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华夏入侵之猛将来袭在线阅读 - 第四十七章 救援平阳

第四十七章 救援平阳

    赵明说着,不声不响地扫了下冉护国的数据。

    姓名:冉护国

    年龄:60

    统御:94

    武力:88

    智力:74

    政治:62

    魅力:71

    忠诚:100(天子赵翌)

    特长:(无)

    这卫将军竟然不是太子之人?赵明心中暗自一惊,又一喜。

    两人做坐定之后,冉护国说道:“武王家学渊源,对目前之局,可有指教?”

    这是要试探试探我?

    赵明摇头答道:“孤王刚刚才赶到,于局势一无所知,哪里能有什么指教?”

    冉护国听罢,便将当下局势结合地图说了一遍。

    眼下河东大营已经云集了三十多万各地援军,而匈奴也在西河、太原、乐平陈兵超过二十万,晋阳被围已经快一个月了,上黨郡也丢了大半个,战线一路退到壶关才算守住。而平阳与上黨差不多,丢了半个,眼下平阳县也被围了,若平阳县再丢了,与晋阳之间便算完全失去了联系。

    赵明听罢,说道:“不知卫将军下一步该如何行事?”

    冉护国正色道:“平阳、壶关一线绝不可再失,眼下虽有三十多万大军,但未经整合,战力堪忧,只有派几支精锐之兵先行增援二地,待整合大军之后,再做计较。”

    赵明点点头,老成之言,非常稳妥,不愧是卫将军,并没有因为战局糜烂而焦躁。

    想到此,赵明说道:“卫将军之言甚是,我军来自各地,比那胡人之兵更为博杂,急切之间难以形成战力,目前只有稳守,方为上策,只是晋阳方面……”

    防守战最怕的就是看不见希望,若是长时间不增援晋阳,恐怕军心有变。

    冉护国点头道:“本将自然知道这个道理,只是以我等目前之力爱莫能助啊,此战凶险异常,若打得好,或可保住平阳、上黨,若打不好,恐怕……此事还需武王鼎力相助。”

    得!赵明暗道:这是让我表态啊。

    在武王这个头衔面前,哪怕冉护国是卫将军,也不敢任意驱策武王。

    赵明说道:“卫将军成名数十年,又是朝廷亲封的大帅,孤王虽是武王,但决不敢在将军面前造次,将军但有驱策,孤王怎敢不从?”

    嘴上虽这么说,但赵明心里却嘀咕着:你敢让我当炮灰试试。

    冉护国点头道:“本将便在这里谢过武王,本将这里倒是有几个任务,武王可任选一个。”

    武王就是武王呐,待遇就是不同,赵明瞬间觉得自己的逼格无限高大上。你看看,在几十万大军的大战之中,任选一个任务执行。

    这卫将军可真够给面子的。

    想到这,赵明道:“卫将军请吩咐。”

    冉护国道:“其一,我河东大营眼下各郡之兵甚杂,号令、法纪难以统一执行,武王之名威震天下,可为我军中虞候,监管执行我军中号令、军法,定使各营心服口服,不敢生乱。”

    赵明心说:这活儿看似威风,却是得罪人的事情,不可接。

    冉护国又道:“其二,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我河东大营三十多万兵马,所需粮草何等巨万,粮草之事,不可草率,唯武王可以胜任。”

    赵明暗道:这意思就是把我支开,别给他添乱就行了,打个酱油,胜也好,败也好,与我无关。

    冉护国继续道:“其三,平阳县被围,匈奴围而不攻,意图围点打援。本将虽知道匈奴之意,但平阳王赵琥被困其中,不可不救。五日前,本将曾派出三万人马前往,却大败而回,本将准备再组织一支援军,需一大将带领,不知武王可有意愿?”

    平阳王赵琥,乃是当今天子之弟,算辈份也是赵明的爷爷辈了。

    赵明暗自思虑一番,不敢妄下决断,先问道:“可知平阳方面有多少匈奴兵马?”

    冉护国摇摇头道:“我军斥候活动范围极小,不止平阳,其他地方也是难以查探匈奴兵力配置。”

    赵明又问道:“卫将军可有预估?”

    冉护国道:“少则两到三万,多则五万,具体骑、步各为多少?实在不敢妄断。”

    嘶!赵明深吸一口气,说道:“可否容孤王考虑考虑。”

    冉护国点头道:“时间不多,明日之前。”

    赵明点头,二人又说了会儿话,便起身告辞。

    赵明回到自己营中,也没耽误,立即找来了范增、贾诩、马谡以及诸位将领,将自己与卫将军冉护国的对话说了一遍,问计于诸人。

    贾诩沉吟一会儿,说道:“为军中虞候,此事绝不可行,三十万兵马龙蛇混杂,若要从严、从正处罚,不知道要杀多少人,此举必然得罪无数地方军阀;若是去送粮草,则与我陇西军来此的目的不符。”

    赵明道:“老师之意,是去救援平阳王?”

    贾诩摇头道:“非也,救援平阳王恐怕败多胜少,诩虽不擅军谋,也知道知己知彼,那平阳情况未明,如何救援?臣之意,是暂时按兵不动,再寻机破敌立功,大王有武王之威,即便三个任务统统拒绝,那冉护国也拿大王无法。”

    这就是赵明亲率大军来到河东最大的好处,他的身份、地位完全可以自成一统,谁也奈何不了他,除非天子或者太子亲临。

    只是赵明心中也有顾虑,冉护国难得的不是太子一党,值得拉拢,若是完全拒绝冉护国之意,难免有些不给这位老将军面子,他的小心思里,还是想配合冉护国打好此战。

    更何况敌人是匈奴,他两世为汉人,前世便对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崇拜不已,此时正是国难当头之际,他很想赢,即使因此有可能把他带来的陇西军打光。

    想到此,赵明说道:“孤王之意,当去救援平阳王,保住平阳,可使晋阳军民保留一丝希望,战局或有转机,若平阳都丢了,晋阳必然不保,晋阳若失,匈奴势力大增不说,在并州就算完全站稳了脚跟,此战恐怕没有数年,难以结束。”

    赵明心中也急,他可没有时间在这耽搁数年,几个月都呆不下去,还是尽快回到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上,好生种田、练兵,以免出世那些皇帝闹起事来,自己手上没有精兵可用。

    见众人不说话,赵明又道:“孤意如此,不知诸位可有对策?”

    这是第一次赵明没有听从贾诩等人的意见,自己定下了大方针,让众人在这个大方针里商议对策。

    范增道:“若救援,大王可知卫将军拨了哪些兵马给大王?”

    赵明道:“可任选两郡兵马,凑足三万之数。”

    范增道:“匈奴意图围点打援,故我军不用想如何援救平阳,只想如何御敌便可。”

    这…大概算是一句废话吧,不是一件事吗?赵明不理解以范增的为人为何会说一句废话?

    奇道:“亚父此话何意?”

    范增答道:“臣之意,我军在行军路线的选择上,不走直接救援平阳之路,而走容易御敌之路。”

    “何谓容易破敌之路?”

    范增道:“顺汾水而上,多带车杖,若遇匈奴来袭,背靠汾水结阵,前置车杖,可挡匈奴铁骑,此法,或可保我军周全,只是破敌之事,只能临阵应变了。”

    赵明拍案叫绝道:“亚父此法甚妙,若我三万兵马可安全到达平阳县,则平阳无忧,晋阳有望。”

    当下众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赵明也不耽误,直接来找冉护国。

    冉护国有些意外赵明竟然应了救援一事,心中对这个新武王评价高了一分,且不论能不能救援到平阳,只这份勇气,在王子王孙中是首屈一指的,不愧武王之名。

    “大王既然应下此事,不知可有本将效劳的地方?”

    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你既然应下了最难的任务,我就给你最大的便利。

    赵明也不客气,说道:“其一,今夜我等三万军马必须rou食饱餐。”

    冉护国点头,说道:“可。”

    “其二,三万兵马每人赏钱一贯。”

    “可。”

    “其三,军中车杖任我挑选,孤王欲顺汾水而上,若遇敌则背靠汾水结阵,车杖在前抵挡匈奴铁骑。”

    “可。”

    “其四,箭矢三十万支。”

    这个要求听着多,其实少,三万人马,一人才十支。

    “可。”

    “其五,我军入平阳之后,平阳军需受我节制。”

    平阳王也是个郡王,虽然名声远比不上他这个武王,但朝廷地位是一样的,赵明可不想平阳王来扯他后腿。

    “可。”

    坦白说这几个要求都不过分,皆在冉护国职权之内,冉护国一一应下。

    兵马方面,赵明挑选了武都与阴平的郡兵,原因无他,那袁虎、袁项二人曾参与了陇西大战,赵明比较熟悉二人,能力尚可,二郡之兵虽说算不上强军,但也不至于拖后腿拖很远。

    一夜无话,第二日一早,赵明点军出征,大军沿汾水而上,又带了大量车杖,浩浩荡荡走得极慢,但赵明不急,平阳匈奴围而不攻,一时半会儿不会有危险,真正危险的是他这边,行军必须以稳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