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文学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关系
文学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关系 ——若人 就文学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关系,本不必赘言,千言万语也说不清。至于它俩的关系,用马克思的思维来说,那就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不过,这辩证统一的关系听起来实在不很舒服,实在牵强得很。既然如此,那我就姑且随便说一说,说的当然是我自己的看法,正所谓一千个读者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关系也不例外,它有一千种关系,甚至更多,因为文学就是人学,离开人类世界的方方面面,哪还谈什么文学。 那么,文学的民族性就乖乖地站出来了。所谓文学的民族性,简而言之,就是一个民族创造的文字学的总称,要么体现了那个民族的精神状态以及社会生活风貌,要么不曾体现,或者说体现得不是很淋漓尽致,也可以说是体现得不纯粹。 文学的民族性体现得不纯粹的原因大概有二,一是外来文学的掺杂和入侵,本国的作家搞不清何为外来文化、何为本土文化,以至于失去了本国的民族性;二是作家的功底不敢令人恭维,缺乏深邃的思想和见解,这一点可以旁征德国汉学家顾彬教授的话来佐证,他说中国作家除了外语不行之外还有一个了不起的缺点,那就是讲起故事来没完没了,一泻千里,十头牛也很难拉回来,小说家们把故事讲得起伏跌宕、引人入胜,但是却忽略了对故事背后的东西的挖掘,毕竟好故事不等同于优秀小说。 文学的民族性是具有地域性的,比如说某地用方言传唱的山歌具有地域性,我们也可以说它具有民族性。但是,很显然,它不具有文学的世界性,因为一个在中国生活已久的非洲小伙都不知道那个地方的山歌,尽管他竖起耳朵聚精会神地听刘三姐唱山歌,还是听得一塌糊涂,只好哭着回家去了,因为刘三姐的山歌没有流传到非洲去,非洲人不知道、听不懂再正常不过了。黑格尔在曾经的某一天说过这样的话:“真正不朽的艺术作品当然是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所共赏的。”黑格尔所说的大概就是文学艺术的世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