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不想当咸鱼的咸鱼皇帝
“朕不知道毕爱卿有没有发现一件事情,那就是火枪的装填。” “装填?” 毕懋康皱起了眉头。 “是的,现在火枪的装填全都要靠枪手自己的经验,这样一来,很容易就会出现偏差。” 崇祯说的这点的确是事实。 火枪这东西,一开始就是直接往枪口里面灌火药,灌多灌少全都是凭借着枪手自己的经验。 但是这玩意偏差很大。 如果说灌少了,枪的射程就会变低,威力也会减小。 但是如果说灌多了,一次两次或许还没什么问题,次数多了,枪就很容易炸膛。 “朕的想法很简单,毕爱卿回去之后,先试验一下,看看这燧发枪在灌进去多少火药的时候,威力最大,射程最远,还不会对枪管造成太大的损害。” “确定下来了这数量之后,只需要找一个纸壳,做成圆柱状,将火药,子弹都给塞到里面。” “这纸壳最好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倒入引药池的火药,一部分是倒入枪管的火药,一部分装的是子弹。” “这样一来,将士们就只需要分别咬破这个纸壳的三个部分,就能够准确无误的完成火枪的填装。” “陛下此法甚妙!” 毕懋康一听崇祯这么说,自然是明白这种方法的好处。 “既然这样,毕爱卿就先下去试验吧,争取早日试验出来最佳的火药重量。” 说完,崇祯笑眯眯的看着在场这些人。 “但是今天毕爱卿弄出来了燧发枪,朕说过要赏,自然还是要赏的。” “承恩。” “奴婢在。” 王承恩连忙在崇祯面前低着头说道。 “毕爱卿赏五千两银子,剩余的这些人,一人一千两。” “是!” 王承恩回复完崇祯,看着在场呆如木鸡的这些人,轻轻咳嗽了一声。 “诸位,陛下的赏赐咱家会直接给诸位送到皇家研究所,请诸位到时候尽快的收了。” “好了好了。” 云水思挥了挥手,打断了王承恩的话。 “领赏这件事情,朕还真不相信会有人不积极。” 说完,崇祯也就懒得管毕懋康等人,自己回到乾清宫继续看关于白莲教的奏章去了。 虽然说那一小股八百余人的白莲教教徒被官兵弄死是件小事情,但是这背后表现出来的东西,却让崇祯很是满意。 “朕现在也应该算是深得人心了吧?哈哈哈。” 的确,若是换成以前,恐怕那些人早就跟着白莲教一起编排他这个皇帝了。 至于举报?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现在不一样了,自从崇祯给他们免了农赋并且让东厂番子照本宣科的给他们进行了初步的宣(洗)传(脑)之后,这些人都把崇祯当成圣君一样。 包括崇祯一登基就杀了那几个官员,并且“情深义重”的表达了自己对民众的爱护之后,这种感情就更加浓烈了。 在民间,很多说书人也开始编排起了类似“皇帝智斗贪官”、“皇帝为民众落泪”等令人百听不厌的好节目。 一开始仅仅是东厂、锦衣卫手下的那些说书人在说,但是慢慢的,便传遍了全国。 若是白莲教他们打着“为陛下肃清贪官”、“清君侧”等幌子来造反,说不得还真会有人来跟随。 但是他们若是想要明目张胆的反皇帝?那不好意思,举报都算是轻的。 毕竟从古至今,我华夏的民众都十分的朴实。 但凡你给他们一点活下去的希望,他们便会老老实实的趴着,除非当权者真的是一点活路都不给百姓,那时候才会狼烟四起,天下大乱。 这些百姓可都是精明着呢。 任你把无生老母吹的天花乱坠,但却一点好处都没有给过这些升斗小民。 可是皇帝刚刚登基,就免去了农赋为农民减轻了不知道多少的负担(好吧,虽然实际上他们一点东西都少交不了。),并且市井中也开始传起了风声,说是皇帝之前,了解了百姓的困苦之后,好几天晚上睡不好觉,每每想起,都情不自禁的落泪。 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他们的皇帝想出了一中可以让南方种植水稻的农民获得更多收成的办法,并且耗费了许多钱粮、土地、人手来进行实验。
并且据可靠消息称,皇帝还曾经对其贴身太监说过这样一句话 “百姓若是能得到更多的收成,朕就算是把这内库搬空了又能如何?只要朕的子民们可以吃饱穿暖,朕过得差点又能怎么样?” 所以现在整个大明的农民们,一个个的都不希望皇帝出事。 多好的皇帝啊! 南方的农民想的是,皇帝弄出来那种方法之后,自己家里面的这些破地说不定就可以产出更多的粮食,自己家里人说不定就不用挨饿了。 北方的农民则更不希望皇帝出事了。 毕竟他们还想要皇帝能够研究让北方的土地增加产量的方法呢。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这种大环境下,白莲教想要搞什么幺蛾子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崇祯也正是听了东厂跟锦衣卫汇报的这些事情,心情才会大好。 “啧,是时候搞点小发明小创造了吧?” 回想起来这段咸鱼的时光,崇祯也有些不太好意思。 自己好歹也是个皇帝,还是个按照历史轨迹,十七年之后就得去自挂东南枝的悲催皇帝,成天跟条咸鱼一样,好像也不像回事。 “承恩。” 一念至此,咸鱼皇帝坐不住了。 翻了翻平日里乱写乱画的手稿,他总算是找到了一个让他满意的小东西。 “陛下,奴婢在。” 王承恩自然是一直都在皇帝身旁的。 “找人去工坊通知一声,分出来一批人,朕这里有好东西要交给他们去烧制。” “是!” 虽说不知道是什么好东西,但是王承恩也没多问什么,找了个自己的亲信小太监去传话了。 而就在咱们的咸鱼皇帝打算发愤图强的时候,远在辽东,也有人忍受不了平凡的日子,打算好好的捞上一笔横财了。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