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华夏入侵之猛将来袭在线阅读 - 第十九章 贾诩入杨营

第十九章 贾诩入杨营

    自那以后,赵宏便把持了兵权,不久之后又勾结陇西士族,将各个县令一一拉下马来,任人唯亲,把持陇西大全。

    在陇西,这赵宏恐怕只有武王府他不敢来造次。但也是横行一方,只手遮天了。

    张荣听罢,说道:“王妃莫急,待荣计议一番,便去拜访那赵宏,看看他是何等样人,胆敢结党营私,把持兵马大权。”

    马王妃心中一叹,也只有如此,当年鼎盛时期的武王府人才如雨,猛将如云。可今日只得张荣一人,也只有指着他想办法搬救兵,把自己的儿子安全的接回来。

    张荣与马王妃又谈了一会儿,马王妃思子心切,问了许多关于赵明的问题。张荣含糊一番,关于赵明的变化,张荣没敢说,他知道武王府八成有各个势力的耳朵藏于其中,现在绝不是说这些的时候。

    一番交谈之后,天色已黑,张荣告辞而去。身为托孤大臣,陇西县他当然有自己的府邸,只是数年未回,进城的时候就安排了人回府打扫、设宴。他与赵云、胡车儿一路风尘仆仆,合该好好休息一夜。

    第二日一早,张荣便带人到城外军中拜访赵宏,军中之人回说赵宏前几日带人至各县巡查未回。

    张荣“大怒”,戏份十足地在军营门口狠狠闹了一番后拂袖而去,接着又快马跑到一名偏将军中拜访,结果却是偏将生病,在府中养病。张荣打马回到陇西城中,直接上这名生病的偏将家中拜访,遭拒,家人只说病重不醒,无法交流。张荣又大闹一番,甚至指着偏将儿子的鼻子大骂:等我家大王回来,不把你等宵小一个一个斩杀难消心头之恨云云。

    第三日,张荣先在陇西城中拜访生病偏将,未醒。再到赵宏军营询问,未回。又打马去了另一名偏将的军营,军营无人,据说是去剿匪了。张荣怒不可遏,却只能回城。

    如此又三日,张荣每日都先拜访生病偏将,然后赵宏,然后再找另其他偏将。一一无果,只气得他上蹿下跳,见人就骂。

    当然,这都是演技。不过这也让他知道了,这陇西军上上下下都已经被赵宏经营得铁桶一般,只有一个希望----杨业。

    偏将之中,他只没去找杨业,按照计划,杨业要先让贾诩接触一下,定好计划,他再行动。

    赵宏在拖延时间,他也在拖延时间,拖延到贾诩搞定了杨业。

    只是他不知道,杨业根本不用贾诩搞定。

    话说杨业一家,自从植入身份以后,便对赵明忠心不二。但杨业知道自己只有一营兵马,势单力孤,只能暂时忍耐,待赵明来到陇西再发动雷霆一击。

    这几日他虽在军营,但也听说先王信手下重臣张荣回到了陇西,好像是要搬兵接应粮队回陇西,这就坐不住,召来几个儿子商议。

    大朗、二郎、三郎、五郎以及义子任炳没什么说法,却是六郎杨延昭说道:“父亲不可,我等只得一营兵马,若是妄动,恐反为赵宏那狗贼所害。我等生死事小,却陷大王于万劫不复。不如保留我等有用之身,等大王回来,再拼力一搏,或有可能杀贼。”

    杨业却皱眉道:“六郎所说,为父岂能不知?但百万粮草事关我陇西数年大计,倘若有失,不止武王府威名扫地,或可能致武王府一蹶不振啊。”

    六郎杨延昭却说道:“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只要大王在,我杨家在,何愁不能保得大王再杀出一世威名、一片天地?况且孩儿以为,先王信是何等英雄?如何可能只有张荣张大人一名托孤重臣?若是只有张大人一人,此危急存亡之时,张大人又怎会离开大王,跑来陇西?孩儿认定大王身边必有能臣勇将,定能保得大王无虞。”

    杨业终于眉头一舒,开怀大笑道:“六郎所言极是,无论如何,我杨家在,定能保得大王杀出一世威名,说的好。”

    正自大笑间,忽然外面有人来报,说陇西杨府来人报信。

    “传!”

    杨府来人,杨家众兄弟并未回避,可等来人走入帐中,众兄弟一惊,此人并非杨府之人。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贾诩,独身入杨营,要说杨业。

    原来贾诩到了陇西,却并未入陇西县,转道去了陇西县以东的平襄县。杨业,便是在此驻兵。一路上边走边打听消息,等到了平襄县也把陇西郡的情况摸了个七七八八。

    “局势糜烂啊。”客栈中,贾诩手指有节奏地敲着桌子,闷头思考着。

    “先生可有对策?”贾诩身边的张宪问道。

    张宪此人,年纪虽小,但为人谨慎好学(否则岳飞又怎么会看得中他做自己的女婿)。一路行来,张宪知道贾诩胸中沟壑,素有智谋。此刻见贾诩闷头思考,不禁开口问道。

    贾诩苦笑,说道:“出发之前,大王与诩说道,‘偏将杨业,勇武过人,素有忠义,必无二心,可信’。然,我等到此得知,那赵宏把持军权政局五年之久,陇西忠义之人,早已被赵宏所害,那杨业这些年里不声不响,却一直安坐在偏将的位置上,他真是忠义之人吗?若果真是,何以五年以来毫无作为?”

    张宪点头道:“人心易变,这杨业只怕早已投了那赵宏。”

    贾诩却说道:“还有一个可能。”

    张宪奇道:“先生请说。”

    “杨业此人,或是先王暗中布置的后手。托孤之臣,身受王命,不得不虚与委蛇,忍辱负重,只待大王返回,反戈一击。”

    “果然如此?”

    贾诩摇摇头,却道:“不好说,不好说。这一子若是落错了,我等皆死无葬身之地。”

    可惜赵明不知,否则赵明只会暗叹:文和兄,你想多了。

    他已经出面保了杨业,只是贾诩生性谨慎,擅揣摩人心。这也使贾诩走进了死胡同,怎么想都觉得杨业那个位置,不应该是个忠义不二之人。

    还好贾诩自己编了个理由说服自己,否则赵明真不知道怎么解释了,总不能跳出来说:放心吧,杨家三代必死忠于我。问理由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贾诩这个理由编的好。

    思来想去,贾诩还是决定相信赵明一回,走这一步“险棋”,孤身入杨营,说杨业。

    贾诩刚入得帐中,杨家兄弟与杨业一看,此人不是杨府之人,大惊。

    三郎杨延光脾气最爆,跳起身来就叫道:“何方贼子,敢冒充我杨府之人。”说着就要去抓贾诩。

    杨业却叫道:“慢。”

    此刻杨业心中大疑,他知道自家营中兵势甚威,此人一副文士打扮,又冒充杨家之人单人入营一路走来毫无拘束,怕不是什么简单之人。

    只见杨业道:“这位先生既然假扮我杨家之人来见业,定是有所指教吧?”

    贾诩却不急回答,只看了看帐中诸人,问道:“这几位好汉虎背熊腰、气宇轩昂,不知姓甚名谁?”

    杨业眉头一紧,不知所以,这人自己是谁都没说,便来问我?好生无礼!

    杨业不明白,六郎杨延昭却明白了,此人定是有重要之事要说,只是碍于帐中人多嘴杂,故有此一问,当下冲贾诩一抱拳,说道:

    “好叫先生知道,我名杨景杨延昭,乃杨业将军六子,营中校尉。”

    说着,又手指几位兄弟介绍道:“这位是我家大兄杨延平;这位是二兄杨延定;这位是三兄杨延光;这位是五兄杨延德;还有这一位,乃我父义子,景之义兄,任炳任堂惠,诸位兄长与景一般,为营中校尉。”

    《杨家将》中,任炳长相与六郎九分九相似,系统不可能创造出一个与六郎长相一般的人来,所以直接抹去了六郎与任炳长相相似的事情。

    贾诩听罢放下心来,不再废话,直接说道:“洛阳武王府幕僚贾诩,见过各位将军。”

    杨家诸人一惊,洛阳来的不是张荣吗?怎么这里又冒出一个贾诩?

    杨业心中惊疑不定,他有些怀疑这个贾诩是赵宏派来故意试探他的。

    贾诩见杨业无语,又厉声问道:“莫非杨将军也是那赵宏一党之人,欲行乱臣之事?”

    杨业索性把心一横,问道:“先生既说自洛阳而来,可有凭证?”

    嘴上如此说,心中却已打定注意,这人要是拿不出凭证,必是那赵宏对自己起疑,要害他杨家。索性杀了此人,立刻起兵攻打陇西,鱼死网破,以全他杨家忠义之名。

    贾诩一笑,自怀着掏出一物,说道:“此乃武王令。”

    杨业道:“此物可仿造。”

    贾诩又掏出一物,说道:“此乃武王明手书命诏。”(这个时空,宗室封王,可设王诏。)

    说完,便将命诏递给了杨业,杨业接过一看,王命上写的大概意思就是,命武王府幕僚贾诩总领陇西之事,张荣辅之。行生杀大权,武王府王妃以下,皆可令、皆可杀,下方盖了武王赵明的大印。

    杨业迟疑一阵,说道:“此诏……”

    话虽没说明白,意思却知道了,还是有些不信。

    赵明、贾诩等人定计之时早已料到凭一份王诏、一个王令恐怕难以取信于人,毕竟武王府六年没出过王诏、王令了。

    贾诩不动声色,又取出一物,说道:“此乃天子圣旨----封王世子赵明继任武王。杨将军请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