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贾志刚说春秋在线阅读 - 第237节

第237节

    的弟子,显示他在蔡国也并不受欢迎。【】

    那么,孔子到蔡国的目的是什么呢应当是把这里当成一个跳板,在这里进行观察,看看吴国和楚国哪个国家的机会好些,之后前往这两个国家中的一个。

    孔子泡妞

    鲁哀公五年前490年,孔子显然看好了楚国,于是,离开蔡国,前往楚国。

    孔子没有去楚国首都郢都,他的心里没有把握,他去的地方是叶,他要找的人是叶公,叶公是谁沈诸梁。

    为什么找沈诸梁因为沈诸梁是当今楚国的顶梁柱,在楚国说一不二的人物。如果得到沈诸梁的认可,孔子在楚国就算是得到了承认。

    沈诸梁在上一年刚刚平定了楚国的北方,此时正在叶地休养。

    孔子一行向东而去,这一天来到了阿谷这个地方,晴空万里,微风轻吹,天气十分惬意,大家的情绪都因此而轻松。

    前面是一条小溪,一个美丽的村姑正在那里洗衣服。一帮老爷们看到了美丽的村姑,会是什么反应

    “哇噻。”大家都情不自禁地赞叹起来,有人还流下了口水。

    孔子没有“哇噻”,也没有流口水,不过眼看着红花青草,流水美人,也感觉非常养眼,久违的春心也禁不住荡漾了一回。孔子本来想上去泡一泡这个村姑,可是弟子们在身边,不敢造次。怎么办一转头看见子贡,有了主意。

    “赐啊,你不是总说自己是泡妞高手吗你去泡泡那个妞给我看看。”孔子说。大家听见,都盯着子贡看,这可是个美差。

    “这个”子贡有点犹豫,泡妞他是内行,平时也总在师兄弟们面前炫耀,可是真当着这么多兄弟们去泡,还是有点尴尬。

    “怕什么来来来,这个给你,假装去跟她讨水喝,看她怎么说。”孔子拿了一个觞音商,古时盛酒的器具,递给子贡。

    子贡没办法,拿着觞,在万众期盼的目光中走向了美丽村姑。

    “嗨。”子贡打个招呼,来到了美丽村姑的身边。

    村姑其实早已经注意到了这样一群男人,高矮胖瘦各不相同,看这帮男人指指点点,就知道没怀什么好意。此时子贡前来打招呼,村姑抬头看看,发现竟然是个帅哥。

    “什么事”村姑问。

    “美女,我们从北边来,要去楚国。走在路上口渴难耐,恰好看见你在溪边,跟你讨口水喝。”子贡搭讪着,酷酷地笑一下。

    “这水又不是我家的,全民所有的,想喝就喝啊,问我讨什么”村姑笑着说,她喜欢子贡,所以一边说,一边从子贡的手里接过了觞。舀了一觞水,涮涮,倒掉,又舀了一觞,放在地上。

    “拿走吧。”村姑说,脸色绯红。

    子贡拿起了觞,又看了村姑几眼,提着水回去了。子贡把刚才的对话向老师说了,师兄弟们都竖着耳朵听。

    “嗯。”孔子听完,点点头,觉得意犹未尽,看看手边恰好有一个琴,于是抽掉了琴上的轸琴上的部件,递给子贡。“来,用这个再去泡一泡。”

    子贡拿着抽掉轸的琴,一边走一边想话题,走到村姑身边的时候,想好了。“啊,美女,你是我所见过的最美的姑娘,你的声音那样甜美,让我如沐春风。我多么想弹一首情歌给你啊,可是这个琴没有轸,你,你能为我**吗”子贡说,故意把调琴说成了**。

    村姑原本对子贡也是含情脉脉,可是如今子贡拿个没有轸的琴来,这不是存心调侃自己吗

    “我不过是一个村姑,五音不全,哪里懂得什么**阿。”村姑有些生气,说完,自顾洗衣服,不再理子贡。

    子贡又搭讪了几句,见村姑不理睬他,觉得没趣,提着琴回来了。

    “别灰心啊,来,给你这个。”孔子拿出五匹好布来,递给子贡。

    有了好布,子贡觉得泡这个小村姑十拿九稳了。

    “美女,我好喜欢好喜欢你啊。这里有五匹好布,我不敢说拿来当聘礼,就算略表心意吧,我放这里了。”子贡油嘴滑舌,调戏村姑。

    村姑这会是真的火了。

    “你毛病啊脑子被驴踢了缺心眼啊这么值钱的东西就随便扔啊告诉你,我就算当剩女也不会跟你走,你赶快走吧。你光天化日之下调戏良家妇女,等会我们护村队的来了,让你吃不了兜着走。”村姑大声嚷嚷起来。

    子贡一看势头不对,赶紧拿了布就走。

    孔子笑了,大家哄堂大笑。

    笑归笑,众人也有些害怕,急忙忙上路了。

    泡个村姑没泡下来,子贡很郁闷。

    叶公不好礼

    孔子终于来到了叶地,沈诸梁非常欢迎他,他听说过孔子的学问,而他本身也是很有学问的人。

    两人的第一次会面沈诸梁就向孔子请教了治国之道,结果孔子大讲礼乐,听得沈诸梁脑袋疼。都什么时代了,还在讲周礼

    “孔丘先生,你说的这些很好,不过好像离我们太远了些。我想问问,具体来做,我们楚国应该怎样做”沈诸梁找个机会,把话题引到了他关注的层面。

    “那,这什么”孔子讲理论讲得带劲,突然出来一个现实的问题,一时间脑子没转过来,愣了一愣,然后说:“提高国内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让外国人纷纷移民到楚国。”

    按论语。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沈诸梁笑了笑,心说这不是该怎么做的问题啊,这是做好了自然会得到的结果啊。他知道,到了cao作层面,孔子的弱点就暴露了。

    “那,还是说说礼吧。先生说了半天的礼,我听得七七八八,还是有些不太明白,我举个例子好不好。我们楚国曾经有一个人偷了别人家的羊,于是他儿子把他给举报了,我们楚国认为这样的人是守法良民,不知道在鲁国是怎样的”沈诸梁举了个例子,想看看是不是符合孔子所说的周礼。

    “我们鲁国不是这样的啊,在我们那里,父亲犯了罪,儿子为父亲隐瞒;儿子犯了罪,父亲为儿子隐瞒。我们认为,这就是遵守礼法。”孔子说,他觉得楚国人的做法缺乏人性的一面。

    “看来,鲁国和楚国的区别还是很大啊。”沈诸梁感慨,同时看了孔子一眼。

    按论语。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谈话非常友好,沈诸梁始终很客气,对孔子的知识也很佩服,不过,他觉得孔子的理论太过时了,而且绝对不适合于楚国。

    不管怎样,孔子师徒就住在了叶地。

    一天,沈诸梁外出,路上恰好遇上了子路。

    “子路先生,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沈诸梁说话很客气,他是个很有修养的人。

    “叶公,请。”

    “我想问问,孔丘先生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这”子路被问傻了,他从来就没有想过类似的问题,怎么回答呢老师讲的都是礼乐,好像挺迂腐,可是做起事来好像还挺灵活,好像也没有什么原则。子路很犹豫,生怕说错了会给沈诸梁错误的指向。“这个,这个,我一时也说不清楚。”

    沈诸梁有些失望,告辞先走了。

    “他最亲近的弟子都说不清楚的话,说明什么说明孔丘就是个大忽悠。”沈诸梁自言自语。

    子路回来见到孔子,把刚才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嗨,你怎么说自己说不清楚呢你就说这个人啊,学习起来就忘记了吃饭,快乐起来就忘记了忧愁,忘记了自己已经一把年纪了。”孔子说,他对子路有些失望。

    按论语。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其实,不管子路怎样回答,沈诸梁对孔子的态度都已经是确定了的。

    终于,沈诸梁还是摊牌了。

    这一天,孔子被请到了沈诸梁家中,不过接待他的不是沈诸梁,而是沈诸梁的管家沈四。

    “孔丘先生,吴国又出兵攻打陈国了,楚国不得不出兵相救,楚王已经率领楚国大军出发了,而叶公也已经在昨晚出发,会合楚国大军。出发之前,叶公托我给先生带几句话。”沈四的话说得很客气,像他的主人一样,看上去就让人喜欢。

    不过,孔子的感觉不是太好。

    “啊,请说。”孔子说。

    “先生的渊博知识让叶公非常敬佩,先生所说的治国方略都是百年大计,不过”世上无难事,只怕说不过,沈四说到不过,孔子心里咯噔一下。“当今世界乱象纷纷,楚国内忧外患不断,东边有吴国,北边有晋国,两大劲敌随时侵入我国。因此我国当前是生死存亡之际,确实顾不上百年大计。如果今后我国国内安定下来,吴国和晋国不再侵扰,那时候,叶公会亲自上门相邀,请先生来将楚国治理成大同世界。”

    这番话说得客气无比,外加上奉承,但是,核心的内容只有一个:您还是回家吧。

    郁闷,绝对的郁闷。

    孔子知道,自己又该走了。带着满腹的惆怅和沮丧,孔子一行上路了。大家的情绪都很低落,整支队伍无力地向北走去。

    “老师,怎么走”子路问。

    “走老路。”孔子说,头也没抬。

    子路知道,所谓的老路,就是走陈国。

    队伍在缓慢地行进,就像送葬的队伍一样令人绝望。

    狂人接舆

    沉闷,空气似乎已经不再流动,令人窒息的沉闷。

    突然,前面传来一阵歌声,或者说,一阵嘶吼声,或者说,原生态唱法。

    什么人在唱唱的什么沉闷的队伍为此一阵sao动。

    终于,唱歌的人出现了。一个破衣烂衫的流浪汉迎面走来,一直到了孔子的车头前,依然在高唱。现在,大家能够听清楚了。

    “凤凰啊凤凰啊,你已经没有什么鸟用了。过去的就那么回事了,未来的还能挣扎。完蛋了完蛋了,当官的没什么好东西。”流浪汉唱着,从孔子师徒身边走了过去。

    “凤凰没什么鸟用”孔子极度低落的情绪一下子竟然高亢起来,这难道不是在说我吗这人是我的知音啊。

    孔子从车上跳了下来,因为车走得很慢。

    “先生,先生,请留步。”孔子对流浪汉的背影高声喊着,想要跟他谈谈,谈谈周礼,谈谈音乐,谈谈人生理想。

    流浪汉没有回头,因为他不是什么先生,他就是个流浪汉。

    弟子们见老师的喊声没有用,大家一起帮着喊起来:“先生,先生,请留步。”

    大家一起喊的时候,流浪汉禁不住停下来回头看。可是当他看着那么多双眼睛用奇怪的眼神盯着自己的时候,他怕得要死。

    “哇。”流浪汉怪叫一声,像兔子一样逃命而去了。

    按论语。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所谓楚狂接舆,意思是一个楚国的流浪汉来到了马车旁。但是历史上的解释是楚国狂人名叫接舆,而且是姓陆名通字接舆。试问,孔子根本没有跟人家说上话,怎么知道人家叫接舆

    史上多以为此人是个高人,其实不过是个流浪汉。至于流浪汉骂当官的,有什么好奇怪的吗

    流浪汉的出现没有让孔丘师徒的情绪变得更好,但是至少让这支队伍的沉闷改变了很多,大家有了话题,开始有了议论声,于是,步伐更快了一些。

    几天之后,来到了一条江边,江的那一边,就是陈国了。可是,渡口在哪里呢

    不远处,两个楚国农民正在耕地,于是孔子派子路去问路。子路下了车,孔子就接过了缰绳,在车上等待。

    “喂,老乡,渡口在哪里啊”子路大声问道。

    两个农民早已经注意到了这样一队人马,不过他们并没有在意,自顾自地耕着地。直到子路来问路,才停下来。

    “喂,那个拿缰绳的是谁啊”农夫甲反问。

    “孔丘。”

    “孔丘鲁国的那个百事通孔丘”农夫甲有些吃惊,似乎是看到了明星。

    “对。”

    “那不用问了,他什么都知道,自然也知道渡口在哪里啊。”农夫甲用讽刺的口气说,似乎很是蔑视孔子。

    子路这时候的情绪不高,所以不愿意跟他计较。不过从根本上说,经过这段时间的失败,子路对老师的信心大打折扣,农夫甲的讽刺,某种程度上让他觉得挺解气。

    “那,这位老乡,你能不能告诉我啊”子路去问另一个农夫,农夫乙。

    “你是谁”农夫乙问。

    “我,我是仲由。”子路心说,你们这些老农民怎么这么多问题

    “孔丘的学生”

    “是。”

    “天下到处是滔滔洪水,谁能改变我看你啊,与其跟着一个要辅佐别人的人,不如跟我们躲避乱世吧。”农夫乙一边说,一边还在耕地。

    问路没问到,反而被教训了两番,按着往日的脾气,子路就要动手打人了。可是奇怪的是这一次子路竟然没有生气,竟然隐隐然觉得这两人说的都是对的。

    子路回到孔子身边,把两人的话对孔子学了一遍。

    孔子一脸的怅然。

    “唉,人当然不能和鸟兽同群了,其实我和他们的看法也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如果天下有道的话,我难道还想去改变什么吗”孔子说,然后陷入沉思。

    按论语。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犹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孔子师徒终于还是找到了渡口,顺利过了江,进入陈国地界。

    走不多远,路过一座城邑,只见许多民工在修城门。城门外驻扎了一支军队,看旗号是楚军。孔子师徒的队伍从城边过去,孔子端坐车上不动,子路就觉得有些奇怪。

    “老师,您说过啊,按照礼法,如果遇上三个人,就应该下车;如果遇上两个人,就应该站起来扶着轼。修城的人这么多,怎么您竟然坐得这么安稳”子路发问。

    孔子其实正在思考问题,因而忽视了眼前的一切。可是子路这么问起来,还真不好说是自己的不注意。

    “啊,这个,是这样的。”孔子即兴想起一个理由来,想一个理由对他来说很容易。“我听说啊,国家要灭亡了却不知道,这是不智;知道国家要灭亡却不去反抗,这是不忠;反抗了却不能为国捐躯,这是不廉。这些修城门的陈国人都是这类货色,我为什么要为他们起立”

    子路无语。

    按说苑。楚伐陈,陈西门燔,因使其降民修之。孔子过之,不轼。子路曰:“礼过三人则下车,过二人则轼;今陈修门者人数众矣,夫子何为不轼”孔子曰:“丘闻之,国亡而不知,不智;知而不争,不忠;忠而不死,不廉;今陈修门者不行一于此,丘故不为轼也。”

    第二六七章信仰危机

    战争很残酷,吴国和楚国在陈国境内对峙,孔子师徒不敢穿越,于是沿着陈蔡边境前进。所到之处,见到的都是残垣断壁。陈国的百姓要么携家而逃,要么被吴军杀死。

    孔丘师徒一路前行,竟然见不到一个活人。

    一天,两天,三天,孔丘师徒走了三天,随身携带的粮食都已经吃完,却没有地方去讨要粮食。师徒们忍饥挨饿,子路带着师弟们好歹从残垣断壁之间弄些吃的东西出来,保证老师能吃个半饱,弟子们就都靠一点汤汤水水充饥。

    与弟子们的争论

    即便大家都饿得面黄肌瘦,孔子每天依然要弟子们cao习礼法,弹奏礼乐,吟诗唱歌。大家伙本来就饿得昏头昏脑,走路都困难,谁还有心思搞这些别人不敢说,子路敢说。

    “老师,到了这种地步还有心思唱歌,是不是不合乎礼法啊”子路问孔子,他有些恼火。

    “子路啊,君子唱歌是修养心性,一般人唱歌是给自己壮胆。你连这一点都不理解我,还跟我学什么呢”孔子也有些恼火了,对子路大声说。

    “老师啊,君子也有走投无路的时候吗”子路问,依然明显带着不满。

    “君子也有这种时候啊,不过,君子走投无路仍会坚持节cao,小人要是走投无路了,什么事情都能干出来。”孔子回答,他感觉到子路的不满,因此话里也带着讽刺。

    按论语。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俗话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老师您积德这么长时间了,可是上天竟然不开眼。我看,干脆咱们归隐算了。”子路说,他显然受到了那两个农夫的影响。

    孔子看着他,叹了一口气。

    “诗里写道:匪兕音寺,犀牛匪虎,率彼旷野。不是犀牛不是老虎,沿着旷野快快逃命。难道我的学说不对吗为什么会落到如此地步”孔子问子路,似乎也有些沮丧。

    “老师啊,是不是您的德行还不够呢会不会是您的智慧还有欠缺”子路受到孔子的诱导,把自己心里的疑惑和盘托出了。

    信仰危机,这就是信仰危机。

    面对子路的信仰危机,孔子一下子警惕起来。人可以没吃没喝,但是不能没有信仰。所以,孔子振作了,他要挽救子路的信仰。

    “是这样吗”孔子瞥了子路一眼,把庄严的神情运到了脸上,正色说道:“子路,你过来坐下,我要跟你好好说说。”

    子路走近,坐了下来。

    “你认为聪明人就无所不知吗那么比干怎么还会死于非命你认为良言相劝就会被人感谢吗那伍子胥怎么还会被杀你认为清廉的人就一定会被重用吗那伯夷叔齐怎么还会被饿死学识渊博的君子不被任用的多的是,难道仅仅是我孔子一个芝兰生在深山老林,并不因为无人欣赏就不吐露芬芳;君子修习礼乐推崇仁德,也并不因为贫穷困顿就败坏节cao。贤和不肖是才能问题,做和不做是为人的问题。遇不遇上明主是时机问题,死亡和生存是命运问题。有渊博的才能却没有机遇,即使有天大的本领也无法施展;但是一旦遇上了机遇,要施展才能又有什么难的呢所以,君子要抓紧时间修养身心,等待时机的到来。”孔子一番话,让子路没话可说。

    子路走了,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