用的那些脏兮兮的麻布绷带好多了。哦,我忘了,你们现在连麻布绷带也不够。听我说,朋友,放弃那些从波西米亚流过来的麻布吧。使用最新的棉布绷带,非常棒!”这名鞑靼出身的老兵似乎还很有经商天赋。只听他用自己的语言朝这些克里米亚人介绍着说道。 “质量非常好的马刀,唔,需要你们自己回去开锋。作为一个草原汉子,没有一把趁手的马刀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唔,你害羞了?呵呵呵,小伙子,没什么可害羞的。大叔我当年也和你一样穷,直到我去特兰西瓦尼亚做了一票。去吧,拿出草原汉子的勇气,去抢波兰人、抢乌克兰人,哈哈!” “这是工兵铲、鹤嘴锄——好吧,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剿这个名字……”鞑靼老兵用拗口的语言念出了这两个汉语音节的名字(因为没有专用术语,外国人只能使用东岸外来词汇),然后继续用一种夸张的语气说道:“可惜你们没参加过两年前的那场大战。在皮里亚夫齐战役中,波兰人和乌克兰人在战场上挖掘了长度惊人的战壕、陷马坑和土墙,但他们挖的都没你们的大汗快!知道原因是什么吗?是的,因为你们使用了产自东岸的挖掘工具,就是这些了!唔,还有铁锹,哈哈,同样需要你们自己回去开下锋,这只是一项小工作。” 而就在随从们与克里米亚人“吹牛”的时候,马德也在仔细打量着站在他面前的“货物”——255名来自波兰的女奴。这些女人都很年轻,姿色嘛——唔,还行,而且看得出来鞑靼人在这段时间内给予了她们还算不错的照料,这证明鞑靼人确实是将女奴贸易慎重作为一项长期生意来做的,并且有了品牌意识,非常注重货物的质量和卖相。 这些女奴就是鞑靼人为这批军资支付的“货款”了,双方各取所需,皆大欢喜。生产各种军资、武器对东岸人来说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这些东西对缺乏工业基础的哥萨克、鞑靼人来说却又是相当宝贵的战略物资——特别是在他们深陷战争泥潭中的时刻;而同样的,女奴对东岸也是极为宝贵的战略资源,特别是在执委会更倾向于移民明国男人(因为男人是重要的劳动力、工人、军人来源)的时候,女人就只能就近解决了,而这些无疑造就了与鞑靼人之间繁荣的奴隶贸易。 1648、1649年两年,据保守估计,鞑靼人从乌克兰地区掠走了超过20万奴隶,其中既有波兰人,也有乌克兰人,同时还有总数近万的德意志雇佣军。这些贪婪的草原人不但抓波兰人,就连和他们协同作战的乌克兰百姓都抓,简直没有下限。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从他们这里购买奴隶才够便宜、供货数量才够大! 这些人不事生产——或者说生产很少,且大多数靠掳掠回来的奴隶生产——却又喜欢享乐,对各种消费品极为喜爱,偏偏又没有太多的金钱概念,简直是极好的贸易对象。在这之前,他们的生意主要由犹太人控制着,而这些犹太商人的靠山是以皇太后科塞姆苏丹、帝师辛西.豪卡为主。如今他们的靠山要么倒台被军队阿加们处死、要么失去了大部分权力,正是他们最为虚弱的时刻,东岸人如果能抓住机会,取代这些犹太商人的地位,牢牢把持住克里米亚汗国几十万人口的市场,那么其利润也是不可低估的。 不过这事单凭东岸人自己恐怕还办不到!盖因盯着这块肥rou的人也不少,奥斯曼帝国境内还有一些实力雄厚的犹太商人、亚美尼亚商人,想要和他们竞争,难度还是相当不小的。不过东岸人也不必泄气,凭着亚速海商会在黑海地区的影响力,即便不能全占克里米亚市场,吃下其中一部分却也不是很困难。有钱大家一起赚嘛,吃独食可是很危险的行为!
而从莫三最近苦思冥想搞出来的所谓“新欧洲贸易秩序”来看,克里米亚汗国、莫斯科南部(被灭的阿斯特拉罕汗国)以及新生的哥萨克酋长国(包括今乌克兰中部地区及俄罗斯布良斯克州),都应该是——也必须是——东岸共和国的市场。这些地区工业基础薄弱,又限于历史、外交或交通因素,长期受到黑海贸易的辐射,与其他地方的联系不是很强且主要依靠成本很高的内陆,因此是值得下大力气开发的地区。 即便他们这些地方比较穷,但加起来几百万的人口基数在那里呢,多多少少总是会有一些消费人群的。更何况东岸人何时需要他们的贵金属了?只要他们能提供源源不断的牲畜、奴隶以及其他一些初级产品,那么贸易就能长期持续下去。 与之类似的还有莫斯科及立窝尼亚市场,立窝尼亚先不谈,东岸人在这里的影响力不弱,单就说莫斯科大公国这个拥有超过1600万人口的大国家,就值得东岸人花时间好好经营一下。如今郑勇派遣的以原但泽商站站长施耐德为首的一群人,已经成功地在阿尔汉格尔开设了一家东岸商站,并开始接触当地的俄国官员和商人,准备大干一场。 而俄罗斯人对于他们的到来也持欢迎态度,在失去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后,如今的莫斯科公国实在太需要来自西方的资金、技术、市场和商品了。但他们现在只有一个一年差不多有一半时间要封冻的阿尔汉格尔港作为窗口,偶尔才有一些来自英格兰和荷兰的船只过来贸易,几乎处于一个被文明世界所遗忘的角落内。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当他们听说来自华夏东岸共和国的商人们将要在这里开设商站,同时可能还会开设固定的贸易航线之后,可想而知他们有多高兴了,而这无疑促成了东岸商站的快速开张,同时也有了第一批代理商,可谓是进展神速。 如果将来再把已经丢掉的波兰市场重新夺回,那么莫三所谋划的新欧洲贸易秩序就粗粗成型了。在失去了法国市场的“后法兰西时代”,开拓新市场、发展新客户、调整市场布局,就成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而这也正是莫三、马德和郑勇等人正在努力的方向。(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