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驾崩
苏厨正文卷第三百二十章驾崩第三百二十章驾崩 《周礼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气。” 立春日,州县及农人鞭打土牛,象征春耕开始,以示丰兆,策励农耕。 农为百业之本,春为一岁之首,这“迎春”的仪式,尤其是官家颁布《土牛经》后,越发地可隆重起来。 冬至节后的辰日,就要以桑木做骨架取土塑成土牛,立于县衙之外。 春牛的制作很有讲究,春牛的牛身长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牛尾长一尺二寸,象征一年十二个月; 四蹄象征四季; 柳条象征春天;鞭长二尺四寸,代表二十四个节气。 立春前一日,夔州郊外,立起了一座祭坛,叫“先农坛”。 这天绝早,官员们都要洗澡,穿素服,在前方步行引导。 四个汉子抬泥塑春牛为象征,由知县派官员当任“春官”,手里拿着彩色的柳鞭,一路模仿赶牛的动作,将春牛赶到先农坛,进行祭祀。 四方男女老少都要赶来,簇拥着春牛一起来到先农坛,唱栽秧歌,祈求丰年。 除了规劝规劝农事、策励春耕的含义,也是喜庆新春、聚会联欢的形式。 次日又要把春牛赶回县府,在大堂设酒果供奉。 县衙前左右两边,百姓买卖泥做的小春牛,相互赠送。 这里还是一个春天的市集,苏油按照眉山蚕市的路数,也搞了一个万姓大集,买卖农具,交流蚕种,种苗菜籽。 挑选菜苗蚕种的女人们,头上戴着裁剪的春燕、春蝶做为饰物,这叫“戴春”。 市场上还卖起了春卷、春饼。大家购买品尝,这叫“咬春”。 县衙前立着一个竹筒,衙役守卫,还有官员在旁边观察。 竹筒里面装个鸡绒毛,按照历法,立春时刻阳气复升。 新到的奉节知县守着竹筒等着,等到绒毛轻轻地向上浮动,轻轻地飘出了竹筒时,就表示立春的时刻到了。 立刻鸣锣击鼓,汉子们从县衙里将春牛抬出来,在衙门前击碎。 男女老幼争先恐后地上前争抢春牛身上的泥块,据说这泥块拿回去撒到家中的田地里,就能保佑今年稻麦丰稔。 除了县衙这正式场合,各乡各村,也有自己的仪式。 还是有打春牛,不过这个仪式是有扮演“勾芒神”的农夫执行,表示以神灵的意志唤醒冬闲的耕牛,准备耕作了。 小儿著鞭鞭土牛,学翁打春先打头。 黄牛黄蹄白双角,牧童绿蓑笠青篛。 土脉应雨膏,不似今看乐。 儿闻年登喜不饥,牛闻年登愁不肥。 麦穗即看云作帚,稻米亦复珠盈斗。 大田耕尽却耕山,黄牛从此何时闲? …… 今年的夔州,便要提前实现“大田耕尽却耕山”了。 稻田大规模普及的第一年,苏油在梁家庄子抓典型作示范。 探花郎的保证,加上有一套《西南农书》的神圣加持和亩产四百斤的稻种的诱惑,以及自家儿子的怂恿,梁老员外表示可以搞一年看看效果。 今天要做的事情,是滋田坎,挑泥粪。 柑橘树下厚厚的鸡粪,牛栏的牛粪,都要挑出来,一来是清理干净畜栏和禽圏,二来是准备堆肥。 田坎经过一个冬天,会出现细小的缝隙,需要下田用脚探寻,找到后用脚踩稀泥填上,以防漏水。 之后还要敷田坎,将田里的泥挖出来,给田坎内侧敷上厚厚的一层。 接下来就是整理农具,苏油趁这段时间,给梁家挖了猪粪坑,修了猪圈,搭了鸡棚架子,实施圈养。 猪娃是用的可龙里的阉猪崽,等效果出来后,苏油准备让这里成为夔州种苗基地。 还有一件事情可以做,柑橘树的枝条,用刀子横割,去掉一圈皮,然后用混了草木灰的泥土包住,用稻草扎上,春后会长出根来,剪下来栽到地里,就会变成一株新的柑橘树。 梁员外打心底里边将信将疑,要真有这法子,那为啥柑橘树还是没有满世界都是呢?