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一开始,我只想搞钱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一十六章 愤怒(1/5)

第一百一十六章 愤怒(1/5)

    一开始,我只想搞钱正文卷第一百一十六章愤怒董平…

    这位可是玩资本的好手!

    沈旭东瞬间警觉:“他找你俩干嘛?”

    宁昊皱着眉头,似乎在回忆,老半天才道:“说了一堆资本运作的事…具体我也没咋听懂…反正就是说要我跟徐争跟着他干,他带我们实现阶层跃迁…”

    “跃迁?怎么跃?”

    “他说以后我们想拍什么戏,他到能拉到投资…还说现在的电影已经不是电影本身了,已经变成了一种投资项目,有的是人挥舞着钞票想要进圈子…”

    沈旭东点头:“他说的挺对!”

    某种层面来讲,电影项目真的跟投资项目差不多…

    投资方就相当于各大VC机构,以宁昊的《你好,BJ》为例,成本是8000万人民币。

    其中葛尤片酬3500万,宁昊基本导演片酬1000万,沈旭东编剧、监制费用1000万…

    具体的投资份额分四块,天美传媒、坏猴子影业占了6成,猫眼占一成,各大院线再在一起10%,中影15%,还剩5%则给了PPTV…

    如果沈旭东愿意,完全可以把自己的投资份额拿出去融资…

    沈旭东 宁昊 葛尤,这个阵容,还是春节档。

    绝对意义上的王炸!

    按照很多投资理论,这个叫优质投资项目,能撬动15~20亿的基本资金,如果加上联动效应——票房引发的股价上涨,那就不可估量了…

    宁昊挠头:“管他说的对不对,反正我现在也挺好…”

    “你要是想赚钱,PPTV正在谋划上市,我给伱1个点股份吧…”

    “PPTV?怎么上市?去美股嘛?”

    “我才不去美股…去港股…我们联系了几家券商,估摸着市值能有3000亿以上…”

    “3000亿…”宁昊估算了一下:“那一个点就是30亿…太多了吧?”

    “不白给,你得做一个频道的总监…”

    “什么频道?”

    “你不是做那个72变电影企划嘛…除了大卖的电影,其他电影下映,直接上线PPTV…”

    “直接就上?”

    “嗯…我们跟全世界大部分国家不一样,我们没有窗口期…”

    所谓的窗口期,即电影发行窗口期,是一部影片在不同播放平台上的停留时间。

    成熟的市场,一般来说院线:3-6个月,电影放映开始那天算起,3-6个月,只能在电影院看到,但通常都放不了那么长时间。

    家庭娱乐:6个月之后,其实就是DVD,蓝光DVD。

    电子下载:6个月之后,网上付费下载电影。

    视频点播:6个月之后,可通过电视网,进行一次付费点播。

    付费电视:1年之后,交了电视费就能看。

    公共电视:2年之后,基本可以免费看了,但电视台还是要版权费给电影公司的。

    但内地市场比较特殊,票房盈利是电影公司的生命线。

    其他盈利方式,除了卖卖版权,基本是扯淡…好片子还能海外发行,烂片子就自生自灭吧。

    谁跟你谈窗口?

    ……

    沈旭东其实强压着怒火…

    怎么说呢,他一直对董平挺警惕的。

    董平是欢喜传媒董事长…

    欢喜传媒之前叫做21控股,是在徐争、宁昊入股后才得以更名。

    这种cao作在资本市场上又被叫做借壳。

    董平还有个称号“传媒股壳王”,擅于资本市场游戏,cao盘影视公司借壳上市。在欢喜传媒之前,董平曾成功将两家公司运作上市。

    05年,保利华亿在香港借壳上市,后更名为华亿新媒体,2008年董平对外转让17亿股份,成功变现2.21亿港元退出。

    2009年,董平将自己的影视业务装入香港上市公司上联水泥,后改名文化中国,2014年,他将公司按104亿港元的估值卖给了马芸,也就是现在的阿里影业。

    这位资本市场的高端玩家不是靠电影票房赚钱,而是通过买壳、注入资产,再将公司高价抛售盈利。

    对,就是帮赵燕子在100天赚了62亿港币的文化中国!

    而赵燕子,正是徐争《港囧》的女主。

    《港囧》的三家出品方分别是真乐道,光线和普林塞斯,而这背后就是三个投资人,徐争,王长田,赵燕子。

    这一下,是不是所有的线都串起来了?

    徐争因为光头,粉丝笑称聪明绝顶。一方面当然是在演艺事业上的才华,另一方面则是他在资本市场上的敏锐cao作。而《港囧》正是绝佳例证。

    拍《泰囧》时,徐争拿着剧本到处找投资人,连续被拒后终于得到了光线王长田的青睐。

    徐争用边演边讲的方式打动了王长田,给这部电影投资了3000多万,《泰囧》票房大卖12.68亿,创下首部华语电影过10亿票房的纪录。光线传媒大赚4个多亿,回报超过10倍。

    更没想到,光线传媒股价因此一度飙升64%,市值增值超过33亿,王长田身价增值近10亿元。

    资本市场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4亿竟然能撬动33亿。3000万一转眼就变成了33亿,放大了100倍。

    而徐争作为导演,按照事先合约,可以拿到10%的分成,也就是4000万。

    赚了个零头…

    不甘心!

    这种赚小零头的事在《港囧》时就不存在了。

    徐争凭借知识产权和劳力投入在一开始就拿到了《港囧》接近一半的票房分成。

    也就是说,徐争没花一分钱,就得到了《港囧》未来的一半利润,当然也就得承担50%的风险。

    为了规避掉这个风险,徐争在《港囧》上映前用1.5亿把《港囧》的票房收益卖给了21控股,也就是后来的欢喜传媒。

    这样,如果《港囧》赔了,徐争已经纳入荷包1.5亿的稳定收入,而其他部分亏损则会被21控股的其他股东和股民来分摊。

    如果赚了,21控股在香港股价势必上升,作为大股东的徐争自然也会从中分得一杯羹。

    可谓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而这个时候,21控股背后的掌舵手已经是玩壳专家董平了。

    没有董平的指点,徐争也不会这么快地在资本局上如鱼得水。

    导演中有西北圈,有京圈,有港圈,如果你哪个圈都不属于该怎么办?

    那就自己组一个圈,大佬会向你靠拢。

    徐争就是其中典型…

    其实,他如果只是创作者也没关系…

    至少,他为观众带来了很多优秀作品。3

    坏就坏在贪婪,到后来甚至很多影视作品还没开拍就盈利了,靠植入广告、倒卖投资权等等,很多影视项目已经变成了金融工具,最终成品是什么样根本无关紧要。

    问题是,徐争现在跟天美混,赚的从来就不是零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