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仙侠小说 - 大禹治水奇遇在线阅读 - 第八十九章 禹化黄熊开轘辕

第八十九章 禹化黄熊开轘辕

    大禹把伯夷留在了朝庭上刚封给自己的封地上。任命他为夏地的相国,主持开发和管理夏地。

    自己则又率领四员天将、三四员凡将、四个小兄弟,带领五百士兵又踏上了治水的征程,继续北上,直奔中岳嵩山。

    沿途之上劈山开路,遇水驾桥,不止一日。这一天来到了中岳嵩山脚下。

    大禹率领众人刚踏上嵩山的山麓,忽然看见打从山里飞出来一朵黄云,一直向这边飘过来。到了近前,只见从云中现出来一条黄龙,龙脊上骑乘着一位神祇,不是别人,正是嵩山神崇逸。

    嵩山神崇逸抚掌大笑着从龙脊上跳下来,满面春风地抱拳当胸与大禹见礼。说道:“老朋友又见面了,可喜可贺”。

    大禹也笑着迎上前去见礼。一边说道:“老朋友,几年不见,别来无恙?”

    嵩山神崇逸说道:“好,好,好,上次见面的时候夏伯还是一个翩翩公子。这回见面夏伯却已经成了朝庭的治水大臣夏伯了,真是光阴似箭啊”。不知夏伯今欲何往?”

    大禹说道:“这几年来一直在东海之滨治水。如今九河、淮河和黄河下游的水患已经平复。下一步我欲治理黄河中游的几处隘口,所以从这里经过。

    一路上却发现这条从洛邑到南阳南达荆州的路十分难行。记起了尊神当年曾经说过要打通轘辕隘道一事。于是从南向北,一路行来,劈山开路,遇水搭桥,来到中岳嵩山,就是来开辟这轘辕隘道的。”

    嵩山神崇逸听说大禹要开轘辕隘道,大喜,说道:“夏伯真是信人啊,我当年的一句话,夏伯竟然记到今天。”

    嵩山神崇逸请大禹和三四凡将以及四个小兄弟一起乘龙前往轘辕口,大禹欣然答应。吩咐五百士兵随后跟进。四员天将跳上了去端,跟在嵩山神的神龙后面,一起进发。

    一柱香的功夫,神龙便飞临了轘辕隘道的上空。只见东面太室山,南有少室山,西有鸡鸣山。

    山路险峻,十二曲道,将近环迴。是从河洛通向汝、颖、荆襄的捷径,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里曾经是华夏第一缕文明曙光向南播散的关口,是连接中原与南方的交通要冲。

    嵩山神的神龙徐徐地从空中降落到地面上。大禹一行人从龙脊上跳下来,谢过了嵩山神崇逸,嵩山神回仙洞去了。

    大禹率领伯益、勾股、九章和神农仔去勘测地形去了。四员天将和四员凡将则选择了一处背风、向阳、临水的平整的地方准备安营扎寨。

    大禹率领四个小兄弟来到了轘辕口,四下一望,只见山势雄伟险要,石壁嶙峋似剑,怪石嵯峨,云遮雾掩。一派云天雾海的景象。犹如置身梦幻仙境,关阙之中。

    脚下巨石如磐,耳边风声飒飒,令人不寒而栗。

    一条轘辕道勘测下来,大家都倒吸了一口凉气。没想到光是勘测一遍就这样艰巨,更别说是要开凿了。

    这里岩石坚硬,施工困难,开凿的土石方量巨大,重重困难。大禹都看在了眼里,一时想不出好的办法来应对,不禁沉默了。

    伯益见大禹在思索,上前献计道:“大禹哥哥,开凿这岩石隘道,我知道一种好方法,你想不想听听?”

    大禹听伯益说是有了好办法,立刻来了精神。说道:“快说说,用什么办法?”

    伯益说道:“办法就是,先在岩石上堆上草柴,点着了火,用火烧岩石。等烧到一定的温度之后,趁热往岩石上浇凉水。这时岩石就会立刻崩裂,再凿起来就十分省力了。”

    大禹一听,连连说道:“好主意,好主意,就按你说的办。”

    回到营地之后。大禹派长辛、竖亥持夏伯的符节前往洛邑与汝颖各诸候国征调民夫和粮草,这次只征调一万人去即可够用。

    在等待民夫期间,大禹带着伯益等几个小兄弟和玄弓、黄戈,首先用火烧岩石的办法开凿一段做试验。结果很理想,大获成功。

    可是接着又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用火烧过岩石之后,还需要大量的凉水来浇岩石,方能使岩石崩裂。可是,轘辕远离水源,往来运水便成了问题。

    这时神农仔忽然想到了应龙。于是对大禹说道:“大禹哥哥,应龙既然是龙,那么他一定能够取来水。应龙要是能运水,那水的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大禹说道:“对呀,我怎么把应龙给忘了呢?”说罢,向空中喝道:“应龙何在?”

    应龙应声答道:“应龙在此,听候夏伯吩咐。”

    大禹说道:“应龙,我们用火烧岩石的办法开凿轘辕道,需要用许多水,你能运来水吗?”

    应龙说道:“运水是龙的本能。夏伯只管放心,运水的事就交给应龙了,保证误不了夏伯的事。”

    大禹和众人听了大喜。现在诸事具备,是只等民夫们到来了。

    这一天,长辛、竖亥已将民夫和粮草调到。大禹仍旧交由玄弓、黄戈二将带领。后勤保障的工作就由长辛、竖亥二将负责。

    玄弓黄戈率领一万多民夫先到到两边山上砍柴。砍完柴草后,扛到勘测完毕的施工线上,将柴草一捆挨着一捆,堆码成了一条柴草龙。

    点燃之后,便烧成了一条火龙。

    白日烟火腾空。黑夜里火光连天。映红了半边天,百里之外都能看到火光。

    应龙从洛河里吸足了一肚子清水,飞回工地。待柴禾烧尽,岩石透红的时候,在空中对着火红的岩石喷下了清水。

    冰凉的清水浇到了火红的岩石上,立刻腾起了一股冲天白雾。耳边只听得噼噼啪啪的爆裂之声,大块的岩石刹时间便爆裂成了大大小小的碎块。

    等碎石凉透,民夫们跑回过来,用撬棍稍一用力便能橇开。然后搬到两旁,扔进山谷之中。

    每烧一次大火,便能烧透一、二尺深浅。将这层岩石清理出来之后,再重新铺上干柴,再烧第二层。烧透之后再浇水,再清理。

    民夫们有砍柴的,有烧火的,有清理碎石的。一个个忙忙碌碌,井井有条。

    轘辕道的上空,一天到晚都是烟火腾腾的景像。工程进展飞快,大禹和众小兄弟们都很高兴,四员天将每日在空中巡查,时刻提防山妖水怪前来作乱。

    却说涂娇、涂嫣姐妹二人。自从嫁给了大禹,夫妻只在一起共处了四日,便被巫支神给搅散,大禹离家治水去了。

    之后大禹又有两次路过家门,都以治水大业为重,两过家门而不入。

    第二次大禹从家门路过后,便有人告诉了涂娇和涂嫣姐妹二人。等姐妹二人追出门来一看,早已不见了踪影。不由急得捶胸顿足,嚎陶大哭,怨恨大禹无情。

    姐妹二人回到家里一商量。既然大禹治水太忙,路过家门都无暇进门看一眼。不如我姐妹二人一同赶到治水工地上去。在那里夫妻团聚,一同治水。也免去了相思之苦。

    正在这时,有人报说,大禹走到颖河的时候,朝庭封给他一块封地,就在颖河的岸边,叫做夏地,国都就定在夏邑。

    这一消息更坚定了姐妹二人去追寻大禹的决心。

    姐妹二人说走就走,决定立刻启程去夏地寻找大禹。涂山候阻拦不住,于是只好给她们派了车、船并且派了士兵一路护送姐妹二人去夏邑。

    姐妹二人先是乘船溯着淮河而上,到了大禹缆船柱。姐妹二人弃舟登车,将船也缆在了大禹柱上。

    坐车沿着大禹新开出来的路,从南阳一路向北,晓行夜住,一路颠簸来到了夏邑。

    二人来到夏邑便见到了相国伯夷。长伯夷见大禹的夫人来到,热情接待。将涂娇姐妹二人安顿在一所最好的房子居住。并且准备了可口的饭菜款待姐妹二人。一面派人去通知大禹,就说二位夫人探亲来到了封地。盼望大禹抽出时间能回到封地一趟,以便夫妻团聚。

    两天之后,大禹捎来了口信。说自己正在轘辕道劈山开路,好在轘辕距离封地夏邑路程不远,就请二位夫人前往轘辕口相会。

    二位夫人的心早已经飞到了大禹的身边。接到口信后立刻启程,沿着大禹新开的道路向嵩山深处的轘辕口进发。

    却说大禹率领四员天将、四员凡将、四个小兄弟,五百士兵以及一万民众。火烧岩石,劈山开路。先用柴草烧红了岩石,再往上浇凉水。待岩石崩裂后,便铲下一层。

    然后再烧,再浇,再铲,一层一层深入。拓开一段,再拓下一段。工程进展如行云流水,有条不紊,眼看只剩下了最后一个工段。

    这个工段位置在轘辕道的最顶端。因为这里的岩石太硬,火烧、水浇都不管用,坚硬如铁,所以留到了施工的最后。

    应龙、四员天将、四员凡将、四个小兄弟以及五百士兵、一万民众,望石兴叹,一筹莫展。

    大禹亲临现场再一次详细考查之后,决定让民夫和众人都撤下来。由自己亲自来啃这块硬骨头。

    第二天早晨吃完了早饭,大禹结束整齐,正要向山上进发。

    忽然有人前来报告,说二位夫人从夏邑一路赶了过来。大禹急忙出帐迎接。一见面,二位夫人便委屈地哭了起来。

    大禹也自觉亏欠了二位夫人。不无欠意地向二位夫人陪话道:“自成婚以来,治水太忙,没有时间来多陪二位夫人。这次既然来了,就好了。可以在一起多聚一些日子。你们先到营中休息,待我将这轘辕道上的最后一块顽石劈开,就回营相陪。”

    涂嫣一听便急了。说道:“我姐妹二人不远千里,历尽辛苦才找到了你。难道你就不能放一放手中的事和我们多说几句话吗?难道你心中只有治水这一件事情吗?”

    大禹陪着笑脸说道:“不是我不想多陪二位夫人多说几句话,你们看看这一万多民夫都等着我呢。他们也有家人,也有妻子儿女。他们也都想早点完工,好回家与家人团聚。你们说我能因为一个人而耽误大家吗?让我先去将顽石劈开,然后再回来说话也不迟。”

    涂娇、涂嫣姐妹二人听大禹口气非常坚决,说的话也有道理。于是说道:“那我们姐妹二人也陪同你一同前去,就在山下边等你。”

    话说到这个份上,大禹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于是说道:“好吧,咱们一起去。我一个人上山劈岩石,你姐妹二人就坐在山下等候。等我劈完岩石,咱们一起回营。”

    大禹领着涂娇、涂嫣来到了山下。找了一块平坦的石头让姐妹二人坐下。嘱咐道:“你姐妹在这里休息,待我干完活立刻下山。”

    涂嫣道:“你什么时候才能干完活呢?”

    大禹说道:“多则两个时辰少则一个时辰,用不到午时我便可干完活了。”

    涂娇指着涂嫣说道:“禹哥哥,快点干活,你看嫣妹已经怀上了你的儿子了,你就要当上爹爹了。”

    大禹听了涂娇的话,再往涂嫣身上望去。果然见涂嫣腆着一个大肚子,看来快要临产的样子。于是上前握住了涂嫣的双手。说道:“等着我。”说完话,便转身迈开大步向山上走去。

    大禹登上轘辕顶,站到了顽石上。从背后抽出开山神斧,运起了太极混元功,施展出来开山三十六斧法,一招接一招、一式接一式的劈砍顽石。

    开山神斧四千八百斤重。一斧劈下去,顿时劈得火星四溅、乱石纷飞。再看那顽石已经被砍出了一道深深的豁口。劈下来的碎石顺着两边的山坡,噼里啪啦的滚进了山谷。发出了轰隆隆响声。

    大禹抖擞精神,一斧接着一斧的劈下去,轘辕顶上的顽石逐渐地缩小。

    “潜龙勿用”、“现龙在田”、“龙跃在渊”、“飞龙在天”、“龙腾九洲”“龙行不息”……。

    涂娇、涂嫣姐妹二人,坐在山下等候大禹。只听得山顶上斧劈岩石的开裂声不断响起,乱石滚下山坡发出的隆隆声连续不断。一会响得急,一会响得缓。一会节奏明快,一会杂乱无章。

    姐妹二人左等也不见大禹收工,右等也不见大禹收工。涂嫣性子急。又等了一会,实在耐不住性子了。便要上山去看一个究竟。涂娇劝不住,只好跟meimei一起上山。

    涂娇、涂嫣姐妹二人气喘嘘嘘,好不容易的爬上了山口。涂嫣探头向前方一看,只见山顶上有一头硕大的黄熊。鬃毛乍开,双手挥舞着一柄巨大的开山斧,奋力地劈砍着岩石。

    那头黄熊两个鼻孔里喘着粗气,心无旁骛,目不旁顾,直劈得乱石纷飞,隆隆作响。

    看见此情景,直吓得涂嫣花容变色。以为自己见到了妖精,转身就往山下跑去。

    涂娇一见meimei不顾一切地往山下跑去,怕meimei摔倒,于是也跟去meimei的身后向山下跑去。一边扶着meimei,一边问meimei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跑。

    可是涂嫣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是连连的摆手。

    等跑到山下时,只觉得两腿发软,再也跑不动了,张口喘着粗气。

    涂娇扶住meimei,怕她跌倒。可是发觉meimei的身体变得越来越硬,越来越凉,渐渐地竟然化成了石头。腆着一个大肚子,像一具塑像一样立在那里。

    涂娇吓得惊慌失措,放声大哭。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却说大禹在山顶上劈凿顽石,渐渐地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化境。不知不觉间,又化作了黄熊。挥舞着开山神斧,奋力的劈砍着。

    待他劈完了最后一神斧,凿去了最后一块顽石。才从化境中走出来,恢复了人形。可是这中间的一切他自己都一点也不知道,并没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而涂嫣,爬上山来找大禹,撞见大禹化为黄熊,以为是见到了妖精。

    大禹收功敛气,收起了开山神斧,抖了抖身上的石屑,迈步走下山来。

    谁知到了山下却看见涂攸已经化为石像,涂娇正在抱着石像大哭呢。

    大禹急忙上前询问涂娇是怎么一回事。

    涂娇一边哭着,一边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向大禹学说了一遍。但是因为刚才姐妹二人上山时,涂娇走在涂嫣的身后,并没有看见轘辕道上发生了什么事。涂嫣为什么往回跑,连涂娇也不知道。

    大禹见眼前的此情此景,心里知道已无可挽回,掉下了眼泪来。

    又可惜了涂嫣怀着的孩子,眼看就要降生,却不想随着母亲一同变成了石头。不禁后悔不迭,捶胸顿足,。口中说道:“嫣妹,可怜你怀着我们孩子千里追寻父而来,还没有说上几句话,你就化作了石头。我们的孩子还没能来到这个世界,就随你一同而去了。可怜呐、可怜。”

    大禹的话音刚落,就听见有石头破裂的声音。大禹和涂娇向石像望去,只见石像的肚子坼裂开了,从裂口处掉落下来一个婴儿来。

    大禹慌忙用双手接住了婴儿。那婴儿在大禹的双手上张开大嘴哇哇地哭了出来。

    涂娇先是楞住了,待缓过神来,见婴儿正在大禹的手上大哭,于是从大禹的手上接过了婴儿,抱到了自己的怀里。

    大禹对涂娇说道:“娇妹,这个孩子就交给你了,由你来抚养长大吧。不过可是辛苦你了。”

    涂娇说道:“我对这个孩子会象我自己亲生的一样,我一定会尽心的。你看,还是一个男孩。这个孩子福大命大,将来也跟随你去治水,像你一样干出一番大事业。快给我们的儿子起一个名字吧。”

    大禹道:“这个孩子是石头开启而生的,我看就叫启吧。我也希望来日等他长大之后,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涂娇说道:“启儿,这个名字起得好。”一边说着,一边对着婴儿叫道:“启儿,启儿!”

    却说这个启儿,渐渐长大成人之后。继承了大禹的雄才大略。勇于进取,勇于担当,并且具有权谋,是一个铁腕人物。

    他的父亲大禹死后,他挤走了父亲指定的继承人伯益。抛开了传承了三代的禅让制,继承了父亲的帝位。开启了父死子继,家天下的先河。在夏地的钓台上召开了天下诸候大会,建立了夏朝。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开启了夏朝四百年的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