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在线阅读 - 第177章:栀子豉汤

第177章:栀子豉汤

    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第177章:栀子豉汤苏敏娟听了,不禁又是粉脸一红。

    继而微皱秀眉道:“看来要辨证准确,脉诊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张景微微颔首:“那是肯定的,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对于初学者来说,缺一不可。”

    苏敏娟叹了口气:“可是脉象过于玄妙,对于中医初学者来说,没有足够的临床经验,根本无法掌握呀。”

    张景答道:“说到底,脉象其实也没有那么玄乎。《医学入门》有云:‘脉乃气血之体,气血乃脉之用也。’就很清楚地揭示了脉象的形成原理,一言以敝之,乃气与血耳。脉即为血脉,赖血以充盈,靠气以鼓荡。因此,所有脉象的诸多变化,也都是气血变化的反映。”

    苏敏娟点了点头:“这个我能够理解,不过,单单常规的脉象就有28种,其中很多又都极类似,没有相当的经验根本没法分辨呀。就这还不包括其他特殊的脉象,以及因四时之气而影响的脉象。”

    张景淡淡一笑:“对于脉象的辨别,确实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如果不结合临床,确实难以掌握。这个暂且不谈,只说现在患儿脉有浮象,那么治疗上还应该兼以解表。”

    苏敏娟还是不明白:“可是,张医生,按照你刚刚分析的,阳黄兼表证不是可以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吗?”

    “没错,如果患儿刚入院时,使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应该是比较合适的。”

    “但是,”张景话锋一转,继续说道:“我进入病房时发现,你们给患儿用了茵栀黄注射溶液,而且开的是长期医嘱。”

    “茵栀黄注射溶液是仿茵陈蒿汤的中成药制剂,不过,将茵陈蒿汤中的大黄换成了黄芩和金银花。我没有做过了解,不知道这种替换的意义何在。但是,不管怎么说,茵栀黄注射溶液之功效显然同样是清热与利湿并重,并且方向是向下的。因为,脾胃偏弱的患者输了茵栀黄注射溶液后,通常会出现腹泻的情况。”

    “所以,苏医生,我现在可以回答你一开始提出的问题,为何给616床使用了号称临床首选的茵栀黄注射溶液,根本不起效果了。”

    “原因就是辨证有错。患儿本为湿热兼表,但一直使用苦寒之药清热利湿,肯定会大大损伤脾胃功能。如果继续误治下去,很可能会让病情急转而下,甚至出现危候。”

    苏敏娟听了,不禁背脊冷汗涔涔。

    幸好今天申请了中医会诊,更幸亏有张景不顾“后果”地出手相助。

    否则的话,一旦患儿在自己手里治坏了,恐怕自己的医生职业生涯也将凶多吉少。

    正准备出言感谢,张景又继续说道。

    “好了,最后我来说说,当初为什么选用栀子豉汤的吧。其实,思路就来源于《伤寒论》原文。”

    说到这里,杨主任忍不住插话了:“张医生,不瞒你说,之前你开出这张方子的时候。我是很不能理解的,因为在我的记忆中,《伤寒论》所有涉及栀子豉汤的条文,并没有提到能治疗湿热发黄之黄疸证,难道是我记错了?”

    苏敏娟赶紧接话道:“这个容易,我现在就要用手机查查。”

    没等苏敏娟掏出手机,张景已经开始背上了。

    “《伤寒论》涉及栀子豉汤的条文一共有六条。”

    “《伤寒论》第七十六条: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伤寒论》第七十七条: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伤寒论》第七十八条: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伤寒论》第二百二十一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伤寒论》第二百二十八条: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伤寒论》第三百七十五条: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年轻的女医生们听完,一个个都惊得下巴都快要掉下来了。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最强大脑吗?

    《伤寒论》的原文背诵起来居然流利如斯,普通人哪怕是照着书本念也比不过啊。

    杨主任虽然之前曾见识过张景非凡的记忆力,可这么几大段生涩的文字,居然如竹筒倒豆子般说出来,也不禁大为惊叹。

    张景在众人惊诧的眼神中继续说道:“正如杨主任之前所说的,栀子豉汤治疗的一个最主要症状就是心中懊憹,也就是胸中烦闷。”

    “之前我也有分析过,黄疸的患者也有一个主症心烦,那是因为湿热互结,热扰心神所致。而《伤寒论》条文中明确指出,栀子豉汤所主心烦,为虚烦。”

    “何为虚,这是与实相对的。有形则为实,无形则为虚。”

    “大家通过我刚刚所说的这些条文,其实就可以看到,基本上都是由于发汗或下之后,复出现了心中懊憹之症,才用的栀子豉汤。”

    “我们都知道,汗法和下法都是可祛实热之邪的治法,可是为何反而会导致心烦呢?”

    “我个人的理解是,胸中气机出现了逆乱,所以才导致虚火郁积于胸中。”

    “纵观栀子豉汤这张方子,香豉味辛、甘、苦,而微温,轻浮上升,化浊为清。而栀子味苦,性寒,能清泄三焦之火,能升能降,无所不达。”

    说到这里,张景又看向杨主任说道:“杨主任,我问诊的时候,虽然没有问患儿是否有心烦之症,毕竟就算问了,答案也未必可靠。但是,我有特别询问过患儿mama,这些天患儿的睡眠情况。”

    “得到的结果是,睡眠很浅,很容易惊醒。这符合栀子豉汤证的虚热郁结胸膈之不寐证。再根据患儿的脉象和舌象,确为气机壅滞。因此,才认定使用栀子豉汤是对证的。”

    听到这里,杨主任才恍然大悟,用力地点了点头。

    俄尔,又想起什么似的。

    说道:“对了,张医生,经你这么一分析,我突然记起一位老前辈的病案来。说的是用栀子豉汤治愈了一位多年过敏性哮喘的病人。”

    “患者原来并没有哮喘史,可有一次走得又热又累又渴的时候喝了大量的凉水,吃了大量的冷食,结果从此每年入夏开始喘息,一直到秋末慢慢停止。期间用了各种平喘药,可是均不见效。”

    “这位善用经方的老前辈认为,这位患者是热郁在胸膈了,只不过,表现的不是烦而是喘,所以用了栀子豉汤。”

    “对此,我一直不太理解,张医生,你是怎么看待这个病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