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公务员在线阅读 - 第七十六章 新章程

第七十六章 新章程

    ,大明公务员

    第七十六章新章程

    诸王在武英殿闭门商议了一整日。

    其实也算不得一整日。

    刚刚商议了一个时辰左右,很多王爷已经退出商议了。因为如蜀王才十三四岁,虽然聪慧,很多事情不能理解。如鲁王,年纪不小了。但是荒唐走板,蜀王尚且能成为一个很好听众。但是鲁王就不行了。他根本坐不住。

    真正留下来的,是太子,秦王,晋王,燕王,齐王,潭王,楚王这些成年皇子。

    几个成年皇子虽然年少,但都是治国之才,又关系到自己的利益,更是锱铢必较,好在太子作为长兄,镇得住场子,同时太子对兄弟们也不错,并没有要占弟弟便宜的意思,反而给出很多的承诺。

    即便如此,也商议了几乎一整日才算是给出一个方案出来。

    太子就带着这方案来找朱元璋了。

    朱元璋细细看来。

    第一条,就是保证太子的利益,那就是大明传统关内地区,不准分封。以及分封的亲王,要么今后转移到关外的封地。或者回到京师,只领俸禄,不掌实权的富贵闲人。

    这其实在保证太子的利益的同时,避免了朝廷与藩王之间的冲突。

    其实,而今大明士大夫们,目光短浅。这些藩王都分封出去之后。估计他们也没有心思去管这些藩王了。

    第二条,就是藩国自主权。

    如果第一条是保证太子的权力,那么这一条就是保证藩王的权力。藩国内务都是自理的,朝廷不得干涉。一般来说,除非国中生乱,朝廷不能干涉。

    至于什么是国中生乱,下面是有细则的。被外敌灭国。有权臣篡位,或者子嗣互相残杀等等。

    第三条,朝廷与藩国之间的关系。

    这一条就比较复杂了。藩国有朝贡的义务。而且朝廷的一切关系,在藩国都要承认。比如,一个人在大明是秀才,有秀才功名。那么他去藩国,秀才功名藩国也承认。但是藩国的人才,如果想有秀才功名,必须来大明考试。等等。

    而且在战争,外交等方面。藩国也接受朝廷指导,服从朝廷大局。

    第四条。藩国之开辟。

    这也是最重要的。所以亲王都必须从军,在军中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之后,朝廷会动用人力物力,支持藩王出征。打下某地之后,会留藩王镇守。镇守数年,如果藩王能自给自足之后,则此地划为藩国。如果不能自给自足。那么朝廷会在这里建设军镇。藩王的国土会受到限制,一旦要朝廷出并,必须给报酬。

    当然了,如果朝廷在某种紧急情况下征用藩王的军队,也不能是无偿的。

    第五条,就是现在各藩的处置。就是秦-晋燕齐等藩王在各地财产,估算转移等细则。

    总之,很是精细。

    朱元璋耐着心思看完,说道:“太子,大明天下迟早是你的。这一份章程,你究竟怎么看?”太子正要开口,却被朱元璋打断了,说道;“说实话。现在有我在,想改也容易,但一旦敲定了,将来你再想改,就要动刀兵了。”

    太子沉默了好长一段时间。说道:“父皇,这是孩儿与弟弟商议出来的。孩儿自己没有异议。”

    这是太子的真心话。

    太子的治国思想,是以儒家为主的。虽然何夕将扩张说得如此赤裸裸的。但是太子依然不觉大明朝廷需要那么多的土地。国虽大好战必亡,太子一直秉承着宋濂教授的东西,朱元璋为开国之君,他朱标要做守成之君。

    守成之君模板是谁?汉文帝。

    朱元璋建国立基,做了很多事情,但是做得太快太急。是有很多隐患的。他要做的是,镇之以静,让时间将这些隐患消磨掉。

    而不是去喋喋不休地发动战争。

    如果可以的话,太子觉得自己登基之后,能给天下人带来几十年的太平日子,就心满意足了。

    他对这章程之中不满意的,如果这个章程确定之后,估计大明朝廷每一代都少不了打仗了。但是,他又不能拒绝自己弟弟的要求。藩王是朝廷之隐患,他又不愿意与弟弟们刀兵相见。花些精力将弟弟分封在外面。

    也不是不行。

    再者丁显当初的策论,太子也揣摩过,他虽然也不是太喜欢丁显的为人,但是太子是赞同丁显的论断。在草原上,相当一段时间内,牧民服从于首领。朝廷不能管辖到牧民,只能管辖到牧民的首领,本质上,就是一个个小诸侯。

    既然如此,那么让朱家子孙当这些诸侯,未必不可。

    朱元璋说道:“你那些弟弟们觉得怎么样?”

    太子说道:“弟弟们大多是赞同,否则这章程也不可能送到父皇这边,不过,也有不赞同的。”

    朱元璋说道:“谁?”

    太子说道:“鲁王。在细则之中,儿臣也讲了,对于那些不想对开国称藩的弟弟,他们会在京师安置王府。由国家供养。王爵是降次继承的。等后世子孙,不能继承王爵之后,也除了宗室之册,与寻常百姓一样。可以参加科举。”说到这里,太子微微一顿,说道:“说实话,儿臣还真想看到几个宗室大臣的。毕竟与外人不同。”

    这其实才是太子向往的制度,他觉得将来他的子孙,都走这一条路,毕竟开国这一条路,太难了。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一个不好朝廷损失惨重,藩王自己也命丧疆场。

    何必啊。

    只是朱元璋并没有完全理解太子的意思。

    朱元璋更想要得儿子,能在外独当一面的。而不是在家中做什么大臣。他看到这个章程,心中暗道:“如此一来,就没有什么靖难之战了。其他人不知道,老四定然在外建国立基。”

    说到底,手心手背都是rou。他知道靖难之役的时候,未尝没有对朱棣很是不满。但是再不满,也是儿子,虎毒不食子。总不能因为莫须有的事情,将老四给杀了吧。

    有了这个章程,朱棣即便想留在国内,朱元璋也是不允许的。定然要将老四打发得远远,自己去折腾他的燕国吧。

    不过,朱元璋听太子说到鲁王,眉头一挑,说道:“鲁王想做什么?”

    太子说道:“他不想在国外分藩,也不想在京师。在国外分藩不安全。在京师,您管得严,他想要一切如旧。”

    太子对鲁王也是有意见的。而且不是天两天了。

    太子也是好脾气。但是鲁王实在是不像话,对下人毒辣无比。对任何人也没有礼貌,对他们这些哥哥尚且如此。仗着自己是皇子,不知道得罪了多少大臣。

    何夕当初的事情,仅仅是鲁王小小恶行之中一个而已。

    如果鲁王不是朱元璋的儿子,他早就死了不知道多少次了。何夕还好,真以为那些身经百战的将军,是吃素的。鲁王不是朱元璋的儿子,根本没有与这些精英在一起的可能。

    朱元璋也对鲁王烦恼之极,他冷哼一声,说道;“太子,这就是你的不是了。你作为长兄,不能如此放任他。必须好好管教。否则就把他扔到宗人府中吧。让他好好反省一下。”

    宗人府之中自然有惩罚宗室的监狱,但是这么多年都是形同虚设。毕竟大明宗室都是朱元璋的至亲,谁去管啊?

    这也是太子烦恼的地方。他即便在朱元璋面前告状。这烫手山芋也是砸在自己手中。只是弟弟不是儿子,儿子怎么打都行,弟弟处置轻了不管用,真要往死了揍,传出去也不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