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独治大明在线阅读 - 第四百七十九章 三洋牌,崛起吧!

第四百七十九章 三洋牌,崛起吧!

    奉天殿内,突然陷入短暂的沉默。

    面对这个问题,很多重臣都愣住了。

    若提到四书五经,他们可谓是口若悬河,可以说上三天三夜。现在跟他们要探讨地理知识,哪怕暹罗在哪里都根本不清楚,更别说暹罗旁边的国家是哪个了。

    “正是缅甸地区!”王越看到竟然这么多重臣一副便秘的模样,显得无奈地揭开答案道。

    其实并不是他知识多么渊博,而是当年率兵进攻黎朝的时候,对整个中南半岛的势力都进行了研究。

    中南半岛的东线是北越、占城和南越,而西线的强国是暹罗和老挝,还有正是已经处于分裂状态的缅甸地区。

    这海外的夷国显得十分的奇妙,说他们离得远确确实实如此,但兜兜转转发现很多其实都是熟面孔。

    刘瑾微微一笑,先对王越恭惟了一句,而后指向西洋的另一边介绍起来:“若从缅甸沿海岸线往东的话,则很快可以到达天竺!”

    啊?竟然到天竺了?

    吏部尚书李裕等重臣再次被震惊,显得有点不可思议地瞪起眼睛。

    得益于唐三藏取经的故事,而今大家都知晓丝绸之路上的那个神秘的古国——天竺,那个佛教的起源之地。

    现在突然听到天竺竟然能如此之近,让不少官员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原以为天竺离大明十万八千里,但经过这般讲解,敢情两地离得并不远。

    相较于陆地上的种种险阻,海洋的困难无疑要小上许多,敢情从海洋更容易到达那个要历尽艰难险阻的天竺。

    到了这一刻,很多重臣都不得不抛弃以前固有的陆地观念,而是用一种全新的目光审视这神奇的海洋。

    刘瑾用朱笔在地图上划出一条直线,神秘一笑:“若咱们从云南修一条道路到达缅甸沿海城市,诸位大人能否发现一些东西呢?”

    这……

    不少重臣完全跟不上节奏,再度面面相觑起来。

    只是跟刚方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所不同,经过刘瑾的这一番讲解后,心里已经隐隐有了一点眉目。

    “陛下意不在缅甸一寸一尺之地,而是意指印度洋?”

    农业部尚书刘忠的眼睛认真地盯着那一条用朱笔画出来的线段,显得若有所悟地说出自己的观点道。

    既然缅甸并不存在金矿银矿,而今刘瑾在陛下的授意下,点明了缅甸跟西洋相通,那么意图已经再明显不过了。

    虽然他心里觉得投入五百万两的做法耗资过大,但想到眼前帝王的雄心,似乎一切都能够解释得通了。

    东海带来了数之不尽的银矿,南洋亦拥有吕宋金矿,更重要的是这些国家成为大明海上贸易的对象。

    正是如此,他完全有理由怀疑英明神武的皇帝并不是贪图征服缅甸这块土地的功绩,而是想要通过缅甸兵临印度洋。

    户部尚书何琮等官员听到刘忠这个观点,亦是纷纷认可地点头,但心里并不敢十分肯定地望向这位雄才大略的弘治皇帝。

    其实他们心里亦是存在着余虑,足足五百万两的投入实在太大了。

    虽然弘治皇帝登基以来,几乎每个决策都显得英明,但事情证明亦会出现失误的时候,弘治终究不是一个完美的帝王。

    正是这时,一个太监急匆匆进入大殿内。

    啊?

    在场的重臣看到这个突然闯入的太监,整个大殿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倒不是这个太监多么的可怕,而是他的出现蕴含着另样的意义。凡是召开最高会议,若不是十分紧要的事情,绝对不能进入这里。

    现在这个太监竟然敢于闯入这里,无疑预示着帝国发生了重大事件。

    正是如此,殿中的所有重臣瞬间紧张起来,眼睛紧紧地盯着那份呈送皇帝的急件,想要知晓上面的内容。

    朱佑樘自然知道太监闯入所代表的意义,但脸上并没有出现过多的情绪。

    虽然他放缓了向东扩张的步伐,但不确定是日本是否会反扑九州岛,或者野人女真主动进犯东北粮仓,亦或者蒙古那边突然南下。

    朱佑樘看到郭镛将急件转递上来,显得不动声色地接过急件。

    这一刻,整个奉天殿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氛围。

    倒不是所有重臣都害怕战争,靖国公李承庆是因军功得到晋升,而今一点都不害怕这些势力的反扑。

    事实上,他这个国公想要得到世袭,却是需要更大的军功来证明自己,证明他靖国公能够为大明王朝开疆拓土。

    朱佑樘在打开急件的时候,脸上露出一抹恍惚的神情。

    这……

    擅于察言观色的户部尚书何琮等重臣看到朱佑樘竟然是这种反应,顿时变得更加的紧张。

    朱佑樘缓缓放下手中的急件,眼睛由迷离转而坚定地道:“天佑大明!据吕宋巡抚张遂刚刚传回的急件,美洲总督刘璋携宝种已经回到大明城,预计二月中旬便可到达天津!”

    足足两年的等待,而今终于迎来了硕果,被自己寄以厚望的寻宝种舰队终于顺利返航了。

    “宝种?东海之外真有宝种?”

    “哈哈……原来太祖的梦都是真的啊!”

    “两年了,天佑我大明,陛下乃千古一帝!”

    ……

    面对这个渐渐被人遗忘,甚至已经成为禁忌话题的宝种,现在不仅证实真的存在,而且刘璋竟然已经成功将宝种带了回来。

    若说早前对皇帝的决策还有所质疑的话,而今刘璋横渡东海带回宝种,像是增补了皇帝身上最后一块短板一般。

    生活在这个时代,他们如何不晓得宝种的价值。

    一旦粮食的产量上去的话,那么华夏的土地不再仅仅只能养八千万人,而是可以翻了好几倍,从而让国家的人口迎来大爆炸,更是可以让更多的人从土地解放出来。

    当年以百万计的银两投入,结果整整两年都没有消息,这让大家不甘怀疑东海之外是否有大陆,而宝种是否真的存在?

    只是现在事情迎来了大丰收,刘璋从东海的彼岸带回了宝种,而导演这一切的弘冶皇帝身上简直散着圣光。

    千古一帝,而今恐怕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了。

    朱佑樘早已经知晓土豆、玉米和红薯的存在,但想要将这种经济作物从美洲大陆带回来,无疑存在着种种变数。

    由于刘璋的舰队失踪足足两年的时间,让他不得不怀疑人已经回不来了。

    朱佑樘的内心瞬间被兴奋填落,显得欣喜若狂地吩咐道:“礼部,即刻在天津港张罗迎接事宜!”

    “臣遵旨!”礼部尚书张升感受到朱佑樘的狂喜,当即认真地表态道。

    朱佑樘将手中的急件放下,目光落到赵承庆身上:“靖国公,宝种一事关乎华夏兴衰,有劳你代表朕前往天津港相迎!”

    此话一出,在场的重臣面面相觑。

    刘璋说到底不过是总督一级,而今竟然要委派堂堂国公代表皇帝相迎,这份待遇简直是空前绝后了。

    要知道,当年刘忠花费数年丈量湖广的每一寸田地,皇帝亦不过是相迎于正阳门。

    “臣领旨!”靖国公赵承庆认为刘璋确实值得这一份待遇,当即郑重拱手道。

    朱佑樘迎着在场重臣的目光,亦是半开玩笑般道:“朕从江南归来之时,东方高士为朕卜得一卦,预言朕今年多怒。呵呵……刚开年不久便闻得如此喜讯,天下之事,何值怒哉?”

    “天佑大明,陛下圣明!”王越等人会心一笑,自然不将东方道的预言当一回事了。

    朱佑樘的心情极好,便言归正转道:“朕之所以要开拓明缅公路,确如刘爱卿所言!明缅公路并不在缅甸地区,而是要将大明西南打通,连接印度洋!朕想跟诸位于有生之年,让大明王朝东接东海,南临南洋,西出印度洋,成为当之无愧的海洋霸主,诸位爱卿愿助朕否?”

    接下来,新世界必将是属于海洋的时代。

    跟传统的交通方式相比,扬帆于大海才是科技,而科技代表着先进生产力。

    大明虽然东接东海,南临南洋,但想要成为真正的海洋霸主,仅仅局限于亚洲其实是远远不够的。

    他之所以执着于西南扩张,将大明的触手伸向正处于混乱状态的缅甸地区,真正的目标其实是印度洋。

    尽管按着传统的海上丝绸路线,大明的舰队从大明南端起航,绕过中南半岛后,从马六甲海峡可以进入印度洋。

    只是现在的航行技术存在不小的风险,而且所花费的时间要数月之久,这么长的时间跨度很容易造成失控。

    以后世的霸主为例,因何英国会丢掉米国?

    虽然原因是多样性,但跟两地的距离存在着很大的关系。米国都已经搞独立了,结果英国大本营还不知晓,更别提派出军队了。

    一个政令传递的时间越短,那么便越容易掌握,不然很容易便是山高皇帝远。

    如果大明需要绕过马六甲到印度洋传递政令,一来一回花费大半年的时间,那么黄花菜都已经早凉了。

    反观大明王朝如此从云南打通缅甸地区,便可以直接兵临印度洋。

    不论将来是要到尼罗河洗澡,还是要非洲种种菜,亦或者到欧洲传播华夏的法家文明,缅甸都将成为很好的跳板。

    “干了!”

    “五百万两开拓一个印度洋,值了!”

    “要是那些缅甸小国不配合,本国公带兵亲自灭了他们!”

    ……

    宝种顺利从新大陆归来,再度证明弘治皇帝的正确性,导致大家的斗志被点燃,所以心里纷纷有了全新的抉择。

    虽然投入五百万两过大,但想到这些年皇帝的种种作为,亦是不由得对这一笔的投资充满了期待。

    “臣等愿为陛下效死!”靖国公赵承庆等人不再质疑朱佑樘的决定,显得心悦诚服地表明立场道。

    朱佑樘对在场重臣的表态十分满意,大明通过缅甸进入印度洋的计划如果顺利执行,那么大明便可以通过印度洋将触手继续往西伸过去。

    时间已经来到正午时分,一缕阳光鬼使神差般从宇顶落下,正洒在金碧辉煌的殿堂上,形成斑驳的光影,为这庄重的场合增添了几分神圣的气息。

    身着明黄色龙袍端坐在龙椅上的朱佑樘目光深邃而坚定,越来越像一位运筹帷幄的帝王:“修建明缅公路乃我朝继寻找宝种后的又一大事,关乎大明兴盛,关乎亿万百姓福祉。朕希望众卿家能齐心协力,共克时艰,为大明开创一个全新的局面!”

    现在方案已经敲定,接下来便是各自为修建明缅公路出谋划策,亦得准备好修建明缅公路所潜在的阻力。

    其中最大阻力无疑是来自于缅甸地区的诸多小王国,这些小王国未必会配合,甚至还会站出来阻止。

    面对这种可能出现的战事,大明倒不会因此而瞻前顾后。

    如今的大明早已经摒弃“共享太平之福”的理念,而是一心想要营造全新的盛世,敢阻止大明振兴者死。

    阿瓦等缅甸小国乖乖配合尚可,如果敢于站出来跟大明叫板,那么大明王朝的百万雄狮亦不是吃素的。

    工部尚书贾俊手持一份详细的地图,在向弘治皇帝请示后,亦是向在场的重臣详细地讲解着公路的路线和修建计划。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不停地划过,每到一个关键的地方都会停下来仔细讲解,生怕遗漏了任何细节。

    凭大明王朝如今的基建能力,特别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造桥技术,想要修建这条明缅公路并不存在太大的技术难题。

    其他大臣们则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地点头表示赞同或提出自己的见解,争取达到一个最优的修建方案。

    此时此刻,每个重臣都认真地参与其中。

    他们明显感受到自己不再是咬文嚼字的读书人,而是货真价实为国家和百姓做事的官员,一个为全新大明肯于付出一切的公仆。

    至于以前所考虑的个人荣华富贵,虽然不可能没有半点的功利之心,但现在明显已经减弱了不少。

    他们都已经陷入弘治皇帝所构绘的蓝图中,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希望大明王朝成为直面三洋的海洋霸主。

    这场最高会议持续的时间并不短,有人甚至已经开始憋尿了。

    偏偏地,工部尚书贾俊在谈及自己专业知识的时候,似乎是想要替举人争一口气,却是不停地卖弄自己的专业知识。

    最终,经过君臣们的共同努力和反复讨论,修建明缅公路的方案得以敲定。

    朱佑樘并不是建筑出身,对这些事情更愿意交给专业的人士处理,却是相信工部不会令他失望,大明王朝必将通过明缅公路掌握整个印度洋。

    正是这个鸟语花香的二月,大明王朝敲定了一个全新的雄宏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