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很大宋
苏厨正文卷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很大宋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很大宋 元丰三年三月朔,王珪上奏:“臣领祥定官制所考议,以为大者建立三省:中书造命,行无法式事;门下审覆,行有法式事;尚书则奉行。” “又分班奏事,各得其职。所以分列执政,而互相考察,此改制正名之大统也。” “其下改革铨选制度,流官铨注,授职事者,皆以寄禄官品高下为准;” “再其下,则行《唐六典》所载官制,颁三省、枢密院、六曹条制,逐渐下抵诸路,依新制施行。” “从唐至今,已历百年;两朝承弃,待考而证。虽国朝纲统,事务繁杂,然如此自上而下,以臣计,两年即可水到渠成。” 赵顼对时间表和cao作步骤比较满意,点头道:“辛苦王相公了。” 王珪继续奏道:“改制大事,干系官民,震动中外。臣以为,当以信为先,以迹为示。故应先取其易者,大者,再取其难者,细者。” “商鞅立木,燕昭市骨。” “故臣等杂取唐及宋初旧制,以原散官开府仪同三司以下,定为二十四阶,特上《元丰寄禄格》,供陛下御裁。乞请先行,以正官品。” 赵顼打开看了,点头道:“王相公高风亮节,这个《寄禄格》,对元弼之臣推重崇隆,深孚朕望,便照此办理吧。” 真当得起高风亮节四个字,王珪本身阶官不高,以阶易官之后,其实是要吃一个小亏的。 但是对于那些旧臣,老臣如文彦博,富弼,吕公著他们,阶官转迁早就累积到了极高,因此赵顼说《寄禄格》推重元弼之臣,的确是事实。 王珪心中暗喜,躬身道:“领圣旨。” …… 苏油的职务虽然还没有下来,但是也很忙。 章惇的第三次谢表被拒绝后,第四次诏下,便乖乖领了参知政事之职,成了大宋光荣的末位常委。 而苏油这里却发生了蹊跷,第三次谢表上去之后,第四次诏书,也就是正式的那次诏书,迟迟不下。 苏油也不上心,跑汴京周边官马场考察去了。 季春的汴京郊外,风光无限。 汴京京郊有牧监,归群牧司管辖。 群牧司在宋、辽,西夏政府皆有设置,是掌管国家马匹的牧养、繁殖、训练、使用和收买、交换等事务。 官有群牧制置使、群牧副使、群牧都监等。 那两个国家本来就是游牧国家,人家的群牧司,是正儿八经的“甲兵之本,国之大利”。 而到了大宋,光管理马政的机构就不下三处,但是却并没有收到什么好的效果。 太仆寺,掌管皇室的用马。“后妃,亲王,公主,执政官应给车乘者。视品秩而贡之。”骐骥院,就是专门给皇家养马的部门。 群牧司,掌管的是对国家马匹的饲养,调用。即“邦国厩牧,车臾之政令”,驿传,军方,矿监用马,多从这里边调拨。 茶马司,则管理市马。除此之外,还有对病马老马的处理,以及监督牧马的机构和民间的养马制度,主要管民用和民间征调。 政出多门,非常的具有大宋特色。 但是婆婆虽多,马却始终养不好。 太仆寺坐拥天下第一等的好马,常常是不惜重金获得,然而到了骐骥院之后,要为皇家服务,第一条就是要驯服。 去掉蛋蛋,将骏马变成慢悠悠的宠物,是骐骥院的首要目标。 他们也的确做到了。 群牧司也很苦,要在内地养马,用的又是传统养马法,理所当然地引来地方亲民官和老百姓们的抵触。 最关键的,群牧司的官员们,坐拥如此广大的丰美土地资源,养出马来是国家的,种出粮来是自己的,所以种地它不更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