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山沟中的军阀在线阅读 - 第三八四章 为了不当人形冰棍,所以要加

第三八四章 为了不当人形冰棍,所以要加

    很快,布鲁耶维奇率领的连开始按照布鲁耶维奇的命令行动。

    担任反坦克任务的苏军士兵手拿反坦克手雷或者炸药包,安静地待在战壕内,静等着中国四一式步兵战车的到来。

    那些负责cao作轻重机枪的苏军士兵也时不时打两枪,吸引四一式步兵战车乘员的注意力,希望以此为执行反坦克任务的战友减轻压力。

    当然了,他们也没忘记开火后马上转移。

    无数次血的教训让远东苏军知道,轻重机枪这种能够连射的武器最好是不要在同一个地方待太长时间,否则等来的绝对是中国人的炮弹。

    “来了。”感受着大地的震动,倾听着四一式步兵战车发动机声音的苏军士兵知道自己的目标就在附近。他向声音发出的方向望去,果然看见了一辆四一式步兵战车。

    “我的运气真好,居然没被发现。”

    这名苏军士兵只看到中国四一式步兵战车的车头正对着己方防线,炮塔也朝着车身的左侧,自己却恰好在其车身右侧。

    “这可真是天赐良机啊。”

    满怀着成功喜悦的苏军士兵快速接近这辆四一式步兵战车,拉响了反坦克手雷的引线,看准时机将反坦克手雷扔到了履带的前方,然后马上撤退。

    还没等他跑多远,反坦克手雷炸响了。

    这名士兵根本就没有回头看,反而跑得更快了。他知道,回头确认战果意味着找死。而且他也相信,自己身为一个老兵的判断是十分正确的——这辆四一式步兵战车的履带已经被炸断了。

    事实上,这辆四一式步兵战车的履带的确已经被炸断了。

    不要说世界各国了,就是中国都没有研制出能够抵挡反坦克手雷袭击的履带(其实是因为量产的成本实在是高到让人受不了,这才没有生产出来),更何况,苏军的反坦克手雷都是能够一击导致德国虎豹坦克丧失战斗力的。

    这辆四一式步兵战车的履带自然被击毁了。

    “妈/的,叫你们看着右面你们不听,这下好了,我们动不了了。”这辆履带被击毁的四一式步兵战车的车长不由自主地骂道。

    “我哪儿知道会是这种情况。我们右后方不是有一辆四一式步兵战车吗?”炮长委屈道。

    正常情况下的确是不会遭到袭击的,但问题是苏军躲在了战壕内,而四一式步兵战车又没有搭载能够下视的热能仪,自然没能做到提前发现。这才导致了发动袭击的苏军士兵成功得手。

    “别下车。”看到有成员准备下车维修履带,车长马上大声阻止道。

    “怎么了?”

    “我感觉这里面有阴谋的味道。你们仔细想想,远东苏军以前是怎么和我们打的。”

    闻言,众人开始回忆起以前和远东苏军的战斗经历。

    为了对付四一式步兵战车,远东苏军那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最有效的招数就是重炮轰击。

    可是由于中国空军掌握了制空权,那些苏军重炮只能选择当缩头乌龟。

    否则绝对会被击毁。

    后来远东苏军选择炸毁四一式步兵战车的履带,趁着其乘员下车维修的时候来两梭子子弹或者几枚**。虽说这样的打击效果不但,但总是让人心慌。

    这次为了成功守住伊尔库茨克,远东苏军也是拼命了,拿出了大量的家底,特别是各种类型的火炮。

    远东苏军将以前是炮兵团所属的七十六点二毫米的野战炮下发到团级步兵部队,进一步增强了团级步兵部队的火力。而师级步兵部队则普遍装备牵引式的一百二十二毫米或一百五十二毫米的榴弹炮(视战斗力、防御地段的重要/性/不同而装备不同)。军级部队则普遍装备口径在两百零三毫米及其以上的牵引式榴弹炮,并将其放置在坚固工事里。

    远东苏军还利用大量的自行火炮组成了独/立反坦克歼击营和独/立机动炮兵营。

    说是独/立反坦克歼击营实际上应该说是独/立自行火炮营,只不过由于苏军的自行火炮大多数时候都是用来火力支援的,而不是像德国那样用来反坦克的,因此才被苏军称为自行火炮。

    独/立反坦克歼击营主要装备口径在一百二十二毫米以下的自行火炮,比如说SU-76(七六)、SU-85(八五)、SU-100(一百)、SU-122(一二二)、ISU-122(一二二)自行火炮。

    远东苏军在和中国装甲部队的多次交战中发现,己方自行火炮的战损要比己方坦克的战损小很多,而战果又大很多。

    后来的调查显示,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己方自行火炮的外形要比坦克低矮,不易被发现,而且能够搭载更大口径的反坦克炮。

    更大的口径意味着更大的威力,远东苏军由此专门组建了新的反坦克歼击营,专门用来对付中国的装甲部队。而且还明确规定,只能用口径在一百毫米及其以上的自行火炮才能对那些防御力强的中国装甲车辆进行打击,口径在一百毫米以下的只能欺负一下装甲运兵车、装甲指挥车、弹药输送车这类防护力根本就不强的装甲车辆。

    独/立机动炮兵营是远东苏军将那些大口径、远射程的自行火炮集结起来统一使用,负责为地面部队提供炮火支援。

    之前的交战表明,牵引式火炮除非放在由钢筋混凝土建成的厚实堡垒里,否则绝对会在开炮后的第一时间被中国炮兵的反制击毁。而自行火炮则不一样了,只要在短时间内将炮弹打出去,然后马上转移,自然就不会有多大的损失。除非中国空军的飞机二十四小时不间断飞行在交战区上空。

    有了这样的想法,远东苏军将口径在一百五十二毫米及其以上的自行火炮全都集结起来,按照类型分成了数十个独/立机动炮兵营。

    独/立机动炮兵营装备的大多是SU-152(一五二)自行火炮、ISU-152(一五二)自行火炮,少量装备口径在二百零三毫米及其以上的自行火炮。究其原因还在于苏联远东地区交通条件的限制和更大口径自行火炮的缺乏机动灵活。

    与其大量制造那些威力虽大,但却容易被中国空军摧毁的自行火炮,倒不如大量制造火力强,而且机动力又足够的自行火炮,必要时这种自行火炮还能承担起反坦克的任务。

    就如SU-152(一五二)自行火炮、ISU-152(一五二)自行火炮这样的,这两型自行火炮的最大缺点就是备弹量实在是太少了——只有区区的二十发,但对不可能长时间进行炮击的苏军独/立机动炮兵营来说,这点备弹量也足够了。

    没准儿还没等这二十发炮弹打完,中国的反制炮弹就打过来了。

    当然了,远东苏军也没忘记能在短时间内大量倾泻大量弹药的火箭炮。

    有了口径为一百三十二毫米的BM-13(一三)喀秋莎火箭炮的光辉战绩在前,苏联加大了对火箭炮投入的力度,口径为二百四十毫米的BM-24(二四)火箭炮就是最新作品。

    在后世,BM-24(二四)火箭炮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也就没有量产,但在这一时空,苏联解决了其中的大部分问题,使其可以量产并装备部队,成为苏军炮兵的一张王牌。其最大的缺点就是射程比较近,最大射程也才五公里的样子。

    咳咳,顺便说一句——由于苏联的喀秋莎火箭炮实在是太出名了,以致于后来苏联的所有火箭炮在短时间内都被称为喀秋莎。

    远东苏军控制下的兵工厂早就已经开始全力生产,大量生产那些能够速射且快速移动的轻武器,比如说波/波/莎冲锋枪、捷格加廖夫轻机枪(也被苏联称为DP轻机枪,被中国称为转盘轻机枪)。

    在加大速射轻武器产量的同时,远东苏军减少了反坦克枪和小口径反坦克炮的产量,转而加大了反坦克手雷和反坦克地雷的产量。

    说白了还是因为反坦克枪和小口径反坦克炮对中国重装部队构成的威胁实在是太小了,还不如反坦克手雷和反坦克地雷的威胁大。至少反坦克手雷还能击毁中国坦克的履带和发动机,而反坦克地雷还能消耗一下中国人的炮弹。而反坦克枪和小口径反坦克炮由于是直射型武器,除非打到致命点,否则是不能击毁中国坦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