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80后父亲与10后女儿们的对话在线阅读 - 家访来了

家访来了

    【孩子们,知道爸爸小时候老师家访都是做什么的吗?家长是怎么接访的吗?】

    90年代初的皖北农村小学也是有家访的,应该说家访自古就有。但是爸爸小时候老师的家访主要目的是“劝孩子们返校”。

    我们小学虽然很小,还是有完全建制的,5个班,5个年级,一个年级一个班,5年读完就要参加升学考试,考过了就去4公里之外的镇上读初中。

    在小学是随着年级越高,学生是越来越少的。因为农村的家务活很多,很多家里都是要养牛,而且牛不是一个户能养的起的,应该是一个大家庭养一口牛的,牛很宝贵的。除了牛,还有养、猪等,那个时候是没有猪饲料的……所以大一点的孩子就需要去帮衬家务了,下地、薅草、铡草、放牛、放羊等就是孩子们的基本家务,大人们会去忙种田耕地、化肥农药、打场晒麦子等重的,需要“劳力”的活,轻一点的农活就落在家里的孩子身上了。

    那个时候男人不叫男人,叫“劳力”,有劳动能力的人意思,谈话中是“你家里有几口劳力”,劳力的称呼单位是论“口”的,常说的是“你家里有几口人?”这个表达现在理解起来,是很有时代与地域属性的,几口人吃几口饭,又有几口干活的。当然在当时劳力多的家里,富足一点,也横一点。

    学校里的老师并不多的,我们小学就语文老师,算术老师,基本没有其他老师了。老师是全能的,除了既能教语文,还能教算术,还会木匠修理桌椅,还要化身电工能搭电线、拧灯泡。老师的待遇不高,我们的小学只有一个是正式教师,其他的都是民办教师,村里为了补贴教师家用,一般一个教师会多赠送一亩地。

    老师干农活是很一般的,不如自己的学问,所以很多学生都会利用周末时间去帮老师去“割麦子,收庄稼”,那个时候成群成队的孩子们欢快的给老师做活,家长不但不反对,反而支持,有的还会带着瓜或桃过去,都是自己家种的。

    对的,爸爸又跑题了,还好,我要绕回来了,还是说家访吧。

    随着孩子们年龄增大,能干的动家务了,加上一些孩子们顽皮,耐心不足,成绩一般,所以高年级的孩子辍学就越来越多了,尤其是女孩子辍学比例最高,1年级的时候我记得我应该还有十几个女同学,2年级的时候就应该有不到10个了,三年级6、7个左右,爸爸印象中的4-5年级的女同学的影响应该在3个吧。

    为了让学生们在假期后尽快返校,每年的寒暑假前两个星期应该是老师们最忙的时间了,因为要一个村庄的做家访,做孩子们的工作,老师们是有分工的,如胡老师负责东庄三队,孙老师负责赵庄,蒋庄等等,庄子的名字很好记,以姓为庄,庄里最多的人家就是这个庄。以后爸爸有时间了准备写一篇《乡土皖北》专门介绍“庄名”的,一个村里有“胡大庄、胡小庄、胡前庄……”,还有“大李庄、小李庄、李瓦房……还有谷堆李家……”实在太随意了,也有自己的乡土气息。

    家访也不是随便安排的,现在看那个时候家访也是有计划的:哪几个学生可能不上学,大致什么原因?哪个老师和这个庄有亲戚,或者认识这个庄的生产队干部,或者要规避老师本身所在的庄子和家访庄子最近关系怎么样,那个时候干旱较多,有时候村庄之间有时候会抢水,有时候关系一般,且家长里短,邻里之间总有矛盾的,老师们考虑的很周到。

    为了做好家访工作,老师会找本庄表现不错的孩子,陪同家访:1.是路线熟悉;

    2.是有个榜样示范参考;

    3.人也熟悉。

    就这样,让我记忆深刻的家访开始了……

    1.路遇三娃

    朦胧的傍晚,灿烂的夕阳应在红色的砖墙上,泛着金黄色的麦子与路边绿油油的草地、菜地交相呼应,色彩光影都很美,我和胡老师走在去赵庄的路上,穿过一片树林,因为老师在,我选择了走在竹竿园(竹林,农村把竹子叫做竹竿,所以竹林就叫竹竿园)那条路。平常不敢一个人走的,因为路边有一口井,据说井里有个大蟒蛇,也有说是龙的,有人在井旁发现了蛇蜕。

    有老师在,我是如有神助,兴高采烈的,尤其是爸妈听说我陪老师家访也是高兴的,因为他们认为成绩好的孩子老师才会选择陪家访。想想也是,老师要是带一个成绩差的家访,那不是负面作用吗。我在前面引路,一改蹦蹦跳跳的风格,没有在路边捡石子打鸟,也没有拽树叶子,更没有踢树撵猪,稍微拘谨的带着老师往赵庄走去。

    穿过竹竿园,走300米田间小路,过村边小河,在庄边,我们看到一个小孩子,黑瘦黑瘦的,草筐放在路边,正在用力的用脚在草上踩着,踩实了,能多装些草;在草筐不远处,还有一个堆草,草堆下面是一根细长的麻绳,估计是一会要再扎一捆的,完全能想出这个孩子背着一堆草,挎着一篮子草的情景。

    小孩子发现了我们,头先转了过去,脸微微侧着,腰弯着,脚下的草也不踩了。我没有喊他,胡老师注意到他了,喊了一声“三娃?”,孩子回过头来微微弯腰说,老师好。老师帮忙用绳子扎草说,开学后还上学吗?三娃诺诺的说,应该不会上了。老师问,为什么呢?有啥情况呢?回答,大哥二哥分家了,jiejie嫁人了,家里就剩下自己了,需要薅草、喂牛、放牛,一天都上学,家里还要给他做饭吃,家里忙不过来的。老师问,父母说的吗?三娃并没有回复。

    老师挎着筐,我们一起到了三娃家,家里不大,是一个小院子,锅屋(就是厨房)一间,养三头,栓在灶台不远处,瓦房三间,门口停大木车,见到老师到来,三娃爸妈也是很热情的,让三娃到缸里给老师舀碗水。

    记忆中村里应该没有请老师喝过茶,茶这个词还是我初中后小说书里看到,读书人喝茶,大侠喝酒的。印象中,一个葫芦瓢在乌黑的手里递给了老师,双手递过来的,清凉的水波荡着被指甲紧急的扣住瓢沿,微微抬头看着老师说,老师您喝水。三娃爸说,玩去吧。

    我们蹦跳着去跑出去玩了。

    在那个满是羊sao味的院子里,依稀间我回头看到三娃停留一下,认真看着老师和父亲的谈话,略有躁热的晚风在昏暗的堂屋当门里传来模模糊糊的声音……

    2.女子读书

    农村人说不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道理,但是好像农村普遍认为女孩早晚要嫁人的,读书了也是人家的人了。所以,女孩在农村辍学极多。

    当时如果你家里还在供应女孩读书,尤其到了高年级,初中,很多人会感到惊讶,“丫头读书弄啥”,“怎么还没有“说婆家”“(说亲的意思),还在浪费钱。除了重男轻女的感觉,现在想来也有种女孩子读书多了,不好管,不听话的劣根性认知在里面的。

    我们家是幸福的,你们的两个姑姑都是读到初中毕业的,尤其是大姑姑参加了中考,也是考过了高中分数线的,只是因为家里实在不富裕,加上那个时候我正在读高中准备高考上大学,小姑姑也在上初中,小叔叔眼看也要上初中,在没有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年代,学费都是要家庭自己支出的。

    我依稀记得我入小学第一年学费18元人民币,二年级33元人民币,初中学费上百元多元,一头猪不过几百元,只够一个学生一年的学费,那个时候一头猪养1年多,“四月肥”是后面才出现的。在一个乡镇都在争取有极个别个万元户的年代,这是不可想象的。

    大姑姑没上学也成了爷爷奶奶的亏欠,也是爸爸的遗憾。我没有能力,也没有办法在当时解决这个问题,我向爷爷争取过,爷爷把账算给我听了,也说了他的分析与家庭收入情况。

    姑姑很懂事,哭着说自己不读书了,爷爷一把抱紧了大姑姑,失声痛哭,印象中的爷爷最痛苦的一次就是这个哭声。当然,我们全家都能读到初中以上,这个在我们当时村里是少见的,尤其是我还是村里第一个重点大学生是给爷爷奶奶争气的了。这里,特别要感谢爷爷。

    哎,真是个跑偏的爸爸啊,还是说回家访。

    这次家访的对象叫利娟,家里有母亲、jiejie,弟弟共四人,劳力父亲应该是在外打工,常年不在家,jiejie在四年级时候也辍学了,正好一起家访。

    我能感受到胡老师的压力很大,一路上不停把自己那个已经褪色的据说是真牛皮的手提包从提到拎,再到夹,在从左边换到右边,我当时一直怀疑,那个牛皮包是假的,或者褪色是咯吱窝摩擦的。

    当然我的心情也是很轻松的,因为利娟家有石榴树,我估计能吃上石榴了。

    进门我就喊着“利娟在家吗,老师来家访了”,不一会利娟打开门,把我们引进家里。

    干净利落的小院,木叉扫帚整齐的放在院子一角,院中一颗茂密的石榴树翠绿的,拳头大的石榴掩藏其中,“压水井”(是人工压水的铁器工具)咯吱咯吱的声音传开。

    利娟妈看了我和胡老师一眼,继续用了5分钟功夫,把一桶水压满了。利娟喊了一声“妈,老师来家访”,才向我和老师走过来。没有说话,利娟jiejie也是向老师点了头,进屋忙去了。

    调皮捣蛋的弟弟要和我一起玩,我很赞同,提议我们玩“摘石榴”的游戏,然后我感觉到利娟妈似利刃一般的眼神刺向我…….

    离开利娟家,我问老师,利娟开学会上学吗?老师沉默了好一会,说,应该不会了,他们家需要干活,也需要有人看着弟弟,前段时间有个小朋友就掉到河里没有抢救回来了……

    我隐隐约约的听见老师说,她的弟弟开学就上一年级了,家里要紧供着弟弟上学……

    我最终是有石榴吃的,一手一个握不住的大石榴,远远看着伸出墙头的树梢,一阵风吹过,簌簌树叶声,石榴正红,红的有点晃花了眼……

    在很多地方的农村还是存在不少“砸锅卖铁,卖牛”送孩子读书的,也有“jiejie换亲,嫁妆读书”等等……

    读书上学在皖北农村还是很重视的,因为大家有一种“读书改变命运”的朴实想法,人们能想到的唯一改变生活状态的方式就是读书。没法读书或者出去打工是一种没办法的选择。

    虽然这个小村子里并没有真正的大学生,但是总是有一种希望“孩子读书后,不要在做‘泥腿子’的期望”,“不要再过自己现在这样日子的”一种挣扎,或者一种“不认命”,不相信一代代人只能种地的志气吧。

    所以因为对待读书极其认真的,对待老师是很尊重的。

    我亲见过以前在学校里老师不太服气,扎老师自行车胎的,甚至背后往教室上泼泥水,把作业扔到地里的孩子,长大后,见到老师还是主动让路,主动招呼,拉老师回家吃饭,向自己的孩子介绍,这是我的老师等等。

    父母在卖菜的,或者种水果蔬菜的,会给老师多一些,偷偷的往老师的菜篮子里多放几颗葱几拌蒜的。

    朴素的善良,在对待老师的时候只能用一个瓜,一碗水,一句问候来表达……

    爸爸印象中最恐惧的一句话,就是当时村里家长把孩子交给老师的时候,或者路上见到老师的时候常说的一句或者谈话结束必备一句话“老师您不要担心我们,孩子不听话,您就往死里打;回到家,我们也往死里打”。

    太可怕了啊,至亲骨rou,有很多是一个独苗,自己不舍得打,让老师打,还往死里打。当时奶奶就和老师说过这个,现在想来这是父母对老师的莫大的信任,用纯粹的语言变大对老师,对教育的尊重。

    所以,爸爸很喜欢读书,很珍惜能有读书的机会,也很爱惜书,也希望你们珍惜读书的机会,能喜欢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