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回文武相济
从太原撤兵回来,老赵心里颇有几分成就感,尽管此次讨伐北汉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可是在老赵看来,北汉对他已经不构成威胁了。接下来,老赵并没有马上布置下一步的作战任务,而是将目光转到了朝廷内部。多年的对外伐谋让老赵意识到一个国家想要真正的利于不败之地,除了积极对外扩张以外,抓好内部工作同样很重要。 内部工作的重点只有两个,一个是吏治管理,另一个是人才挑选。吏治管理就是针对那些供职于大宋政府的官员而言,从思想、价值观、廉政建设等方面加以正确的领导,提高官员们的整体文化水平,同时也将大宋文治天下的从政方针在官员的圈子内普遍传递开来。 文治天下,“文”是核心,也就意味着当官的必须得有文化,即便是你肚子里没多少墨水,你起码得有追求文学修养的势头,只有这样的官员才符合老赵制定的“优秀干部”的标准。 为了给文武百官树立典型,一向不屑于舞文弄墨的宰相赵普被老赵当作典型的反面教材,多次被老赵点评批评,此外老赵还时不时的提醒宰相赵普要多读一点书,不要老是抱着半部盗版论语固步自封,那样是不行滴。 身为一国宰相,就应当满腹经纶学识,谈吐悠然自若,见解入木三分,这些都是老赵给宰相定下的目标,而赵普同志虽然人够聪明,点子也不少,但都只是野路子,老赵这般尊尊劝导也是想借机让宰相回归主流。 设想一下,皇帝对待宰相都如此苛刻要求,底下的普通大臣们还敢有怨言么?于是乎在此后一段时间里,大宋朝廷上下掀起了一股读书充电的热潮。甭管你官阶几品,也不论你是王公大臣,还是九品芝麻官,都一股脑的投入到读书活动之中。平日里圈里人见面了,开口第一句就是“王爷,您今儿读了没?” 总之,皇帝在读书,宰相在读书,将军在读书,县丞还是在读书。 风头正劲的时候,假如你在京城做官,每逢出门参加朝会,你要是没读过四书五经什么的,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吏治管理如此轰轰烈烈,老赵对待未来人才的选拔也没有一丝马虎。大宋的文人们想要做官,只有参加科举考试。 只要一提到考试,不管什么考试,总会涉及到考试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如果说考试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就可能导致一部分人依靠关系或者技术手段来投机取巧,久而久之这对于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储存而言将是个很大的考验。 为了让每个有才能、够勤奋的读书人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老赵对沿用已久的科举制度进行了局部的创新,其中大部分防作弊程序一直被沿用至今。首先,为了预防考官泄题,老赵设置了锁院制度,具体来讲就是一旦考官人选确定下来后,朝廷就会安排人将他们锁进考场里单独的一家屋子,屋子里内设施齐全,吃喝拉撒也有专人负责,彻底斩断考官与外界的联系,从根塬上杜绝考官的舞弊行为。 其次,考官不作弊,不代表参加考试的读书人就能安分守己,为了避免考生提前与评卷的官员达成金钱交易,从而阅卷过程中帮助该考生蒙混过关,老赵使出了一绝招——弥封制。弥封制简单的来说就是现在考试中通用的糊名制,也就是在考生考试结束后,考生的卷子不会直接交给阅卷的官员,而是有专人将考生的姓名、性别、籍贯等重要信息用纸糊起来,评卷结束后,等待统计成绩时才予以公布,这样一来阅卷的老师在审阅考卷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谁是谁,也就无从徇私舞弊了。 第三招别试,这是针对考官的子女或者亲戚而设立的考试制度。每逢有考官的子女或者直系亲属的子女参与考试,出于避嫌的考虑,朝廷会另行派人前来监考,而对于那些高干子弟,官二代之类的特殊群体,老赵也是格外照顾,在普通应试的基础上,还会临时增加一轮考试,综合两次成绩来判断,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避免有个别人利用权势拔高自己孩子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