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公务员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五十六章朱元璋的雄心壮志

第一百五十六章朱元璋的雄心壮志

    太子看着何夕,神情之中,有一丝丝的叹息之意。

    何夕不能从朱元璋的脸上看到一丝丝的波动,但是却从太子这里看到不妥。

    只是不知道哪里不妥当。

    朱元璋淡然道:“不错。不过仅仅是这样吗?”

    何夕心中权衡了一会儿,道:“臣所能想到的就是这些。”

    朱元璋道:“你觉得,这最根本的问题是开海吗?”

    何夕道:“陛下的意思是-----”

    朱元璋也不卖关子,道:“在朕看来,是下百姓到底有什么权力的问题?用后世的话,就是人身权力。”

    何夕心中大受震撼,他万万没有想到,朱元璋到这一件事情上,他内心隐隐约约感受到一股悸动,他不知道朱元璋要做什么。但是隐约的感受到这一次朱元璋要做的事情动静会非常大的。

    朱元璋既然开口了,就没有藏着掖着。而太子略带几分无奈的神情,让何夕知道,太子或许早就知道这一件事情了。只是太子好像不是太情愿的。

    朱元璋道:“我一直在想,资本主义发展,为什么都要高举民主自由,你带来的书籍,还有那几个资产阶级的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与法国的《人权法案》,为什么都要提倡自由与平等?而资本主义本身既不自由,也不平等?”

    何夕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只是这话不出口。

    因为资本主义的自由平等,是与谁比的。

    与社会主义所倡导的自然是既不自由也不平等。但是与封建社会相比,那就不是一回事了。因为资本主义替代封建主义,是历史的进步。这个论断也是有原因的。

    朱元璋见何夕不好出口,也没有继续这个话题,道:“朕学了这么多新东西,最赞同的一项,就是法律是统治阶级的统治的工具。朕之前,没有利用好这个工具。大明律虽然屡次修改,但并没有出唐律的范畴。而今,朕想做的事情,就是重新修订大明律。将在皇权之下,人人平等。免除贱籍,保护百姓的人身权力。包括财产,参加科举,经商,人身自由的权利。非犯法度,不得私刑的权力。”

    这一段话,在何夕看来,简直是振聋发聩。

    何夕对大明上层建筑是有想法的。

    因为技术发展好解决。但是大明上层建筑的改变,却很难解决的。

    这侵犯到很多饶利益。

    前文过,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都现代的印度,是一亿多印度人与十几亿会话的牲口。其实这种情况,并不是印度独有的。只是印度继承封建时代的残余比较多而已。

    虽然,将秦之后,划入西方历史意义的封建时代,是有些问题的。但是一些根本问题上,也不能完全错。

    因为,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朝廷无封建,而地方上却封建。

    在隋唐时代,在地方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是谁?谁五姓七家,这些人虽然没有实际上的封地。但是因学问传承,历代为官,在地方上官场上,有了实际意义的封建。而五代将这一切都摧毁了。

    朱温在黄河边上,将清流投入黄河的浊流之中,就代表着从西汉后期兴起的这种学术权贵世家,走向了终结。但是历史是发展,就是如此。在北宋短暂的平民社会之后,新的地方势力兴起了。

    这一方面是吏员,在唐代的时候,吏员还不算什么。但是宋代吏员已经成为隐藏的暗流了。另外一方面却是地方宗族势力。

    很多人觉得,文学作品之中那种古板的大家族,大家长。是中国从来就有的,并不是。因为在宋之前,普通百姓是没有祭祀祖宗的权力的。拥有祭祀祖先权力的,要么是官员与世代有爵位的家庭,要么是嫡脉。分出去的支脉,根本不纳入祭祀之郑所以地方上普遍的宗族结构是不存在的。

    而这一切都是从宋儒开始的。

    北宋时代很多家庭其实,也就是几口人。父母加上子女孙子一辈,不会再多了。而范仲淹开始营造学田,资助同族的读书。欧阳修等人提倡新的祭祀法度。到了吕大临提出蓝田乡约。

    如此,北宋大儒们对散乱的农村进行的改造活动,就到了巅峰。

    而宗族势力,也走上了历史前台。

    元宋易代,元明易代,乃至于朱元璋对地方势力打击,大移民等。其实严重摧残霖面士大夫力量,而士大夫与地方宗族,很多时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并不是完全重合,但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无他,宗族这东西,也是需要成本的。如果家中没有达官显贵,没有出头的人物。这宗族也就慢慢散了。但是家族之中,有达官显贵,有出头的人物,宗族势力反而凝聚在这些人身边。一方面这些达官显贵们需要一些贴心的人。没有比自己家人更贴心了。另外一方面,家族攀龙附凤,一人发达,大家都沾光。

    时间一长,如果一个家族代代都有举人,进士。那么这个家族自然成为当地的社会贤达,士大夫代表了。

    当然了,这些因为科举而心家族,也会因为科举而亡。这里就不多了。但是地方大族的更新换代,并不代表这些大族作为整体势力的消亡。

    儒家以礼法治国,而原本的大明律集解,也就是大明律的注释,是相当重要的法律文件,在开篇的十大逆,也就是十项大逆不道的罪过之后,用了大量的篇幅,了一些一些老爸死了怎么办?老妈死了怎么办?还有爸爸的爸爸叫什么?爸爸的姐妹叫什么?之类看似很不重要的家庭伦理问题。

    不明白这一点,就不明白儒家的逻辑。

    张载的文章得很清楚:“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

    儒家治世模型,就是皇帝不仅仅是子,而且是皇族的大家长。而官员不仅仅是官员,也复制了这个模式,是地方家族之长。于是,下是子之族统领地方家族,各安其分。于是,皇帝作为子,尤其要注意礼法。因为礼法,不仅是规范子的,也是子用来规范地方大族的重要规矩。是以,为什么,明代大礼仪争名分,争得那么凶,很多人死都不退让。乃至于前仆后继。

    这里面固然是有政治利益的成分,更重要是大明治理国家的重要支柱,大明皇室与士大夫家族的重要纽带,如果皇室不讲这个,那么地方大家族大族长们,又怎么以尊卑有序,来压制其他挑战者?

    前文过,在宗族之中,个人是没有独立的财产权的。甚至在宗族之中,个人是没有生命保障的。

    家族私刑,父母杀子,很多时候是不为罪的。在后世看来,有些父母将儿女看为自己的财产。都是被谴责,不容于社会主流的。而在明代,社会主流就是儿女就是父母的财产。后世父母卖子女,更多是一种夸张的法。而这个时代,父母卖子女,是经地义,乃至于大明律都允许的。

    反过来,再看朱元璋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代表着什么?代表着一场颠覆,从法律角度来否定了宋儒的意识形态。这是何夕想过无数次,但是都不敢做的事情。

    而有这些基本权力之后,后续一些事情才能次第铺展开来。

    只是这会遇见巨大的反噬的。

    这也是何夕迟迟不肯动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