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朱元璋穿越崇祯在线阅读 - 第93章 攻守之辩

第93章 攻守之辩

    “当时臣的阵型已被李过的骑兵冲散,若非申大人故布疑阵,将李过的骑兵惊退,恐怕我们当时就会被击溃......”

    东暖阁内,李国桢正在向朱元璋汇报战况,同时对申湛然赞不绝口。

    朱元璋见他二人虽一身是伤,却都平安归来,特别是李国桢对申湛然交口称赞,知他二人并未不睦,心中也十分欢喜。

    朱元璋先是仔细观察了李国桢一会,见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颇有战国纵横家的气势。

    随即想到他此次临危受命,仓促出发,却依然成功逼退女真,倒是出使朝鲜的不二人选。

    因为现在李自成虽已败退,但要剿灭尚需时日,而女真一直虎视眈眈,现虽中计退去,不久必会卷土重来。

    目前若要阻止女真南侵,除了要维持女真的内斗外,最好还要再说服朝鲜,甚至蒙古,这样才能让女真无暇南侵,避免两线作战。

    朱元璋一直在谋划此事,只因未有合适的人才迟迟没有行动。

    此刻见到李国桢的表现,觉得他应是最佳人选。

    想到这,他微微点头后,又将目光投向申湛然。

    见申湛然一脸微笑地看着李国祯,并未因先前一战有所失常,表现的比一些武将都强,不禁对他投去赞许的目光。

    申湛然见到朱元璋的目光,急忙躬身致敬。

    朱元璋见他彬彬有礼,又想到他中途参战,不仅能在短时间内让李国桢信服,主动交出兵权,而且还因地制宜,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实有大将之才。

    朱元璋因缺乏良将,此刻见到申湛然的表现,不禁动了让申湛然统兵的心思。

    但他又想到现在兵卒彪悍,而申湛然终是一介文人,未必有能力降服那些骄兵悍将,心中又有些犹豫。

    就在他内心盘算之时,李国桢已汇报完毕。

    朱元璋急忙收敛心神,笑着道:“李卿,你也不用光夸申卿,申卿此战的表现固然不错,但你北上盛京,不费一兵一卒就迫退女真。”

    “而且还说服宣府、大同两地之兵前来勤王,同样功不可没,待此战结束后,咱一定好好赏赐于你!”

    李国桢闻言,一脸谦逊地道:“盛京之行全赖陛下运筹帷幄,臣不过是尽犬马之劳,又岂敢贪功......”

    朱元璋见李国桢居功不傲,微微点头后,又看向申湛然,试探道:“申卿,你此次领军作战,有何感悟?”

    申湛然躬身道:“此战全仗襄城伯居中调停,微臣不过是一马前卒,除了感觉到战争的残酷外,实无其他感受!”

    朱元璋闻言,沉声道:“不错,咱当初起兵......设伏彰义门时,与你也有一样的感受。”

    “不过现今天下战乱不断,若咱们因战争残酷,而怀妇人之仁,只会让这种局面更加严重。”

    “所以为天下百姓计,咱们必须以战止战,尽快平定叛乱,让天下恢复太平,才算是最大的仁慈。”

    申湛然眼中闪过一道精光,随即一脸恭敬地道:“谢陛下指点,微臣定会竭尽全力,助陛下扫除叛乱,鼎定天下!”

    此言一出,刘文炳、李国桢等人也纷纷附和。

    这时,吴孟明又送来战报。

    朱元璋快速扫了一眼,见巩永固以四万多人不仅攻下了居庸关,而且还斩杀、虏获叛军三万余。

    而吴三桂以相同的人数,虽也斩杀了两万余叛军,却战死了一万五千多人,而且还损失了蓟辽总督王永吉……

    看到这时,朱元璋不由地将腰间的玉带朝下按了按。

    随手将战报递给刘文炳后,又转头对吴孟明道:“有关王永吉战死之时,吴三桂可有何说法?”

    吴孟明点头道:“平西伯说发现李成栋将军被攻击后,担心他兵力不足,曾派了一万精兵前去支援。”

    “后来他自己也遭到叛军的攻击,陷入苦战之中,也就无暇关注此事,没想到李成栋将军的阵地会突然失守,他发现后已尽快让关宁铁骑回援,但王大人却已战死在乱军之中。”

    “末将事后也曾细细查验,发现李将军的阵地易守难攻,特别是有两万人防守,突然失守的可能性不大。”

    “但两地相距只有三里左右,若叛军真冲破阵地,确实容易出现混乱局面,王大人在乱军中阵亡倒也有可能。”

    “只是王大人也是身经百战之人,以他的能力应不该......”

    “现在山西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朱元璋不待吴孟明说完,又转移话题道。

    吴孟明愣了愣,道:“现在平西伯吴三桂、忠义伯高杰、仁义伯马进忠等人皆已攻入山西。”

    “因李贼早有准备,所以各军虽进度不一,却都只在边境对峙。平西侯曾组织人发动过一次进攻,但并未成功。”

    朱元璋闻言,不由皱起了眉头,对刘文炳道:“安国公,你对此事如何看?”

    刘文炳沉默了一会,道:“陛下,京城一战我们虽获大胜,但不管是京军,还是援兵,损伤都较大,此刻实不宜再战。”

    “依臣的愚见,不妨先巩固战果。待南京和靖南伯的兵马到来后,再围剿叛军未迟!”

    朱元璋看了他一眼,又看向申湛然道:“申卿,你怎么看?”

    申湛然沉吟道:“安国公的建议颇为稳妥,不过微臣听闻李贼为了攻击京城,尽起山西留守之兵。”

    “虽然李贼亲去镇守,但由于兵力有限,想来他的布防也只在山西边境一线,内部应较薄弱。”

    “而我军现在虽伤亡不小,但却士气正高,若陛下激励一番,臣觉得他们应还可一战。”

    “若我们能一举攻克李贼的防线,大军必能长驱直入,或可一举收复山西、湖南等地,进而围攻西安,这样叛军就不足虑也!”

    刘文炳闻言也颇为心动,却仍担心道:“申大人,你的建议虽好,但平西侯攻击受挫,说明我军战力不足。”

    “若是勉力攻打,万一事有不协,被叛军钻了空子,反对我不利,不妨等其他援军到来再战更为稳妥。”

    申湛然偷瞥了一眼朱元璋,见他并没有开口的意思,又摇头道:“安国公,平西侯虽未成功,但我想叛军也必不好过。”

    “而且难得援军如此力战,我们绝不可在此时xiele锐气,要知叛军的人数并不比我们少,现在之所以被我们追着打,就是士气受挫的缘故。”

    “若等他们回过神来,战事会更加激烈,而且叛军的援军也不比我们少,像宁南伯迟迟未能北上,就是受制于袁宗第和白旺等人。”

    “加之叛军在西安、襄阳等地还有数十万人,若我们此刻不战,李贼不仅会加固山西境内的防御,也会让其他各地的叛军赶来,到时局势未必对我们有利。”

    “所以微臣觉得应趁叛军军心未稳之时趁胜攻击,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对我们才最有利。”

    刘文炳摇头道:“申大人,你说的虽在理,却算错了一点,要知袁宗第等人虽拖住了宁南伯,但同样宁南伯也拖住了袁宗第。”

    “至于叛军西安、襄阳等地的援军,据此两千余里,绝不可能比史大人他们先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