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苏厨在线阅读 - 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科举改革

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科举改革

    苏厨正文卷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科举改革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科举改革

    吕公著说道:“如今吏部范纯仁新进,工部苏颂不可更易,礼部暂时空缺,我觉得太皇太后有些属意大苏。”

    “如今李常去了户部,原户部尚书曾布就得调整,我的意思是,让他充任刑部?”

    司马光说道:“曾布没有做过提刑吧?”

    吕公著说道:“兵部就更不合适。”

    司马光说道:“既然如此,那不能外放?”

    吕公著叹了口气:“君实,曾布之前虽然以附从安石入朝,但是之后提举三司时因反对市易,与吕嘉问闹翻,便去了两浙,苏明润让他料理铜政,又在宁夏做了一路转运使。”

    “如今章惇守制,吕惠卿、蔡确、邢恕诸人已然不可起复。如无故再去曾布,太皇太后兼用人才之策就得落空,明润那边也不会同意。”

    “明润给我私下说过,曾布举刑部,总不会比李常举户部来得差,你觉得这话没有所指吗?”

    司马光皱眉道:“那让苏颂去礼部,曾布举工部呢?子瞻进拔太速,非驾驭人才之道。而且子瞻疏放,置于翰林已经是到顶,一部尚书,无论资历才干都有不足。”

    吕公著想了一下:“明润也提出过担忧,他说子瞻最好先在馆阁做一任,然后放到外路再干干。”

    “子瞻一年已经四迁,的确是过速了。”

    “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先举苏颂入礼部,曾布入工部,看看太皇太后的意思再说?”

    司马光道:“你把让子瞻入经筵的意思也跟太皇太后讲讲,馆阁清贵,可以兼顾。”

    吕公著点了点头:“君实,国事尚繁,你要好好将养啊。”

    司马光说道:“老朽残躯,阻后进之路,实在惭愧,然四患未除,终不瞑目。”

    ……

    乙卯,程颐上疏曰:“今讲读官共五人,四人皆兼要职,独臣不领别官,近差修国子监条例,是亦兼也,乃无一人专职辅导者。”

    “执政之意,盖惜人材,不欲使之闲尔,又以为虽兼它职,不妨讲读,此尤不思之甚也。”

    “今诸臣所兼皆要官,若未能遽罢,且乞免臣修国子监条例,俾臣夙夜精思竭诚,专在辅导。”

    这篇上书很有意思,程颐要求,负责皇帝教育的师长必须是专职。

    赵煦都吓坏了,又写信给苏油告状,这死老头要使坏,司徒怎么办?

    苏油觉得好笑,回信告诉赵顼:

    首先太皇太后对理工已经很重视,其次程夫子对理工一窍不通。

    因此这道奏章等于白写,陛下你别怕,相信很快就会有出头鸟怼他。

    结果等来的出头鸟让苏油好郁闷。

    不是别人,正是苏轼。

    苏轼已经入经筵,立刻上书反对,皇帝学习任务是通义理,明实务,体民生,又不是为了考状元。

    那么不好意思,如果只靠冬烘先生来负责皇帝的教育,就算将皇帝教育成精通章典义理的牛人,对国家就一定有益吗?

    别忘了王莽可也是学问精深,但是在国政上一塌糊涂;

    刘邦虽然不文,可是日日实务经手,最后也成了开创有汉数百年基业的君主。

    因此皇帝的师长恰恰不能全职,教导皇帝的教师,一方面要道德醇厚,另一方面也要精通实务,最好还文章义理皆通,最好还要数理史哲全会,甚至还要和蔼可亲循循善诱,这才是上上之选。

    某人要专职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别人兼职都能干得比某人专职还好,那么用这个理由剥夺人家的兼职,是不是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所以程颐所说的那种教师,是在实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要求最低的底线而已,不过我大宋如今没有更好的选择吗?

    嗯……

    苏家人出手,逻辑分明辞不可夺。

    但是苏油好气哦,嗯你个头嗯,这跟点名有什么区别?

    手心手背都是rou,司马光看了程颐的奏章,又看了苏轼的奏章,觉得还是大苏的rou厚一些,说得又在理,便没有理会程颐的请求。

    甲寅,诏:“放免内外市易钱并坊场净利钱。”

    又诏:“已前积欠免役钱,与减放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